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特征及教育探讨_家庭教育论文

对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教育问题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特点论文,儿童论文,家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来,离婚已成为世界性问题。据1979年统计,前苏联离婚率为33%;1988年,美国达40%。1986年,我国离婚夫妇达70多万对,离婚率为0.6%,并逐渐呈上升的趋势。进入90年代后,更是突飞猛进地发展。这就使越来越多的儿童生活在破损家庭之中。对离婚这种社会现象我们在此不加涉及,但父母离异对儿童情绪、认知发展、学业成绩、品德形成、心理健康等方面产生的消极影响却令人焦虑。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从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教育等问题上做一些探讨。

我们在松原市扶余区实验小学选出来自离异家庭子女43名,并根据被选儿童的性别,在其所在班级按1:1的比例,再选出来自完整家庭的儿童43名共86名。首先采用个案法,通过个别谈话、家访,让被试及其班主任、以及其他的直接抚养人填写各种问卷,全面了解被试在各方面的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访问班主任、科任教师,对个别典型事例深入进行了解。

一、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特点

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统计,发现离异家庭与完整家庭儿童(下文简称“两类儿童”)在心理方面差异悬殊,说明家庭结构的完整性和良好的家庭教育与儿童的健康成长密切相关,下面就5个方面分析比较。

1.情绪特点

经受父母离婚打击的儿童,他们情绪变化激烈,喜怒无常,常表现出多种消级情绪:如悲观失望、爱哭、恐惧、情绪低落;觉得低人一等、闷闷不乐;发怒、易烦燥等等。(见表1)

表1两类儿童情绪方面的比较

情绪表现 离异家庭完整家庭

P

人数 % 人数 %

爱哭

12 27.9 2 4.7

<0.01

冷漠无动于衷

12 27.9 1 2.3

<0.01

乐不起来

13 30.2 0

0<0.01

易烦燥 13 30.2 1 2.3

<0.01

易发怒 12 27.9 4 9.3

<0.05

悲观失望

10 23.3 2 4.7

<0.05

从表1可以看出,在情绪方面,两类儿童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其显著性水平(P<0.05,P<0.01),在不良情绪方面,离异家庭子女所占的比例高于完整家庭子女,可见,父母离异,容易使儿童产生不良情绪。

2.意志品格特点

对离异家庭儿童意志品格的研究发现,这些儿童的品质较差,表现在学习和做事缺乏自觉性和独立性,行动散漫,做错事后,也不感到羞愧;固执己见,不听劝说,不能自制,放荡不羁;意志脆弱、畏缩、胆小等等。(见表2)

表2 两类儿童意志品格方面比较表

离异家庭

完整家庭

意志品格表现

P

人数

%人数 %

放荡不羁7

16.312.3 〈0.05

自制能力差 49.312.3 〉0.1

固执己见12 27.912.3 〈0.01

胆小焦虑20 46.524.7 〈0.01

意志脆弱13 30.2818.6〉0.1

做错事后不感到羞愧 17 39.53 7 〈0.01

有不良行为 37 0 0 〈0.5

从表中可以看出,两类儿童在意志品格方面,除了“自制能力差”和“意志脆弱”两项达不到差异水平外,其它各项都达到了极其显著性或显著性水平。(P〈0.01,P〈0.05)可见,父母离异,容易使儿童产生不良行为,也容易引起儿童意志品格的畸变。

3.认知能力特点

据不少教师反映,离异家庭儿童上课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事物不认真,对事物的分辩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各方面的认知能力都较差。我们用“儿童认知发展评价量表”对被试实施标准化测验。(见表3)

表3 两类儿童认知发展水平比较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两类儿童认知发展水平随儿童年级的升高而逐步提高,与儿童认识发展规律相符。离异家庭儿童的认知水平低于完好家庭儿童的认知水平。但差异达不到显著性水平(P〉0.1),这可能与先天素质、学前教育、信息摄取有关。

4.对自己、对集体、对他人等方面的心理特点

由于离异家庭儿童失去父母的爱和保护,他们大多数人都存在自尊心较弱、自卑心理较重、自信心较差的弱点。他们多数人不关心集体,不爱参加集体活动,不爱交际,较孤僻、冷漠,有的儿童不尊重老师、欺负同学、撒谎欺骗、不服管教,对同伴具有攻击性等不良心理品质。(见表4)

表4 两类儿童人际关系原因比较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父母离异是影响子女人际关系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它给子女带来的消极影响远远大于积极影响。

5.学习方面的特点

由于离异家庭子女情绪的变化,这必然给其学习带来了困难的内在因素;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家长的督促和帮助,自觉性较差。父母离异所带来的问题之一是子女多半无人管,于是这就造成困难的外在因素。内外因素兼备,离异家庭子女与完整家庭相比,在学习成绩上存在明显差异。(见表5)

表5 两类儿童学习成绩比较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两类儿童无论是语文成绩、还是数学成绩,它们的差异都达到极其显著水平,(P〈0.01)并且前者学习成绩普遍低于后者,尤其在优、良两个等级上,前者的成绩远远低于后者。由此可见,父母离异对子女的学业成绩是有消极影响的。

在调查个案中我们看到,多数离异家庭子女经常无故旷课,扰乱课堂秩序,作业马马虎虎,抄袭别人,甚至不完成作业,所以,他们中间不少人成为班集体的“差生”或“个别生”。(见表6)

表6 两类儿童学习成绩中下原因分析比较表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父母离异是造成学习态度不良的根本原因。不良的学习态度造成学习上的退步,而学习成绩落后则使他们更怕学习,如此恶性循环,难以自拔。

为什么两类儿童在心理方面的诸多因素存在着显著差异呢?这首先与他们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我们知道,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良好的家庭环境。调查中发现,在离异家庭中,夫妻感情不合、第三者插足、与长辈不合,分别占离异家庭总数的48.84%、41.86%、4.56%,三者总计达95.26%,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多数家庭在解体前都会发生剧烈的矛盾,在他们的矛盾冲突产生——激化——离婚的过程中,子女经受着比其父母更加烦恼、痛苦的磨难。他们不仅处在父母无原则的争吵、呕气,甚至于打斗的紧张气氛中,而且激愤的父母还把他们的矛盾转嫁到无辜的孩子身上,训斥、叫骂,甚至于拳头等强烈的伤害性刺激,使孩子们的心灵受到严重的创伤,促使儿童形成上述种种不良的心理变态。其次,教育方式不当,也会使儿童形成不良的个性。调查中发现,有的父母重组家庭,视子女为累赘,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有的父母为了弥补离婚给子女造成的心理创伤,溺爱娇惯、百依百顺,有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过分严厉,施以重压;有的父母把对前人的仇恨迁移到孩子身上,粗暴打骂等等。这些都会使儿童产生不良的个性特征。再次,父母离异后,多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脱节,这就给教育造成了困难。

二、离异家庭儿童的教育

如何减少儿童心理的创伤,消除儿童的心理变态,恢复儿童天真、活泼、快乐的天性,对他们如何更加有效地施行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这是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就离异家庭儿童教育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一些探讨性的建议。

1.全社会都来关心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

全社会都应关心离异家庭儿童,重视他们的教育问题,并要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大众媒介、文艺作品不仅要为他们呼喊求援,而且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精神“食品”;“关协”、妇联等群团组织应积极开展对离婚者及其子女的咨询活动;司法部门应加强对离婚的要求,特别是对子女抚养教育问题做监督和检查。如有可能,建议有关部门或群众组织举办“离婚学校”。

2.家庭和学校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保护和教育离异家庭子女的任务

离异家庭的家长应清楚认识到父母离异对子女来说确实是不幸的,因此,家长应更好地担负起养育的职责,密切配合学校和社会来关心爱护和帮助他们,尽量消除父母离异给子女心理上所造成的创伤。

学校教师更应倍加关心和耐心教育他们,使他们在集体中不受歧视,而受到理解和尊重;针对他们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应给予具体的耐心的辅导,观察他们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鼓励他们勇于参加集体活动,让他们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和快乐,要尽量让他们在学习和一切活动中取得成功而自感快慰,从而启迪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他们的不良行为应该坚决制止,耐心帮助他们纠正和克服。

总之,面临我国离婚率上升,造成离异家庭不断增多的现实,全社会都应高度认识到教育好离异家庭儿童是关系到社会安定、国家前途、党的事业成功的一件大事。家庭、学校、社会应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们,消除或尽量减少他们心灵的创伤,关心爱护和教育他们,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是党和国家的殷切希望。

标签:;  ;  

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特征及教育探讨_家庭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