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电力的供应,在当前经济运行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运行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了千家万户的用电安全,只有不断提升技术人员素质,强化管理能力,才能有效保证用电安全可靠。文章主要探讨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当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技术措施,以此推动用电安全与可靠性。
关键词: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技术
引言
输配电线路以及用电工程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这样也会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而输配电以及用电工程的安全性不仅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用电,对于社会经济效益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对改进电力企业管理水平,提高输配电线路供电质量,具有较为现实的意义。
1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基本概述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主要是将电力由变电站输送到电力系统输配电变压器中,然后经由输配电变压器最终将电能传输到电力用户终端的载体。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主要负载传输高压及低压电,不论输送哪种电能形式,都要以保证输送的稳定性及安全性为前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构成元件主要有导线、绝缘子、杆塔、避雷线及金具等,导线以耐腐蚀、耐磨损及导电性好的材料为主;绝缘子用于维持导线及杆塔,使两者互不导电;杆塔主要起到连接及支撑导线及避雷线的作用,并使线路之间形成安全长度和距离;避雷线用于雷电等强电量及电流的引电;金具以加固导线及绝缘子为主要功能。
由于我国国土资源幅员辽阔,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运行会受气候、环境以及工作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出现一系列的技术安全问题。而随着城市现代化经济建设对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稳定性的需求越来越大,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已经成为急需研发解决的课题内容。为此,研究人员就从影响电力系统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安全运行因素入手,来找出具有适用性的安全保证技术。这是促进城市现代化经济建设背景下电力系统快速稳定发展的关键,相关建设人员应将其重视起来。
2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常见问题分析
2.1线路自身材料质量方面的问题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材料元件是输配电工程线路电力输送能否保持稳定安全的首要前提,也是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重要隐患要素[1]。在生产输配电工程线路材料时,出于成本节约等因素考虑,一些输配电线路生产企业往往会使用质量较次的材料,以次充好,由此也致使电力输配电线路生产在低劣的材料、质量控制不严的生产流程下,产生了较多材料规格尺寸不符安全性能的线路材料。而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施工建设方角度看,其如果选择质量次,规格不符技术标准的材料,在线路施工质量检验中又没有及时加以剔除,会导致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在材料的耐用程度及安全性上表现不佳,增大线路出现损坏、老化、接地故障及短路问题的几率。
2.2线路管理维护方面的问题
为满足社会各行业的用电需求,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在建设数量上趋于增多,需要穿越一些地质状况较为复杂的区域,外加上本着提高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输送电效率的目的,近些年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系统中采用了一些新材料及新技术,从侧面上也增大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管理维护的难度。一方面,借助于新材料及新技术,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在杆塔间距、线路的宽度、杆塔高度上呈现出逐步增大的趋势,这就增大了线路遭遇绕击及雷击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涉及一些复杂地质状况的区域,在架设输配电线路杆塔时,由于其需要做好杆塔基础的选型,以免因地质状况不稳定而导致基础下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线路环境气候方面的问题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要确保各部位电力需求的正常稳定供应,在架设输配电线路杆塔设备时,不可避免地需要穿越气候环境较为恶劣的区域,这些区域内常伴有风沙、雷电等自然现象,这就会引起输配电线路的闪络问题,进而导致输配电线路元器件出现短路或跳闸。此外,如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所处区域暴雨现象严重。一方面可能导致线路元件在长期淋雨过程中出现线路故障,如绝缘子污闪、线路电压污闪及漏电等;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线路杆塔基础遭受浸泡,同步引发基础下陷、山区泥石流及滑坡等危害,这就会给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隐患。而如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所处区域存在高温或高寒气候,线路元件的耐用性会受到极大影响,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电压稳定性及供电安全性也会下降,线路的使用周期会大为缩短。
3主要的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运行技术
3.1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绝缘子防污技术
在输配线电路设施中,有一个重要的设施就是绝缘子,这个设施长期处在室外,在天气的影响下,户外环境会使绝缘子表面附着大量污渍和沙土,清理不及时,表面附着物就会在雷雨天气时,增加绝缘子电导和泄露电流的现象,使其自身功能下降,无法发挥出绝缘子的绝缘作用,只有经常性的进行维护,才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对绝缘子清扫,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使用带电水清洗方式,全面清理绝缘子表面污染物,另外,也可以安装流泄露监视系统,能够在出现问题时,做到警示的功能,形成预警装置,做到及时清扫清洁;在技术上用硅油、地蜡等物料均匀的涂抹到绝缘子表面上,当有雨水的时候,就可以分流水分,防止绝缘子表面过于潮湿,这种情况下,水滴就无法直接进入,大大避免出现电浪的泄露。
3.2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防雷技术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防雷较为关键,这是一项复杂的技术问题,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方法。在防雷技术措施中,需要有效把握好两个指标,一个是耐雷水平;另一个是发生雷击时跳闸率。要想有效保证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就要从根源上做好防雷技术处理,一般情况下,我们需要从下面几个方向入手。首先在架设线路的时候,就要选择使用能够避雷的电线,这样能大大降低事故概率,有效避免线路被击中的危险率,利用感应电压做好分流和耦合;其次在对杆塔接地电阻值控制上,要低于10欧姆,这样也能有效预防雷电,使防雷能力得到提升,全面减少雷电反击;最后,通过对耦合电线的架设,提高耦合作用,使绝缘子电压部分减少,形成分流;在表面安装自动重合闸,能够使线路耐雷力得到提升,这样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就能在连续作用下持续供电。
3.3输配线电路防风技术
线路的防风也较为关键,特别是有一些区域常年出现大风天气,对线路运行的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一般方法就是提高基础的牢固性,这样才能大大的减少风力的影响,塔杆的完好和安全是防风的关键着力点;对一些线路要利用硬质材料强化输配线电路拉线密度和力度,适当增加杆塔数量,也能有效防风,避免出现风力过大导致的大面积倒杆。
结束语
综上所述,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是保证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稳定性的关键,研究人员应在明确其线路安全运行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找出安全控制技术应用的节点。具体来说,就是采用缘子防污技术、电路防风技术、防雷技术来控制气候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通过建立信息化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系统来降低质量、人为以及后期维护因素造成的影响。事实证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系统在采用上述技术措施后,不仅使其具备一定的安全运行能力,还提高了抵抗外界因素影响的能力。为此,研究人员应将其作用于实践,从而满足经济建设对地区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魏文辉,伍欣.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线损管理分析[J].大科技,2015(8):44-45.
[2]刘建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7):197.
[3]陈义波,李媛.关于电力输配电线路中的节能降耗技术的探讨[J].硅谷,2014(22):154-155.
论文作者:王国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线路论文; 输配电论文; 工程论文; 绝缘子论文; 杆塔论文; 技术论文; 材料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