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研究超声聚焦肿瘤消融机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使用超声聚焦肿瘤消融机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对76例患者采用全程护理。观察子宫肌瘤患者护理前后的KuPperman评分、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子宫肌瘤患者护理后的KuPperman评分(13.25±0.88分)、焦虑评分(31.48±3.20分)、抑郁评分(30.56±2.44分)以及躯体功能(86.76±6.97分)、心理功能(88.35±8.68分)、社会功能(87.57±7.62分)、物质生活(90.26±7.52分)四项生活质量维度较护理前明显更优(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超声聚焦肿瘤消融机治疗期间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效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子宫肌瘤;超声聚焦肿瘤消融机;护理
子宫肌瘤在妇科疾病中较为常见[1],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方法包括子宫切除术、肌瘤切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等,会给患者造成身心创伤。超声聚焦肿瘤消融机是一种先进的微创技术,能够有效治疗子宫肌瘤,近年来广泛应用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在治疗期间辅以积极的护理干预也相当重要。我院将子宫肌瘤患者76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以下是详细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76例子宫肌瘤患者(属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76例患者均经影像学确诊为子宫肌瘤,将患有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以及血液性疾病的患者排除。年龄范围42~58(51.43±2.75)岁。肌瘤数目2-6(4.06±0.87)个,肌瘤直径2-8(4.54±1.12)cm。
1.2方法
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全程护理,具体操作如下:
(1)心理护理:在治疗前将超声聚焦肿瘤消融机治疗的原理、方法、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法详细告知患者,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消除患者对治疗措施的顾虑,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等负面情绪。
(2)治疗前护理:留置导尿管以充盈膀胱,通过B超进行定位监控,对相关治疗设备进行调试,使其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做好皮肤准备(清洁全身皮肤)。治疗前三天、治疗前两天、治疗前一天分别予以软食、半流质食物、流质食物。治疗前一天进行润肠导泻,治疗当天清晨进行灌肠。
(3)治疗时护理:在治疗期间,护士在患者身边安抚其情绪,以交流、听音乐等方式使患者的注意力转移,减轻患者的痛苦。对治疗区皮肤进行清洁,做好脱脂(采用75%酒精棉球)、脱气(应用脱气水棉球、负压吸引器)处理。对患者生命体征以及尿液的改变情况进行监测,若患者出现尿急症状则可对膀胱内尿量进行调节,若患者存在剧烈疼痛感,则应立即告知医生,对治疗剂量进行调整。
(4)治疗后护理:指导患者多饮水,饮水量应超过2000mL。对患者的阴道出血情况进行观察,若出血量较多,则及时汇报给医生进行对症处理。术后患者出现疼痛感,可通过局部按摩以及音乐疗法减轻患者的疼痛,在必要的情况下予以止痛药。另外予以术后饮食指导,并叮嘱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禁止性生活。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采用KuPperman评分评价护理前后子宫肌瘤患者的病症程度,39分为总分,以得分低为优势。
(2)应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价护理前后子宫肌瘤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百分制,分值越低越好。
(3)护理前后子宫肌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应用生活质量量表GQOL-74进行评价,每一个维度的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将本文数据录入到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c±S)表示KuPperman评分、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用t进行检验。当P小于0.05时,表示子宫肌瘤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对比有明显的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实验结果
2.1护理前后KuPperman评分和心理状态的比较
在经过护理后,子宫肌瘤患者的KuPperman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优于护理前,统计学具有意义。
见表1所示:
3讨论
子宫肌瘤是发生率较高的常见妇科疾病,临床上常使用药物治疗、手术切除或肌瘤栓塞术、射频消融术等方法,药物治疗的复发率较高[2],手术治疗容易使卵巢早衰,而超声聚焦肿瘤消融机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微创治疗方法,在治疗子宫肌瘤上取得的效果显著,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但护理干预也必不可少。
全程护理从心理、治疗前、治疗时、治疗后四个方面实施护理干预,不仅能够使子宫肌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轻[3],还可促进治疗的顺利完成,改善病症严重程度[4]。通过全程护理可使子宫肌瘤患者的疼痛耐受性提高,还可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满足患者的正常生理和心理需求[5],使患者享受到细致的护理服务,改善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全程护理应用在超声聚焦肿瘤消融机治疗子宫肌瘤期间,能够有效避免出现皮肤灼伤、神经毒性反应以及肠道损伤等情况,有利于子宫肌瘤患者在治疗后短时间内身体恢复健康,尽早回归社会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在本次研究中,子宫肌瘤患者护理后的KuPperman评分、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比护理前更低(P<0.05),对比生活质量,明显是护理后更具优势(P<0.05)。在进行本次研究后,笔者得出以下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超声聚焦肿瘤消融机治疗的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促进疗效的提升。
综上所述,积极的护理干预应用在采用超声聚焦肿瘤消融机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中效果优越,患者的病症程度、心理状况均得到了有效改善,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立荣,程翠霞.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3):1446-1447.
[2]冯晶.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40例护理方法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6):253-254.
[3]陈爱中.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护理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9):218-219.
[4]韩艳华.高强度超声聚焦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围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2016,14(27):2865-2866.
[5]刘玉兰.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体会[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16(2):71-72.
论文作者:李妮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7
标签:患者论文; 子宫肌瘤论文; 超声论文; 肿瘤论文; 评分论文; 心理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