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护士发生针刺伤的现状及预防对策论文_高燕

化验室护士发生针刺伤的现状及预防对策论文_高燕

河南驻马店确山县妇幼保健院 463200

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1],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伤害。针刺伤不仅伤害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也对其心理产生影响。每年全世界约有10万护士发生意外针刺伤,由于职业引起的感染途径中,针刺伤占80%[2]。因此,加强化验室护士培训,制定具体的防护措施,杜绝或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调查以我院化验室护士为研究对象,调查他们在2010年1月-2014年12月间发生针刺伤的情况。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主要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发生针刺伤情况、对针刺伤的认知、针刺伤后的处理及心理状态方面。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发放问卷9份,实际回收9份,问卷回收率为100%。总共调查9人,本科护士1人,专科护士5人,中专3人;平均年龄为27岁,平均工龄为5年。

2.2 针刺伤发生率

过去五年内总的针刺伤发生率为93.1%,其中发生1~2次的为44.6%,发生3~5次的为25.8%,发生5次以上的为22.7%。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针刺伤的发生环节

针刺伤发生频率较高的操作环节为“处理用毕的针头”和“被不适当放置的针头刺伤”。

3 讨论

3.1 化验室护士发生针刺伤的现状

我院属于二甲医院,化验室属于检查科室,护理人员相对不足,缺乏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同时护理人员工作不细心、技术不熟练,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存在习惯性操作,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因此在过去五年内总的针刺伤发生率偏高。因此,对化验室护士加强职业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督导护士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标准操作是非常必要的。

3.2发生针刺伤的应急处理

针刺伤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先初始处理:促使伤口处血液流出,即在伤口处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和清水清洗伤口5~10mm,再用消毒液(如70%酒精,0.2%碘酊等)消毒后用敷料包扎伤口。进一步处理:尽早检查抗体及报告。立即对受伤者及病人进行HBV、HCV、HIV抗体检查。误伤者两天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确定污染HBV阳性,误伤者又无免疫力,则在误伤后24h内接受高价免疫球蛋白全套乙肝疫苗;对于HCV感染的针刺伤者注射干扰素300U/L,共3d,观察6-9个月;是HIV的病人应及时向院感染科汇报,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用药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医护人员身体和心理造成的不良影响[3]。

3.3 预防对策

3.3.1加强职业防护的培训,强化职业防护的理念。针刺伤关系到护士的健康和安全,医院管理者及护理人员一定要高度重视。培养护士防护意识是防止针刺伤的关键。因此要定期进行职业安全教育,建立制度化的培训,强调标准预防。

3.3.2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熟练掌握锐利器具的开启、操作、回收等技术,避免锐器刺伤。用过的针头放入锐器盒,必要时将锐器盒携带至患者床旁,以便操作者在使用后及时处理针头,锐器收集器装满2/3即停止使用。

3.3.3建立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系统。国外文献报道:医学生是发生针刺伤的高危群体,这让他们处在发生乙肝、HIV等传染病的高风险中,并认为改善上报系统、改进上报流程应该引起医院管理者的重视[4]。医务人员在发生针刺伤后要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寻求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感染的危险性。

4小结

对于基层医院的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的事件是屡见不鲜。针刺伤后产生紧张、担忧、恐惧的情绪,甚至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因此建立一个完整的报告制度势在必行。医务人员应重视针刺伤,提高预防意识,最大限度地保障自身安全。同时医务人员加强责任心,规范操作规程,减少或杜绝针刺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申良荣.护理人员被针刺伤的研究现状.护理进修杂志,2005,20(3):2161.

[2]邓敬.临床护士针刺伤的防护新进展.当代护士,2008,7:9-11.

[3]杨雯.预防针刺伤远离职业危害.心理医生,2011,8:16.

[4]Giriag K Sharma,Marta M Gilson,Hari Nathan,et al.Needle stick injuries among medical students:incidence and implications.Academic Medicine,2009,84(12):1815-1821.

作者简介:高燕,主管护师。

论文作者:高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

标签:;  ;  ;  ;  ;  ;  ;  ;  

化验室护士发生针刺伤的现状及预防对策论文_高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