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高远 音画皆美——纪录片《老镜子》赏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纪录片论文,音画论文,高远论文,镜子论文,意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纪录片《老镜子》是第2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长篇电视纪录片5部优秀获奖作品之一 。在2003年广州国际电视纪录片学术研讨会上还获得大奖,并且是2004年6月举行的第 二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参展影片。导演渠陆军成功执导过多部纪录片,《老镜子》是其 又一力作。
《老镜子》片长60分钟,讲述的是一位红军烈属守候爱情的故事。1932年,女主人公 池煜华的丈夫李才莲随红军北上时送给她一面镜子,对她说:“你等我,十年不行二十 年,二十年不行,三十年、四十年,革命成功后我一定来接你!”从此,这面镜子在风 风雨雨中化作池煜华的信念。70年后,池煜华所在的江西省兴国县山歌剧团要把这段感 人的爱情故事搬上舞台。
早在解放前,村里就曾传说李才莲已经牺牲了,池煜华不相信,她给曾经和自己一起 工作的蔡畅写信,给中央军委写信。解放后,政府调查核实李才莲确实牺牲了,但池煜 华还是不相信。她天天面对着老镜子,从满头青丝梳到一头白发。
池煜华自从9岁做童养媳,在阴暗的老房子里住了80多年。现在,这位90岁的老人耳不 聋,眼不花。一提起李才莲她的话匣子就关不上,有时甚至上气不接下气,完全沉浸在 对往事的回忆里。寂寞、委屈都不曾动摇她的信念,李才莲成为她永远的记忆。
《老镜子》的制作者以客观真实的存在为出发点,以揭示事物的美学价值为归宿点, 达到再现和表现、纪实和艺术的统一,为观众展示了一种美。这种美是深刻的思想性和 极强的可视性的统一。思想性是该片的灵魂,表现为对题材的哲理性开掘;可视性是艺 术美的体现,表现为叙事和屏幕造型。
主题的哲理美
纪录片创作中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拍什么和如何立意的问题。不同类型的题材有 不同的要求。《老镜子》的制作者抓住这样的题材并开掘出所蕴藏的哲理美。片中的主 人公池煜华是一位红军烈属,这样的拍摄对象在当地并不少见。但她的特殊在于,因为 丈夫当年离开时说等他回来,伴着丈夫送给她的惟一礼物——一面小圆镜,她等待了70 年。主人公对爱情的坚守和矢志不渝的等待,呈现出悲剧般的崇高美。这种美撞击着当 下年轻人的爱情观、价值观、人生观,争辩由此产生。县剧团的演员们一边激烈地争论 着老人这样做是否值得,一边开始排练。传统与现代以不同形式发生多次冲突,谁也不 能说服谁,直至片尾。编导也没有在片中强加给观众什么观点。但随着片尾主人公还在 等待的画面,人们的思考也远没有结束。只要有爱的地方,这样的争辩和思考都有可能 继续,关于生与死,爱与等待,坚持与变幻,付出与索取……
这种思辨的力量,来自制作者抓住“等待70年”这一核心点再现人物,挖掘主题。主 人公对爱人的守望和坚信让人们潸然泪下,心底丝丝抽痛。为老人怜,叹老人痴。《老 镜子》选取富有审美意义的现实来阐释生活的含义,通过池煜华这一主体和作为陪衬的 剧团女主演这个形象,在生活原貌的展现和典型意义的概括之间,寻找到一种内在的契 合,传递了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也使主题蕴含着现实的普遍意义和永恒价 值。
叙事的艺术美
讲故事是《老镜子》成功的关键。它在讲述中巧妙安排结构,注意叙事节奏,情节起 伏跌宕。同时,它借屏幕造型带给观众视觉和听觉的双重美感,把一个展现人物内心世 界的故事讲得好听好看,且引人深思。
1.结构和节奏的美
结构通常是叙事最直接也最重要的具体化形式。一部影片是否能准确表达作者的意图 ,是否能很好地吸引观众,与它的结构技巧紧密相关。本片作者技巧娴熟,在结构上体 现出形式美。
《老镜子》采用复线结构讲述故事,一条线索是主人公现在的生活,另一条线索是县 剧团排练山歌剧“老镜子”的过程;且用老镜子这一象征性符号贯穿全片,串联起两条 线索,使结构完整、统一。两条线索相互关联,或交织或平行,用演员排练时的冲突、 矛盾、对老人爱情观的争辩,与老人的生活相比较,衬托、揭示老人的精神世界。通过 山内与山外、传统与现代的撞击,显示出一种感人的力量和思想意义。后一条线索为叙 述老人的等待提供了现在进行时的依据。这也是作者的巧妙之处。因为现在进行时是影 视作品的“惟一时态”。而老人70年的等待是过去的事情,虽然现在还在等待着,但这 样的生活没有多大的冲突和矛盾,纪录片也不可能像电影、小说那样人为组织、设计、 导演一场故事。后一条线索是一个完整的事件,有因有果、有具体的时空、有矛盾,最 重要的是有冲突,而这冲突源于对老人精神世界的不同认识、评价。于是,用这样一个 含冲突、有过程的具体事件来承载老人平淡的生活,抽象的主题得到具象化的展示,并 用年轻人的眼光、生活来反衬出老人悲剧般的崇高美。
正是这一复线结构,使片子有了多样化的叙述者。纪录片的叙述者一般有三种:作为 叙述者的制作者,作为他叙的解说者,作为自叙的被摄人物。而本片除了这三种外,还 有剧团演员们在全片的隐性叙述。最明显的就是该片第一个小高潮——排戏前大家就老 人“等待70年”展开的值与不值的激烈争吵。叙述的多角度有助于展示生活的丰富性和 复杂性。
复线结构为故事的讲述提供了大的框架,对叙事节奏的把握则使故事呈曲线式展开, 并有鲜明的节奏。片子开头前是一小序,用丈夫写给妻子的离别诗和丈夫的画像交代故 事背景。之后就是老人住了80多年的祖屋及老人对镜梳头的一系列特写。结尾又是老人 对镜梳头,解说词:“她还在等待着”,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在整个叙事过程中,作 者很善于把握故事的五个关节点,即入点(开头)、兴奋点、情绪点、高潮点和出点(结 尾)。前后两点后文另有分析,这里仅分析中间几点。
所谓兴奋点,通常指新的环境、新的人物,新的事件,含有冲突、和解、情节变化或 转折的内容,生动的细节,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叙事中应不断有兴奋点,这是纪录片 重要的叙事技巧。情绪点指人物内心的情绪变化。兴奋点和情绪点可分可合。在《老镜 子》中,这二点是重叠在一起的。片中的兴奋点主要是含有冲突、和解、情节变化的内 容,即矛盾。片中有三对矛盾,最主要的是观念上的矛盾,突出表现在老中青三代人就 爱情观展开的争辩,这是传统与现代、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撞击。这一兴奋点贯穿 全片,只是或隐或显,但一直统领其他大小矛盾。第二对矛盾是县剧团在排戏中的冲突 ,由几个小矛盾组成:排戏的资金问题,导演与女主演的争吵,乐队指挥与伴奏的争执 ,他们中每个冲突都可能改写纪录片的结局。其中最大的冲突在导演与女主演间。立志 要把老人的故事编排成戏的潘导演,是上世纪60年代的复旦大学毕业生。他深深理解老 人的行为,感动于她的执著。女主演20岁出头,是个胸前常挂着手机、骑摩托车的现代 女性。因为在排练和听导演说戏时,她都在打电话,引发了二人激烈的争吵。女主演负 气而去,认为又累又没钱不干了。导演又气又急,认为这一代人不可理喻,没有敬业精 神,又一次发生了观念的冲撞。第三对矛盾相对而言对情节影响不大,它是老人与儿媳 间的争执。儿子在外打工,儿媳有时不听话,老人又有些固执,婆媳之间的矛盾不可避 免。为搬新房,婆婆听从政府安排,愿意早日迁居。儿媳遵从乡俗,要等丈夫挣点钱回 来宴请众乡邻后再搬迁,于是出现了观念的冲撞。
观念的不同引发了人物情绪的碰撞,剧中人物的情绪点正是随之起伏,有喜有怒,有 笑有痛。情绪呈螺旋式上升,最终推进情节发展。当矛盾最终得到解决,冲突得到化解 时,就意味着高潮的到来。高潮是事件发展的终点,是冲突的必然阶段,叙事性作品的 一个“必须场面”。本片的高潮即是它的结局,演出成功,老人仍在等待。结尾照应开 头,结束也是开始,终点回到始点。结构的完整、统一又得到体现。
2.屏幕造型美
纪录片叙事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屏幕造型,它的作用在于激发观众欣赏时视觉听觉 的审美感知。电视屏幕造型包括影像、画面、镜头及剪接等视觉因素和语言、音响、音 乐等听觉因素。
(1)视觉造型的美
《老镜子》的画面注意色彩光线的处理和镜头景别及剪接,制作者捕捉细节以塑造人 物和营造氛围的能力尤其值得称道。以开头、结尾的画面为例,片子开头前用图片、诗 歌的画面组成小序,意在铺垫、渲染和强调。在推出片名时画面设计为:先是黑屏上逐 渐叠映出大红的喜字,再在红字上打出白色的片名字。三种对比鲜明的颜色,互为衬托 ,层层推进。红的喜悦与白的无言,几十年的沧桑洗褪了新婚的红色,但存储在心底的 爱意却支撑着老人走过70年没有爱人的苍白岁月。片名后交代时间,打出“七十年后” 的字幕。序幕已经拉开,主角还未露面。片子开头又用两极镜头作铺垫:“雨中老屋屋 檐”的特写、“雨滴在地上”的特写、“山中老屋”的全景、“一面旧镜子”的特写、“白发木梳”的特写等。接着才是一位老人对镜梳头的近景,主角出场。这一切好比艺人说书一样,先把气势造足,造成期待心理。这些画面既交代了环境,又在传递信息:这是老人的生活写照,她就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等待着。而且每个画面都讲究构图:飞翘的屋檐、坠落的雨滴和山中老屋都在黄金分割线上,平衡而美观。片尾以老人对镜梳头与开头呼应,且手法巧妙。因为片中有两条线索,剧团成功演出,事件结束,如何由这一条线转至老人并结束全片呢?作者以几个剧团女演员手中不同式样的化妆镜开始,先给这些镜子几个特写,从最后一个特写切换到那面老镜子,然后拉出老人对镜梳头的画面,解说词:“老人还在等着”。最后画面定格在一束柔光投射在老镜子上,镜子的正面是老人丈夫的画像。一切不言自明,此时无声胜有声。人们在感叹、思考、感受着创作者渗透在画面中的情绪。正如爱森斯坦所说:“画面将我们引向感情,又从感情引向思想。”
纪录片留给观众印象最深的是细节。片中最能体现作者捕捉细节能力的是在表现第二 对矛盾中。冲突在导演和女主演间围绕两代人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而发生。在反映这 一抽象概念、表现人物心理和认知的差距时,片中在不同时空反复出现了女主演胸前挂 着的手机特写。比如女主演在舞台上排练时打电话,在导演说戏时打电话等。手机是现 代生活的象征,这一象征符号既是矛盾的载体,也是具象化的暗示,使观众由此理解作 者的意图。
纪录片的细节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形象的细节,是视觉形象的具体描写,通常通过特 写镜头来实现,比如片中“手机”的细节。另一个是指事实的细节,是一个具体的、生 动的、真实的、细小的生活面貌。这样的细节充满全片。比如在排戏前,导演先带女主 演去县文史馆了解老人的革命历史,以加深对人物的理解。约定早晨八点,但导演足足 等了半个多小时,女主演才骑着摩托车姗姗来迟。和“手机”细节不同,这个细节是用 事实去反映观念上的冲突。不同的细节运用有助于丰富片子的视觉信息,观众在多重视 觉信息中感受、领会、体味,获得美感享受。
(2)听觉造型的美
听觉因素也具有造型表现力。语言、音乐、音响与视觉因素配合,融为一体,使屏幕 形象有声有色。《老镜子》比较注重用同期声、解说、背景音乐等多种声音信息,进行 听觉造型。
纪录片制作者都重视解说词的运用,以补充画面、表现内容、抒发情感、渲染气氛和 阐述主题等。但有了解说词谁在说也很重要。《老镜子》用任志宏担当解说员,为该片 增色不少。他的语调低而不沉、缓而不滞、和而不柔,很适合本片的情感基调:看似平 淡,实则浓烈。展现给观众的只是要表达的一小部分,其余的还需慢慢品味,需要用生 活之炉,时间之火,去烘去焙,越是沧桑越知个中滋味。假如换用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 来解说,声音倒是清亮,却少了岁月的味道,远不如任志宏的解说。
音乐作为一种象征性的声音,常成为纪录片表现主题、刻画人物的有力的艺术手段。 《老镜子》的背景音乐除了一段抒情性的主题乐外,还结合画面间隔插入民歌《十送红 军》。解说词说这支歌诞生于这块土地,由此传遍全国。这既丰富了片子的信息量,又 点化渲染了主题。背景音乐之外,人物同期声中的歌声也让观众获得听觉美感。片子开 头、中间和结尾三次出现女主人公在家门口唱情歌的画面。老人满是皱纹的面部特写、 干涩的嗓音和凝望的眼神,和着“郎想妹、妹想郎”的歌词,让人无限感慨。
主题的哲理美和叙事的艺术美相辅相成,使《老镜子》实现了思想性和可视性的统一 。看《老镜子》如同读一篇意义高远而又文辞优美的文章。而读她又是为了自照,在《 老镜子》中我们完成了一次对他人、对自身、对人生、对价值的审美和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