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金融观--在中国金融学会年会上的讲话_财政学论文

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金融观--在中国金融学会年会上的讲话_财政学论文

以人为本 树立科学理财观——在中国财政学会年会上的讲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年会论文,中国论文,以人为本论文,树立科学论文,财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同志们:

大家好!这次财政学会年会的主题,一是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和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总结经验,开拓思路,制定规划,更好地完成党和国家提出的各项财政经济任务。二是进行财政学会的换届工作,通过换届将产生新的领导集体。大家一起在新形势下,发扬成绩、再接再厉、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做出更大的成绩。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的理财观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党的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些都体现了我们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和指导意义,是我们制定科学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的基础,也是我们推进财政实践创新、树立科学理财观的指南。

财政为“庶政之母”,是国家政权活动的重要方面,也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财政部门既要善于在正常形势下管家理财,更要勇于在困难环境中管家理财,这就要求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树立科学的理财观。所谓科学的理财观,概括地讲就是指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发展为中心,统筹生财、聚财、分财、管财、用财等各个环节,树立全面、安全、协调型的理财观。具体来说,应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把发展经济与强化理财结合起来。“发展是硬道理”。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运用充实的财力和科学合理的政策,支持和推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发展,落实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要正确看待财政与经济的关系,认清经济发展是理财的根本。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未有经济无基础而可以解决财政困难的,未有经济不发展而可以使财政充裕的。”经济决定财政,壮大财政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这也是世界各国政府理财所共通的一个基本道理。

第二,把增强财力与实施政策结合起来。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财政工作一定要有财有政,切不可有财无政。现在我们特别要注意收入与支出、分配与管理、财力与政策并重,切不可”重收入、轻支出”,“重分配、轻管理”,“重财力、轻政策”。政策是党的宗旨、路线、方针的体现,对财政政策研究得深,制定得好,就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国家建设和各项事业少花钱,多办事,把事情办好。

第三,把立身为公与处事为民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结合点。一切要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珍惜百姓血汗,为人民谋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财为民所理”,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是我们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公共财政的基本导向。

第四,把统筹财力与协调理财结合起来。在国家理财过程中,需要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协调财政各项职能的实现。财政要实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调控和监督管理等职能,必须通过生财、聚财、分财、管财、用财等多个环节来实现。在运用财力时,要坚持预算内与预算外相结合、内资与外资相结合、内地与沿海相结合、东部与西部相结合、城市与乡村相结合,做好统筹兼顾,争取实现最佳效益。同时,必须看到,任何时候财政资源都是有限的,有必要借助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因此要特别注重研究财政政策,政策制定得正确、可行,就可以充分调动与利用社会及民间的力量,大有可为。

第五,把量力而行和尽力而为结合起来。陈云同志曾指出: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并提出财政、信贷和物资三大平衡的理论。实际上就是说,我们做一切事情都必须量力而行,不可急于求成;但是也要尽力而为,努力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不可消极等待。把客观可能性与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体现,也是我们长期从事革命和建设成功的经验。

第六,把节约财力与推行“循环经济”结合起来。树立科学的节约观念,不仅是财政工作的基本方针,而且也是推行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措施。因此,促进建立全面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应作为科学理财的基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和推行“循环经济”,是战略问题和政治问题,是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节约”,不只是简单意义上的勤俭节约,更重要的是密切结合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循环经济。从能源、资源、资金具体化到人、财、物、料、工、费各方面,在“做蛋糕、分蛋糕”的过程中都要始终贯彻节约的方针。

二、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积极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

雄厚的财政实力和正确的财政政策,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繁荣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必须把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财政作为财政工作的基本目标,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改革和发展。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在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调控、监督管理方面的重要职能作用。我们需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理解强大的国家财政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相互关系。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以为国家财政提供更大的增收空间,有利于国家财政的迅速强大,优化公共财政的收支结构;另一方面,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又有助于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全面实现,体现了国家财政资金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过程中的公共政策导向作用。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壮大财政实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壮大财政实力,既是支持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支撑点,也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一定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并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把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逐步提高到25%左右,并把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提高到60%以上。当然,我国地区之间差别较大,各地区的比重可以有所不同。同时,要加强收入征管,严格税收法规,大力清理欠税,严惩偷税行为,堵塞收入流失的各种漏洞,确保政府的公共需要。

优化支出结构,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财力保障的需要,也是建立公共财政的必然要求。国家财政的支出范围必须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和公共财政原则作必要的调整,不断减少营利性、经营性领域的投资和支出,大力压缩行政事业经费,削减一切为壮门面华而不实的支出,将财力主要用于社会公共需要和社会保障方面,特别是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并逐步增加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的支出,以利于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国民整体素质。

第二,正确运用财政政策,健全财政职能。正确运用财政政策是财政履行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调控职能的最重要的手段,也是保持政府高效、勤政的重要措施。要运用财政、税收政策和手段,引导资源流向,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社会的效率最优化。同时,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调整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中央已确定,近期由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转为稳健财政政策,并与各项经济政策协调配合,合理调控总量,着力调整结构。调节收入分配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一定要通过财政税收政策,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保障低收入,并运用分配政策,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以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是通过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投资体制改革等手段,不仅要推进西部大开发,支持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而且要逐步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切实加强对污染的综合治理,使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要搞好城乡社会保障工作,公正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确保社会的稳定。这是事关全局的大事,疏忽不得。

第三,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税管理监督。经过十年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税体制已初步建立,成效是显著的。但是,财政体制的矛盾和问题还不少,不仅需要不断完善,而且要有新的思路设计方案。完善财税体制包括建立和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责,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并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稳步推进税制改革,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改进个人所得税。新的改革是为适应健全财政职能的需要,包括财政作为资源配置重要手段,应当建立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制度;作为收入分配的职能部门应当主管和指导收入分配工作,参与重大决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部门,应当运用财政政策发挥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和就业再就业方面的重要功能。同时,还要加强收支监督,建立和健全财政监督法规体系,规范和完善财税、财务、会计法规制度,并逐步建立和健全决策、执行、监督适当分离、相互制衡的机制,完善监督体系,强化执法机制,健全责任和程序追究制度。

第四,高度重视财政安全,化解财政风险。目前我国财政的运行态势是安全的。尽管赤字有一定规模,但随着GDP增长,经济总量的扩大,特别是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赤字占GDP的比重将会逐步缩小。同时,前几年为了抵御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面对通货紧缩,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发行国债,增加投资,拉动需求,既增加了市场活力,又增加了税收,形成了良性循环,成效是显著的。但是隐性风险还比较多,决不能忽视财政安全。要居安思危,注意社会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风险,随时都有可能转化为财政风险。要预测风险,采取防范措施。

在推进上述财政改革和发展,实现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的基本目标过程中,一定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抓住重点,推动全面。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全面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而且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最近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已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和总结了去年财政工作的成绩和经验,明确提出了今年财政工作的重点和政策措施。我感到有几个重大问题,需要引起我们财政科研工作的重视。一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是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保证支农政策和支农投入的长期性、稳定性,只能加强,不能退缩。三是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制定有利于技术创新、有利于节约能源和资源、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化结构、有利于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支持力度的财税政策。四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之,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讨论确定的政策措施中,涉及财税工作的问题较多。我们要根据部党组的指示和部署,不仅要研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中长期财政规划,而且还要选择若干重大课题作为重点,抓紧研究。

三、紧密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全面提高执政理财能力

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科学、系统、全面、深刻地论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为我们党今后的执政工作指出了鲜明的方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理财和执政是密切相关、互为促进的。一方面,执政决定理财,规定着理财的性质和内容,理财本身就是执政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要提高财政理财能力,离不开执政能力建设的方向性指导;另一方面,理财体现着执政,是执政的物质基础和财力保障,理财要服务于执政。随着冷战结束后的国际竞争和人们关注的焦点越来越体现在经济方面,理财在党和政府执政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提高理财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财政部门落实党的中心工作的必然选择。

第一,牢牢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调控的能力。财政理财的理念和各项政策措施都要服务于“发展”这个中心,要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财政理财要体现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全面贯彻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切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财政工作的方针、政策中去。在财政改革中,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财政要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来谋划和推进改革。财政理财还要适应对外开放的格局,要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涉外经济方针政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促进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财政改革、财政体制和政策要有利于“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政策,有利于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并善于运用国际通行规则发展和保护自己。

第二,围绕依法执政的目标,不断提高依法理财的能力。四中全会明确以依法执政为目标,财政理财是执政的重要内容。财政依法理财,一要加快财政立法进程,不断完善各项已有的财政法律法规,并在各项财政改革中不断建立和完善新的法律法规,努力做到有法可依;二要不断提高财政执法水平,防止财政越权行政和执法不到位的情况发生,做到执法必严,并自觉强化依法理财观念,努力依法治税,强化预算编制、执行和管理,实现政府收支行为的规范化;三要加强财政监督,既要求财政干部自觉接受群众的、社会的监督,又要逐步建立健全内外监督相结合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的财政监督检查体制,并且做到违法必究,切实提高财政监督工作的水平。

第三,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出发点,不断提高民主理财的能力。要提高执政理财能力,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为民理财,财政工作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两个务必”,坚决惩治腐败,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好为民理财,还要在财政职能范围内实现民主理财,发挥民主理财的科学机制,发挥人民群众的参与、监督作用,重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理财效果的直接受益者和监督者,对理财的效果最具发言权。总之,要围绕为民理财和民主理财,建立起科学、民主、公平、公正、公开、透明、高效的理财机制,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福利。

第四,加大调节收入分配关系的力度,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四中全会要求,“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财政作为再分配的重要工具,对此应大有所为。首先,财政理财的各项政策、措施,要有利于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同时,财政政策又要做好调节过高收入、鼓励诚实致富、密切关注低收入和困难群体的工作,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以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次,要建立财政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

第五,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科学理财的能力。“国以人兴,政以才治”;“为政之道,要在得人”。所以,要理“钱财”,需先理“人才”。选拔培养人才,是善于理财的重要方面。为了全面提高理财执政能力,财政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培养和培训人才,准确地发现和识别人才、客观地评价人才、科学公正地选拔和任用人才,努力提高财政干部队伍素质。目前,公开竞争上岗的制度已开始在财政部门推行,这是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重要尝试,对于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今后要进一步完善有关的制度和规定,尽快建立起科学合理、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努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在实际工作中,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鉴别能力;加强经济和财政专业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正确理解和把握国外财政经济管理的成功经验,提高推动我国财政改革创新的能力;学习各种应用技能,不断提高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做好财政工作的能力;抓紧学习国际财经知识和国际惯例,扩大眼界,开阔胸怀,努力提高做好外事工作的能力。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和处理问题,议大事,抓大事。

最后,我想对新一届财政学会的工作提一点建议。过去五年,财政学会成绩显著,取得一批重要研究成果,为党中央、国务院和部党组提供了决策参考意见。新一届财政学会成立,应当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坚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确定研究课题,组织力量,集中攻关,提出建议,为党和国家制定规划、方针、政策提供参考。同时,我们要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正确认识和掌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管家理财规律,用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研究解决新问题,提出新举措。在研究中,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广泛听取意见,掌握第一手资料,使我们提出的政策措施更接近实际。我相信,在部党组领导下,新一届学会一定会求真务实,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做出更大的成绩。

标签:;  ;  ;  ;  ;  ;  ;  ;  ;  ;  

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金融观--在中国金融学会年会上的讲话_财政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