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护理小组应用于心血管危重患者抢救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范果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八医院) 湖南长沙 410100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分层护理小组应用于心血管危重患者抢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心血管危重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由三级护理人员组成专业的分层护理小组实施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抢救室滞留时间、静脉通道开放时间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心血管危重患者而言,改革传统抢救护理模式,由三级护理人员组成专业的分层护理小组实施急救护理,有助于缩短患者的抢救室滞留时间和静脉通道开放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血管危重;患者;常规护理;分层护理;效果分析

本次研究选取60例心血管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探讨分层护理小组应用于心血管危重患者抢救中的临床效果,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在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心血管危重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5.21±8.54)岁;11例患者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10例患者心绞痛Ⅳ级,9例患者心功能Ⅳ级;观察组30例患者由三级护理人员组成专业的分层护理小组实施急救护理,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4.46±9.74)岁;10例患者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8例患者心绞痛Ⅳ级,12例患者心功能Ⅳ级。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心血管危重类型等情况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

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环境、病房护理等方面。

1.2.2观察组患者

观察组30例患者由三级护理人员组成专业的分层护理小组实施急救护理。专业分层护理小组:(1)组成:将护理人员根据工作时间、职称、工作成绩等分为三级,划分为三组:预检分诊组、次级抢救组以及危重抢救组;(2)分工:预检分诊组负责密切监测所有患者的生命体征,对患者进行整体性评估,使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急诊患者的意识情况、体温、呼吸频率、脉搏以及收缩压等指标进行评分,确保情况严重的患者可以优先得到诊治。次级抢救组:由于患者的病情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如:心脑血管意外、急性哮喘、呼吸窘迫、心绞痛、复合伤等,腹痛、头痛等剧烈疼痛持续时间超过36小时以上,骨折、开放性创伤、活动性出血等患者都要优先诊治,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危重抢救组:对于出现生命危险的患者,要立刻实施紧急救治,如:呼吸非常困难、心律失常持续严重、剧烈胸痛、心跳呼吸骤停、异物窒息、高血压危象、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中毒,或者出现惊厥、昏迷、休克的患者[1]。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和静脉通道开放时间。事先制定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在患者出院前发放调查问卷让患者填写,本次研究共发放60份调查问卷,回收60份,有效率100%[2]。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以及不满意四个等级,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的所得资料和数据采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SPSS16.0处理分析,计量数据用(±s)表示,计数和计量资料经过卡方和t检验,P<0.05,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抢救室滞留时间和静脉通道开放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室滞留时间和静脉通道开放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心血管危重患者如果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在心血管危重患者的抢救过程中,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本次研究选取60例心血管危重患者,分为2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探讨分层护理小组应用于心血管危重患者抢救中的临床效果,结果为:观察组患者在抢救室滞留时间、静脉通道开放时间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心血管危重患者,改革传统抢救护理模式,由三级护理人员组成专业的分层护理小组实施急救护理,有助于缩短患者的抢救室滞留时间和静脉通道开放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治疗优势,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亚娟,华静,张宏宇,陈兰,张朝梅.专职化分层护理小组在急诊科心血管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实践[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14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大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健康产业成果展示洽谈会学术论文集[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14:3.

[2]刘艳.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3,08:166+168.

[3]顾强萍.全程护理对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工企医刊,2014,04:925-926.

作者简介:范果,性别:女,出生年月:1977年10月,籍贯:湖南长沙,职称:主管护师,工作单位: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八医院)心病科。

论文作者:范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5

标签:;  ;  ;  ;  ;  ;  ;  ;  

分层护理小组应用于心血管危重患者抢救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范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