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晓林 (重庆市长寿区但渡镇卫生院康复理疗科 重庆长寿 401251)
【摘要】 目的:探讨手法整复治疗骶髂关节错位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改良手法整复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加热磁电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手法整复治疗骶髂关节错位具有简便、迅速、临床疗效满意的特点,值得基层医院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骶髂关节错位 改良手法 整复 热磁电。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5-0178-0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科2009年至2012年门诊治疗的骶髂关节错位患者96例,所有患者未经外院诊断及治疗,其中治疗组48例,对照组48例;男性37例,女性59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42岁;病程2小时-14天,平均4.2天;前错位29例,其中左侧11例,右侧18例;后错位67例,其中左侧42例,右侧2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1.2 诊断要点及排除对象:
1.2.1 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患侧骶髂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或疼痛放射到臀部和大腿后侧部坐骨神经分布区,躯干向患侧倾斜,患肢不敢负重直立行走。
体征:骶髂关节对应面不齐,局部压痛明显,骨盆挤压分离试验及“4”字试验阳性。
辅助检查:X线正位片显两髂后上棘高低不等,斜位片可见骶髂关节间隙加宽,凸凹关系紊乱。
1.2.2 排除对象:
有心、肺功能衰竭;严重骨质疏松;精神障碍不能配合治疗;其他疾病不适合于手法整复的患者。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一次性手法整复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加热磁电治疗1疗程。
2.1 改良手法整复 整复前先揉按骶髂部5分钟,再用滚法治疗5分钟放松局部。①整复骶髂关节后错位:患者俯卧位于硬板床,施术者立于患者右侧,双手重叠按在患处,施加稳固力量防止骨盆移动,助手站立床沿,双手提起患侧下肢,施术者与助手密切配合,突然用力,利用反作用力使错位的骨突面复位。如果一次不成功,可重复上述手法。②治疗骶髂关节前错位:患者仰卧,健侧下肢伸直,患侧下肢屈髋屈膝,双手置于腹部(保护季肋部)。施术者一手扶住患侧下肢膝盖,另一手握持患侧下肢踝部,令患者深吸气后屏气,施术者趁势将患侧下肢膝部压向对侧季肋部方向,连续弹压3次。此时常可闻及腰骶部复位声响,完成整复。
2.2 推拿治疗 于患侧骶髂关节行揉按手法放松局部5分钟,再行弹拨理筋手法5分钟,最后沿骶髂关节做撏按手法10分钟,每天一次,7次为1疗程。
2.3 热磁电治疗 在骶髂关节压痛明显处用YC-Ⅲ型热磁电治疗仪、软组织伤中药垫治疗,每次20分钟, 每天一次,7次为1疗程。
3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疼痛等症状消失,关节活动恢复正常;显效: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关节活动明显改善;好转:疼痛减轻,关节活动改善;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变化。
4 治疗结果
治疗后2周随访,治疗组有效率10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5 讨论
骶髂关节错位是骨盆旋移综合征的一种类型,本病常有急性扭伤或长时间在不良体位下劳动史,部分患者起病隐匿,且疼痛较重,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骶髂关节是骨盆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躯干和下肢的重要关节,人体负重的枢纽,是骶骨和髂骨耳状关节面相互交错崁插的滑膜关节,关节面为软骨遮盖,两侧参差不齐不规则的凸起和凹陷的关节面,关节周围有坚强的韧带保护以稳定关节,但此关节仍有一定的活动度,属微动关节,非强大的暴力和不协调的外力不足以使其错位[1]。骶髂关节错位,分急性与慢性两种,可单独发病,也可因其他伤病而并发。但诊断和治疗中常常被忽略,或误诊、漏诊。若脱位关节未被矫正可长期遗留腰骶部疼痛或坐骨神经痛等症状。急性骶髂关节损伤多由外伤所致,如弯腰搬取重物时姿势不当;跌倒时臀部着地;肩担重物时突然失足等,身体失去平衡,重心突然转移,身体来不及适应而导致骶髂关节错位。根据受伤的姿势与外力的作用方向,可造成骶髂关节向前或向后错位[2]。
手法整复能直接作用于骶髂关节,针对不同的错位方向,采取相应手法,纠正解剖位置的异常,关节面凹凸不平、互相嵌插,所以复位后不需固定,嘱患者必须注意休息,避免再次损伤,并指导患者进行腰部、臀部肌肉功能训练,增强关节稳定性;热磁电治疗集中频、热疗、磁疗于一体,治疗时温度30-50℃可调,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调整温度和强度,能满足个体化的治疗,因而适用于各年龄段的患者;通过热磁电治疗,能明显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使致痛物质吸收,缓解肌肉痉挛,增强肌力,从而增加关节稳定性,改善患者功能活动。推拿治疗能提高组织痛阈,缓解肌肉痉挛,减轻局部粘连,促使关节复位。
综上,手法整复治疗可纠正骶髂关节解剖位置的异常,促进软组织损伤的修复,恢复骨盆肌肉、韧带的张力,使骶髂关节错位矫正后能保持相对平衡和稳定。上述单纯运用手法整复治疗骶髂关节错位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基层医院借鉴或尝试推广。
参考文献
[1]谢清安.骶髂关节错位的诊断与治疗.社区医学杂志,2006,4(8):19-21;
[2]潘之清主编.实用脊柱病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861-864。
论文作者:戴晓林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第3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7
标签:关节论文; 手法论文; 患者论文; 磁电论文; 下肢论文; 骨盆论文; 疼痛论文; 《医药前沿》2013年第3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