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装企业作业成本管理及其框架设计研究论文_林铭虎

建筑安装企业作业成本管理及其框架设计研究论文_林铭虎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永安路 山东省烟台市264000

摘要:文章介绍了作业成本法的内涵与功能及在建筑安装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现实意义,重点以四川某建筑安装公司为例描述了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框架设计,探讨作业成本法在具体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程序,并通过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反映出作业成本管理在建筑安装企业的推广意义,说明作业成本法在建筑安装企业的应用有着巨大潜力和重要作用。

关键词:建筑安装企业;作业成本法;管理框架

一、建筑安装企业作业成本管理的框架设计

1.1建筑安装企业作业成本管理思路

我国国有控股的建筑安装企业,其组织机构仍然存在设置重复、职能部门效率较低、成本管理落后等特点,目前虽然采用了项目经理负责制,而项目经理仍然对成本缺乏科学的计划与控制。现在迫切需要在具体项目上实施作业成本算,将具体项目成本管理体现为对作业成本的管理,借以提升各项成本的计划与控制管理。

将建筑安装企业的组织机构通过作业分析和流程再造而采用矩阵制,这种矩阵制组织结构具体包含了公司管理层和项目执行层,较其他组织结构(如直线型,职能型组织结构)而言,它最适合建筑安装企业对项目实施管理。根据波特的“价值链分析”对关键作业流程进行分析,提供有效的业务流程和作业框架。

某一工程项目的最终成本包含了两部分:一部分是直接计入工程的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另一部分则是为完成工程所必需的辅助性工作所发生的成本如管理人员工资、临时性设施、施工措施等,公司可以某一作业是否对产品价值有利为标准消除“非增值作业”,将有价值的作业归集到各作业中心,同时进行适当的作业选择和降低那些效率较低的作业所耗费的资源如更新设备、淘汰落后机械、购买先进机器以提高作业效率。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优化供应链管理,企业应认真分析自身竞争实力,制定分包和采购决策,如考虑建立设备和材料供应租赁中心等,力求保证资源的供给,加强成本控制。

依照成本管理的属性,工程项目成本可分为工程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预算成本以工程造价为依据;计划成本是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是工程项目应达到的成本;而工程实际成本则是项目实际发生的耗费;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可反映项目的盈利状况,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则反映了项目的经营效率,目标成本的减少可成为考核项目管理人员的业绩评价标准。在建筑安装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首先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分析,分解形成若干作业中心,分别对各作业中心进行分析,计算出该工程项目的作业总成本。工程项目的作业成本作为目标成本分解到项目管理层以实行项目成本负责制,项目经理应采取奖惩和激励等措施确保每个员工目标成本的实现。

1.2基本框架设计

建筑安装企业的作业成本管理基本框架设计内容包含了企业管理层和项目层,分层次展开,目的在于为该类企业引入新的成本管理模式以期提高企业经营业绩。作业分析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区分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或是无效作业;其次找出对企业或工程项目及市场消费者价值均较高的作业;与本行业类似作业进行对比,评估其价值有效性;最后寻找作业间的联系,以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完成作业。作业管理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业消除即消除不增值作业;即使是同一工程项目,不同的施工方案与设计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一组作业及相关的作业成本,这就需要选择最合理的作业;实施规模经济,即增加作业的投入产出比来提高作业的效率。

二、作业成本法计算结果比较分析

2.1四川某建筑安装企业项目的计算结果

(1)作业中心的建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四川某建筑安装企业新建的某居民住宅项目中的四号楼为例,该楼房建筑面积约6317.4平方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编制预算来控制企业资源的耗费,当工程项目或施工工序变化时,要对预算作统一的修订。对该工程项目可使用工作分解结WBS方法将该项目分解为一系列的工作单元(工作包),建筑安装企业的项目较其他生产流程过于复杂的制造业来说有相对规范的施工流程,分解项目相对容易。工作分解结构WBS分解的工作单元就是企业的作业中心。该住宅楼划分的作业中心可分为土建工程、暖通工程、给排水工程、消防工程、强弱电工程五大类,土建工程包含了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工程、装修工程,这些工作单元还可以分解为更小的工作包,如基础工程又可分为桩基础、基坑开挖、模板工程、钢筋工程、防水工程、预留管道孔、砌体工程、回填土工程。建筑安装企业应根据建筑行业规范,制定并实施项目工作流程,分析主要作业并对同质作业加以整理,以同质作业建立起相应的作业中心,以归集作业成本,本例中,根据项目情况划分。

(2)作业成本计算。作业成本计算是指把所耗费的资源根据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中心、作业根据作业成本动因分配到项目的过程。结合项目自身情况,首先可计算直接工程费用,直接工程是形成工程实体的工程,如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等,这些直接工程的作业结果形成工程实体,分别计算各作业中心的直接工程费,内容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直接机械费。其次分配辅助工程作业,辅助工程为整个工程的顺利完成而发生,辅助工程作业大致分为综合性辅助工程作业、部分性辅助工程作业和单一性辅助工程作业。综合性辅助工程作业与全部施工项目有关,如办公室、库房等临时设施、施工水电费、财务费用等,它可按该作业中心直接工程成本占总直接工程成本的比例分配;与部分施工项目有关的部分性辅助工程作业如成品保护、夜间施工、材料二次搬运等,必须按各自的作业动因和对象分配;单一性辅助工程作业单独与某一施工项目有关,如混凝土搅拌机、插入式振捣器等。最后根据上两步得到的各个作业中心的作业成本计算出整个工程项目的作业成本。以下通过该住宅楼的施工加以说明工程所用到的一些主要机械设备。这些主要机械设备在作业认定上的归集体现在如何进行折旧费用的分配。

2.2作业成本管理的应用成效分析

上述使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的现浇混凝土基础总成本为765980.73元,它把所有耗费的资源和间接费用分配到作业,这些作业包括直接工程作业和间接作业,然后把作业成本分配至相应对象,能更准确地反映现浇混凝土基础的实际成本,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计算的成本为781935.05元,明显会高估该实际成本,不能真实反映其成本信息,给企业带来损失。差异比较明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成本计算方法采用统一的间接费用分配基础,容易形成高估产量大的产品成本,低估产量小、工序相对复杂的产品成本,当然如果对一些作业更为细化,则得到的信息更加反映真实情况。按照作业成本法提出的合理数据可作为企业未来项目预算的编制基础,为各作业中心控制成本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作业来反映耗费的资源与建筑安装项目的联系是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无法相比的,它揭示了项目可供资源、实际使用资源、实际需用资源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结语:

建筑安装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和各项基础数据的完善,如工程项目结构、工序的分解,作业的种类和属性,各种成本动因的纪录等,作业成本法也要与企业原有的成本管理方法相结合。我们看到,作业成本法在建筑安装企业的应用有着巨大潜力和现实意义,因此,在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逐步实施作业成本法是企业的明智之举。

参考文献:

[1]吕涛.建筑安装企业作业成本管理框架设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7.

[2]范晓文.中国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33).

[3]邓厚平.战略成本动因控制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7.

论文作者:林铭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  ;  ;  ;  ;  ;  ;  ;  

建筑安装企业作业成本管理及其框架设计研究论文_林铭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