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广元 628001)
【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运用品管圈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4日-2016年11月20日期间运用品管圈管理之前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3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对照组,并选取2017年02月20日-2017年03月19日期间运用品管圈管理之后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3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患者的腕带佩戴作用总知晓率(93.33%)与对照组住院患者(66.67%)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住院患者的腕带佩戴总依从率(93.33%)与对照组住院患者(7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运用品管圈可明显提高患者腕带佩戴的依从性。
【关键词】品管圈;腕带佩戴;依从性;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5-0340-02
The effect of using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o improve wristbands equipped compliance Li La,Shu Huirong.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using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o improve wristbands equipped compliance. Methods Choosed 30 in-hospital patients from Oct. 2016 to Nov. 2016 as controlled group, and choosed 30 cases from Feb. 2017 to Mar. 2017 as study group. Compared the effect of thes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awareness rate of effect of wristbands was 93.33%, higher than 66.67% of controlled group. And the compliance rate of study group was 93.33%, higher than 70.00% of controlled group (P<0.05). Conclusion Using quality control circle can improve wristbands equipped compliance.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 Wristbands equipped;Compliance
腕带是患者在住院期间医生以及护理工作人员对其身份进行识别的一个有效标识,住院患者正确佩戴腕带,可保证患者的医疗护理方面的相关安全等[1-2]。本文针对运用品管圈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的效果给予一定的研究与探讨,研究所得到的结果进行以下报道。
1.临床基本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基本资料
选择2016年10月24日—2016年11月20日时间段内运用品管圈管理之前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选取2017年2月20日—2017年3月19日时间段内运用品管圈管理之后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12例,女性患者有18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6~78岁,平均年龄为(45.25±1.46)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有13例,女性患者有17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5~76岁,平均年龄为(45.27±1.44)岁。本次研究通过了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所有纳入的住院患者和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的内容都知情并同意,均自愿的参与本次研究,而且都已经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观察组和对照组住院患者的性别比例、平均年龄、所患有疾病的类型与病情的程度等资料差异性并不大,均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可以对其进行对比以及分析。
1.2 研究方法
运用品管圈管理的具体方法为
第一,将品管圈的相关活动小组成立:品管圈的小组一共10名成员,其中,有1名辅导员(由护士长担任),有1名圈长(由专业组长担任),有2名秘书(由全日制大专生担任),有6名圈员(由科室的其他护理工作人员担任),使用头脑风暴法,经过热烈的讨论,明确本次品管圈的活动主题是进一步提高住院患者对于腕带佩戴的依从性,经讨论后决定本次品管圈的名称叫做肾利圈,并制定肾利圈圈徽和应用意义,本次品管圈的管理方法主要有鱼骨图、头脑风暴法、柏拉图等相关管理工具。
第二,制定品管圈的计划,对品管圈小组的各个成员的相关职责进行明确:圈长主要是负责相关圈员的建议和意见进行收集和总结,对活动的计划书进行制定,并明确各圈员的具体分工,圈员则参与活动的计划书的制定,负责活动的计划书的具体实施等。
第三,对住院患者的腕带使用相关规范进行制定:对于住院患者的腕带正确的书写方法、正确的告知方法、正确的佩戴方法、正确的应用方法、正确的核对方法、正确分终末处理方法等进行明确的规范,保证有规定可遵循。
第四,对所有护理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化的培训:主要由圈长负责对所有护理工作人员实施品管圈的规范化培训工作,尤其是对品管圈小组的各个成员的规范化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有品管圈的一些理论知识,进行现场的操作对住院患者的腕带正确的应用方法进行相关示范等。
第五,经住院患者应用腕带的佩戴情况加入到护理工作的质控检查内容中,并将其与护理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进行挂钩:每天早晨进行床旁的交接班的时候,交班的护理工作人员与接班的护理工作人员以及护士长对住院患者的腕带佩戴状况进行核查,护士长及护理工作人员还需在日常的查房对住院患者的腕带佩戴状况进行一定的监督,护理工作人员对住院患者进行相关操作之前也需仔细和认真的核对其腕带相关信息,另外,在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对其对住院患者的腕带佩戴状况的核查情况等进行综合考虑。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住院患者的腕带佩戴作用知晓情况,以及两组住院患者的腕带佩带依从性。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本研究的有关数据给予研究以及相关分析,本研究中的年龄平均值等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x-±s)的方式进行表示,使用t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本研究中的计数资料应用率(%)的方式进行表示,应用χ2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当P值小于0.05时,表示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研究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住院患者的腕带佩戴作用知晓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住院患者相比较,观察组住院患者的腕带佩戴作用总知晓率更高,组间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的意义,详细指标情况见表1。
表1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住院患者的腕带佩戴作用知晓情况
3.讨论
腕带标识在医院患者中的使用相对比较普遍,然而,临床上患者由于对腕带佩戴作用的认识不到位,不知道和不了解腕带佩戴的重要性,对于腕带佩戴的依从性较差[3]。所以,加强患者对于佩戴腕带作用的了解度,提高患者对于腕带佩戴的依从性,对于护理工作安全的管理意义重大[4]。而在患者的腕带佩戴中运用品管圈,可使用比较科学的统计工具和管理方法等,有助于积极解决患者的腕带佩戴依从性不高的问题等。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住院患者的腕带佩戴作用总知晓率为93.33%,要比对照组住院患者的66.67%明显更高一些,组间的差异比较显著(P<0.05),另外,本研究中,观察组住院患者的腕带佩戴总依从率为93.33%,与对照组住院患者的70.00%相比较,组间的差异比较显著(P<0.05),可以看出,运用品管圈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腕带佩戴作用的知晓情况,明显提高患者对于腕带佩戴带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涂姝婷,谢莉玲.品质管理在提高老年住院患者腕带佩戴率中的作用[J].重庆医学,2015(10):1403-1405.
[2]高樱,罗顺清,李晓君等.运用品管圈降低儿童病房腕带佩戴缺陷率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5(6):709-712.
[3]尹建红,张绍果,苏琳等.品管圈在提高病人腕带佩戴依从性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1):2672-2672,2673.
[4]杜爽,程云仙,赵美等.品管圈在住院患儿佩戴腕带依从性方面的应用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21):2996-2998,3005.
论文作者:李腊,舒慧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7
标签:患者论文; 腕带论文; 品管论文; 方法论文; 对照组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作用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