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观察策略_课堂管理论文

学校观察策略_课堂管理论文

学校观察攻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攻略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位专业的基础教育科研人员,去过最多的地方就是学校,经常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教育行政人员进学校,可能偏重于检查常规工作或者进行经验交流;督导部门人员到学校,会按照督导条例视导督学;教研员下学校,更多是听课评课研究教学问题。那么,科研人员去学校的任务是什么?难道仅仅是讨论或者指导一些课题开展吗?长期的研究经历告诉我,科研的职责在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科研人员进入学校,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有别于行政、督导、教研等视角的判断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是有“灵性”的,就像人一样,粗看似乎千校一面,细琢磨却发现内在的精神与文化千差万别,读懂一所学校难,能在半天之内走马观花地了解一所学校更难,真正认识一所学校的精髓更是难上加难。

       发现学校问题需要研究人员比较精准的判断尺度,与个人经历以及经验值有关。我在基础教育领域工作34年,当了近十年的教师,从班主任一直到校领导,担任过区青年教师协会会长,参加过党的工作,基层磨炼使我深知学校工作的复杂。而多年的教育政策研究路程使我更熟悉政府、社会乃至教育内部不同部门的思路和话语表达体系。我到过几十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农村学校,也看过国内外许多学校,接触过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这些阅历逐渐积累形成了自己观察学校的经验。

       说到底,任何人进入学校考察的时间都极其有限,充其量半天到一天,基本环节就是参观校园,听课,与校长、教师、学生交流等,要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形成自己的观点,我的经验是:带着自己价值标准,不要忽略任何看到、听到的细节,问清想了解的事情;最后忘掉所有的感觉,把一切还原到本来的出发点,努力判断学校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一、如何在参观学校外形中获得有用信息

       进入学校之前首先看到的是校门,先入为主的观察极为重要,而且校门会敞开心扉诉说学校的办学理念。

       1.校门不仅是安全的屏障,更是学校与社会沟通的窗口

       中国的校门几乎完全一样,比较豪华气派。记得英国著名的伊顿公学大门却是百年不变的朴素,凝聚着厚实的文化底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学校大门的气派与教育质量不一定成正相关。我们学校大门另外一个特征是警卫森严,突出了极端的安全功能,而失去的往往是学校服务社会的讯号传递。上世纪90年代我曾经到过以色列的一所Future School,校门非常普通,旁边是一幢行政办公楼,透过玻璃可以清楚地看到里面的有序工作情况。校长告诉我,学校与社会是相通的,路人只要看到井井有条的工作状况,就会对学校产生信任感,同时也是对学校工作最有效的监督。在国外考察可以看到,校门与家门差不多,一些学校甚至校门完全开放融入街区,中外校门不同背后恐怕还是办学理念的差异吧。

       2.门口的荣誉牌直接提示了观察的线索

       有些学校门口会陈列一道风景线,挂着许多荣誉奖牌或者某些特殊标识,如××文明单位、××实验基地等,对学校而言是办学成效的展示,对观察者来说可以从中寻觅到非常有价值的线索。我到一所学校,一般会在门口驻足观望半分钟,一是看看校名题词,寻觅文化痕迹;二是读一下这些标识,取得线索。阅读标识一定要结合这所学校的校情才有价值,比如说一些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或者名校,得到各种桂冠就不足为奇,但如果一所非常普通的学校能够摘得市级文明单位,其文化建设必有独到之处,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能够取得行为规范示范校则更为可贵。学校特色如科技、艺术特色等标识应该成为阅读的重点,尤其是到一所以往没有任何感性认识的学校,无疑得到了进一步观察分析的切入点。另外××基地等提示,也可以知道学校依托的资源所在,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考察途径,也可以说是难得的捷径。

       3.学校建筑格局中蕴含的人本思想

       进入学校,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目了然的校园布局和凝固的建筑。近年来,我们普遍可见的是学校建设趋向于大型化、标准化,或者按照功能独立配置行政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楼等,这种设计思想其实翻版于工厂的生产车间。记得教育家吕型伟先生曾经说过,一所学校的规模大概以校长能叫出大部分学生姓名为宜,他主张办公区域应该贴近学生。20年前,上海为了解决学龄人口高峰和历史欠账问题进行现代化寄宿制学校建设,特定的时间特别的举措,在当时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前瞻性。为了深入了解这些学校建设状况和建筑的功能,《上海教育科研》杂志曾经组织晋元中学校长和上海工程设计院专业人员进行用户和设计方对话,讨论学校建设的基本原则到底是什么。结论为:第一,学校建设必须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如实验室应该与教室紧邻,教师办公室需要覆盖学生活动的视野,疏散通道能让学生最安全地到达目的地等;第二,学校建设应该有成本概念,以节约为原则,不能铺张浪费;第三才是追求建筑美学,如流畅的线条和协调的色彩等。三个原则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取舍偏废。如今,伴随上海人口扩张,各区县还在大量建设新学校,前些日子到一所刚造好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感觉就像进入大学,很难想象小学低龄儿童会在如此环境里享受童趣和温暖。这样的学校很多,而且正在不断地被造出来……

       4.与学生健康相关细节的观察

       学校的运动场地关系到学生健康,现在体育设施设备配置基本达到标准化,却普遍缺少下雨时学生体育活动安排的室内运动场馆。最为担心的是,几乎所有学校都不考虑学生课间休息的体育锻炼场所和器具安排,操场也很少提供适合活动的设备,如沙坑、单双杠、跳绳、踢毽子等器具。学生一天在校课间休息时间总量大约在1.4小时以上,适当的锻炼是学生不可或缺的健康保障,遗憾的是这一缺失至今没有得到教育界足够的重视。

       还有,学校几乎没有计算过卫生间容量与学生使用流量的匹配、水龙头只数与学生使用频率的一致性等问题。有一次我陪外国朋友参观学校,外国朋友仔细计算后问为什么不能多装一些水龙头,言外之意等于责问我们学校设施造成“孩子饭前便后不洗手”的恶果。其实这些细节虽然细微,却是真正反映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学校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观察者有意则随处可有一得。

       5.专用教室使用效益如何

       学校几十年不变的是上课教室空间,40多平方米40多位学生,固定座位固定黑板,上世纪90年代,上海大力推进小学阶段的小班化教育,改变了教室的格局,增加了师生互动时空,取得很好成效。随着上海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标准化配置的学校增加了许多教学改革所需要的专用教室。我的评判标准是,不必看专用教室的先进性,但必须考核使用效率与效益,观察点在于:查看使用登记卡,计算其使用频次,判断是全体学生使用还是部分学生的专用,专用教室严格意义上更应该是公共的教育资源,甚至应该开放为区域内更多学生共享;专用教室与学校改革项目匹配程度如何,尤其是课程改革的相关性是否一致。这些观察视角不仅适合于考察专用教室,同时也适应于现在大量投资的创新实验室建设。

       6.校园文化构思的背后

       一个有品位的学校应该有独特的校园文化,它突显出学校的传统和对未来的追求,也可以凝聚人心形成自己的学校文化。校园文化外显于学校环境,内化于全体师生的行为之中,有没有主题标识成为非常重要的观察点,如“不一样的学生,一样的精彩”口号等。进而还需要了解这些主题标识从何而来,是否得到所有学生教师的认同,是否得到社区的认可,是否与学校整体环境相互融合,是否成为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等等。符号上升为标识转化为文化需要一个漫长的建设过程,了解这个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努力找到里面的一些特殊规律,是对学校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概括判断的重要步骤。

       二、如何在与学校的互动中得到需要的证据,进行交流

       学校的外形可以帮助观察者获得一些感性的、直觉的信息,但这只是初步的、不完整的片段,唯有进一步介入到与学校互动中,才可能真正窥见全貌。

       1.用另外的视角捕捉课堂信息

       课堂是学校发生变革的核心区域,研究人员掌握学校第一手信息必须深入课堂。教研员听课评课分析教育质量,一般依据学科知识体系和教师处理教材、把握课堂能力的水平,当然现在评价的目光正逐渐转向学生发展。

       科研人员听课评课属于非专业学科背景的课堂判别,应该有别于教研专业听课评课的方式及准则。记得有一次跟随张民生主任去香港进行学校诊断,香港教师上课大多使用粤语,语言不通和教材不熟悉等成为课堂诊断的严重障碍,这对我既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探索非专业学科听课评课标准的好机会。

       实战中,我首先调整观察的重点,把考察学生的活跃程度和思维深度作为重点。进入教室以后选择坐在教室前端面向学生的位置,以便于更好地观察学生脸部表情和眼神,学生情绪变化一目了然。然后仔细观察课上有没有局外的学生,结果发现与内地课堂教学相似,教室内总是有几位所有任课教师都不关注的学生,证明在教学过程中解决非公平问题远比保障入学机会公平更为困难。课堂里观察学生学习思维深度应聚焦于师生问答之间的质量而非频次,现在一般多见低水平重复和标准化叙述。当然课堂上也需要观察教师的言行,一是观察教师配合教材解读所运用的资源情况,香港教师上课会用任务纸,社会新闻经常成为学生课堂讨论的素材,它强调了教材与社会的连接,但缺少历史的事实厚度,最典型的是一节“三国”历史课就像评书“演义”;二是观察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观察点是课即将结束前教师对教学内容伸缩的处理,还有教师如何解决突发的课堂情况和回答完全超越预设的学生提问。这些观察,实质是科研人员对教师的学术功力和智商、情商的评判,能够弥补自己专业不熟悉的缺憾。

       2.剖析学校的汇报

       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学校,听取和听懂学校的介绍应该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观察者可以在这个环节里把自己所有获得的信息片段进行有效整合。听取学校汇报需要以我为主。

       第一,明确希望听取内容的要求,而且一定要切合学校所处区域、学段的实际。如公建配套学校就需要了解社区情况以便分析生源状况,九年一贯制就应该关注小学与初中的衔接。最近,各区县正在探索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我参加了一些讨论。听取汇报时首先要了解组合的特征,到底是以骨干校为主的跨学段组合还是同学段结合,不同的组合方式运行的机制是不一样的,前者可能涉及管理迁徙或者内部“托管办学”,后者或许更多是大教研模式的资源共建共享。事实上,从我所了解的学区化集团化现状来看,各种组合众多,探索运行的机制各异,绝非一种政策能够涵盖,也非一种机制能够推进。听取学校汇报同样如此,应该先把基本情况弄清楚才能对话,缺少这些必要的分析,就无法真正解读学校本质的特征、存在最主要的问题以及最关键的改革举措。

       第二,听取汇报时需要有自己的甄别,力求搞明白:成绩背后的基本经验是哪些?支持基本经验的运行机制是什么?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何在?同时,还要准确找出学校下一步改革的切入口何在。大量的实践告诉我,有限的介绍时间和有限的汇报内容,只要讲清楚最主要的几件事情就可以了,越是面面俱到的汇报越没有价值。

       3.把握与校长交流的主动权

       与校长的交流也是非常必要的,观察者应该从外及里、由面到点,掌握主导性。首先可以观察校长工作的环境,如看一看他收集书籍的目录,大致了解其阅读范围;还可以留意一下校长的工作节奏和工作安排,如谈话过程中是否有很多的电话以及他人的干扰。这些都有助于了解学校的民主管理程度和领导工作的效率、效益。

       谈话最好以校长个人经历开场,问询他的学科背景、工作履历等,前者有助于了解校长的思维方式及兴趣爱好所在,后者可以得知他的经验值大小。以这些为简单铺垫,可以增加平和互信的氛围。正式交换意见时,谈话主题必须明确而且单刀直入,切忌大而无边界。我的程序为:问一至二个与自己观察目的直接相关的问题,问一至二个与今后学校改革发展有关的思考考验校长的即时反应,获得对校长个体的印象以及学校发展趋势的判断。

       4.开好教师、学生座谈会

       与教师、学生交流大概就是座谈和问卷调查两种形式,前提是抽取有效样本。有效样本需要等距抽样,即样本群内的各样本分布比例与总人群中各类分布的比例基本一致。在我所接触过的许多座谈会上,若不是随机抽样,就会出现好教师好学生偏多、说好话的偏多,学校职工和边缘学生偏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偏少的“两多两少”的情况,应该在样本选取时就防止“两多两少”。

       开座谈会除一般的提问外还需要连续跟踪发问,即一旦发现有价值的线索就要深入发掘。座谈会应该创设畅想未来的氛围,鼓励教师学生谈今后的憧憬,这不是好高骛远,而是反证他们对现实问题另外一种思考的结论。问卷调查需要许多专业的技术和技巧,如五级区分中度里居中分的赋值等,切记问卷结论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不能过分依赖问卷判断,更应该相信自己的眼见为实。

       5.给予学校有益的建议

       交流是双向的,双方对等考验智商、奉献智慧,留下观察者中肯的见解与建议,是整个学校考察流程最后的步骤。此刻,观察者需要忘掉所有的感觉,把一切还原到本来的出发点,努力判断学校今后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在这个环节里,所有的领导、专家、同行应该换位到学校的立场,然后用理解的方式去整理自己的所见所闻,不带成见地归纳学校的经验与不足。切忌一方带有过多大而化之且空洞的理论表述、居高临下的瞎指挥,所有交换的意见必须聚焦,建议不一定全但要务实,而且有操作性。

       换位到学校的立场不等于没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忘掉感觉更需要把一所处在某一个位置上的学校放置于改革的大空间中。用一种全局的视角来考察学校未来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是一个观察者、科研人员高位的义务与职责。

标签:;  ;  

学校观察策略_课堂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