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_战略管理论文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研究论文,企业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战略管理理论研究前沿问题

(一)虚拟经营战略

20世纪末,虚拟技术和信息技术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影响和改变着世界,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虚拟经营战略(Virtual Operation Strategy)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在市场需求、技术范式、管理理念发生重大变革的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了虚拟经营这一新的经营模式和管理理论,并迅速得到理论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关注。一个时代造就一种经营模式,网络经济时代虚拟经营模式应运而生,使得虚拟经营战略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

(1)虚拟经营战略的研究

虚拟经营战略是从战略管理的视角下,通过资源重组、功能组合、并行协作而形成功能突变满足动态需求的一种柔性经营模式。其基本精神在于突破企业有形界限,延伸企业功能界面,借用外部资源非产权整合的策略。企业采取虚拟经营战略一般只保留其价值链具有优势或关键的功能,也即保留其核心能力,而其他功能则依托虚拟技术和信息技术通过非产权合作的方式获得,称之为企业虚拟化。戈德曼、内格尔和普瑞斯将企业采取虚拟经营战略的原因视为“灵捷竞争的需要”;肯特(1994)从传统企业的弊端出发,探讨了企业采用虚拟化经营战略的原因;斯凯姆将虚拟企业的成因归结为采取虚拟经营战略所能获得的好处;Venkatraman和Henderson(1999)认为虚拟经营战略适用于各种行业的各个企业,Preiss 等(1994)和William等(1999)也对企业虚拟经营的理论依据都有所研究,Malone(1992)、Byrne(1993)、Hodge(1996)、Applegate(1996)等先后从技术、产品和组织三个不同的角度对企业虚拟经营给出定义。虚拟经营是最大限度利用外部资源实现满足市场动态需求所需功能的新的模式,其精髓是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企业的核心能力上,而将其他非企业核心能力的功能虚拟化,采取虚拟经营战略的企业,也就是理论界和实业界平时所提的虚拟企业(Virtual Enterprise)。

(2)虚拟经营战略的本质

从竞争角度来看,虚拟经营战略是典型的竞合模式,通过合作创造客户价值,然后通过竞争实现利益的分配,追求的是竞合互动系统中的企业的“共同进化”;从合作角度看,虚拟经营战略是介于市场交易和内部一体化之间的非产权合作,与市场交易相比,虚拟经营是功能创造型合作,能够通过合作创造出全新的功能,与内部一体化和产权并购相比,虚拟经营由于不受产权约束,而能迅速获得灵活优势。一般来说,采取虚拟经营战略的企业利用虚拟技术和信息技术依靠外部资源临时聚集成为利益共同体。虚拟经营合作方的利益均衡和分配是其合作的核心内容,虚拟经营从系统的角度看,要实现各方最优功能的整合,还要考虑各方的绝对和相对收益是否达到均衡。从资源配置角度分析,虚拟经营战略强调资源利用而非资源控制,其内向配置的高附加值价值活动与外向配置的低附加值价值活动连接密切;从竞争优势角度分析,虚拟经营战略强调合作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势而非个体优势,通过加强与价值链上各成员协同运作意识,共同营造具有竞争优势的价值系统。随着虚拟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虚拟经营战略将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虚拟经营战略“借势”的思维方式可为每一个企业所借鉴。就目前阶段来说,企业经营模式将是虚拟经营与实体经营虚实结合、共生进化、互为补充,共同为企业在动态的市场环境和全球竞争环境中,实现持续竞争优势服务。

(二)动态能力理论

动态能力理论(Dynamic Capability Theory)是战略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其整合了企业能力理论与动态演化理论。在战略管理领域,企业竞争优势的寻求以及如何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一直是管理学者和企业界人士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在动态环境下,关于企业动态能力的研究已经日渐成为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

(1)动态能力理论的内涵

动态能力理论是指组织为使产品快速地上市、有效地掌握变化万千的商机,以及能否持续地建立、调适、重组其内外部的各项资源与智能来达到竞争优势的一种弹性能力。它诠释了企业是如何创造商业价值的。Teece等(1997)的《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一文,把演化经济学的企业模型和“资源观”结合起来,提出了一个“动态能力理论”的框架。这个框架强调战略研究一直忽略的两个关键问题:首先,“动态”是指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具有不断更新自身胜任的能力;其次,“能力”是指战略管理在更新自身技能、资源以满足环境变化方面所具有关键的作用。动态能力理论认为,如果像“资源观”那样认为对稀缺资源的控制是利润的源泉,那么诸如技能的获取、知识和诀窍的管理以及学习就随之而成为根本性的战略问题。

“动态能力理论”是当代战略管理领域中一个正在发展中的理论前沿,它集中探讨企业组织能力的演进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把组织能力看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源泉。“动态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最宝贵的资产是以组织知识为基础的能力,而如何发展、保持和增强组织能力对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具有关键作用。“能力观”和“资源观”具有一定的异同点,两种观点都是从企业内部的因素中寻找竞争优势的源泉;而两者之间的相异之处在于,“资源观”导致竞争优势的因素包括有形资产,而“动态能力理论”将导致竞争优势的因素集中于无形的知识和能力上,因而更加强调组织性的因素,而且两种观点的理论基础也不同:“基于资源”的战略观以均衡分析为基础,而“动态能力”战略观主要以反均衡的演化经济学为基础,“动态能力理论”正是把对竞争优势源泉的探讨集中在最具组织性的知识和能力上。

(2)动态能力理论的研究框架

Teece等(1997)以三个关键要素——组织过程、位置和发展路径来构建其动态能力战略框架,而且特定企业的组织能力是难以被复制和被模仿的。因此,他们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嵌入在组织过程中的能力,即在企业内部运行的、由过程和位置所决定的高绩效的惯例。但组织过程的惯例及其发展机会,都明显地由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企业演进的路径共同塑造。“动态能力理论”认为战略选择在静态时点上是有限的,企业在未来获取竞争优势的原因部分是由于企业在动态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资源和能力,因此强调管理层需要具备不断重构已经拥有的资源和能力,更重要的是管理者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企业内部的过程上,以增强技能、胜任和特定资产为战略基点,通过投资决策决定企业组织能力的发展方向,推动企业的学习。“动态能力理论”目前的研究重点集中于知识、资源和能力的内生创造上。Helfat和Raubitschek(2000)在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时候,把产品带入能力观的框架中,提出一个知识、能力和产品三者共同演化(co-evolution)的模型,进一步深化了Teece等(1997)提出的“动态能力观”;Winter(2000)则提出一个关于能力学习的概念模型,以及影响学习和能力发展的中心变量“抱负水平”(aspiration level);Adner和Helfat(2003)综合考察了各类资源要素,认为动态能力会受到人力资源、社会资本和管理层认知三个潜在因素的影响;Adams和Lamont(2003)强调了组织学习能力对于企业动态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影响;Wooten和Crane(2004)认为人力资本会对动态能力产生重要影响;而Blyle和Coff(2003)则认为社会资本是动态能力的核心。

动态能力理论存在的主要不足在于:首先,动态能力理论假设市场的环境不确定,而现实中的市场环境在一定的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其次,企业不存在可持久发展的核心能力;最后,认为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是短暂的,忽略了存在关系契约的企业。因此,动态能力理论研究前沿的学者们正转向经验性研究,通过过程性的详细案例来验证能力与企业竞争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Helfat,2000)。

(三)战略风险管理

基于快速变化的外部生存环境,战略管理的均衡与可预测范式开始被非均衡与不确定性所取代。战略风险管理(Strategic Risk Management)首先出现于Miller和Kent(1992)的文章《国际商业中的综合风险管理架构》,其发展经历以下阶段:(1)试图完全控制风险的战略规划与产业竞争结构理论。该理论认为产业界限清晰,内外部变化缓慢、可预测,因此环境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寻找的,风险是可以通过数字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的,或通过经验等进行定性分析的,风险是可以认识并加以避免的。(2)以不变应万变的资源基础理论与核心能力理论。该理论认为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相关的风险是无法避免的,企业的资源与核心能力是应对各种风险的基石,加强资源基础和核心能力建设,以“不变”的核心能力来应“万变”的风险,避免企业面对各种快速的变化措手不及。(3)以变制变的动态能力理论。Teece(1997)等学者秉承熊彼特的创新性毁灭的思想,提出了动态能力理论。克服能力中的惯性和刚性是动态能力理论的特征,因此,动态能力理论将重点放在企业学习与有机过程产生的机制上,强调管理者需要不断重构已有的能力,当环境突变时,能够迅速地适应环境,避免巨大风险。

战略风险管理的研究才二十多年历史,尚未形成普遍接受的研究成果,企业自身成长中的不确定性和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突如其来的失败或萎缩成为时代的特征,这使得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从系统论的角度,将企业视为非线性系统和复杂系统,并应用非线性系统理论分析企业发展的规律,探讨企业演化的模式和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战略风险管理也呈现如下发展趋势的特征:(1)战略风险管理方式由“高层管理,基层执行”向“参与主体多元化”转变;(2)资源积累由“传统型积累”向抓住稳定因素的“战略型积累”转变;(3)组织结构由“机械组织”向“有机组织”转变。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正在深刻地改变世界的商业模式,使企业不得不在一个蕴含更多不确定性和突变性的商业风险和危机中打拼。我们处于网络突变的世界,企业正处在一个剧烈变动的市场环境中,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变化,能源特别是原油和主要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和汇率的变化,金融衍生工具的广泛使用,以及虚拟经济的强力渗透,都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得更加脆弱,变得更为不安!这一轮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经济的动荡始料未及,就是这种变化的典型例证。许多企业前两年还在制定雄心勃勃的发展战略,今天却不得不转入生存和防御战略。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突发事件可能随时出现,企业要加强战略风险管理,一旦出现突发事件,企业应因势利导,采取有效行动迅速化解危机,变不利为有利。当下,防御风险在企业战略管理中变成了头等大事,学术界积极致力于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战略风险管理就是其中具有研究价值且急需创新的研究领域,因此其也成为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前沿问题。

(四)知识管理战略

随着知识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知识管理战略(Knowledge Mangement Strategy)已成为近年来战略理论一按就热的热点。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正在逐步形成和完善,知识战略管理不仅是一项重要管理活动,而且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已经成为许多企业战略行为和价值观的重要准则。

(1)知识战略资源

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以知识为主导的时代,不同时代的资源形态不一样,生产要素不一样,相应的驱动力量也不一样。知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知识经济时代一个最直观、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地位的空前提高。在这个时代,信息技术和各种高技术更新速度日益加快,新发明、新创造日新月异,知识需求成为企业发展乃至社会经济生活的前提,知识生产本身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中心。创造和传播知识已经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要素,企业唯一的竞争优势或许是比它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在技术变革、企业变革、社会变革、竞争激烈的时代,成功将属于那些不断进行知识创新的企业。因为,本质上企业已成为获取、吸收、利用、共享、保持、转移和创造知识的学习性系统,成为知识的“大仓库”(Demsetz,1998)。

知识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不仅是因为企业内部的知识积累是解释企业获得超额收益和竞争活力的关键,也不仅仅是企业的知识存量决定了企业配置资源和创新的能力,从而最终在企业产品及市场力量中体现出竞争优势;而且,企业作为学习性系统所拥有的知识存量与知识结构,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和积累性知识,以及所拥有的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包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在内的隐性知识,已经成为企业绩效与长期竞争优势最深层的决定性因素。它决定了企业识别、发现、把握、发挥乃至创造未来机会的能力,决定了企业利用、配置、整合、优化、开发与保护资源的能力,从而决定了企业有序、协调、有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知识管理战略

德鲁克是最早提出知识社会、知识企业和确立知识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他在1988年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上的《新型组织的出现》一文是一篇关于知识管理的指南针式的开山之作。此后,德鲁克又在《后资本主义社会》和《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中,进一步发展了其知识管理的新思想。知识管理战略就是组织开发必要的环境和条件来推动组织中知识的创造和传播过程,使知识以螺旋式不断延伸。国外战略管理学者Bassi(1997),Mathotra(1998),O'Leary(1998),Safdie和Edward(1998),Gray(2000)对知识管理的相关概念和本质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知识创造与传播过程及知识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人和技术。这两个因素同时构成知识管理战略的两个维度,无论强化哪个维度的作用,都是为了推动知识螺旋运动的发展。以知识管理战略的两个维度为出发点,可以将企业的知识管理策略分为三种:信息化策略、人性化策略和综合化策略。信息化策略是指单从技术一个维度管理知识的策略;人性化策略是指单从“人”一个维度管理知识的策略;现实中更多的公司是在两个维度上管理自己的知识,我们把这类公司的知识管理策略叫做综合化策略。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目前主要是从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管理学三个角度分别进行阐述的。

知识战略管理是一个广阔而极具价值的研究领域,自从1998年知识管理的概念传入我国并开始受到我国学术界的关注,国内学者分别站在自己研究专业的立场上,对知识管理提出了种种理解。由于各个学者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个人综合素质不同,以及知识管理本身固有的复杂性和涉及领域的广泛性,致使在研究和应用中产生了许多混乱的认识,这使得知识管理在指导实践活动时造成很多不应有的失误,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五)战略网络理论

战略网络(Strategic Network)是指由社会的不同组织或个人为了共同的远景,通过一定的协议或契约联结,以彼此间相互信任和长期合作为基础而构成具有战略意义的、不断进化和优化的动态合作网络。战略网络及其管理“必然将成为新的管理范式与新的竞争游戏规则”,“战略网络管理是当今企业成功的关键”。因此,战略网络研究既是一个急需研究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战略网络理论作为战略管理研究的新领域和适应网络竞争的新战略思想,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从不同的角度展开研究。战略网络理论成为当前战略管理研究的前沿课题。

(1)战略网络理论的发展

Jarillo(1988)最先提出战略网络概念,他将企业网络的思想引入到战略管理研究之中,强调企业的网络及其关系网络在企业战略中的作用,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关系网络,获取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需资源和知识的关键渠道。Nohria等(1992)编写出版的论文集《网络与组织:结构、形式和行为》,汇集了社会网络理论、组织理论、战略理论、经济理论研究者对战略网络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Jarillo(1993)出版了《战略网络》专著,标志着战略网络理论的形成。Richter(1999)出版了专著《战略网络——日本企业间合作的艺术》,以日本企业为例研究了战略网络的理论基础、形成动因及管理与进化,进一步丰富了战略网络理论。2000年战略管理杂志出版了《战略网络》论文集,介绍了当前有关战略网络理论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强调这一理论要整合和系统化,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更有效地指导企业在网络竞争环境下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标志着战略网络理论进入了系统研究阶段。

Backhans(1993)认为战略网络的价值创造来源于战略网络的实践动机:进入市场和获取资源、成本、时间和专业化优势。Corey(1997)进一步指出发起主体(triggering entity)是战略网络进化,尤其是相互依赖关系难以识别的战略网络进化的关键因素,发起主体包括单个公司、政府的代理人和外部环境因素等,发起主体为战略网络成员及新进入者分配成本和利益。Gulati和Gargiulo(1999)强调战略网络的演化由新的连接关系而推动,并指出一个公司构建新网络关系的能力由其在网络结构中位置提供的机会决定。Ahuja(2000)则认为战略网络不仅产生于网络组织的共享动机,还来自于相互之间的吸引力,网络的演变是由于网络组织之间利益的重新分配,并发展一个机会—动机整合框架来分析战略网络的形成,任何网络的形成和演化都来自这两方面的因素。

(2)战略网络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

现代战略网络研究越来越呈现系统化、动态化、定量化的研究特征和发展趋势。战略网络理论研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从研究内容上看,缺乏系统研究。其次,研究思维的线性化与静态化。第三,目前的研究方法还主要停留在定性研究和较浅层次的描述上。此外,对适合我国的战略网络管理方式研究不足。结合战略网络研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可以发现战略网络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1)运用系统观对战略网络理论框架进行研究;(2)战略网络中的组织间动态关系分析与技术方法研究;(3)战略网络动态管理过程研究;(4)战略网络进化研究,建立战略网络动态进化模型来描述其进化过程,体现其动态性和共生性的特点。

(六)战略变革理论

战略变革(Strategic Moves/Change)的涵义,是指用现行的计划和概念将企业转换成新的状况的渐进和不断变化的过程。荷兰学者Bob de Wit 和Meyer(1998)通过对大量直接或间接性战略变革的文献的整理发现,理论界有两个观点:一是非连续性变革视角的革命式(revolutionary)过程观点;二是连续性变革角度的演进式(evolutionary)过程观点。Prahalad和Doz(1987)在对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跨国公司战略问题的研究中区别了两种战略变革的过程;Johnson和Scholes(1993)认为组织中的战略变革是渐进式的,偶尔会出现一些转型式变革。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渐进性的变化导致战略变革,渐进性变革是战略变革的主要形式。其中边缘竞争理论和“战略转折点”理论是战略变革理论中非常重要的理论发展。

(1)“战略转折点”理论

Burgelman和Grove(1996)提出了“战略转折点(Strategic Inflection Point,SIP)”理论。该理论认为,环境变化的剧烈性及其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会导致企业的战略意图和采取的战略行动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常常会导致组织出现战略矛盾(Strategic Dissonance),而这种矛盾将会阻止企业的转型,是组织面临“战略转折点”的标志。因此,企业新战略意图的制定依赖于高层领导者从这种战略矛盾与冲突中获得有效的关键信息。

从战略管理发展史的角度看,该理论比90年代以前战略形成理论,包括学习学派的战略形成理论,更注重对动态环境下转型式战略变革的过程与战略管理方式的分析。同时,这种转型式战略变革理论也吸收了战略形成的“文化学派”(School of Culture)的观点,并把其理论基础建立在吸收传统战略管理模式的优点而扬弃其偏于静态的缺陷的基础之上,推进了战略管理理论动态化的进程,为90年代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研究方法上,该理论既吸收了已有战略管理理论的合理成分,又在大量个案研究与亲身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发展和完善,体现出既注重理论分析、又注重从实践中学习的研究倾向。战略转折点的管理要经过两个阶段:管理者对“战略转折点”的战略认知(Strategic Recognition)与战略变革(Strategic Change)。

“战略转折点”管理理论上的最大贡献,就是针对动态环境中的新战略意图的制定与形成过程,提出了以战略矛盾、战略转折点、战略认知为基础的基本分析框架,明确了高中层管理者在其中的作用方式和适应性学习组织在转型式战略变革中的重要性。“战略转折点”管理理论的发展,标志着动态环境下战略形成与发展理论的深化和战略管理理论动态化的新发展,也体现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新趋势。

(2)边缘竞争理论

Brown和Eisenhardt(1998)出版了《边缘竞争》(Competing on the Edge:Strategy as Structure Chaos),认为高速变化和不可预测性是未来企业经营环境的特征,因此,战略最重要的是对变革进行管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变革做出反应;二是对变革做出预测;三是领导变革,领导变革意味着走在变革的前面,甚至是改变竞争游戏的规则,有效地将变革管理三个层次的内容融合在一起,是战略变革的关键。

边缘竞争战略理论认为,企业应该不断变革管理来构建和调整企业的竞争优势,根据一系列不相关的竞争力来彻底地改造企业优势,力图让企业捕捉无序平衡的边缘状态,保持企业在无序和有序之间的微妙平衡。企业熟练地掌握了边缘竞争的时间边缘的平衡方法后,便可避免单纯的市场反应,并设定自己的变革节拍,迫使竞争对手跟随自己的战略方向,从而控制市场的竞争格局。

边缘竞争理论认同战略和组织结构相匹配的传统的战略理论,提出边缘竞争战略的成功实施,需要相应的组织结构的支持。同时,边缘竞争理论认为战略是公司不断调整组织结构形式,与该组织结构相适应采取半固定式的战略趋向的一种必然结果,这种组织结构的特点是在固定式结构和松散式结构之间寻求最佳的结合形式。半固定式的战略趋向是边缘竞争的战略方法与经典战略方法的最主要的区别。边缘竞争战略与其他竞争战略的比较如下表所示:

从本质上讲,边缘竞争战略解决了企业在高度变革和不确定性的市场上所面临的战略挑战,那就是不断地创新和变革公司本身,以取得连续的竞争优势。边缘竞争战略是一种不确定和不可控的战略,甚至可能是低效率的战略,但在不断变革的市场环境下它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战略。

(七)非市场战略

近二十年来,企业非市场战略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自Baron(1995a和1995b)以来,非市场战略(Non-Market Strategy)逐渐由早先的非主流研究(Hillman,1996)变为战略管理学领域的一个新兴分支。随着非市场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变得越来越直接和具有战略性,非市场战略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

(1)非市场战略产生的背景

非市场战略的形成和发展与市场缺陷有关,而主流的战略管理理论主要建立在市场体制的假设之上,基本以市场环境作为对企业环境认识的基本前提。而在现实的竞争环境中,那种基于市场环境因素的企业战略并不能有效解决各种问题,战略学者逐渐将非市场战略纳入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视野,作为企业战略体系的一部分加以研究并在此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战略学者开始将非市场因素居于战略内容的主体地位加以研究,Baron首次系统地从管理学角度把企业的非市场活动提升到战略高度,真正把非市场因素影响提升到企业非市场战略加以研究,Baron认为,企业战略需要指导企业在市场与非市场环境中行动,一系列问题促使企业必须系统考虑非市场战略。但是,由于非市场因素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且更多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等,难以像市场战略研究那样运用成熟的经济学理论加以研究,因此企业非市场战略研究在研究内容与方法上正处于发展过程中。

非市场战略是在非市场环境中,通过改善整体行为以增加价值所采取的一致性行动策略。非市场战略的目的之一就是形成企业的市场环境,一般而言,非市场战略被政府控制的机会越多则越重要,被市场控制的机会越多则越不重要。非市场资产有许多形式,这些形式包括对付非市场力量,如政府、媒体、兴趣小组和活动组及公众的经验与能力。

(2)非市场战略的研究与发展

学者对非市场战略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来自于其他学科如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是以案例研究为主的定性研究。Baron在非市场战略相关概念和框架的研究中大量使用企业个案进行总结,目前非市场战略的研究主要是概念与思想的探讨。但是不少学者已经开始运用实证方法对有关思想和命题进行研究。Hillman提出非市场战略研究需要更多的关于方法、测量和统计工具的假设。Mahon等(2004)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和问题进行了定量分析。Holburn运用博弈论对非市场战略的决策加以研究。

Hirachman(1958)在《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一书中提出了非市场力量这一术语,认为所有组织都会衰落,需要用非市场力量即政治机制对它们进行矫正。Boddewyn在综述性文献中回顾了“非市场”概念的研究发展,总结了4种非市场观并对各自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即:(1)非市场是指一套独特的高级宏观制度;(2)非市场是指外在或中立于市场的非经济因素;(3)非市场是指渗入经济交易的内生性社会因素;(4)非市场是指一种弥补所有组织自然衰落的政治机制。在企业跨国经营非市场战略的相关研究上,Aggarwal认为亚太地区企业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其非市场战略。Baron在全球市场上将市场与非市场整合战略、贸易政策、全球竞争联系起来进行了研究。Clougherty分析了市场竞争对国内企业兼并的影响,认为可以通过非市场战略来影响反垄断政策,促进兼并的实现。

非市场战略的研究对我国企业有很大的借鉴和实践意义,随着我国市场体制的改革和社会变革,企业需要建立整体的应对社会公众影响的非市场战略体系,相对于政治行为而言,面对社会公众的非市场战略需求更加紧迫和可行,可以更快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品牌。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转型经济的背景,我国企业更容易接受市场战略与非市场战略的整合,因此市场战略与非市场战略的结合应用,重视市场战略与非市场战略的整合研究显得非常重要。

(八)战略生态理论

(1)企业DNA进化理论

企业DNA进化理论(Enterprise Evolution Theory)源于进化经济学(Evolutionary Economics),其发展历程可追溯至熊彼特和Alchian的“企业拟生物特性”研究,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是一个以技术和组织创新为首要特征的演化的动态系统。“企业DNA”最早由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提区(Noel M.Tichy)提出,企业DNA也就是企业基因密码,企业DNA决定了企业的形态、发展乃至变异的种种特征,决定了企业规模、类型以及企业经营是否健康有序等最基本的方面。企业DNA概念的提出,其价值在于把企业的发展视作是一个生命体的成长。根据Neilson(2003)等人撰写的《四基本要素决定企业DNA》,企业DNA有四个基本要素。企业DNA四个基本要素分别为:决策权,组织架构,激励机制,信息传导。这四个基本要素通过无数种组合方法形成企业的特性,并影响企业的行为与绩效,从而影响企业的进化方向。企业DNA进化理论为企业高管人员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框架和范式,企业的战略、创新、执行力、文化等问题,都根植于企业DNA的不同特征之中;同时还运用系统论阐释了企业进化的内在动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内在管理要素呈现的巨大多样性、市场环境的非均衡特性和大系统中的高度不确定性,对企业发展起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在这种背景下,企业DNA进化理论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逐渐在学术界和实业界占据了一席之地。Nelson和Winter(1982)的《经济变迁的深化理论》出版,标志着企业DNA进化理论的基本理论框架已开始逐步完整。Nelson和Winter认为,企业的成长是通过类似生物进化的三种核心机制,即多样性、遗传性和自然选择性来完成的。Nelson和Winter在企业生物相似性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模拟生物的企业研究模型,强调“惯例”(知识遗传和继承)、“搜寻”(企业适应和惯例变异)和“市场选择”在企业演化过程中的作用。企业DNA进化可以解释为惯例变迁的过程,而搜寻与市场选择则是企业进化的机制。现实生活中的企业在进行战略选择时所依据的信息有限,企业战略决策更多的是一种适应性的“试错过程”。

(2)商业生态系统理论

Moore(1993)从生物生态学的角度出发,首次提出“商业生态系统”概念(Business Ecosystems)。Moore(1996)出版的《竞争的衰亡》标志着战略理论的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突破,进一步阐释了运用生态学理论解释商业运作,用系统观点反思竞争的含义,以力求“共同演化”(co-evolution)为目标,主张跳出“把自己看作是单个的主体”的竞争思维定势,通过构建顾客、市场、产品或服务、经营过程、组织、利益相关者、社会价值和政府政策等七个维度的系统成员,以合作演化为主要机制建立成功的商业生态系统。

所谓的“商业生态系统”是指以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是客户、供应商、主要生产厂家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相互配合、相互完善、相互补充以生产商品和服务而组成的群体。Hawken(1994)在其著作《商业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宣言》中,利用生态系统思想探讨了商业活动与环境问题的关系;Laszlo(1997)系统地将广义进化论的思想运用到企业管理之中;Baskin(1998)通过将自然科学与动荡复杂问题研究的成果融入现实战略管理中,来理解同样复杂的商界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对企业组织设计、组织管理的意义;Daft(1998)更是重点利用种群生态学的概念论述了有关组织间冲突与协作;Law(2001)出版了《企业生理学:企业活力探源》,同时Aaker(1998)也明确提出了基于单个企业品牌系统的“品牌群”概念;Winker(1999)系统探讨了“品牌生态环境”的概念和管理问题;企业生态系统论把由“独立自治的实体”假设下的企业战略理论转向企业生态系统的战略理论,De Bono(1996)称之为超越竞争理论,Daveni(1994)把它称之为超级竞争模型;Lansiti和Levien(2004)进一步把商业生态系统的观点深化,并倡导以这种方式考虑竞争战略,倡导以商业生态系统“群落”应对日益动态、无限竞争的环境。

商业生态系统的竞争分析框架,由四个部分组成:从系统整体上考察和考虑竞争;从系统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建立合作,以合作来应对竞争;通过开放环境吸引成员,以扩大系统的共同“做大饼”方式来避免共同“分小饼”式竞争;商业生态系统中核心企业或骨干企业必须不断关注价值理念和关键驱动因素的变化,并建立起审视机制和重组与重构商业生态系统的应对策略,以此来“进化”,不断创造新的优势,实现持续发展。

二、战略管理学科的前沿特征和共同语境

(一)战略管理学科前沿特征

以上战略管理的若干前沿理论,体现出鲜明的学科前沿特征——时效性、地域性、价值性、动态变化性、高难度性、非共识性(争议性)、模糊隐蔽性、学科交叉性和创新性。从时间上来说,学科前沿问题是当前时期的前沿,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科的发展以及实践环境的变化而成为前沿问题,实时经济和知识管理的背景下,虚拟经营战略、知识管理战略反映了战略管理前沿的时效性特征;学科的前沿一般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下,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合作变得越来越便捷,超出以往特定市场区域内的运营,虚拟经营战略和战略网络理论的研究重点关注了企业战略管理中跨国或地区的竞争或合作;前沿问题一般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或现实意义,战略风险管理、知识管理战略和非市场战略很好地体现了风险意识、知识资源以及非市场因素在企业战略管理和价值创造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前沿问题相对而言有一定的研究难度,如战略变革理论、非市场战略所考虑的管理变革和非市场因素非常不确定,并有待于众多战略管理学者运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进行长期的探讨研究;模糊隐蔽性,前沿问题的研究对象和要素隐蔽于未知的研究领域,需要深入探索和潜心研究才能准确把握,知识管理战略中的知识资源和非市场战略中的非市场因素都需要学者仔细深入的探究;动态变化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理论和现实的背景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企业的动态能力理论、虚拟经营战略、战略网络理论、战略生态理论、战略变革理论有效地体现了动态及变化的特点;学科交叉性,学科交叉是理论研究中的普遍现象,一些前沿问题来源于学科交叉,战略生态理论中企业DNA进化理论和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很好地将战略管理与生物学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做到学科的交叉发展,更好地描述企业的发展;创新性需要表现出前沿问题的新颖性,以上所梳理的前沿理论都是学者以独特的研究视角和创新的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都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特征,创新是学术发展永恒不变的主题。

(二)战略管理环境的共同语境:不确定性

纵观上述前沿理论,其都拥有共同语境是:战略管理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个性化不断加快,高新技术日新月异,企业间的相互关系变得更为密切和复杂,活动领域和范围进一步拓展,高度动态、开放、非线性、多因素交织和共时互动的竞争环境,使一些原来相对稳定的产业结构和关联方式,变得更为动荡而难以预测,并日益成为影响企业竞争最重要的因素。现实世界在因果律、确定性和必然性之外,却显现出更迷乱、更深刻和更普遍的相对性、无序性和不确定性,战略管理过程不再是一个可预见的、可控的和程序化的过程,而是带有鲜明的不确定性。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经营虚拟化、生产社会化、商务电子化、贸易自由化、资本国际化、偏好个性化、关联网络化、需求实时化,不确定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已渐成共识。企业在进行战略管理时,必须充分考虑不确定性,尤其要关注那些对企业的战略决策有重大影响、生死攸关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对可能造成严重伤害的不确定性,设法化解与超越,趋利避害,力争把损失减小到最低;另一方面,把握、利用甚或刻意创造不确定性,以期获得重大的战略机遇,实现战略性赶超。本质上,不确定性源自社会系统本身固有的、内在的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相干性、非线性性、临界性、自组织性、自强化性和突变性。现实的战略往往不是理性和计划的结果,而是不断试错的结果,环境的不确定必然导致企业不断尝试与修改自己的对策,这些应试对策的逐步积累就形成了战略。尤其是当我们的知识与经验无法应对外部复杂的环境时,从试错中寻找解决方案成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回顾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梳理了当前战略管理学科发展中较前沿的若干理论,并结合分析管理学科理论前沿的若干特征得出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关键驱动因素,即不确定性环境。面对当今科技迅速发展、经营环境变化无常、竞争形势多种多样的不确定环境,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也呈现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和多元化的态势。我国企业正处于国家经济体制转型及企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的双重转型时期,而放眼全球环境,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特征日益明显,因此,更有必要认真研究、制定和实施适合企业的战略。战略管理者应该习惯于不确定性,善于与不确定性共舞,并不断锤炼不确定性思维,将对客观世界认识的重点,从确定性转向不确定性,正确地认识不确定性、化解不确定性,乃至创造并利用不确定性,从而为企业的战略管理实践作出理论上的前瞻和贡献!以上八大前沿问题并不能涵盖目前所有战略管理理论前沿问题,并且这些理论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性,对这些理论前沿问题进行梳理的意义在于希望可以对战略管理学者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导向和启示作用。

标签:;  ;  ;  ;  ;  ;  ;  ;  ;  ;  ;  ;  ;  ;  ;  ;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_战略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