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论文_杨燕娣,陈,平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论文_杨燕娣,陈,平

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 848000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显著优于护理前,而且实验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继发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能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有效改善,让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更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神经内科;脑卒中;康复护理;临床效果

脑卒中是临床中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在我国进入到老龄化社会后,脑卒中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脑卒中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脑卒中患者时,需要在治疗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来让临床治疗效果提高,让患者预后得到改善[1]。我院神经内科在脑卒中的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全部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和检查,确诊为脑卒中。全部患者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56.8±2.3)岁。排除精神病患者、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液病患者以及心、肝、肾、肺疾病患者。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详细观察,协助患者选择舒适和合理的体位,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改变体位,避免出现肌肉萎缩和褥疮的情况。另外还需要给予科学合理的运动锻炼,当患者发生异常情况时要及时告知临床主治医生,并协助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加强和患者的交流沟通,关心和鼓励患者,详细告知患者相关的疾病知识,让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消除,让患者能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并发症护理:护理人员每隔3小时要协助患者进行翻身和体位的变化,并拍背;护理人员要让患者的呼吸保持顺畅,避免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定时协助患者排便,如果患者排便困难则可以给予药物治疗[2]。定时按摩患者的心脏和四肢。③保持患者功能位:在患者处于侧卧位或者仰卧位时,应该将患者头部抬高大约15-30°,患者的上肢前臂应保持屈曲,手中握住一圆形物体或者布卷。④功能锻炼:护理人员要指导和协助患者进行四肢运动锻炼,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可以陪同患者在户外进行适当的行走,为患者使用翻身枕和足部使用木凳子,保持功能位置摆放。⑤日常生活动作锻炼:在患者出院之后,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计划,叮嘱患者定时按照计划进行锻炼。

1.3临床观察指标和疗效判断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临床治疗效果和继发性功能障碍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采用Fugl-Meyer来对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患者分值越高,表示肢体功能越好。利用Barthel指数来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好。疗效判断标准:基本痊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幅度为91%-100%,病残等级为0度;显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幅度为46%-90%,病残等级为1-3度;有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幅度为18%-45%;无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幅度小于18%;恶化: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总有效为基本治愈、显效、有效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以率(%)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88.2±9.6)和(43.1±14.5),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71.6±11.8)和(36.1±11.4);实验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继发性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7.5%)和继发性功能障碍发生率(17.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85.0%和4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卒中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如果不能给予及时治疗则会引起患者死亡或者残疾。虽然临床治疗脑卒中患者的效果在不断提升,但是依然有部分患者在临床护理后出现相关后遗症,所以加强临床治疗中的护理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3]。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显著优于护理前,而且实验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继发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能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有效改善,让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更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程霞.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25)

[2]王俊霞.关于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初探[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5)

[3]王燕.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7)

论文作者:杨燕娣,陈,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9

标签:;  ;  ;  ;  ;  ;  ;  ;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论文_杨燕娣,陈,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