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解放军第88医院放射科 271000)
【摘要】目的 探讨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X线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50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方法级特征。结果 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进食后上腹部饱胀、疼痛或有返酸、嗳气、恶心、呕吐等,活动后加重。上消化道双重造影显示钡剂通过十二指肠水平段受阻,表现为纵行“笔杆征”压迹。右侧位或俯卧位症状可缓解。结论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应用正确的检查方法减少对本病的误诊。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 十二指肠 笔杆征
【中图分类号】R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5-0103-02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 ,SMAS)又称良性十二指肠瘀滞症,最早于1752年被首次描述[1]。1927年英国的Wilkie 综合报告75例并作了详细简述,故又称为Wilkie病[2]。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50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X线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男15例,女35例,年龄15-40岁,平均年龄26岁。病程分别为1-7年,平均2.5年。临床表现为进食后上腹部饱胀、疼痛或有返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活动后加重,本组50例患者中,上腹部饱胀、疼痛45例,返酸、嗳气25例,恶心、呕吐12例。50例患者均经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明确诊断。
1.2 检查方法
使用沈阳东软Neusoft RF-2900数字胃肠机,照相机为AGFA DRYSTAR5503干式激光相机。钡剂为青岛东风II型干混悬剂和其发泡剂,配比浓度为220%(W/V)每位患者先口服3克产气剂,用10ml温开水冲服,然后服钡量为120-150ml ,按照标准的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方法,分别摄取胃和十二指肠的粘膜像、对比像、充盈像和加压像。检查中多体位观察十二指肠蠕动及排空过程,并适当加压,排除胃内钡剂的干扰,仔细观察十二指肠是否有钡剂通过受阻征象。本组患者均摄取多体位图像,如仰卧位、站立位、仰卧左前斜位、右前斜位等十二指肠充盈相。
2 结果
本组病例均表现在站立位或仰卧左前斜位十二指肠水平段钡剂通过受阻,受阻近段管腔明显扩张,幽门管通畅或增宽,并可见较强的逆蠕动波或钟摆样运动,在受阻部位见到边缘光滑整齐的纵行“笔杆征”压迹,钡剂滞留时间较长。右侧卧位或俯卧位观察,压迹消失,十二指肠内钡剂能够顺利通过进入空场。50例患者中,15例为无力型胃,8例伴有十二指肠憩室,1例食管癌术后,胸腔胃引发的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讨论
3.1 正常解剖位置及病因 正常情况下肠系膜上动脉在第一腰椎平面由腹主动脉分出后,向前进入肠系膜根部并向下斜行,十二指肠横行部以及它与交界处的前方,有肠系膜上动脉及肠系膜根部通过,远侧被屈氏韧带固定于腹后壁,其后方为脊柱及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形成45-60°夹角,中间由脂肪组织充填,不致压迫十二指肠,如果这一夹角太小,则对十二指肠第三段产生压迫引起梗阻,使受压部位以上的十二指肠扩张,引起十二指肠雍积。如果屈氏韧带过短 ,使十二指肠升段被悬吊固定于较高位置,十二指肠横部的位置在第二腰椎平面,肠系膜上动脉开口于腹主动脉的位置过低,可使十二指肠居于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间狭小的夹角中。从产生压迫到到引起梗阻与许多因素有关,肠系膜上动脉根部附近的淋巴结炎性肿大、纤维化及粘连的纤维组织横跨十二指肠也可导致本病。此外营养不良、生长过快、消瘦、内脏下下垂、长期卧床、创伤等均可使其夹角变小[3]。脊柱前突及严重的腰背畸形矫正术后,石膏固定等因素,也可使其夹角变小而致完全或不完全性肠梗阻[4]。十二指肠功能失调,特别是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平衡失调,引起肠痉挛和肠功能紊乱,十二指肠、胃和附近脏器的多种疾病,均可反射地引起十二指肠的功能障碍而导致本病。
3.2 临床表现 该病多发生于青少年,瘦长型或体弱者多见,女性多于男性,一般病程较长,症状轻重不等,多表现为进食后上腹部胀痛或隐痛、返酸、嗳气、恶心、呕吐,呕吐物中伴有胆汁或隔餐食物,改变体位症状可减轻或缓解。
3.3 X线表现 肠系膜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除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外,主要的确诊手段为X线上消化道钡餐造影,X线检查钡剂通过十二指肠横行部受阻,受阻上段肠管明显扩张,扩张的肠管可见较强的蠕动波及逆蠕动以构成所谓“钟摆样运动”。在十二指肠横行部受压处,有一光滑整齐的纵行压迹,肠管紧贴于脊柱、粘膜变平,钡剂排空受阻。十二指肠球部可见扩张,钡剂可由十二指肠内经逆蠕动而返回胃内。胃内钡剂滞留及排空延迟。病人采取俯卧位或胸膝位透视,逆蠕动波消失,钡剂顺利到达空场。胃扩张,但幽门管通畅或增宽,甚至表现为松弛。
3.4 鉴别诊断 (1)瘦长体型者常伴有内脏下垂,钡餐X线检查可能发现十二指肠横部钡剂暂时停留并有逆蠕动,但十二指肠腔并不扩大。(2)十二指肠的炎症,病变段肠管狭窄,范围较广,边缘整齐,可分段、多发与正常区分界不清,没有充盈缺损,粘膜皱襞粗糙、紊乱,可呈网状粘膜增生,病变段肠管有明显激惹征象。(3)十二指肠或空场上段恶性肿瘤病变段粘膜破坏,腔内菜花样充盈缺损,管壁僵硬。蠕动消失、管腔不规则狭窄,腔内不规则龛影,多较大。(4)胰腺囊肿可使十二指肠弧增大,胃窦受压,粘膜正常。
总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临床医生对此尚缺乏充分认识,且随着胃镜的开展而忽视了传统的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的X线征象可以得到最有价值的资料,特别是定性诊断。只有熟练掌握本病的临床特征,应用正确的检查方法是减少误诊的关键。虽然本病可以通过内科保守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但是不能根治且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一经确诊,应采取手术治疗,从根本上祛除病因,提高病人的健康状况,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Crowther MA, Webb PJ,Eyre-Brook IA.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 following surgery for scoliosis[J].Spine(Phila Pa 1976),2002,27,(24):E528-E533.
[2] Wilkie DPD.Chronic duodenal ileus [J].Am JMed Sci ,1927,173(5):643-649.
[3] 刘勇,罗羽宏.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疗进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1,18(2):225-228.
[4] 邱勇,朱丽华,朱泽章,等.脊柱侧凸矫形术后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J].中华骨科杂志,2002,22(4):223-225 .
论文作者:刘士明,康莹,张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4年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5-6
标签:肠系膜论文; 动脉论文; 综合征论文; 肠管论文; 本病论文; 消化道论文; 粘膜论文; 《医药前沿》2014年第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