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重大问题检讨之十——全球化时代的哲学理念(笔谈)——论全球化时代哲学理念的更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学论文,理念论文,时代论文,笔谈论文,世纪末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般说来,每一时代各种哲学思潮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包含着某种主导性的哲学理念。这是关于哲学自身的认识或体悟,其中包含着哲学家和人们关于哲学的定位、哲学的范式、哲学的视野、哲学的维度的理解。哲学的理念自觉或不自觉地规范和影响着每一时代哲学的存在方式和哲学家的致思方式,即哲学家“哲学着”的方式。由于哲学同人的存在的特殊的本质关联,在重大文明时代的更替中总是要发生哲学理念的嬗变。而哲学理念的每一次深刻的转变都是哲学的一次深刻的自我重新认识与重新定位。
不同时代哲学理念曾经发生过各种层面各种意义上的变化,如果要强制性地把这些变化纳入某一种固定的模式,肯定是独断和牵强的。但是,从比较大的历史尺度来看,我们可以认定,目前我们所置身于其中的全球化进程以其深刻的文化逻辑正在导引着人类哲学理念迄今为止最深刻的变化,这对于传统哲学来说,无异于一场深刻的哲学革命。
这里所说的“传统哲学”的含义比较宽泛,包括到黑格尔为止的大多数旧哲学,也包括与我们同时代的许多哲学研究。这些哲学研究虽然在观点和思想上有各种差异,但是,从哲学的定位上来说,它们均与马克思所分析的特定时代的分工状况密切相关。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人类初始并不具有独立形态的意识,那时候,人的意识是同语言和物质生产活动交织在一起的,尚没有职业思想家独立地构造体系化的神学、形而上学、道德、法律等意识形态。“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开始成为真实的分工。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真实地这样想像:它是某种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东西;它不用想像某种真实的东西而能够真实地想像某种东西。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够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1]
应当说,传统哲学的基本理念大多与这种深刻的社会分工状况直接相关,从总体上具有体系化、政治化、贵族化、独断化等特征。不仅哲学研究本身表现为超越一般社会生活的抽象的、思辨的理性活动,而且哲学理性的关注点或聚焦点也往往是现实的生活世界之外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传统哲学理性主要表现为生活世界的一种外在的教化,是普通民众的“立言人”和“代言人”,而不是生活世界内在的文化启蒙;由于定位于社会结构的最顶端的抽象的和思辨的理性王国,哲学往往成为真理和理性的垄断者,它虽然也关心人的行为的善恶是非,但其着眼点不是人的生存的觉醒与展开,而往往是对人的行为和社会活动的理性统治与约束,在这种意义上,传统哲学偏重于体系和理性教条;传统哲学往往没有把历史理解为人的生存活动的展开与生成,而是视作非人本的、无主体的“神律”或“他律”的自然进程,由此构造了以绝对物质、绝对精神、绝对理性、绝对神性等为核心的“实体形而上学”。
从19世纪中叶起,随着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观念的确立,同时伴随着实证主义的“拒斥形而上学”和唯意志论非理性主义对黑格尔哲学的挑战,各种现代哲学流派以不同方式冲击着体系化、政治化、贵族化、独断化的传统哲学理念。在胡塞尔的现象学、维特根斯坦的日常语言学、舍勒的哲学人类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海德格尔和萨特的存在主义、卢卡奇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哲学开始突破传统哲学的阈限,自觉地向生活世界回归。而全球化时代为上述哲学趋向的进一步发展,为当代人从根本上扬弃传统哲学理念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信息化与全球化不是人类社会的某种策略性变化,而是人类生存方式的深刻变革,它以多元、平等、对话、交往的文化逻辑,引起人类社会全方位的变革,而从人的生存的角度来看,其最深刻的变化是生存方式,即文化的变化,如经济与其他社会活动的知识含量和理性内涵的急剧增大;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生存导致交往范围的急剧扩大和交往主体的平等与自主选择;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使一切文化领域和文化成果从创作到使用或消费空前普及,呈现出多元化、民主化和平民化趋势,并导致政治等公共管理活动的进一步非神秘化和公开化,导致哲学等精神活动领域的非神圣化和个性化。
全球化的这种文化逻辑直接导致了传统哲学理念的衰落,它使哲学开始回归于一种文化反思和文化批判活动,具有扬弃体系、反对话语霸权、崇尚平民化和平等化等特征。在某种意义上,哲学理念呈现出某种向古希腊哲学理念复归的特征。虽然哲学在希腊发端时就已经规定了自身的理性和思辨的本性,规定了哲学的形而上的定位。但是,作为闲暇阶层的爱智活动,哲学在古希腊更多地表现为文化批判层面上的对话、反思活动,表现为思想智慧的涌流,而较少具有后来传统哲学的体系化、抽象化、独断化和远离生活世界的特征。这从古希腊智者和哲人的“哲学”样式可以清楚地看出,如苏格拉底的辩术和对话方式,柏拉图的灵魂回忆和哲学学院(academy),亚里士多德的逍遥学派等。只是在后来的演进过程中,体系化、抽象化和教条化的话语霸权逐渐扼杀了哲学的这些原创精神。当然,全球化时代的哲学理念不可能是古希腊哲学理念的简单复归,准确地说,它是原初哲学理念的真正实现和开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哲学不再满足于“高处不胜寒”的思辨的理性“阴影王国”的定位,而是把目光专注于人在其中现实地交往与生存、现实地创造价值和意义的生活世界;哲学不再以外在的和超越性的理性实体的化身自居,而是向人的生存的本质性文化精神回归;哲学不再是少数独断的权威哲学家关于绝对真理的“独白”,而是丰富多彩、充满个性的哲学理性活动的“对话”;哲学不再热衷于颁布最终的体系和普遍适用的教条,而是回归到本真的哲学形态,即反思的、批判性的理性活动和文化精神。
全球化时代哲学理念正在经历的这种变革将是十分深刻的,它体现在哲学的定位、范式、形态、功能等各个方面。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粗略地展望一下全球化文化景观中哲学理念变革所涉及到的根本性的和深刻的问题。
哲学的形而上和形而下 在基本定位上,形而上似乎成了哲学的命运,这也是哲学区别于所有其他学科的本质规定性之一。全球化时代的哲学将依旧保持自己的形而上的层面,但在这里,以绝对物质、绝对精神、绝对理性、绝对神性等为核心的传统“实体形而上学”必然衰落,而代之以对人的生存的形而上的关切。哲学理性的关注中心从抽象的思辨王国回归生活世界。而生活世界是现实的人在其中生存、交往、创造价值和意义的世界,因此,回归生活世界就是回归人的生存方式,回归文化。哲学从根本上是每一时代主导性文化精神的外显,是人的生存意义的自我澄明,是一种批判的和自我批判的文化精神。在这种意义上,哲学应当定位于关于人的生存的形而上的反思和关于人的现实活动的文化批判的交汇点。
哲学的体系化与非体系化 在存在形态上,传统哲学的体系化特征非常明显,而在黑格尔的泛理性主义那里,这种体系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哲学思想的表述和阐发总是需要一定的理论逻辑和框架,需要一定的体系。但是,如果我们把哲学理论变成各种理论教条和理论原理的强制性逻辑结构和具有话语霸权的理论体系,则超越了一般的理论体系的范畴,出现体系化的问题。其最要害的问题是,哲学固有的创造本性和批判本性往往被强制性的理论原理和体系所消解。实际上,哲学从本性上讲是一个“动词”,而不是一个名词,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关于人的文化存在的反思、批判和对话活动,而不在于具体的可以到处套用的理论教条和原理。体系化的弊端是把哲学从“动词”变成了“名词”,从反思性的和创造性的文化批判活动变成现成哲学原理的套用。现代哲学在某种意义上是反体系化的,如实证主义“拒斥形而上学”,把哲学理解为逻辑和语言分析活动;存在主义等人本主义哲学思潮把哲学作为人之生存意义的自我澄明和批判性的文化精神。在全球化的多元、平等、对话、交往的文化逻辑中,哲学更应当重显本色,从“名词”向“动词”回归。哲学主要地不是具体的理论体系和结论,而是现实的反思和批判活动,是哲学家理论反思和理论批判,是社会进程内在的批判的自我意识,是生活世界的文化模式和文化要素走向自觉的理性启蒙活动。
哲学的独断性与开放性 传统哲学理念一般不具备开放的特征,而倾向于以独断的方式颁布业已被自己发现的绝对真理。传统哲学流派一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理论和原理的有限性,而是赋予它们普遍适用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性质。实际上,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不仅是事实与真理的领域,更是一个价值与意义的世界。即使是真理,也不是给定的和绝对的,而是历史的和生成的。至于价值和意义更是人的活动的创造性和超越性的内涵的生发和展开。因此,回归生活世界的哲学必然服从于全球化的多元、平等、对话、交往的文化逻辑,从独断与封闭走向开放,真正体现人的实践的超越本性和创造本性。哲学的力量不仅仅来自理性的逻辑,更来自人之生存的价值和文化内涵。这样一来,全球化时代的哲学必然是尊重个性的哲学,具有宽容和开放的情怀。哲学不再豪情万丈地向世人宣布绝对真理或构造完满的未来世界图景,而是通过文化精神的自觉活动使人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得到更大的张扬,使生活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哲学在外在教化与内在启蒙 传统哲学习惯于以外在教化的方式对人的生存和社会活动施加影响,或是以民众的“立言人”和“代言人”的身份,或是以占主导地位的阶级意识和意识形态,对人们的精神世界进行教化或对人们的行为及社会活动进行规范。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哲学从理论教条向文化批判和对话活动的回归,哲学的功能越来越体现在以内在启蒙的方式构成现代主体的重要的生存维度。具体说,从位置上,哲学不再高居于上层建筑领域之中,而是落脚于生活世界,作为自觉的文化精神和批判精神内化于人的各个存在领域;从范式上,哲学不再热衷于外在的理论教导,而是热心于生活世界内在的文化的自我启蒙和自我教化;换言之,哲学不再板着理性的冷峻的面孔去教训人,而是作为一种内化于教育和具体文化之中的主体的自我启蒙。
哲学的贵族化与平民化 专门从事哲学研究在任何时代都只能是少数人的事情,在这种意义上,亚里士多德十分正确地将“闲暇”作为哲学思辨的必要条件。但是,由此并不能断言哲学与大多数人无关。在传统社会,哲学的确具有贵族化的倾向,少数具有“闲暇”和睿智的哲人面对着尚未启蒙与教化的民众。而在全球化时代和信息社会,随着哲学理性定位的下移,从思辨的理念王国向生活世界回归,从给定的理论教条向现实的文化批判活动的回归,随着文化的普及化和平民化,随着精神生产的非神圣化,哲学不再是少数精神贵族的特权,不再仅仅以理论体系和抽象的命题而存在,而是以自我启蒙和自我教化的方式,作为深刻的文化批判精神内化到现代主体的生存活动之中,使人的实践所具有的超越和批判本性得到自觉的张扬。哲学原本就是特定文化模式和文化精神的外显,它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的平民化和非神圣化的趋势使自身真正成为个体生存和社会活动内在的活的灵魂和文化精神。
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本人的学说从根本上超越了传统哲学的基本理念,它是以对人之生存的本质性的、批判的文化精神的自觉为根基的。马克思学说的内容和层次都十分丰富,他一生关注的焦点问题也不断变化。然而,无论是关于经济和政治的分析,还是关于哲学的思考;无论是关于暴力革命、政党策略、欧洲革命、东方社会特征的分析,还是关于现实经济运行机制的揭示;无论是关于唯物史观原理的阐释,还是关于从抽象到具体等方法论的探讨,在深层次上都服从于一个最根本的理论关切:推翻和扬弃“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把体现哲学本性的这种文化批判精神奠基在人的实践内在具有的不断超越、不断扬弃异化的批判本性之上。这正是马克思学说的巨大生命力的根源所在。因为如此,马克思为包括海德格尔、萨特、德里达等在内的许多当代思想家所敬重,而且,他的学说的价值绝不会为我们的时代所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