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靛果的利用及栽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蓝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蓝靛果(LoniceracoeruleaL.),又称蓝靛果忍冬、鸟啄李、黑瞎子果、羊奶子。为忍冬科忍冬属的多年生落叶灌木,是一种食用、酿酒兼药用的野生浆果类植物。但数量越来越少,应加大开发利用的力度,最大限度地为人类服务。
1 形态特征
灌木,呈丛状,高0.5~1.5m,小枝紫褐色。叶长圆形、披针形或卵形,长1.5~5.5cm,宽0.9~2.3cm。单叶对生,花两性、双生。花冠黄白色,筒状漏斗形,长0.7~1.5cm。浆果椭圆形或球形,长1~1.7cm,成熟后呈深蓝黑色,上有白色粉状物。果皮薄、多汁。花期6~7月,果期7月下旬~9月上旬。
2 分布
在中国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有自然分布。生于草地、林间、山溪附近。
3 利用
3.1 食用 蓝靛果为第三代果树,其果实含有蛋白质、糖、苹果酸、果胶、单宁等丰富的营养物质,特别是含有较多的Vc,每百克含维生素达67.62mg,此外,还含有人类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7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鲜食,味甜适口,别有风味。该果还能加工成果汁、果酱、果胨等各种食品,为人们所喜食的纯绿色食品。
3.2 酿酒 蓝靛果制成的果酒,呈艳丽的深红色,味美、醇厚。该果还是难得的天然食品色素,可用其配制其它果酒和饮料。系优良的酿酒和饮料的原料。
3.3 药用 全株含有桃叶珊瑚,种子里含有花色甙,具有清热解毒的功能。
4 栽培
4.1 选地整地 由于野生蓝靛果生长在肥水条件好的沼泽地和苔藓地,所以,栽培蓝靛果最好选择沼泽地或苔藓地。移栽前施足底肥,肥料以有机肥为好,翻耕25~30cm深,翻后作床,整平。
4.2 育苗 种子繁殖 秋季采集成熟的果实,放在清水中揉搓,洗去果肉和果皮,将种子晒干至含水量为7%~8%后,密封,存放于低温处贮藏。翌年5月上旬,将种子放入35~40℃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取出拌入2~3倍细沙催芽,当种子有1/3裂口时,即可播种。播种前,将苗床浇好底水,表土稍松干后,开沟条播。每平方米播种0.8g,播后覆盖筛细的草炭土,覆土厚度为0.3~0.4cm,以不露出种子为宜。然后,轻压床面。
扦插育苗 冬季,在蓝靛果株丛中选取生长较粗壮、芽饱满的1年生枝条,剪成12~16cm的插穗,然后100段为1捆,用生根粉100~200mg/kg的溶液浸泡插穗底部2~4小时,取出后贮藏于苗木窑内促进生根。4月中旬,在苗床上扦插,以株行距10×20cm斜插入土,上端稍露出地面,然后踏实床面立即浇一次透水。以后保持土壤湿润。
4.3 移栽 移栽时,按1.5×2m株行距穴植,穴深20~30cm,栽前灌足底水。
5 田间管理
5.1 松土与除草 栽培后,要注意及时松土、除草,以利生长,进入成龄期后,每年春季开花之前适当松土、除草。
5.2 培土和施肥 在生长期,如果土壤肥力降低,应及时追施氮、磷、钾肥。每年封冻前要培土,并在培土的同时进行施肥。在株丛周围开一条浅沟,将肥料撒于沟内,然后覆土盖严。
5.3 灌浇水 栽后必须灌足水,植株成活后适当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
5.4 整形修剪 蓝靛果为喜光植物,通过修剪,有利于通风透光,保持良好株丛结构。一般在早春萌芽前,剪去老枯枝、过密枝、膛内无效枝、徒长枝、病枝等。
5.5 平茬
盛果期后,对于老株更新,可从地表将全部枝条剪去,然后覆盖5~10cm的细土或草,经过平茬的株丛,当年即能萌发出大量枝条,且生长良好。
6 采收及加工
蓝靛果的果实成熟后易脱落,因此,应及时分期采收。采收后的果实应保持新鲜完整,避免机械损伤,引起果汁外流。做到随采随销售或在产地初加工,以鲜果汁贮存为好。
联系电话:0430-4702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