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小儿营养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评价论文_张志杰

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北京大兴 102600

【摘 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小儿营养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100例营养不良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4年3月~2016年2月),将100例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50例/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儿的腹泻停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腹泻停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疾病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对营养不良性腹泻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营养不良;腹泻;健康教育

小儿营养不良与腹泻互为因果关系,往往造成恶性循环,导致疾病迁延不愈,营养不良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1]。本文旨在探究健康教育对小儿营养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以本院收治的100例营养不良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以下是详细报告:

1 营养不良性腹泻患儿的基线资料和护理方法

1.1 基线资料

择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营养不良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100例患儿家属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将100例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50例患儿为一组。

对照组:男患儿:女患儿=24:26;年龄范围(5—16)个月,平均年龄(9.81±2.32)个月;病程(3—13)天,平均病程(8.14±1.43)天。

观察组:男患儿:女患儿=23:27;年龄范围(4—17)个月,平均年龄(9.79±2.42)个月;病程(3—14)天,平均病程(8.23±1.38)天。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别,p值大于0.05。

1.2 护理方法

对2组营养不良性腹泻患儿进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治疗的基础上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①疾病认知健康教育:系统性的将小儿营养不良性腹泻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临床表现以及预后向患儿家属讲解,在向患儿家属宣讲时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②合理喂养健康教育:将母乳喂养的好处告知患儿家属,鼓励母亲坚持母乳喂养,在添加辅食喂养时应做到由少到多、由粗到细、由软到硬、循序渐进,同时还需注意合理的膳食结构。除了严重呕吐的患儿,其他患儿在治疗期间需继续进食,以往进行母乳喂养的患儿应继续给予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患儿早期可给予少量的牛奶或米汤,在患儿腹泻次数减少后给予半流质食物,做到少食多餐。

③心理健康教育:耐心倾听患儿家属在患儿治疗期间遇到的问题,为患儿家属解答疑惑,给予患儿家属进行正面的引导,使其树立治愈的信心,提高治疗与健康教育的配合度。

④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叮嘱患儿家属要定期携带患儿到院复诊,告知家属如何观察不良反应以及疗效,强调规范用药的重要性,叮嘱家属不得随便使用抗生素以及激素类药物治疗患儿。

1.3 观察指标

对2组营养不良性腹泻患儿家属进行为期6个月的电话随访,统计2组患儿的腹泻停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疾病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经SPSS18.0版处理,用(`x±s)表示2组营养不良性腹泻患儿的腹泻停止时间,采用t检验;用%表示2组营养不良性腹泻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使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存在明显差别,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表1所示,观察组营养不良性腹泻患儿的腹泻停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值小于0.05。

3 讨论

小儿腹泻属于消化道综合征,小儿腹泻在我国的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主要症状包括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等,腹泻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年龄在6个月-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2],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死于腹泻的儿童高达500-1800万[3]。小儿腹泻的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绝大多数的小儿营养不良性腹泻为非感染性腹泻。

患儿出现营养不良的原因为摄入不足或摄入的食物无法被充分吸收利用,导致正常代谢无法维持,迫使机体消耗自身组织能量,导致患儿出现免疫力低下、全身各系统功能紊乱,最终引发腹泻。相关研究表明,喂养方式不当或添加辅食时间不正确会引发小儿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而饮食调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对小儿家属进行科学的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疾病认知健康教育、合理喂养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疾病认知健康教育能够使患儿家属认识疾病的发病原因、患儿可能出现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法等,纠正家属的错误认知[4];合理喂养健康教育能够改正家属错误的喂养方式,避免因错误的喂养方式加重患儿病情;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改善家属各种负面情绪,提高家属的护理配合度;用药指导健康教育能够使家属掌握正确的用药方式,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儿的腹泻停止时间(4.12±1.31d)、并发症发生率(4.00%)以及疾病复发率(6.00%)与对照组患儿相比优势更加明显,p值小于0.05。

由此可得,对营养不良性腹泻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患儿的腹泻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避免疾病复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林雪,关葵花,敖小凤.个性化健康教育在小儿腹泻防治中的效果评价[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6):847-849.

[2]韩树芬.健康教育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10):131-132.

[3]饶金凤.婴幼儿腹泻的家庭健康教育[J].健康导报:医学版,2014,19(10):275-275.

[4]杨杏兰.小儿秋季腹泻入院前家长健康教育[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2):255-256.

论文作者:张志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2

标签:;  ;  ;  ;  ;  ;  ;  ;  

健康教育对小儿营养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评价论文_张志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