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引入中国画的利弊”反思——素描在变革中国画中的历史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描论文,中国画论文,利弊论文,中国论文,画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随着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等人来中国传教,西方的圣像画以及景物画、地理插画等传入中国,西洋画中的透视空间及素描明暗表现方法、色彩呈现出的凹凸感,曾使中国画家对平面上出现的立体的幻觉感到吃惊,但也遭到画家们的批评,认为这种再现三度空间的方法是“虽工亦匠,不入品第”。纽约王季迁收藏的明末清初画家项圣谟于一六四九年创作的《山水》册页,有一幅画的中央画一棵大树,树干的圆柱感是以明暗烘托,高居翰认为此画可能受到西画的素描及明暗画法的影响。十八世纪郎世宁在清廷作画,他既教中国画家画油画,又自己学画中国画,他所画的中国画中的马匹、禽鸟,其素描造型基础显示其特点,使中国画受到素描的改造,呈现出如西洋古典绘画一般的高度写实、明暗对比的立体幻象。郎世宁的这一改革,曾引起康有为的赞赏。康有为在一九一七年发表的《万木草堂藏画目序》中,极力批评元明清文人画,赞扬西洋写实油画,希望借鉴西洋写实技法来改造中国画和复兴中国画,并视郎世宁作为变革中国画的榜样。
蒋兆和 流民图 局部
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将采用西方的写实主义看成是拥护民主与科学的手段,他要借西方的写实主义来革“王画”(“四王”)的命。徐悲鸿于一九一八年在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发表的演讲《中国画改良论》,认为中国画退步了,欲振兴中国画,也必须采用西方的写实主义。以上康有为、陈独秀、徐悲鸿三位在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一八年相继抛出用西洋画的写实主义来改造中国画的论点。所谓西洋的写实主义,主要是指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以素描为基础的古典写实油画。中国的思想家、政治家、艺术家几乎同时发出用西洋写实主义改造中国画的声音,其原因是,二十世纪初,西学东渐之风盛行,向西方学习成为时髦的口号,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倡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希望用以来改造中国社会,西方的写实绘画被认为是符合科学的绘画,中国文人画的简笔草率之画风,被认为是不科学的,所以将引进西方写实绘画技法看成是学习西方科学的宏观计划之一部分。另一原因是,文人画元明清以来,出现陈陈相因,临、抚、模、仿成风,缺少创造活力。理论家和画家们希望找到新的突破口,正值此时,康有为在西方国家、徐悲鸿在日本(后在法国)见过西洋古典油画(或在中国看到西洋画册),而西方在一九一八年前后,虽然已经出现现代主义流派,但当时刚刚兴起,没能引起康有为、陈独秀、徐悲鸿的重视,他们心目中的西洋画,仍是写实主义的天地。所以借鉴西洋写实主义改造文人画,当时也是文人画自身出了问题,需要变革,正好西方的高度写实技法,或可匡正和补充中国文人画的逸笔草草之画法。
林风眠 山水
素描大规模地影响中国画,另一原因是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在中国新式高等美术教育机构和学校兴办,上海美专、北京美专、杭州美专、武昌艺专、杭州艺专纷纷开办,而这些新办美术学院中,均设有西洋画科,素描成为学西画的基础,在当时洋画、西学盛行之时,国画专业的学生也会受到影响,进而也有将素描列入国画教学的基础课,素描似乎成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所以在民国时期,素描练习已经在美专中普遍使用,这势必影响到中国画的教学与创作。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我们推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加之苏联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苏俄的写实主义油画和素描教学体系也被我们仿照,由于历史的巧合,徐悲鸿提倡的素描和写实主义方法,被认为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进而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哲学路线的创作方法,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和教育方针。用素描和写实主义方法改造中国画,仍然是一项政策与方略。在这一改造之中,加入了写生和深入生活的内容,也创造出了一些表现劳动者形象和生产劳动场面的优秀作品。而民国时期出现的蒋兆和的《流民图》,是素描改造中国画的榜样。总之,用素描的方法改造中国画,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标签:素描论文; 写实主义论文; 国画论文; 美术论文; 艺术论文; 康有为论文; 徐悲鸿论文; 西洋论文; 画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