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教育_人生观论文

当代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教育_人生观论文

当代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与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取向论文,青年学生论文,人生价值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当前,我国经济在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它给社会带来了空前广泛而巨大的影响,使青年学生摆脱了一系列陈旧思想的禁锢,产生了许多适合时代需要的新观念,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也出现某些暂时的失范和混乱。因此,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努力创造绚丽多彩,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深入了解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注意对青年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也是当前学校教育值得深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一、当代青年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特点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价值是人生观的重要范畴,它是指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满足社会、他人需要的意义和作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个人与社会价值关系中,个人具有主体与客体的双重属性。当个人作为价值客体时,人生价值是指个人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情况,即个人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贡献。当个人作为价值主体时,人生价值是指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能够得到客体的尊重和满足的情况,即个人的索取。完整的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与责任;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对集体、对社会的贡献上,表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个人只有尽力贡献于社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得到社会的尊重。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以把坚持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看作是人生的唯一正确导向。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作用如何,人生价值取向起着重要作用。在当前“两个根本性转变”过程中,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在悄然变化。这种变化既受制于特定的社会环境影响,又受到青年学生自身年龄特征和心理状态的制约,其主流是积极、乐观、向上的。然而,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一方面促使人们的思想大解放,产生了许多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新观念;另一方面也有消极的影响和负面效应,主要原因在于一部分人把商品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引入了思想道德领域,从而产生金钱至上,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使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多样性。其主要特点有如下几点:

(一)方向明确,政治价值观呈稳定向上趋势

市场经济的繁荣和政治稳定,使青年学生从现实中认识到了邓小平理论的旺盛生命力。从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青年学生拥护四项基本原则,认为改革开放的路子对头,而且普遍希望国家保持稳定,长治久安,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大部分青年学生思想稳定,主动要求上进,向党团组织靠拢,自愿组织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小组。到1996年6月中旬,上海市45所高校大学生党员达6800多人, 申请入党学生超过30000人。全市普通高校本科大学生学员比例已超过7%,研究生党员比例已超过25%,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申请入党积极分子比例已超过22%。大学生中注意学习邓小平理论,学党章人数越来越多〔1〕。

(二)尊重知识,追求较高文化修养及从事脑力劳动的职业

当前,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科学、技术、管理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青年学生看到了这一趋势,认识到实现个人抱负与知识水平的关系紧密,因此他们一般都追求高学历,争取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深造。如有一次对中学生提出的“你现在读书是为了什么?”的选择答卷,47%的学生选择了“升学”。这两年升温的专科升本科、本科考研热,也表明了青年学生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追求高学历,多学知识,培养能力,以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心态。在对未来职业的选择中,科学家、公务员、厂长、经理或合资企业白领阶层等一批科技与管理人才在青年学生心目中位居前列。

(三)注重自我,强调个人特长的发挥和个人抱负的实现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资源在国家调控下通过市场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人才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比物的资源更重要的资源,合理开发与配置人才资源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正当的个人利益观念,合法的个人竞争意识,已成为发展经济的一种重要杠杆。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影响下,青年学生比较注重个性的发展,他们看到社会自主择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增强了自己奋斗的勇气和信心。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市场经济重视个体的作用与价值,但不等于崇尚“以自我为中心”,搞个人主义。在一份向中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对于择业的首选因素,有30%的同学填写了“符合个人特点兴趣”。在对一位生活、工作在大山里,艰苦干了一辈子养路工的劳模的评价上,有12%的同学认为不值得,觉得“自我牺牲太大”。由此可见,当前对青年学生进行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的教育,宣传社会主义集体思想风范,迫在眉睫。

(四)趋于务实,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利轻义的功利主义色彩

市场经济的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和创新观念给社会的经济生活注入了活力。然而,有些人错误地把市场经济的经济效益原则、商品交换原则、价值规律引伸到社会的一切领域,以为发展市场经济就是“一切向钱看”。“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的想法,在一些人心中滋长,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在一些人头脑中膨胀,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一些青年学生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在人生价值观“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上,讲奉献少了,讲索取多了,急功近利。这些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少了,与商品经济相伴的等价交换,有偿服务多了,讲共产主义理想少了,讲实惠多了。

(五)复杂易变,表现出理性认识上的矛盾与困惑,行为选择上的冲突与变化

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过去那种大一统的社会文化已被不同形态、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多元化、多色彩的文化所取代。青年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文化环境和多元宣传媒体的影响下,自我意识增强。然而根据青年学生的年龄特征,其心理状态并未完全成熟。学校的正面教育与社会以及家庭中的一些负面影响集中到一些学生身上,使他们在理性认识上产生矛盾和困惑,行为上感到无所适从,产生冲突与变化。

当然,学生从中学进入大学,由于其接受教育与环境影响的拓宽及加深,心理状态逐步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包括辩证逻辑思维)不断发展,他们的价值观逐步趋于明确化、系统化和稳定化。一份“北京大学学生道德状况调查”表明:92.7%的学生认为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应“给人以更多的理解、同情和友爱”,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91%的学生对为保护国家钱款与歹徒搏斗而致残行为表示赞同,认为“很可贵”、“很钦佩”、“很高尚”。〔2〕

二、对当前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观成因的分析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价值观念的双重效应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强化青年学生的时间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创新观念和独立人格观念等等,这些观念是一种求新求进的人生价值观念,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是一种正面效应;但是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具有功利的导向功能,一部分人错误地把商品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引入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金钱至上、金钱和权利的交易等腐败现象,这无疑对青年学生的成长带来负面效应。

(二)开放的社会对青年学生的多样化影响

社会改革开放,泥沙俱下,传播方式和手段的变化。美丑俱存,处在这种纷繁复杂、五彩斑澜的社会面前,青年学生接受着广泛的多样化的环境影响。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与消极、美好与丑恶、文明与愚昧、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先进与落后、规范与不规范等矛盾冲突,必然使青年学生单一的思想、思维结构以及价值体系产生裂痕,带来困惑,使青年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失去平衡。

有研究报告显示,沿海开放地区较之内地山区,中学生思想观念变化较快,对传统价值观念认同程度较低。比如,在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方面,内地山区高中生有73%愿意这样做,沿海地区为60%;很喜欢参加学校劳动的,内地山区初中比例83%,沿海地区仅为68%。诸如同情心、热爱家乡、乐于奉献等品质的发展方面,内地山区的中学生均强于沿海地区。但是,从总体上看,内地山区的学生在道德判断和认知的发展水平上却低于沿海地区的学生。〔3〕

(三)家庭环境的新态势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随着社会的变革,家庭环境也出现了新的态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形势下,劳动者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也在迅速发展,“三资”企业经济也占一定的比重。现在有一定比例的青年学生出身于非公有制家庭,这些家庭成员的人生价值观,其主体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但也有些家庭成员受资产阶级人生观的影响,追求实用和享乐,盛行“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这种家庭环境对青年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且久远的。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独生子女的增多和单亲离异家庭的比例上升。这些也会对学生的成长带来某些不利影响。

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由于不少家长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搏击得精疲力竭,便寄希望于子女,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而且大多注重智育与成长的管教而忽视德育和做人的启迪。

(四)青年学生生活经验、社会阅历不足,自我评价不够成熟

青年学生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自我意识迅速增强。学生由中学进入大学后,随着环境的变化,不少人有一种优越感。但由于他们大多数由中学毕业直接升入大学,生活经验,社会阅历不足,接近工农、接触社会实际少。加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加快和政治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尚未完全与之相配套,导致大学生自我评价不够成熟。从总体上说,青年学生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是健康向上的,行为规范是务实求善、积极进取的,大多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但也有一些学生认为自己有知识、有才能、有本领,视自己为天之骄子,过高地估计了自己。

(五)学校德育内容的滞后和方法的简单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社会结构、利益格局,还是人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诸多方面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但目前学校传统德育内容、方法落后于社会现实。中学政治课本有些内容已苍白无力,不少学生也反映,政治课“枯燥无味”。大学的马列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内容近几年进行了重点改革,但吸收现代科技成果、适应时代要求还有差距,还未形成一个好的相对稳定的体系。在德育方法上,填鸭式的灌注仍占主导地位,采用先进的电化教学手段和建立稳定的德育实践基地还有欠缺;形式活泼、多渠道地对学生进行目标一致的德育还很不够。

三、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的人生观教育

(一)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跨世纪的人才。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既是其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实现国家跨世纪宏伟目标和促进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对青年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一项长期的重大任务。要完成这一重大任务,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只有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才能使人生的价值和追求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的理论。在过去的革命和建设年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鼓舞了一代又一代革命者和热血青年为民族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而前仆后继,英勇献身。今天,在改革开放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邓小平同志对思想战线上的同志严肃指出:“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演、表演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地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坚信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鼓舞人民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真正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为伟大壮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英勇奋斗。”〔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要始终不渝地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干部和群众。……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认真学习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以这些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教育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建立和完善学校德育体系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学德育大纲》(试行)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是国家对中学和普通高校德育工作与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要求的具体体现,这自然是我们对青年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必须遵循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德育大纲,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建立全方位德育格局,形成全员德育意识,增强德育整体效果,提高德育水平,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校德育体系。

(三)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人生价值观教育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社会各方面利益的调整或重组,必然会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教育青年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顾全大局,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树立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观,发扬奉献精神,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

(四)学校教育必须适应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提高德育实效

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加强,但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必须改进,以便适应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德育思想和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学习和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和成果,要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不断改革内容与方法,不断创造新经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要坚持先进性的要求,造就一批具有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先进分子;另一方面又要以广泛性的要求,提出全体学生能达到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再提高。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回答学生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要结合青年的特点,以情助教,寓教于乐,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努力提高教育的实效。

(五)加强青年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方面的咨询与指导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和社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人生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都在急剧变革。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加重了人们的心理负荷;而观念的多元和多变,又使人们失去了稳定感,以至无所适从。作为青年学生,他们的内心既敏感又脆弱,心理结构还不平衡,心理状态还未完全成熟,上述一切容易造成青年学生情感的苦闷、心理不适、价值系统的混乱。要加强对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过去常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还必须加强对青年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方面的咨询与指导,使青年学生达到个性的全面和谐与发展,以促进其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六)净化社会环境,提高家长素质,形成卓有成效的德育合力

在当前五彩缤纷的开放社会,必须高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主旋律,必须讴歌无私奉献的社会主义时代英雄,树立人生学习的榜样。象新时期的优秀模范人物孔繁森、李国安、吴天祥、陈金水、徐虎、李素丽、邱娥国、王启民等一批先进典型,就是当代青年学生学习的人生楷模。要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时代精神。要优化育人环境,建设革命与现代化建设的参观纪念地,建设各种健康的文化、科技、体育展览场馆。要采取强硬措施打击社会的丑恶现象,要纯洁影视、书刊等大众传媒,净化社会环境。要呼吁学生家长加强学习,提高家长素质,建设文明家庭、楼院、村庄和街道,使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形成卓有成效的德育合力,共同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一代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

注释:

〔1〕《中国教育报》1996年6月22日第一版;

〔2〕鲁洁:《市场经济与学校道德教育》, 载《中国高等教育》1995年第4期;

〔3〕《福建省中小学道德教育发展对策的研究报告》, 载《中国教育学刊》1995年第2期;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40页。

标签:;  ;  ;  ;  ;  ;  ;  ;  ;  ;  

当代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教育_人生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