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天艺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2)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设计不断进步,抗震设计成为了倍受关注的一个环节,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已经成为了衡量现在建筑设计水平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若干问题。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问题;探讨
一、建筑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前期勘察资料
缺乏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或资料不全。有的在扩初设计阶段还缺建筑场地岩土工程的勘察资料,有的在扩初设计会审之后就直接进入了施工图设计,有的在规划设计或方案设计会审后就直接进入了施工图设计。无岩土工程勘察资料,设计缺少了必要的依据。结构的平面布置中外形不规则、不对称、凹凸变化尺度大、形心质心偏心大,同一结构单元内,结构平面形状和刚度不均匀不对称,平面长度过长等。
1.2部分建筑物高度过高
按我国现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在一定设防烈度和一定结构型式下,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都有一个适宜的高度。在这个高度,抗震能力还是比较稳妥的,但是目前不少高层建筑超过了高度限制。在震力作用下,超高限建筑物的变形破坏性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下降,很多影响因素也发生变化,结构设计和工程预算的相应参数需要重新选取。
1.3地基的选取不合理
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多和相对空间的缩小,不少建筑商忽略了这一问题,哪里商业空间大就在哪里建。建筑应选择位于开阔平坦地带的坚硬土场地或密实均匀中硬土场地,远离河岸,不应垮在两类土壤上,避开不利地形、不采用震陷土作天然地基,避免在断层、山崖、滑坡、地陷等抗震危险地段建造房屋。建筑的地基选取不恰当可能导致抗震能力差。
1.4材料的选用不科学,结构体系不合理
在地震多发区,采用何种建筑材料或结构体系较为合理应该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我国建筑结构主要以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为主,变形控制要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位移限值为基准。但因其弯曲变形的侧移较大,靠刚度很小的钢框架协同工作减小侧移,不仅增大了钢结构的负担,而且效果不大,有时不得不加大混凝土的刚度或设置伸臂结构,形成加强层才能满足规范侧移限值。
1.5抗震设防烈度较低
许多专家提出,现行的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已不能适应国情的需要,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度水平应该大幅度提高。我国现行抗震设防标准是比较低的,中震相当于在规定的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为lO%的地震烈度,较低的抗震设防烈度放松了建筑的抗震要求。
1.6平面布局的刚度不均
抗震设计要求建筑的平、立面布置宜规正、对称,建筑的质量分布和刚度变化宜均匀,否则应考虑其不利影响。但有的平面设计存在严重的不对称:一边进深大,一边进深小;一边设计大开间,一边为小房间;一边墙落地承重,一边又为柱承重。这些都对抗震极为不利。
二、建筑物结构进行抗震设计的关键要点
“三水准设防,两阶段设计”是我国针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的标准,建筑物结构设计在这种标准的影响下出现了较大的发展。然而由于地震的原因导致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出现了,导致有很大的复杂性以及偶然性出现在建筑结构当中,严重的情况下,甚至还出现了实际情况不符合计算模拟的情况,造成误差很大的计算结果。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建筑物良好的设计概念进行考虑,同时还要促进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提升。
要保证建筑物具有较为完善的建筑结构体系,对于建筑业而言,一个良好的建筑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建筑结构体系的协同工作的注重和依赖在实际的建筑抗震建设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受力允许的情况下,建筑物结构构件除了要具备良好的耐久性之外,还要可以在强力以及高压的作用下实现协同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避免采用单纯的依靠建筑结构自身刚度来承受各种荷载的情况出现在砌体结构的建筑当中,从而全面的促进协同工作在建筑物材料利用率的不断提升。以建筑物抗震设计经验为根据,我们可以发现,越高的材料利用率就会保证越高的结构的协同工作能力
三、提高结构设计的质量管理
1、根据《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业主要求设计单位组建设计项目组,安排结构设计各阶段的设计人员、校对人员、专业负责人、审核人员并安排相应的完成时间,形成设计进度计划表。
2、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工程周期、成本,是工程建设重要的内容。有效地缩短工程周期和节约成本有利于在市场中能取得先机,获取更大的效益。设计单位执行ISO9001:2008全面质量管理来保证设计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针对建筑工程的不同类型,由专业负责人对设计和校对人员进行事先指导,形成事先指导表。同时专业负责人应起草本设计项目结构设计统一措施,经结构总工程师批准后,结构人员保证人手一份使用。
四、加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措施
1.建筑选址
避免抗震危险地段,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地基和基础在进行设计时,应根据工程需要,掌握地震活动情况和工程地质的有关资料,作出综合评价,宜选择坚硬土或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等有利地段;避开软弱土、液化土、河岸和边坡边缘,平面分布上成因、岩性、状态明显不均匀的土层等不利地段;同一结构单元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土上,也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用桩基,当地基有软弱黏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层时,宜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度。
2.合理的平立面布置
建筑物的动力性能基本上取决于它的建筑布局和结构布置。建筑布局简单合理,结构布置符合抗震原则,从而确保房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建筑物的平、立面布置宜规则、对称,质量和刚度变化均匀,避免楼层错层在结构设计时要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和内力调整,并应对薄弱部位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严格控制建筑物的高度和高宽比。
3.结构选型和结构布置
结构选型根据建筑的重要性、设防烈度、房屋高度、场地、地基、基础、材料和施工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条件比较综合确定。单从抗震角度考虑,作为一种好的结构形式,应具备下列性能:延性系数高;匀质性好;正交各向同性;构件的连接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和较好的延性,并能发挥材料的全部强度。结构布置遵循的原则是平面布置力求对称,使构件分配的力均匀;竖向布置力求均匀,尽可能使其竖向刚度、强度变化均匀,避免出现薄弱层,并应尽可能降低房屋的重心。
4.多道抗震防线的设置
多道设防就是人为加强某些竖向抗侧力结构,提高部分的可靠度;并且有意识地设置一些薄弱环节,使其在强震作用下退出工作。在遇到建筑物的基本周期与地震卓越周期相同或接近的情况时,多道防线就更显示出其优越性。当第一道抗侧力防线因共振而破坏,第二道防线接替后,建筑物自振周期将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与地震卓越周期错开,使建筑物的共振现象得以缓解,减轻地震的破坏作用。
结语
总之,虽然目前的建筑抗震设计己经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建筑结构体系也逐渐的完善起来。但是还是有很多问题不能够及时解决,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渐完善,在不断的实为我们的目标,但是我们的发展模式要稳扎稳打,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会适得其反。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首先是引进国外的自动化设备以及技术,在不断使用和总结中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动化机械制造模式,中国的机械制造自动化空间广阔,将会以飞快的速度跻身于世界自动化的水平中。
参考文献
[1]王月娥,江建玲,自动化机械制造在中国的发展现状[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雷蕾,胡斐,中国自动化机械制造的发展前景田,南京,南京出版社,2012(01).
[3]黄鹤王佳蕾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及方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2期
论文作者:黄建普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6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4
标签:建筑物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建筑论文; 刚度论文; 地基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知识-力量》6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