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总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学论文,大会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际心理学大会是由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简称国际心联)组织的大型学术会议,始于1889年(巴黎),除了因为两次世界大战而停办几次以外,每4年举办一次[1],须提前8年申办。经中国科协批准,中国心理学会(简称CPS)于1995年向国际心联提出了于2004年在北京主办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简称ICP2004)的申请。1996年在加拿大Montreal第26届国际心理学大会期间,中国心理学家代表团经过与埃及、土耳其、哥伦比亚等国家心理学会竞争,获得了这次大会的主办权。经过9年的筹备[2],ICP2004于2004年8月8日至8月13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简称BICC)召开,并获得圆满成功。现从一般情况、主要学术活动及成果、大会组织及相关活动、经验总结等四个方面总结如下。
1 一般情况
1.1 开幕式
8月8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会同中国科协张玉台书记,在BICC接见了诺贝尔奖获得者、Kahneman教授夫妇及国际心联领导人,并一起与执委会成员、CPS常务理事合影留念。下午4时,路甬祥副委员长宣布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开幕,并作重要讲话;国际心联主席Michel Denis教授简短致辞后,荆其诚教授作为大会主席致欢迎辞;然后Kahneman教授作“认知错觉的前景”主题演讲。最后,中国杂技团演员们表演的转碟、蹬伞、双层滚杯、空竹、蹦梯顶技等获奖保留节目,把大会开幕式推向了高潮。开幕式后,ICP2004组委会以盛大招待会欢迎各国来宾。
1.2 会间重要活动
8月9日,大会各项学术交流和组织活动便按计划紧张有序地展开。每天27个会场,无论是大会特邀演讲还是邀请专题报告组,场场爆满——直到最后一天闭幕式前都是如此。与会代表,特别是国际心联领导人,对此给予称赞。8月10日晚,大会组委会设宴款待600中外佳宾。席间,由原教育部韦钰副部长向Kahneman、Kurt Pawlik、荆其诚、张厚粲、徐联仓、林仲贤、沈德立、朱祖祥、车文博等教授颁发了中国心理学会会士首批证书;大会组委会向所有特邀报告人和特邀研讨会主持人赠送了在内部刻有每位来宾姓名、称谓的水晶纪念品。
大会期间,国际心联召开了执委会、各国代表大会和各国心理学会秘书长联席会议。其他国家心理学组织,如美国心理协会(APA)于8月9日晚在五洲大酒店宴会厅、南非心理协会于同日晚在五洲皇冠酒店宴会厅、希腊心理学会于8月11日晚在五洲皇冠假日酒店宴会厅为2005年的欧洲心理学家大会、西班牙心理学协会于8月11日晚在西班牙驻华大使馆为第26届国际应用心理学大会、德国心理学联盟于8月12日晚在德国大使馆为第29届ICP分别召开了招待会。六个与国际心联有组织关系的国际心理学组织,如国际应用心理学联合会和国际临床心理学会、国际测验学会也在ICP2004前后或会间召开了执委会、工作会议、代表大会和学术会议。
虽然这次大会的经费有限,但是为了向国际友人展现中国心理学家的友好热情和中国的饮食文化,大会组委会克服困难,一反以前大会用大型招待会作为大会重点社交活动的惯例,改为在BICC附近几家大型餐馆分三个晚上分别提供高水准晚餐(Congress Dinner)的方式来招待客人。代表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社交需要,自己选择去某一个晚上的某一个餐馆就餐。为此,我们专门组织了负责和餐馆联系和定餐的餐饮组和来回用车循环接送的接送组。这样既节约了经费,又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8月12日,大会组织会议代表参观京区各心理学科研和教学机构,使来宾对各单位的环境、设备、成果和人才队伍有所了解并进行了初步的交流。晚上,CPS研究生工作委员会主持举办了“学生之夜”交流活动,有中外1000多名心理学研究生参加。国内CCTV、CETV等电视台、报纸、期刊媒体对上述各项活动的报道超过1000多篇/次;华夏心理网辟出专栏连续跟踪介绍。
1.3 闭幕式
大会闭幕式于8月13日下午5:30在BICC一号大厅举行。大会主席荆其诚教授作总结发言。Denis教授代表国际心联宣布授予荆其诚教授为终身执委,并向荆其诚、张厚粲、张侃、韩布新等颁发了杰出贡献奖状。国际心联新任主席Bruce Overmier教授即席演讲,认为ICP2004的成功举办已成为ICP的新标准,日后难以超越。最后,ICP2008主席、德国Ralf Schwartzer教授介绍了下届大会的筹办情况及柏林的风土人情,向各位代表发出了热情的邀请。闭幕式后,ICP2008组委会为所有来宾准备了冷餐会。
2 主要学术活动及成果
2.1 邀请报告
69位国际著名心理学家,包括Kahneman教授、国际心联主席M.Denis和20多位各国科学院院士,以及一批活跃在心理科学热点领域前沿的著名心理学家,应邀作大会报告。其中有7位中国心理学家登上讲坛(其中4位来自祖国大陆,2位来自香港地区,1位来自台湾地区),报告他们的突出研究成果。大会的成功举办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国心理学工作者努力奋斗所获得的来之不易的重要成果。也是近年在国内举办的所有国际学术会议中,中国科学家显示度最大的一次。我国各级领导对大会的支持,表达了党和政府对心理科学的重视和对人民身心健康的关注。
2.2 大会学术交流
大会期间,来自78个国家的6121名心理学家就覆盖当代心理科学25个分支学科中的162个专题,进行了3140次口语报告和2354次展贴交流。237位国际知名心理学家主持特邀研讨会(各有来自至少两个国家的5~6名报告人);加上432个专题报告会和15个展贴交流区间,共有754个交流时段。
ICP2004共收到论文摘要6454篇,其中有中国心理学家的2525篇,国外心理学家的3929篇。经评议,接受5598篇参加大会交流(其中中国心理学家有2133篇,国外心理学家有3465篇);总拒稿率为13.36%。自由来稿的领域分布见表1。
表1 ICP2004自由投稿的摘要领域分布
序号 领域 摘要数
1 History,Theory,Psychology as a Discipline190
2 Research Methods and Statistics 196
3 Sensory and Motor Processes
75
4 Attention and Perception 168
5 Learning,Memory and Cognition
217
6 Cognition266
7 Language,Reading and Communication
221
8 Emotion and Motivation
134
9 Cognitive Science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20
10Animal Behavior
27
11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177
12Human Development329
13Developmental Processes 210
14Educational Psychology
403
15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48
16Social psychology416
17Social Issues171
18Psychology and Law58
19Culture and Psychology
249
20Political Psychology 20
21Clinical/Counseling Psychology
456
22Health Psychology448
23Sports Psychology100
24Industrial/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472
25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73
总和 5344
2.3 其他学术性活动
在会前大会主办了7个工作坊,共有123人参加;会后还由张厚粲教授负责举办了国际心联Capaci ty Building等两次工作坊;近60位获得资助的中外年青的心理学博士参加了3次ARTS(高级研究培训班)。此外,国际跨文化心理学协会于8月2~6日在西安、国际心理学家联盟于8月5~8日在济南分别召开了2年一度的学术大会。我们还组织了国内心理学家分别在北京几个心理学机构举办了12场心理学公众论坛,参加听众近千人。
2.4 大会取得的成果
大会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其规模已经超过历届国际心理学大会,达到预期的展示国际心理科学的进展、促进各国心理学家的交流、报道中国心理科学研究成果的目的,并超额完成了CPS向国际心联承诺的各项指标(表2)。
表2 与国际心联签订协议中ICP2004的成果指标及数据
比较指标 协议要求ICP2004
出席代表
4500
6121
主题报告
16 33
进展报告
32 43
专题研讨小组
120237
接受摘要
3200
5598
交流摘要比例
50% 96.8%
各国代表中,有2021位中宾(来自355个单位的正式代表843人,特邀代表21人,学生代表1129人,和28位未注明单位代表)。注册外宾3360人,包括2765名正式代表和595位陪同。参加会议的还有嘉宾35人;展商145人;参加会前或会后工作坊的代表123人,ARTS32人;志愿者和工作人员405人。外宾代表数在前10位的国家分别是日本(580)、美国(397)、瑞典(177)、德国(124)、澳大利亚(106)、加拿大(104)、韩国(85)、伊朗(83)、英国(80)、法国(56)。这基本符合我们会前的预期。其他67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从略。
3 大会组织及相关活动
3.1 大会组织机构
执委会(主席荆其诚、委员张厚粲、王甦、林仲贤、陈永明、张侃、沈德立、林崇德、杨玉芳、陈烜之、张玉台、Gery d'Ydewalle)是大会的领导与决策机构,下设组织委员会(主任张侃、副主任舒华、傅小兰)和学术委员会(主任杨玉芳,副主任苏彦捷、周晓林)。秘书处(秘书长张侃、副秘书长韩布新)负责各项工作的具体策划与实施。以前国际社科联主席、前国际心联主席、德国Kurt Pawlik教授为主任的国际顾问委员会和以陈立教授为主任的中国顾问委员会在国际和国内从多方面为大会作出了贡献。
3.2 主要组织活动
2001年至今,荆其诚教授亲自负责特邀演讲人的联络和活动安排;张厚粲教授负责为69场大会特邀演讲联系、落实主持人;她还主编了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专刊《Advances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China(38卷第5期)》,并翻译出版了《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历史》一书。苏彦捷教授负责特邀研讨会的联络安排。这些重要工作确保了ICP2004的学术水平和对国内外代表的吸引力。
今年初,秘书处开始设计、制作会议资料(胸卡、资料袋、文具、礼品等);自2月起,中科院心理所牟炜民研究员带领程序小组,根据BICC的会场情况,经过3个月的紧张努力,在会场安排的基础上设计了程序册;随后会同邱炳武博士,编辑制作了摘要集光盘;3~6月份,秘书处完成了纪念邮票、首日封及其他纪念品制作;7月份,从中科院心理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北京大学心理系、中国公安大学心理学专业、河北大学心理系召集、培训了志愿者,并由舒华教授负责他们的工作安排;大会秘书处与有关部门联络、确定了有关保卫工作安排事宜。
3.3 大会工作小组
到会议开幕时,已有34支工作小组在大会执委会和秘书处指导下各司其职,团结协作,保证了大会的筹办、举行工作顺利进行。这些工作组可以分为三大类,其主要负责同志分别是:学术方面有工作坊(张厚粲)、摘要评审(李甦)、程序组(牟炜民)、特邀报告人联络(孙宇浩)、邀请专题研讨组(苏彦捷)、摘要编辑(邱炳武)、ARTS(施建农);会务方面有总务(张侃、韩布新)、国际组织活动安排与接待(韩布新)、贵宾接待(张侃、韩布新)、重大事件日程(傅小兰)、国内代表培训(傅小兰)、志愿者(舒华)、中外宾注册(李扬、王莉莉)、设备及网络(崔耀)、展贴(孙向红)、展览(王莉莉、韩布新)、青年心理学家活动(张建新)、财务(黎勇)、心理科学公众论坛(李扬);后勤方面有网页(冯玲)、餐饮(杜衡生)、住宿(武少源)、接机及交通(郭朗)、媒体(周勇磊)、保卫(李苏伟)、旅游(武少源)、照像(赵慧玲)、资助(张清芳)、研究生组织活动(雅寅耳)、纪念品(张侃、韩布新)、邮品(高路)、医疗(周志芳)。
4 经验总结
在国际心理学大会的历史上,ICP2004创造了许多新的记录。比如出席人数、收到或接受的摘要、安排交流最多,是我国迄今最大规模的国际学术会议;第一次有Nobel奖获得者出席并演讲;第一次在机场迎接所有参会外宾,并以“中式宴席”招待每位代表;第一次安排系列心理科学公众论坛活动;我国心理学家在国际同行面前首次大规模集体亮相;国内媒体首次对心理学相关信息进行集团报道、公众影响广泛;未出现签证问题;未发生安全事故。
这次大会是国际心理学界一百多年来,第一次真正在发展中国家举办。能够举办这样的大规模学术会议,直接反映了中国心理学家的学术成就和国际影响。这与以荆其诚、张厚粲等老一辈心理学家25年来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以提高我国心理学研究的水平是分不开的。因其对国际心理学学术交流工作的突出贡献,荆其诚教授被国际心联聘为终身执委;在国际心联副主席张厚粲教授的大力支持下,张侃理事长高票当选国际心联执委,成功地完成了CPS在执委会中的换届工作,保留了这一重要(70个国家成员中共有13个)席位。对于大会工作人员的成功组织工作,国际心联专门颁发了感谢证书。会议期间,各单位派出了221名研究生志愿者。他们训练有素、高效规范的服务,展现了下一代中国心理学家的良好风貌,给各国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PS成功主办ICP2004,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国家建设稳步发展的政治、经济大环境良好;二是我国古老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独特的景观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三是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给予了长期的支持;四是全国老、中、青心理学家多年共同努力,始终坚持一流的学术水平,同时广交朋友,积极邀请、利用中国科学院南南合作基金资助发展中国家的心理学家参会;坚持量人为出、以会养会的财务原则;在操作层面上锐意创新,果断决策,迅速执行。具体来说,表现在:
(1)以张侃理事长为首的工作队伍,在荆其诚教授领导的执委会的指导下,自1995年来以来,以饱满的热情和奉献精神,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和高效工作,自始至终勤奋工作。
(2)合作伙伴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在8年的筹备过程中积极出谋划策,共同努力。
(3)BICC的周边住宿条件、交通环境与内部结构,保证了大会期间的旺盛人气;中国悠久、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北京的现代化氛围,使得大会的吸引力很强;代表们在京期间不但学术交流效果好,活动内容也非常丰富。
(4)全国心理学界对这次大会的重视和积极的支持。没有他们,只靠在北京的工作队伍,大会无法取得这样的成功。他们的支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积极参与会议;②会前筹办经费的借用;③组织和动员特邀研讨会;④积极购买大会的纪念品;⑤各心理学教学和科研单位支持并组织年轻人参会;⑥在2000年8月配合学会,组织、支持100位中国心理学家走向斯德哥尔摩,出席第27届ICP;⑦特别是给予ICP2004组委会的组织工作充分的信任;⑧作为学会挂靠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人力、物力方面总是迅速及时地提供支持。
ICP2004的办会原则是全面(学术水平与接待质量并重)、协调(统一规划、逐步落实、及时沟通、专人负责)、可持续发展(老、中、青三结合的工作队伍协同作战;学术交流、管理规划、会务接待全面参与;注重在国际学术组织中的外交与新老换届工作;坚持以会养会的财务路线、个人发展及服务热忱与奉献机遇相结合的工作精神)。事实证明这是成功的。会上、会后国际友人对ICP2004的组织工作、学术水平好评如潮。美国心理协会的Kevin Miller教授在给美国科学院心理学部(National Committee of Psychology,NAS)的书面评价中,认为是国际心理学史上不可逾越的里程碑。
当然,此次大会中也有个别事项因与合作伙伴沟通不足,影响了个别组织活动(如有些嘉宾没有及时收到参加600人宴会的请柬)的效果,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以利改进。
5 结语
ICP2004的摘要集编辑工作已完成,今年底将由英国Psychology Press出版,收录5400余份摘要。目前正在编辑《Proceedings of the ICP2004》,也将于2006年初由该社出版。近期还将编辑、出版《ICP2004纪念册》,同时安排翻译、出版《Proceedings of the ICP2004》中文版的事宜。
CPS成功主办这次大会,没有中国科协和中国科学院领导的直接关心和长期支持,以及各相关部门的同志们的大力协助是无法想象的。谨对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表示衷心的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民航、北京市科协、北京市旅游局、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联想集团、华夏心理网、北京心灵方舟有限公司等也通过不同的方式也给与了大力支持;此外,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师大心理学院、北京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心理系、首都师大心理系、天津师大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华东师大心理系、西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华南师大心理系、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学院、香港育才学校在ICP2004的申办、筹办和举办过程中从人力、物力和思路等方面给予协助;谨此一并致谢!
第29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将于2008年7月在德国柏林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