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生是未来中国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当前,我国在校学生约2.7亿人,约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青少年学生的,他们的知识结构将直接决定未来社会的知识结构,他们的生态文明的知识、技能、态度和意识如何,也将直接影响未来社会的生态文明程度。下面我们来分析以下,我国青少年环境教育的现状、必要性以及影响因素。
一、 生态文明教育的含义与特征
1.生态文明教育的含义
生态文明教育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和谐为出发点,针对全人类、全社会开展的教育活动,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以及文明素质。旨在培养受教育者的文明意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内容包括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生态安全、生态政治、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等方面的理论教育与实践体验。
2.生态文明教育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生态文明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与发展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文明观念的培养,生态文明的发展更加依赖生态文明教育。第一,生态文明教育直接制约着、推动着生态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也对生态文明教育提出了更加具体和更高的要求。第二,在生态文明不断发展,生态理念走进人心的良好形势下,充分展现了生态文明教育的作用,但是人类社会依然面临着生态危机和环境的威胁。
(2)生态文明教育与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一门科学教育,是有关环境和人类之间关系的科学。广义上,是了解相互关系,增强环境意识教育,解决环境问题,发展环境技能,树立正确观念。狭义上,是环境专业教育。
二、当代开展青少年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
据调查,大多数青少年学生对生态文明是有一定认知的,但是相对浅显。获得生态文明信息渠道的先后排序,顺序为大众传媒、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宣传教育。可见,网络等新媒体在生态文明的宣传、信息的传播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青少年对于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的理念还是非常欠缺的,青少年中宣传生态文明的只占一小部分。这都说明当前对我国青少年进行环境教育任重而道远。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我国当代开展青少年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1. 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生态文明教育在学校的开展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师生仍然没有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很多学生认为生态文明建设距离自己很远,将其视为政府的职责,而且学生们在就业压力下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对生态文明教育关注度较低。
2.普遍开展了生态文明教育但缺乏系统性。据调查,目前我国青少年的生态文明教育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系列化、全覆盖的科普教育体系。一直以来,在学校教育实践中,文化知识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学校的教育重点主要集中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有些还侧重于学生的人格养成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生态文明教育很少涉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关课程的缺失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的整体质量,即使思想政治教育中含有一定的生态文明内容,但是与当前的教育要求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课程数量不足、课程体系不完善以及课程内容层次较低等方面。
3.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力量较弱。学校院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在我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教师都是其他专业的学者,在生态文明教育领域没有充足的研究,缺乏相关教育教学经验,难以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教育。此外,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力量薄弱,通常只有拥有环境类专业的学校才会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而没有相关专业的学校通常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4.缺乏社会实践教学活动。虽然一些学校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为学生们提供了相关知识培训,但是很多学校为学生提供的生态文明教育过于理论化,学生们只是在教师的讲解中了解相关知识,学校很少组织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学生们难以从实践中体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性意义与建设方法。学校很少组织实践教学活动主要是因为时间、经费有限,而且场地、师资等也存在问题,这些因素都导致教学实践活动难以实施。如今,一些学校意识到了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但实施起来往往流于形式,教师与学生都难以产生浓厚的参与兴趣,导致实施效果不够理想。
三、青少年群体生态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随着社会进步,人类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也带来严重的危害,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自然资源被人类过度的开采和破坏,环境受到污染,长此以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必将因为生态的破坏而无法正常运转。
其次,对青少年进行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从内涵来说是一致的,生态文明是我们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以及重要保障。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也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延伸。这也成为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能使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得到有效增强,能使学生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校培养的人才是未来的主力军,在政府的带领下,他们能够成为真正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生态人"。学校毕业生未来会进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能够更加有效地将生态文明知识进行传播。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学校可通过网络传播、环保实践活动等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宣传生态保护知识,形成生态保护的思想觉悟;通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生态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自觉的爱护自然环境,形成一个健康的生产、生活及消费,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总之,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少年群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所以,抓好生态文明教育必须要从青少年抓起,要让生态理念从小走入青少年的心里,渗透到青少年群体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培育青少年学生的生态环境情感,引导青少年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和生态道德观。
论文作者:蒋伟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生态论文; 青少年论文; 学校论文; 环境论文; 学生论文; 青少年学生论文; 意识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