(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铁岭供电公司 112000)
摘要:现阶段,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对于供电的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配电带电作业逐渐成为配电检修工作的主要形式。但是,在配电带电作业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问题,威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结合配电带电作业的特点和问题,对其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配电带电作业;措施;安全管理
前言
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社会对于电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也成为评估供电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供电企业对配电检修模式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引入带电作业方式,减少配电检修造成的频繁停电,提高用电可靠性,推动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而在带电作业中,如何保证作业安全,成为用电企业重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社会对于电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也成为评估供电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供电企业对配电检修模式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引入带电作业方式,减少配电检修造成的频繁停电,提高用电可靠性,推动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而在带电作业中,如何保证作业安全,成为用电企业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带电作业的特点
带电作业,是指在高压电工设备上,不停电进行测试和检修的一种作业方法,是避免检修停电,保证正常供电的有效措施,可以分为带电测试、带电检查以及带电检修几个方面的内容。根据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将带电作业分为等电位作业、地电位作业和中间电位作业,其中,等电位作业是指在作业过程中,人体直接与高压带电部分接触,与带电设备处于同一个电位上,存在危险电流,必须穿戴全套的安全防护服,同时确保防护服不同部位之间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在人体外表形成的等电位体;地电位作业则是指检修人员处于接地杆塔上,使用绝缘工作进行作业,因此也称绝缘工具法,在作业过程中,为了保证安全,需要保持好空气间隙的最小距离以及绝缘工具的最小长度。在对安全距离和绝缘长度进行确定时,需要考虑操作过电压;中间电位作业是指利用相应的绝缘工具,进入高压电场中的故障区域,但是并不会与高压带电体直接接触,需要综合考虑上述两种带电作业的基本安全要求[1]。
二、带电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社会对于电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也成为评估供电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供电企业对配电检修模式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引入带电作业方式,减少配电检修造成的频繁停电,提高用电可靠性,推动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而在带电作业中,如何保证作业安全,成为用电企业重点研究的课题。
2.1 作业特点
在配电带电作业中,虽然电压较低,但是由于设备种类繁多、电网线路复杂,导线之间的间隙相对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安全作业空间;同时,高空作业的特点也使得作业过程中存在着相应的安全风险,威胁着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可以说,在带电作业中,危险是客观存在的。
2.2 心理因素
部分作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对于带电作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在工作中存在着心理紧张现象,容易出现误操作或者工具使用不恰当的问题,导致短路、设备损坏等事故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防护工具
绝缘防护工具是保证带电作业安全实施的关键所在,如果防护工具的质量不合格,或者存在破损、绝缘失效等问题,必然会直接危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2]。
三、配电带电作业的安全管理措施
3.1 完善管理制度
对于带电作业的各种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是确保电力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现阶段,虽然电力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其各项工作制度都在不断完善,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提高的地方,如技术管理规范、安全防护设备的性能测试及维护管理、带电作业各种资料的管理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工作制度,才能够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带电作业的安全实施。
3.2 提升技术水平
在配电带电作业中,由于存在大量的安全风险,对于作业技术有着极高的要求,带电作业技术管理的关键,在与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的设计。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在接到带电作业任务后,应该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作业现场进行勘察,结合故障的原因和影响,选择切实可行的作业形式,编制细致全面的安全防护措施。同时,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应该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避免违规操作的行为。电力企业应该加强对于带电作业手法及安全防护技术的深入研究,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和设备,为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3.3 强化人员培训
在带电作业中,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是影响工作效率以及作业安全的关键因素,因此,应该加强对于电力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一方面,应该严格员工选拔制度,适当提高选拔标准,确保员工的身体条件和职业素养较高,做好员工资质的审查工作。通常情况下,带电作业员工应该在相应的培训中心进行培训,且考核通过取得相应的带电作业岗位操作证书后,才能够上岗操作;另一方面,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配电带电作业的任务并不繁忙,员工可能会出现懈怠心理,导致工作技能和专业素养的减退。对此,应该加强日常培训工作,从基本技能、绝缘材料、常用工具、操作方法等多个方面,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促进员工的多元化发展[3]。
3.4 配备专业工具
在配电带电作业过程中,机械化操作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配备先进的作业工具,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有效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在配电带电作业中,应该从具体的作业任务出发,配备专业的操作工具,如UC-6免换模压接钳、SH-70角钢冲孔机、REC-S424充电式切断工具等,应用在带电作业中,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配电带电作业作为一种新的作业方式,能够有效避免检修停电,保证正常供电,提升供电的可靠性,但是也存在着许多的风险因素,威胁着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带电作业中,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从作业人员和防护工具两个方面着手,确保带电作业的安全性。
[1] 李金海,舒柯辉.我国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技术的发展趋势[J].科技与企业,2015,(24):224.
[2] 刘云川.论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2).
[3] 刘云川.论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7).
[4] 2015配电网接地技术与故障处理研讨会成功召开[J].供用电,2015,(7):86-86.
论文作者:于海滨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30
标签:作业论文; 电位论文; 工具论文; 人员论文; 可靠性论文; 员工论文; 措施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