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后,有五个担忧:以黑龙江省为例_国有经济论文

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后,有五个担忧:以黑龙江省为例_国有经济论文

国企脱困之后有五忧——以黑龙江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黑龙江论文,为例论文,国企论文,有五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据黑龙江省统计局数字,至2000年10月末纳入全省考核范围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累计已有202户扭亏为盈或不再亏损,为三年脱困180户目标的112.2%。我省国企基本脱困目标已达到。然而最近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脱困的国企还存在担忧。

国企脱困之后有五忧

1.担忧国家减少或取消对国企的优惠政策。国企脱困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国家对国企实施的优惠政策使国企外部环境得以改善。一是国家先后出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二是加大兼并破产力度对国企进行调整。我省对152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兼并破产,核销银行呆坏帐准备金57.87亿元,减免利息6亿元。三是实施债转股减轻企业债务负担。我省已有21户国企实施债转股,其额度达123亿元。四是增加技改贴息支持企业技术进步。五是控制总量抑制重复建设。六是关停“五小”减少资源浪费。七是打击走私整顿进出口市场秩序。八是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刺激消费需求。九是提高出口退税率鼓励出口。十是治理“三乱”减轻国企不合理非税负担等。上述政策中,尤其是技改贴息、兼并破产和债转股三把“撒手锏”对国企脱困影响极大。然而这三把“撒手锏”不可能长期使用。因为使用它得有个条件,即国家必须对银行注入资金。银行现有资金绝大部分来自老百姓存款,银行不可能长期挪用老百姓存款去对国企实施优惠政策。而且我国即将加入WTO,所有企业都要实行平等的国民待遇。都要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归位,对国企类似“撒手锏”政策肯定要取消。减少甚至取消优惠政策之后,国企怎么办?

2.担忧实施债转股之后,国企无力回购原有股本。据了解,21户已经实现债转股国企,也程度不同存在这个问题。哈尔滨化工二厂是脱困较好的企业,实施债转股之后,停息八个月少交利息500多万元。他们脱困还得益于石油涨价、少交电费以及自身进行资产重组。他们担忧虽然现在少交利息,但是必须给资产管理公司交红利,资金积累仍有困难,六年之后向资产管理公司回购股本力不从心。

3.担忧国企仍缺乏竞争力,今后无法生存。三年脱困这一关过去了,然而脱困主要原因仍在于政府给的优惠政策。国企自身经营机制转换还远远不够,竞争力不强,尤其是年轻技术人员匮乏。我省国企现在很难进重点高校毕业生。比如哈工大本科毕业生到南方外资企业就业,每月工资可达6000-7000元,而现在哈尔滨电表仪器厂新毕业的本科大学生每月工资最多给1000。哈“三大动力”只能进三流院校大学毕业生,并且是外县的,落下户口工作数年后也要“雁南飞”了。这样下去,国企有什么竞争力?

4.担忧国企深化改革进行不了。要真正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绝不应仅是“国”字号的多元化,关键是要掺入非国有的,包括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对于我省当前由于引进外资难度很大以及私营经济还 够发达,推行职工持股改革是实现国企股权多元化比较现实的办法。许多国企反映,由于政企分不开以及部门利益作怪,企业要进行职工持股改革得不到上级部门认可,迟迟不能启动。

5.担忧国企包袱仍然十分沉重。国企包袱主要有债务、冗员、企业办社会。实现债转股之后,似乎债务减轻了,实则不然。因为六年之后国企仍要向资产管理公司回购股本,债转股只不过把还债时间推迟了。中央已规定,从今年9月份之后,再就业中心只出不进,到2002年再就业中心取消。国企现在仍拥有相当多的冗员,怎么解决呢?此外,中央规定,国企办的学校交给地方政府。然而由于我省国有经济比重大,地方财政又十分困难,地方政府至今接收国企办的学校寥寥无几。企业办社会问题远远没有解决。

国企脱困之后发展的对策

1.国有经济必须加速大面积收缩战线。实践已经证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没有必要也没能力保持现在这样庞大的摊子。必须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中共中央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除了保持在安全、垄断、公益的行业以及高新技术、支柱产业的骨干企业国有经济控股外,其它部分可以放开。我省国有经济比重约为国家平均水平的2倍,这个问题尤其严重。具体进退分类名单如下:国有经济控制的行业34个,天然原油开采业、火力发电业、自来水生产业、烟叶复烤业、铁路专用器材制造业、飞机制造业、自来水供应业、货车制造业、卷烟制造业、机车车辆配件制造业、铜矿采选业、蒸气和热水生产供应业、木材采运业、煤气供应业、炸药及火工产品制造业、水力发电业、其他航空航天器制造业、金矿采选业、电力供应业、石墨采选业、屠宰业、社会公共安全设备及器材制造业、铁矿采选业、钨钼冶炼业、雷达专用设备及部件制造业、炼钢业、铅锌矿采选业、金冶炼业、轻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业、动物药品制造业、煤气生产业、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煤炭开采业、军工行业。支柱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重要骨干企业8户:中国石化哈尔滨炼油厂、中国石化大庆石油化工厂、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哈尔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黑化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石油化学工业集团公司、桦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竞争领域中具有一定实力、要吸引多方投资加快发展的企业59户。产品有市场但负担过重、经营困难,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盘活存量资产的企业68户。产品没有市场、长期亏损、扭亏无望、资源枯竭以及浪费资源、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污染严重的小煤矿、小炼油、小水泥、小玻璃、小火电等,要实行破产、关闭的小企业有33户。

2.非国有经济要大发展,以填补国有经济退出领域。非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可以解决劳动力就业以及政府税收问题,还可以填补国有经济退出的领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省更需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此都十分重视,前不久书记和省长都出席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会议并讲了话。当前最迫切的问题是,省市两级政府必须成立为个体私营经济服务的专门机构,象温州地区那样,有专门服务机构为个体私营经济制订战略规划,为其评职称、评奖、申诉,为其组织干部培训等。我省国有经济有经贸委等为其服务,乡镇企业也有乡镇企业局为其服务,唯独个体私营经济没有专门机构为其服务。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对个体私营经济也只是进行登记注册。最近要在其内部成立个体私营经济办,干部人数也极其有限,与经贸委、乡镇企业局比,实在不相称。尽管当前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还存在人才缺乏、融资困难、保护个体私营经济法律不健全、经营者素质不高、社会上歧视个体私营经济现象等问题,然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首要的措施是成立为其专门服务机构,上述诸多问题必须靠这个专门服务机构去落实解决。此外还要在我省尽快成立招商引资专门服务机构,负责对外商的接待、咨询、服务、监督等工作,以克服只注重引资而忽视落实项目问题。

3.发展比较优势产业,促进结构优化升级。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结构调整要立足于基本国情。因地制宜,发展比较优势。”所谓发展比较优势,即指发展这种产业发挥了该省区具有的资源、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势,在市场中有较强的竞争力。黑龙江省机械、石化、食品是三大支柱产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型建材是三大新的增长点。然而就是在机械行业中,由于计划经济年代打下的基础,有95大类、8900种产品。除了极少数企业(“一重”、“哈电站”、“哈轴”、“哈飞”和“东安”等)依靠国家力量外,其它绝大部分企业都由黑龙江省地方政府和民间投资来发展,显然战线还是太长。因而就是在上述各个产业中,也应该集中发展名牌或有竞争力的产品。例如黑龙江省机械行业应集中生产在国内领先地位的16种产品:大型压力容器(热壁加氢反应器)、大型矿山设备(矿用23立方米电铲)、大型连铸连轧设备(2050毫米轧机、1900毫米板坯连铸机)、重型数控机床(重型数控卧车、重型数控深孔镗床、重型数控落地铣镗及加工中心、数控多连杆机械压力机)、大型电站成套机组(亚临界300MW、600MW火电机组、200MW空冷机组。550MW水电机组)、核电设备(核电压力壳、核电650MW汽轮机、发电机、百万千瓦级MSR汽水分离器)、大型港口散装物料斗轮堆取料机、120~140马力轮式拖拉机、1000~1100系列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大型粮食仓储烘干设备、铁路货车车辆、微型汽车与发动机、多用途飞机和直升机、大型铸锻件、精密轴承、数控工具与量仪等。

4.国有企业必须深化改革,推行股权多元化。国企内在的造血机制是其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尤其是加入WTO之后,所有企业都要实行平等的国民待遇,国企自己梦只能自己圆。当前首先要端正对职工持股改革的认识。职工持股可以改变所有者缺位状况,使职工真正成为企业主人,同时职工持股又不会导致私有化。进行国企改革的职工可以组织起来组建职工持股会,或以企业工会为载体,或登记为社团法人,以此名义作为集体股本向企业投资,实现职工持股。这种组织起来的职工持股会本身是集体经济,不会导致私有化。其次各地市选出典型进行试点。第三职工持股成功范例很多,形式也不同,各个企业根据具体情况择优选取。最近报道的有江苏省春兰企业集团把1/4资产价值15亿元划拨给职工,让职工持股。还有中央电视台前不久报道的湖南省长沙市把部分国有资产划拨给职工持股。我省松江铜矿通过赊股办法让职工持股。还有些企业通过买一股送两股办法让职工持股。

5.要改革企业分配制度,以凝聚人才。一是打破原有职称、级别工资制,实行谈判工资制。近年北京市第四印刷机械厂改革企业工资制度,根据科技人员实际贡献,通过企业和科技人员谈判达成协议工资。只要是人才,企业愿意给出较高工资报酬,从而缩小了与东南沿海地区所得工资报酬。二是制定研制开发新产品效益提成办法。该法对在科研开发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按新产品销售额2%-5%比例提成,其中70%留给个人,30%留给开发人员所在车间或研究所,期限为8年。三是关键岗位实行岗位津贴。在企业中确立经营管理、科学技术、特殊技艺的关键岗位,建立处于这些关键岗位的懂经营、善管理的管理者队伍,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队伍和掌握特殊技艺的优秀工人队伍,按市场价位给予岗位津贴。四是实行股权激励。其中又分干股奖励、购买股权持股经营、部分年终奖金强制购买股票、股票期权激励。干股是企业奖励给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等重要员工的一种股份,获赠人只有分红权,没有所有权。从长期激励角度看,干股奖励的效果不会很明显。购买股权持股经营是指一旦成为企业经营者,就得购买部分股权,成为企业所有者之一。它主要适用于国家拟逐步退出的竞争性行业的中小型国有企业。如果一次性以现金购买股权有困难,还可以赊股,期限可5-10年,在未全部付款之前,应让经营者享受全部股权收益权。部分年终奖金强制购买股票这种激励方式主要适用于上市公司。买入股票后即锁定,在任期间不许抛售,其他权利与一般社会公众股东相同,股票期权激励只适用于上市公司,在我国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6.发展民办教育,剥离企办学校。黑龙江省东亚学团的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职工机电学院。1993年底该校教职员工成建制“下海”,加入到民办高等教育队伍中来。不但学校办得红红火火,解决了办学经费,而且自筹经费建校舍15000平方米,资产增加2000万元。后来又吸收了原厂办8所中小学,现在每年为企业节省教育经费800多万元。东亚学团的经验好在不但减轻了国企负担,而且减轻了地方政府的负担。因为把学校交给地方政府,实质上是指这些教育成本被成功转移出企业,对企业来说它不存在了,但在企业外部,地方政府仍要为它支付成本。此外,民办教育有广阔的前景,发达国家教育不仅是上层建筑一部分,而且已发展为一个巨大产业,除了少数公办,大部分是民办。我国民办教育还处于初期阶段,除了9年义务教育之外,中专和高等教育民办教育比重还太小,民办教育还有广阔前途。

标签:;  ;  ;  ;  ;  

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后,有五个担忧:以黑龙江省为例_国有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