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环境的日渐恶化,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受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侵害,中国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影响及原因,并提出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对策。
关键词:水土流失;荒漠化;防治;泥沙
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是我国的牧区,牧区有百分之九十五的地区都属于干旱、半干旱或者亚湿润的干旱地段,本身就比较脆弱;其次,因人口不断增加导致环境问题更为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并威胁到了人类的正常生活与安全。
1 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影响及原因
首先,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是两个问题,一为水土保持;一为荒漠化防治。水土保持与水土流失是对立关系。水土保持是对水土流失的对抗。而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干旱与半干旱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都是对土地的危害,都会造成土地退化。
1.1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影响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虽然并不相同,但是它们所造成的影响和危害都是非常大的。一般来说,荒漠化地区的农业生产更加困难,荒漠化的地区,风沙现象十分严重,刚刚播种的幼苗会被沙子所掩盖,使其得不到良好的生长,甚至都不能够生长。受土地荒漠化的影响,一些游牧地区会受到更加严重的影响,耕地及草场会被沙地所取代,使这些地区牧民的收入得不到保证。水土流失的现象也不容忽视,它会破坏土壤的基础性质,使得农作物得不到正常的养分输入,这便会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进而出现食物短缺的现象。荒漠化和水土流失虽然并不相同,但是都会对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重视,不然便会愈演愈烈。
1.2 导致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分析
出现荒漠化以及水土流失现象的原因可以概括为自然和人为两种。其中自然因素是不能够为人所改变的,地区内的气候、地形、地貌等因素都会促使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产生。我国的国土面积非常大,分布着大量的黄土,在这些地区,因为植被较少,所以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侵蚀,最终导致荒漠化现象的出现。同时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季风性气候,降雨量多为集中,这就导致了水土流失现象的产生。同时,人为因素也是造成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合理的破坏土壤、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都会导致荒漠化出现,且人为因素具有先期性与主导性。投入不足、治理不善、保护不力、执法不严,同乱挖滥掘、毁林毁草、盲目开荒、超载放牧一起构成诸多严重的人为因素。自然力量就在这些人为因素的引导和触发下显示了巨大的破坏能力,使“江河”流域灾害不断,人力、物力、财力都遭受空前巨大的损失。
2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对策
2.1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1)山坡防护工程
就是在小范围的面积上,避免山体发生滑坡,把降水引导至地面,从而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工程措施。当然,也可以把降水引导至蓄水池、水窖等专供蓄水的地方。
(2)小型蓄水用水工程
这项工程可以把地面流水和地下流水拦截下来,这样不但能够保持水土,还可以浇灌土地,从而使农田获得更高的产量。
(3)拦沙坝工程
此工程措施主要以排导山洪和泥石流中的固体物质为目的,属防治泥沙灾害的挡拦建筑物。在水土流失地区的沟道修筑拦沙坝,可以免除泥沙对下游的危害,便于下游对河道的治理。
2.2 土地荒漠化防治对策
为了有效减少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扩大,应该在现有的植被保护和预防性措施上下功夫。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过程往往是不为人明显感知的渐进过程,也是难以自然逆转的生物生态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旦原生植被遭到破坏,恢复起来会变得很困难,因此,一定要在先期植被保护和预防上下功夫
(1)保护现有沙漠植被的措施
第一,加强天然防护林的保护。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完善,使其严格落实,做到有法可依。要令行禁止并遏制土地荒漠化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实施过程中,要重点执行“三禁”措施,主要是滥开垦、滥放牧和滥樵采;第二,加大人工防护林的营造力度。具体措施包括在河流马路旁边种植以落叶松为主的常绿树木,不断把植树种草的面积扩大,以达到有效防止土地荒漠化扩张和蔓延的效果。
(2)建设防风固沙带
在已经出现荒漠化现象的地区,一定要建造防风固沙的林带,选择生长能力较强以及适应能力强的沙生植物,通过林带的建造,来缓解荒漠化的恶化。同时在荒漠化地区的治理过程之中,必须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来缓解荒漠化的现象。相关的部门一定要加强对荒漠化地区防风固沙带的建设,完善荒漠化的治理工作。
(3)推广植树种草、退耕还林措施
在我国荒漠化现象严重的地区,必须要推广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的防治措施,这些措施会对荒漠化的防治产生巨大的作用。同时,一定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这些荒漠化地区种植生存能力较强的植物。不仅如此,还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及法规,对种植的防护植被进行有效的保护,从而使荒漠化现象得到有效的缓解。
(4)围栏封育,进行科学放牧
草原地区的土地荒漠化现象,往往是由于畜牧压力过大和牧民过度放牧造成的。因此,为了减缓荒漠化现象的发生,相关政府部门需研究讨论,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政策,给牧民开辟一条新的增收创收渠道,而不再是依靠单纯的牧业经营来维持牧民的生活。这样草原地区的牲畜数量变化得到控制,从而降低牧业对植被的破坏程度。科学放牧是一种保护草场资源和草原绿色生态环境,是有效减轻荒漠化程度的合理放牧方式。
(5)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积极开展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但考虑到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工作的实际难度,此项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不仅需要在防治地区种植相应的植被,不断扩大植被面积,还需要对周边地区的林地、草场及耕地进行全面的综合治理,并且整改周期较长。最重要的是,以上所有过程都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撑。
考虑到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工作的长期性和持续性,所需资金规模也是比较大的,并且需要在防治过程中保证资金的持续投入,提高资金的投入量,根据防治工作的开展规模匹配相应的资金。因此,持续的资金投入是影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
(6)地方政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地方政府作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其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决定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工作的效果。地方政府只有对该项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强化制度落实提供足额的配套资金,并积极提供配套支持,才能保证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总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是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和子孙后代的大事,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保持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各级政府应调动当地居民的主动性,在改建中注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增加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工作的投资资金,在治理改建的同时造田改地,结合农业共同发展。除此之外,我国还应出台一些调动居民积极性的政策,真正达成土地由国家、集体、个人一起改建,一起获益,一起参与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马骑龙.浅议我国水土流失与荒漠化防治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 科技致富向导,2014(32):242-251.
[2]解丽敏.水土流失与荒漠化防治措施探讨[J]. 江西建材,2016(2):124-127.
[3]吕帅,陆玉坤.水土流失与荒漠化治理[J].中国水运月刊,2013(10):124-125.
论文作者:王翠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0
标签:水土保持论文; 地区论文; 现象论文; 土地论文; 植被论文; 工作论文; 资金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