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有生命的环境——建筑的时间性设计论文_黄祖锡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设计的第四维度——时间性,在建筑设计历史上逐渐被发现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阐述时间性如何存在和作用于建筑。建筑的时间性设计,与通常建筑师关注的空间设计相比,有着层次丰富的关注对象。文中介绍将时间性设计与空间设计完好结合的一个现代建筑案例——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并总结建筑时间性设计的一些成功经验。

关键词:建筑 时间性 设计

一、时间性设计的发展简史

巫鸿先生在其英文论著《重屏——中国绘画媒介与表现》(The Double Screen—Medium and Representation in Chinese Painting)中对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韩熙载夜宴图》(图1)的构成和其渊源进行深入解读的同时,还对其采用的表现媒介进行研究。《韩熙载夜宴图》(高28.7厘米,长335.5厘米)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特有的一种媒介方式——手卷。它的独特性在于它具有一定的高度,但是在横向上却具有可以不断延展的长度。观赏者在阅读时必须双手配合,将画卷从右往左依次展开,在一个个时间单位内依次阅读到画面的各片段,也就是说手卷形式在具有空间性的同时也隐含着一定的时间感。它是一种动态、连续的时空艺术,因而对其解读也应该在四个维度上同时进行。巫鸿先生还在文中委婉地批评了现在对很多名作的展览方式会给观赏者带来误解,譬如将《韩熙载夜宴图》、《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等画卷全幅展开、在一个时刻让观赏者对其一览无余,甚至将其副本切断开来进行展览,这些忽视时间维度的解读方式都会使得作品的艺术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造成误读。

图1 韩熙载夜宴图

这种误读跟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心理有关,相对而言,事物的具体的、物质性层面的内容会比抽象的、精神层面的内涵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至会导致人们对后者的忽视。因而人们对具有空间形态的事物的解读轻易会停留在三维形态,而忽视了第四维度——时间的存在。在18世纪,德国戏剧家、戏剧理论家莱辛(G.E.Lessing)在其著作《拉奥孔——论诗与画的界限》(Laocoon:An Essay on the Limits of Painting and Poetry)中通过分析古典雕刻与诗歌的表现手法的差异,论证了造型艺术与诗的界限,即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界限。他最早明确提出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的区别,并把建筑艺术和雕塑、绘画、工艺美术、书法、篆刻等一起归入空间艺术——即是以三维形式存在的艺术。

可以说,莱辛对艺术做出时间和空间的划分方式,是典型的牛顿时代的经典物理时空观,强调绝对空间不受时间因素的影响,空间和时间是严格分开的。这种强势观念在很大范围内影响了艺术界的时空思维。直到 1905年和1915年,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分别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时间和空间才逐渐被认识到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转换的整体。这种时空观极大的影响了人们对传统“空间艺术”的理解,人们逐渐认识到时间和空间是密不可分的整体,马塞尔?杜桑于1912年创作的油画《下楼梯的女人》(图2),便试图在一张传统图纸上表达了一个时间段内的空间印象,这张画中,时间因素和其他三维形态一样,成为画面不可或缺的因素。

时间性设计正是在时空一体化被逐渐认识和认可的过程中成为人们评价和创造事物的一个重要方式与方法,时间维度在人们的时空认识中同空间的三个维度一起,成为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

二、时间性如何存在于建筑

长期以来,将建筑视为一种以空间为存在方式的艺术的观点被许多人接受,并以此作为基础进行建筑研究和设计。因而在研究和设计建筑时,往往是在平、立、剖面、界面材料和构造等物质形层面上进行的。然而,这正如巫鸿在解读手卷的过程中所批评的一样,它会让设计者和使用者忽视了建筑艺术给人的连续的、变化的感受。建筑被誉为“凝固的音乐”,人们在观看、感受建筑的过程中,随着行为主体的移动,会对建筑形象、空间、光线、声音等产生连续、有序的空间印象。四季变化、日出日落同样让建筑空间呈现出不同的表情。人们对建筑空间的感受实际上是受时间维度的影响的。(图3)

图3 安藤光之教堂中光线表现的空间的时间性

时间性在建筑上的存在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上进行理解(而精神层面的存在常常是以物质层面为基础的)。物质上的存在性主要体现在建筑本身,即时间在流逝的过程中给在建筑上留下的印记,一栋建筑在刚盖好时是一个样子,在一年、十年甚至百年后又会逐渐变成另外一个样子,就像一个生命体在逐渐变老。灰尘、青苔、锈蚀、裂痕甚至坍塌都是时间在建筑上留下的物质体现,这时的时间性主要体现为自然物理时间;精神性的存在则表现在人们对建筑的感知和评价上,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跨度内,时间性体现于人们在游览建筑的过程中体验到空间带来电影蒙太奇般的感受。而从较长的时间跨度上看,则是指时间的流逝所引起的社会文化变化而突显出来建筑的时代性和历史感。这时候的时间性表现为文化时间。建于唐朝857年的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到如今已经存在了一千多年,古建上累累伤痕,记录了千年来自然时间留下的印记。大殿朴实而不失大气,体现了唐代的建筑文化特点,至今依然给观看者带来震撼,同时也成为人们研究唐代木构建筑文化的重要线索。(照片1)

照片1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是体现时间性的最好例子,中国建筑采用院落空间的组合,通过院落空间大小,建筑等级变化,以及空间上的对景、借景等方式,组合成一连串连续、富有节奏的空间乐章。人们通过在其中的行走,感受建筑在时间轴上依次呈现出来的印象。中国古代建筑、院落、园林和城市都体现出其独特的时间魅力。

彭一刚先生在《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分析了留园的空间序列,在游览留园的过程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时间性的存在(图4、5、6)。“入口部分封闭、狭长、曲折,视野极度收束;至绿荫处豁然开朗,达到高潮;过曲谷楼、西楼时再度收束;至五峰仙馆前院有稍开朗;穿越石林小院视野又一次被压缩;至冠云楼前院则顿觉开朗;至此,可经园的西、北回到中央部分,从而形成一个循环。”(引自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2009年2月,第70页)。这段话描述了人们在留园空间时间轴上可以感受到的空间节奏美,这种美决不同于从在某一时刻、单一视点地观看建筑的感知。时间维度的存在串联了各个建筑空间,让静态的建筑给人带来动态的体验,使建筑具有了类生命的特征。

图6 留园空间节点透视

三、一个时空融合的现代建筑案例: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大屠杀纪念馆的时间性设计采用了一种空间叙事理论,通过流线的组织、空间节奏的把握、氛围的渲染,引导参观者进入思索乃至与空间发生共鸣的状态。参观者行走在纪念馆中,其情绪不自觉地随着时间的流动、空间的转变而发生相应变化。

图7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总平面图

大屠杀纪念馆的时间性设计在平面的组织中体现出来。(图7)建筑师为参观者安排好了行走流线和情绪变动。该设计整体结构环环相扣,成功把握空间变化的节奏与氛围的渲染,参观者的心情被控制在设定的流程中。随着参观的进行,产生对逝者的悼念、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和平的渴望。

建筑师功力深厚,游刃有余地运用墙体、高差、植物、雕塑等手法塑造环境。入口空间种植松树,营造肃穆感,厚重石墙上用中、英、日三国文字书写的黑色大字“遇难者 300000”,触目惊心,构成第一情绪高潮区。

登上纪念馆屋顶平台,建筑师运用多种象征元素营造氛围。散落的沥青象征斑斑血迹,苍白的鹅卵石象征遇难者残骸,枯死的树干、零落的散石象征劫难后的绝望,干枯的母亲雕像象征悲伤。屋顶平台如同一个墓地,充斥着凄凉,广场两侧对角种植了少许嫩绿的草地,象征着生命的美好,反衬死亡之悲寂。参观者行走至此,情绪被凝滞,产生对逝者的悼念。

照片2 南京大屠杀空间序列——纪念馆入口、屋顶广场、遗骨橱窗

沿着设计步道进入地下遗骨馆,这一“入地”动作,仿佛将参观者与人界隔开,进入死者的世界。遗骨馆橱窗里的累累尸骨和石碑上密密麻麻的死者的姓名,给人强烈的震撼。悲痛的情绪至此达到高潮。

从遗骨馆出来,进入史料展览馆,大量的图片、档案、文字和实物血迹斑斑,让参观者心情沉重地再次进入思索,反思战争的破坏。

建筑师成功的运用象征手法渲染不同空间气氛,通过特定流线将这些场所串联起来,形成让人跌宕起伏的情绪变化,这是时间性设计的成功所在。参观者在行进过程中连续感受场景的切换,引发层层叠加的冥想、悲痛、震撼。人们从进入纪念馆到参观完毕,不知不觉中让心灵受到大屠杀哀乐的洗涤和净化,产生对生命的尊重和和平的渴望。

大屠杀纪念馆的路线组织和空间变化,借鉴了中国传统园林中步移景迁的处理手法,建立起完整、有序和起伏变化的空间序列。时间顺序加强了空间之间的对比,使空间变得更具感染力。时间因素成为建筑不可或缺的因素,它使建筑物和环境获得了生命——一种与人们精神共舞的能力。(照片2、3)

照片3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环境元素——雕塑《手》、浮雕《屠杀》、遇难者名单墙

四、总结:从时间维度出发的建筑设计

建筑的时间性设计,强调主体对空间的感受不是停留在某个时间点上,而是一个时间段,需要建筑师把握好设计对象所发生的变化。建筑师往往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三维空间,而容易忽略时间性设计,因而有必要对其加以强调。时间性设计对象,会在不同时间跨度内产生变化,通过预设或者利用其中有益的变化,可以和空间完美融合,产生理想的时空效果。罗马万神庙屋顶的圆口使得圣洁的日光能周而复始的在神庙内移动,增加了建筑的神圣感。

吴硕贤院士在《中国古典园林的时间性设计》一文中提到,时间性是有尺度之分的,古典园林的时间性设计,应从宏观、中观及微观等不同时间尺度着眼,并注意从动植物的配置,天文、气象的变化,游览路线的安排和建筑布局等几个方面入手。

时间性设计要求关注设计对象中的与时间有关的可变因素,包括环境、建筑、人的活动规律,并趋利避害的加以组织。从而使得人与环境和建筑取得时空上的契合。可变因素的变化尺度受到时间跨度的影响,以一天为关注周期,太阳高度、空气温度、湿度等物理环境和人的活动呈现周期性变动,掌握这些时间性规律有助于各种室内外活动场地的设计;以一年为关注周期,关注干季雨季的更替、植物季相的变化有利于进行景观环境设计,因势利导地提高建筑与环境质量;以建筑的全生命为关注周期,那么建筑由新变旧这一长期的过程应被整体考虑,从而进行相应耐久性设计。

建筑的时间性设计,目的在于使得建筑在不同时段具有良好状态,契合人的使用需求。这需要建筑师对时间性设计对象具有充分认识,运用自如。建筑师应将时间性设计与建筑的空间布局紧密结合,掌握人们的活动规律和心理规律。此外,还必须游刃有余地理解与操作与时间性相关的其他设计元素,比如对于植物,要掌握其形体、色彩和香景的变化。对于动物,要注意其习性、迁徙规律和在不同季节发声的特性。对于天文和气象等变化因素,需要掌握其规律,采取相应建筑措施,加强建筑的气候适应性。具备如此能力,才能完成高明的建筑时空设计。

图8 国画《古代大宅内院四季图》

图片来源

图1.韩熙载夜宴图.资料来源:网络资料整理.http://baike.baidu.com/view/64085.htm.

图2.下楼梯的女人.资料来源:网络资料整理.http://baike.baidu.com/view/2802569.htm.

图3.佛光寺大殿. 资料来源:网上资料整理.http://space-xi.blogbus.com/logs/31713930.html.

图4.留园平面图. 资料来源: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2009年二月,第70页.

图5.留园空间序列分析图. 资料来源: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2009年二月,第70页.

图6.留园空间节点透视图. 资料来源: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2009年二月,第70页.

图7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总平面图.资料来源:徐俊芬.透视建筑时间之维[D].2006 第76页.

图8 国画《古代大宅内院四季图》.资料来源:网络资料整理.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343868&PostID=5348603

照片来源

照片1、2、3、4均来自百度图片搜索.http://wenku.baidu.com/view

参考文献

[1]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研究[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彭一刚.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徐俊芬.透视建筑时间之维[D]. 2006

[4] (英)卡莫纳. 城市设计的维度[M].冯江、袁粤、万谦等 译.段进 校.江苏科技出版社.2005

[5]吴硕贤.中国古典园林的时间性设计[J].南方建筑.2012

[6] 徐俊芬.透视建筑时间之维 [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7] 张正辉. 从时间维度出发的建筑设计[J].南方建筑.2006

[8]申绍杰.空间的经验:几何、物质与时间[J].建筑师.2004. 64-68.

[9]Wu Hung. The Double Screen—Medium and Representation in Chinese Painting[M].Reaktion Books.1996

[10]PeterZumthor, “LightnessandPain”,inPeterZumthorWorks. LarsMullerPublishers.1998

论文作者:黄祖锡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7

标签:;  ;  ;  ;  ;  ;  ;  ;  

营造有生命的环境——建筑的时间性设计论文_黄祖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