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分析ICU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措施论文_金艳

研究分析ICU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措施论文_金艳

金艳

(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9医院 江苏 连云港 222042)

【摘要】 目的:探讨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在ICU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ICU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3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取全面系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对于治疗满意的情况以及总治愈率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间术后的并发症控制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经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之后肺感染发生的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在ICU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控制上可以发挥良好的效果,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8-0262-02

气管切开术是缓解患者因呼吸功能障碍、喉源性呼吸困难以及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引起严重呼吸困难的常用手术方法[1]。而在ICU病人中,发生各种原因的呼吸困难更为多见,因此气管切开术的应用也最为频繁。气管切开之后,气管缺少保护因素直接暴漏于空气当中。具体做法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因施行气管切开术而合并肺部感染的ICU患者36例。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分布在23~86岁,平均年龄 74.67±6.58)岁;体质量指数 (BMI)为22.82±4.81kg/m2;患者的慢性健康与急性生理评分(APACHEII)为16.57±8.28分。实验组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9例;年龄分布在28~88岁, 平均年龄74.63±7.96岁;两组患者间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

1.2.1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措施具体如下:

1.2.1.1基础护理:针对气管切开长期卧床的患者,增强患者生活护理,按时进行翻身、将床头抬高30°,扣背,有助于预防肺部感染,每天可采用肺部震荡排痰器实施物理疗法,对于肺部感染有一定的疗效。对于人工气道建立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维持气道通畅,使用正确呼吸机辅助呼吸。

1.2.2在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肺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

1.2.2.1人工气道的合理管理人工气道的护理(温湿化作用)以及正确的吸痰方式:呼吸道在气管切开时失去了正常的加温及湿化作用,不过机械通气有雾化罐,为呼吸机的雾化罐内的水温调至在35~38℃,这样才能让气体由机器送到患者气道内的温度达到35~37℃。采取主动加温加湿器进行气道管理,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治疗气道干燥和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1.2.2.2呼吸机的应用,呼吸机应用易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VAP),肺部感染一般是行机械通气48小时后发生的,预防VAP有以下几点:(1)医护人员要做到手卫生。(2)吸痰时严格无菌执行操作,采取密闭式吸痰管。(3)监测气管导管的材质,呼吸机管路内积水,马上倒掉蓄积水。(4)测量气囊压力,和气囊滞留物的清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5)维持口腔清洁,防止应激性溃疡,注意鼻饲,防止胃肠胀气。

1.2.2.3囊滞留物的清理:每日检测气囊压力,保持气囊压力在25~30cmH2O。对人工气道的建立应合理的实施管理,气管切开容易产生分泌物,因气囊漏气口腔内的分泌物易反流至气管中,发生肺部感染,并按时对气囊留滞的分泌物实施处理,采用气囊冲击法清除。

1.2.2.4采取氧气雾化持续进行气道的湿化作用进行气管切开的时间治疗,主要采用一次性氧化雾化面罩(气切型)盖于气管切开口上,加入配制好的雾化液到氧气雾化面罩的小药杯里准备雾化。其雾化的原理是在氧气的驱动下使雾化药雾化成微小颗粒后吸人气道内[2]。

1.2.2.5营养支持 给予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留置胃管,维持每日进行高营养、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的流食,保障机体的需求,必要时给予肠外营养,静脉滴注营养液[3]。

1.3 效果评定

在治疗期间对于两组研究的患者进行统计肺感染发生的例数的比例实行对比。针对患者的住院日期实行统计做比较。

1.4 数据处理

经数据统计实行数据分析方法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l3.0进行统计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实验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经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临床统计学意义。详见表。

表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肺部感染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d)

实验组18 3(16.7) 32.10±3.76

对照组18 7(38.9) 45.28±3.29

P<0.05

3.讨论

重症ICU 的病人发生呼吸困难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在为患者缓解严重的呼吸困难时,气管切开术会成为必要的选择。由于气管切开之后空气进入肺部的方式发生了转变,略过了鼻腔的过滤,直接经由支气管进入肺部,这样空气中容易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因素会增多。因此在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需要采取严格的护理措施,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的可能。我院根据先进气管切开术护理经验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交流,针对我院36例ICU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患者采取对比分析,经对比发现,实施全面系统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其对于治疗的满意度和对于术后并发症的控制上均显著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因此全面系统的护理措施可以改善对于ICU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控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士静,张秀云等.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453(6):94-96.

[2] 李华,吕建锋.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3 7(17):76-79.

[3] 游枫烨,王霞.持续气管内滴药预防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疗效实验[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43(22):425-427.

论文作者:金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7

标签:;  ;  ;  ;  ;  ;  ;  ;  

研究分析ICU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措施论文_金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