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港口与航道作为供船舶安全停泊的交通运输枢纽及安全航行通道,作为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航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港口航道工程建设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必须从建设初期环节着手,严格控制混凝土配比设计,减少施工期质量问题。
关键词:港口与航道工程;混凝土;配制要求
引言:
港口与航道作为交通运输中的重要枢纽,为船舶安全停靠与安全航行通道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为我国的经济贸易往来起到了重要的搭桥作用。当前环境下,我国的港口与航道处于蒸蒸日上的发展现状,港口码头的建设越来越专业,且从全方位来看已经逐渐实现了大规模化。而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港口与航道工程的建设质量也日益受到关注。因此,需要从工程建设的初期入手,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合理设计,以此来达成对工程质量的管控。
1 港口与航道工程特点
混凝土体积变化与混凝土温度有很大影响,在港口和航道工程的建设中,因为周围的水环境对混凝土的侵蚀时间长,所以基本上的混凝土都会具有防水作用,这也是在港口和航道混凝土具有的其独特性质。由于混凝土块的整个表面相对较大,使混凝土的结构更为具体,运用对比法进行施工,港口与航道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操作,这不仅减少了混凝土的用量而且还保证了混凝土的质量以及提高了混凝土工作的效率。外面的温度,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对混凝土有直接影响,当混凝土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时,就很难再从内部对混凝土进行维护,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一般情况下,建筑工人用冷水有效地降低混凝土表面的温度,以维持混凝土部分结构。
2 港口航道工程施工的混凝土材料
2.1 水泥的选取
应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选择混凝土中的水泥,一般情况下,可选用的水泥包括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以及矿渣硅酸盐水泥。其中硅酸盐水泥以及普通硅酸盐水泥,应严格控制其中的铝酸三钙含量,一般应将其控制在6%-12%之间,这两种水泥适合在具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中使用,可以将矿渣硅酸盐水泥,使用在不受冻地区。另外应禁止将烧粘土质硅酸盐水泥应用在港口与航道工程中。
2.2 细骨料的选取
应选择级配良好的细骨料,并严格控制细度模数,一般应在4.2-2.8范围之间,同时严格控制粒径,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粒径,对于0.315粒径的细骨料比例,应适当的增加,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析的情况。通过实践证明,细度模数2.8的中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水泥的用量以及水的用量,因此应最好选择细度模数2.8中砂。
2.3 粗骨料的选取
粗骨料的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具有直接影响,在粗骨料选择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粗骨料的形状、大小以及矿物成分等,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正长石、石灰石以及火成岩等,并严格控制其粒径,最大不应超过20mm,否则就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2.4 掺合料的选取
一般应选择活性较好的细掺料,包括粉煤灰、磨细矿粉以及硅粉等,其中硅粉是一种很好的掺合料,它的颗粒非常的细,可以填补混凝土中孔隙,使得混凝土的强度更高,并且还可以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若选择磨细矿粉,则应保证细度较系,而且应具备较低的烧失量。
2.5 外加剂的选取
外加剂也是混凝土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目前市场中有许多的提升混凝土各项性能的外加剂,包括泵送剂、减水剂,这些外加剂能够提升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变性能,防水剂、引气剂以及阻锈剂等,能够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除此之外,还包括膨胀剂、着色剂等等,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合理的进行选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注意要点
3.1 钢筋层施工原料的选择
钢筋层与混凝土相比较施工较为简单,并不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再对钢筋曾进行配制或二次加工,钢筋层施工与混凝土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钢筋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在进行钢筋层施工原料的选择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原料的质量是否符合实际施工的质量标准,并且要做好钢筋与混凝土的比例,做到科学、准确的对其比例进行控制,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施工标准来进行实际的配比和施工。
3.2 防水涂料
因为在港口或者航道工程的实际施工当中,其混凝土会与水长时间的发生接触,因此为了增强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一般会在混凝土上增加防水涂料,尽量的避免水对混凝土柱的腐蚀或者破坏,让混凝土能够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减少维护的相关工作。
3.3 水下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
因为水下施工相对于水上施工来说难度会有所提升,港口与航道工程的实际施工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水下施工的施工工作。因此在实际的施工当中,要在对混凝土进行配制完成后在陆地上先对水下工作所需要的混凝土配制好,尽可能的减小水下施工的难度,为水下施工的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
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4.1 混凝土的强度的设计
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是混凝土的设计强度±1.645σ。如果混凝土强度的等级是C20或是C25,则其强度的标准差则不能2.5MPa,在对配置强度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所送到的混凝土的立方体具有抗压标准,其标准差是2.5MPa。如果出现混凝土的强度大于C30的情况,则其标准差要小于3.OMPa。
4.2 水灰比的设计
在进行水灰比的相关工作中要注意混凝土实际需要的强度以及耐久性等。混凝土的适配强度可以用:水泥强度×(水灰比一0.52)来进行计算。通过这个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水泥强度越高,混凝土的强度越大,而与水灰比则是一种反向的关系。
4.3 水泥的用量
依据水灰比和最佳砂率,将不同水泥使用量的混凝土进行拌和,对其坍落度进行测量,绘制出坍落度和水泥使用量之间的曲线,依据曲线明确水泥使用的数量。如果混凝土有耐久性需要,在不加入减水剂的情况下,明确水泥使用的数量,对于耐久性的大体积混凝土,要结合混凝土的耐久性以及减少水泥水化热明确水泥用量。
4.4 配合比
配合比的确定要综合实际施工材料的情况,在对配合比进行初步的确定后还要再对其进行复核。混凝土配合比一般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对其进行计算,之后进行相关的调整并尝试进行搅拌,最后对其进行确定。这三个步骤可以让混凝土的配合比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其效果。因为混凝土的配合比对混凝土的质量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港口与航道的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的配合比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不但要确保其在确定的过程中不出现问题,更要综合整个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以及施工技术以及周围环境等来进行。
结束语:
港口与航道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对我国经济贸易往来具有直接影响,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往来发展较为迅速,我国港口与航道工程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对工程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混凝土是港口与航道工程一项重要材料,与港口与航道工程质量具有直接关系,所以相关工作者应注重对混凝土材料的应用,在具体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应根据相关要求,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保证混凝土强度满足施工要求,保证港口与航道工程质量,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裴昱.对港口与航道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施工的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4)
[2]杨利,徐杨.港口、航道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4(06)
[3]郭金泉.对港口与航道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施工的探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04)
论文作者:杜进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混凝土论文; 航道论文; 港口论文; 强度论文; 水泥论文; 骨料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