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很多工作都会受到当地水文地质的影响,因此水文地质基上决定了工程地质勘察的效率。我国尚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我国尚且没有对此类问题较为完善的解决办法,工程地质勘察的时候往往对水文地质不够重视,这对我国工程地质勘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因此首要任务就是增加对水文地质的重视,做好必要的防护来保证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工程地质勘察;
水文地质危害将对工程的建设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开展,并结合水文地质危害的原因,针对性的在工程地质勘察中采取对策,才能更好地确保整个工程地质勘察质量。
1 必要性分析
现阶段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而工程地质勘察对于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我国工程地质勘察中去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其中水文地质危表现的最为突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水文地质所带来的危害会对整个工程地质勘察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通过水文地质勘察也可以使得我们更好地掌握工程项目建设地区的地质情况,因此勘察人员应该高度重视对工程项目建设当地的水文勘察工作,更加准确深入的了解当地的水文情况,以便于采取更加高效地应对策略,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的正常施工。
2 水文地质危害原因分析
2.1 地下水的升降
水文地质危害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地下水的升降问题,由此而引发的灾害将会给工程项目的施工以及后期使用的安全性造成巨大的威胁。地下水位发生变化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地下水位上升,这时就会使得土壤中的含水量迅速上升,进而造成土壤的软化、盐渍化、沼泽化等情况,而这些土壤类型将会使得建筑工程的地基出现不稳定的问题,进而增加施工的难度以及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二是地下水位的下降,一般情况下这主要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近年来人们对地下水的开采量大幅度上升,这就使得很多地下水位出现下降的问题,由此而引发的地面沉降、地面开裂的问题给工程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了巨大的不利影响。同时地下水位下降还会造成建筑物产生倾斜或者是地基不稳定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导致建筑物的倒塌,这不仅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我们应该高度地下水升降所造成的危害,并且采取科学高效的措施进行防范。
2.2 地下水的压力
地下水的压力所带来的危害影响较大,而这主要是因为地下水压力平衡失调所导致的,一般情况下地下水的压力平衡失调会直接导致建筑的地基不稳定、建筑的基础工程遭到破坏等问题,甚至会直接导致整个建筑物的倒塌,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科学的方法,以保证地下水的压力平衡,降低地下水的压力所造成的损失。
2.3 潜水位的上升
潜水位上升也是水文地质危害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主要是因为降水量过大而导致周边的河流以及湖泊水位上升,也有可能是因为人们大量的排放工业废水以及排水系统出现泄漏而引起的。潜水位的上升将会直接导致土壤中的含水量大幅度提升,进而导致土壤出现软化等问题,这就使得建筑物的地基工程稳定性下降,甚至会出现地基的沉降变形,从而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3 对策分析
3.1 对工程地质勘察进行不断的规范
工程地质勘察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这主要是工程地质勘察涉及到的领域较多,并且工作内容较为复杂,为了保证工程地质勘察结果的质量,工作人员就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为了使得复杂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能够有序的开展,企业就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规范体系和制度,这样就可以通过制度的形式将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而且还可以将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流程进行明确的规定,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2 切实掌握地下水所处的状态
切实掌握地下水所处的状态可以为我们及时了解水文地质危害提供数据支持,进而有助于工作人员采取科学高效的解决措施来降低水文地质危害所造成的损失,因此我们应该对地下水的状态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首先勘察人员应该清楚的理解地下水状态调查的目的,这样有助于指定科学可行的调查方案,其次勘察人员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更加准确的判断地下水类型以及水位的变化规律等现象,最后勘察人员应该将所调查的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于为后期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支持。
3.3 切实加强对潜水位的控制
潜水位上升对建筑物的危害较大,并且还会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正常施工,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科学高效的方法加强潜水位的控制,一方面我们应该对河流、湖泊的水位进行实时的监测,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大对工业废水以及城市排水系统监管,防止出现管道渗漏的问题,从而降低潜水位上升所造成的危害。
3.4 致力于水文地质勘察技术的优化和完善
工程地质勘察结果的精确度将会对后期的施工环节造成巨大的影响,而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建筑企业应该加大对水位地质勘察技术的投入,以提高水文地质勘察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且制定科学的勘察计划方案,以更加科学全面的掌握当地的水文地质情况。
4 水文地质勘察方法
4.1 地球物理测井法数据采集
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物探先行的方法,使得物探和地质工作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提高施工过程的质量安全。要根据目前收集到的地质探测方面的相关资料,来对勘察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异常情况进行解释说明,然后绘制出相应的水文地质勘察的资料,可以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在施工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对勘察数据的研究,对地质环境的模型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一些异常成分的存在也有了更加深刻的掌握,然后再根据实际的勘察结果来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特别是地下水的类型以及水位的变化情况等,所以在制定地下水水位的地质模型时,必须要先对一些基本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相应的判断,然后通过对文献资料价值的分析,再一次对重点对象进行勘察,而且在勘察之前要先对可能出现的后果进行分析,这样施工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确保动作的规范,以免出现安全事故。
4.2 水理性质分析
一般在水文地质勘察中,水理性质是影响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因素,其主要由岩土与地下水之间相互作用,而表现出现的特殊性质,包括岩土层溶水性、持水性、透水性等,其与岩土形态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一般在地质勘察中,通常会对地下水样进行 2-3 次采集,并在采集工作结束之后,根据采样过程中的数据变化,判断地下水可能出现的参数变化现象,并将相关变化反应在数据模型上,确保技术分析的合理性。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较大,所以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对其的分析,并针对性的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切实加强对其的完善,才能更好地确保整个工程质量得到提升,将水文地质危害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王新春.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J].科技传播,2012,03:39+30.
[2]付强,秦福锋.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与相关方法[J].企业导报,2015,13:140+145.
[3]马宏岩,任成广,李晓东.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危害探析[J].硅谷,2014,19:172+181.
论文作者:冯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水文地质论文; 工程地质论文; 地下水论文; 工作论文; 水位论文; 地基论文; 地质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