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医院中心手术室 154002)
【摘要】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围手术期的护理 方法: 临床资料:对我院33例复杂创面的病例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取得了用传统方法治疗复杂创面无法达到的优良效果。 结论: VSD是外科引流技术的革新,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分泌物和坏死组织,促进创面愈合,该技术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疗效远优于常规治疗。
【关键词】 VSD负压封闭引流;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7-0325-02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指用内含有引流管的医用海绵敷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处理各种复杂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相对于现有各种外科引流技术而言VSD技术是一种革命性的进展。该技术于1992年由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n博士所首创,最先用于骨科领域治疗软组织缺损和感染性创面。1994年,裘华德教授等在国内率先引进这一新型引流技术。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将其应用于各种急慢性复杂创面的治疗或促进移植皮肤的成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过近十几年的临床应用和积极发展,VSD技术已成为处理骨科和外科多种创面的标准治疗模式[1]。
1.VSD的原理
1.1全方位引流去除了细菌培养基和创伤后受损组织产生的毒性分解产物,减少机体组织对毒性产物的重吸收。
1.2半透膜的密封阻止了外部细菌进入创面,保证了创面内和皮肤的水蒸气正常透出,将开放创面变为闭合创面。
1.3可控制的全方位负压作用,为主动引流提供了动力,促进了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刺激了组织新生。
2.临床资料
本组33例四肢不同部位创面的病例,男28例,女5例,年龄33~80岁,平均46岁。小腿12例,前臂5例,足部9例,臀部3例,骶尾部4例。本组33例因不同原因造成的复杂创面患者皆需先清创换药待创面好转后行二期缝合和植皮或肌皮瓣转移术等。
3.VSD术前护理
3.1心理护理:由于创伤和手术可对患者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应积极的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的情绪,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介绍手术的成功案例,让患者有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接受能力。
3.2皮肤准备:术前认真清除术区皮肤上的毛发,污垢,以利于术后半透明膜的黏贴,防止受毛发影响黏贴不严漏气,还可防止细菌滋生,引起切口感染。
3.3消化道准备:术前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饮。
3.4完成术前准备工作:介绍手术室概况,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合作。完成术前导尿、术前用药等工作。
4.术中护理
4.1彻底清除创面的坏死失活组织或容易坏死的组织,异常分泌物和异物等,开放所有腔隙,确保软组织和骨组织床的血供,清洗创周皮肤。
4.2按创面大小和形状设计修剪带有多侧孔引流管的VSD敷料,使引流管的端孔及所有侧孔完全为VSD敷料包裹。每1根引流管周围的VSD敷料不宜超过2cm,即约4~5cm宽的VSD敷料块中必须有一根引流管。遇大面积创口时以引流管串联并合,降低引流管数量,引流管出管的方向以方便引流管密封为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覆盖填充敷料,把设计好的VSD敷料加以缝合固定,使敷料完全覆盖创面,如创面较深,须将VSD敷料填充底部,不留死腔。
4.3擦干净创面周围皮肤,用具有生物透性粘贴薄膜封闭VSD敷料覆盖着的整个创面。良好的密封是保证引流效果的关键,耐心、细致、灵活地完成密封工作可以用“叠瓦法”粘贴敷料。用“系膜法”封闭引流管出创面边缘处,即用薄膜将引流管包绕,多余的薄膜对贴成系膜状,可以有效地防止引流管出薄膜处的松动和漏气,或“戳孔法”密封引流管,遇到特殊部位如手足部就用包饺子法粘贴,半透膜的覆盖范围应包括创周健康皮肤2cm的范围。
4.4根据需要用三通管将所有引流管合并为一个出口,引流管接负压装置,开放负压。
4.5将负压调节在-125~-450mmHg的压力,负压有效的标志是填入的VSD敷料明显瘪陷,薄膜下无液体积聚。
5.VSD术后护理
5.1保持创面持续有效的负压是引流及治疗成功的关键,也是护理的重点内容。首先要确保压力合适;其次要确保各管道通畅,紧密连接,并妥善固定引流管。引流不畅可用20ml注射器向外抽吸或用0.9﹪生理盐水10~20ml冲洗管道,必要时更换引流管。
5.2负压瓶的位置要低于创面60~100cm,引流瓶放于安全位置,保持局部负压封闭状态,有利于引流。
5.3易压迫的部位,如背部,骶尾部等处,应经常更换患者体位,用垫圈被子等将其垫高、悬空,防止引流管被压迫或折叠,而阻断负压源。
5.4引流负压值为0.04~0.06MPa。负压值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创面的愈合。
5.5每日消毒更换负压引流瓶,引流量占引流瓶三分之二时能应更换引流瓶。
5.6观察引流量的量、性质、颜色等,发现异常应及时迅速报告医生。
5.7一次负压密闭引流可维持有效引流5~7天,一般在7天后拔出或更换。检查创面,如果肉芽组织生长饱满,鲜红嫩活,随即植皮闭合创面,否则可重新填入VSD敷料继续引流,有时要更换敷料2~3次,多时甚至4~5次,直至创面新鲜再行植皮手术,修复创面。
6.结果
本组33例患者中有25例一次性肉芽组织生长良好,颗粒饱满,鲜红嫩活,予以游离植皮如拉网植皮、邮票法、皮片植皮等,再次VSD敷料覆盖密封,7天后均一次全部成活,疗效显著。另有2例褥疮和6例外伤并感染的患者,由于创面较大、较深或感染较重、血运欠佳,再一次清创后,同前法以VSD敷料覆盖密封,7天后拆除负压封闭引流,所植皮肤基本成活。所有患者的不同复杂创面均达到治愈,治疗时间最短者14天,最长者22天,平均治愈时间18天。
7.讨论
7.1负压封闭引流是一种高效引流,高效体现在引流的全方位、高负压下引流的彻底性上,即被引流区内的渗液、脓液和脱落坏死组织能被及时、彻底地引出体外,不必受创腔在“低位”的限制,充分保持创面清洁。造就一个包括引流通道在内的“零积聚”被引流区。
7.2医用泡沫材料的包裹保证了引流管在相当长时间内的通畅,也由此保证了引流效果。
7.3负压封闭引流的创面渗出物随时被引出,减少了创面细菌数量,消除了细菌的培养基,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阻止感染的扩散和毒素的吸收[5]。能够显著加快腔隙的闭合和感染创面的愈合,对于浅表创面,可以起到靠拢组织,缩小创面,减小植皮面积的功效。
7.4大幅度地减少了抗生素的应用,有效地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7.5这种治疗方法是一种纯物理方法,完全避免了各种化学治疗可能引致的副作用,总体而言,也使医疗费用得以降低。
7.6护理方便,透明的透性粘贴薄膜极有利于对伤口或创面的观察。
7.7无需天天换药,病人免除频繁换药之苦,医务人员免除频繁换药之劳,同时也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
7.8操作简便易行,对手术条件要求不高,必要时床旁即可施术,经处理的创面肉芽生长旺盛, 使二期手术简单化。
8.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以医用泡沫作为中介,利用高负压,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分泌物和坏死组织,促进创面愈合。VSD是外科引流技术的革新,临床实践证明,该技术疗效显著可靠、安全、应用简便,对治疗各种复杂创面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疗效远优于常规治疗。也使医疗费用得以降低,明显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裘华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论文作者:单静,王洋,孟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3
标签:创面论文; 敷料论文; 负压论文; 组织论文; 患者论文; 技术论文; 手术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