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产业创新方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略论文,开发区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产业创新的特点和原则
(一)开发区产业创新有其内在的特点和规律。
开发区产业发展的目标、方式、途径不同,但其在产业创新方面具有共同的特性。开发区产业创新应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先导性。超越一般性的技术贸易、服务、代理业务以及模仿创新,在高起点上实现高技术的产业化,突出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高新技术产业,跟踪追赶先进水平,不断取得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代表着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创新水平和创新能力。
2.示范性。继承和发扬开发区在催生民营科技企业、转化科技成果、发展科技产业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精神,使开发区在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推进产业创新方面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3.辐射性。开发区作为产业创新的发源地和荟萃地,通过技术开发应用和产品的扩散,逐步向传统产业渗透,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有助于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形成“中心开花、辐射全区、扩散全市、面向全国”之势。
4.整合性。开发区的开发建设,不仅重新整合区内的科技、智力、产品等相关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而且在新的起点和更大范围内实现区域范围内的科技、人才、资金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新区与旧城、城区与毗邻地区的协调发展与共同进步。
5.开放性。开发区产业创新体现了全球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一体化的新趋势,要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跨国公司的本地化,投资和设立分支机构、研发中心,本地企业的国际化,吸纳国际风险投资、聘用外籍人才、到国外设立研发基地,实现市场、资本、技术、管理、人才、信息、工艺、理念、文化等诸多方面与国际接轨,争夺新世纪经济和技术制高点。
(二)开发区产业创新不仅要有鲜明的特点,体现自身的特色,而且要有明确的导向,坚持正确的原则。
1.明确产业定位。开发区产业创新要有明确的目标和丰富的内涵, 要紧紧跟踪世界高科技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确立创新的具体产业和产品,提出具体要求,制定相应措施。
2.突出自主创新。开发区要着眼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立足于自我发展和自我创新。要积极推进以软件产业、信息服务和信息制造业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发展,大力促进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环境保护等重点产业发展,以此带动中介服务业、商业、房地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只有产业新群体不断涌现出来,才能促进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实现开发区经济跳跃增长。
3.坚持市场取向。开发区产业技术创新,一定要面向市场,抢占市场,开拓市场,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开发新产品、新品种,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才能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
二、产业创新的方式与途径
开发区产业创新是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开发区要实现产业创新,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进程。同时,还要紧紧把握比较优势,扩大优势产业。
(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
高新技术产业,是指技术密集或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产业,具有产品附加值高、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其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已经被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和实现经济起飞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所证明。美国、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新兴技术产业,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顺应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机遇,充分利用当代技术成就。
我国开发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在开发区产业演进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高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倍增效应,走出一条具有中国开发区特色的产业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1.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发展具有开发区自身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1)充分发挥开发区已有的高新技术领域比较优势,壮大实力,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力。要巩固和强化新材料、机电一体化、卫星通讯、基因工程等领域的优先地位,大力推进这些领域的产业化进程,培育和发展高技术企业,扩大开发区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份额。(2)大力发展高技术领域潜在的比较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目前,开发区在计算机软件、光缆、家用电器、生物制品、海洋开发、仪器仪表等方面具有潜在的产业比较优势,要充分发挥开发区研究与开发成本低的优势,大力开拓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在这方面完全有可能大有作为。(3)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商品化、产业化进程,提高经济效益。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我国高技术成果转让率只有20%左右,产业化率为5%左右。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一直是进口大于出口。1993年,高技术产品贸易逆差超过100亿美元,1994年达到历史最高点,为142.6亿美元。据海关统计,在我国1997年进出口商品结构中,高技术产品占9.1%,还不到一成。(注:李东旭,石兴利:《2001年中国经济分析与预测》,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2-263页。)开发区作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基地,理应在这方面率先突破,发挥示范效应。
2.把高技术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结合起来,使仍然具有支柱产业地位的传统产业再创辉煌。我国开发区所拥有的某些传统产业仍然是开发区的支柱产业,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这些传统的支柱产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尤其是高新技术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很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创新意识不强。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原因,我国不少企业还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压力。(2)技术创新投入少。高技术产业的显著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而且现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趋势是其投入越来越大。微软公司开发WINDOW95花了1亿美元,其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在10%以上,每年投入研究经费达10亿美元之多(几乎相当于我国1996年软件产业销售额92亿元人民币),而我国计算机企业R&D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在5%以下。(3)大多数高技术企业主要以贸易为主,自己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不多,许多企业主要是代理国外产品。(4)企业规模小。以计算机工业为例,中国微机产量不到世界的1%,全国的产量还不及国外一家公司的产量。但我国计算机行业有三十多万从业人员,与美国一样多。(5)基础技术、关键技术落后,制约了整个产业的发展。因此,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这些产业的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一方面要通过引进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另一方面积极培育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只要把发展高新技术与改造传统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传统的支柱产业一定会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再展雄风,再创佳绩。
3.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众所周知,高新技术已成为制约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任何国家和地区,离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普及,就不可能有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正在加快。有人作了统计,18世纪为5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7年;近年来,在微型计算机等领域仅隔6个月左右就有一代新产品问世。同时,科技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20世纪初占5%~20%;70年代占50%~70%;8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已占到80%~90%;9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生命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更大作用。(注:赵海成:《风险资本投资与高科技产业发展》,载于《东岳论丛》(济南)2000年第4期,第18~21页。)
高技术与高风险是密切相关的。风险资本投资属于技术创新中的融资技术的一种,风险资本投资对高科技产业的研究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支持高新技术风险行业的开拓与成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要得到迅速发展,必须依靠风险投资基金的崛起和壮大,加快风险资本投资的发展。(1)鼓励和支持各类中小风险投资公司和发展。通过立法并制定实施中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吸引民营资本进入高新技术投资领域,形成风险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局面。其中,由政府拨款形式应转为风险基金形式,由无偿转向有偿,向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在这方面,美、英和欧洲都有许多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形成有自己特色的风险投资体制和机制。(2)深化银行体制改革。商业银行应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而承担的贷款风险应该放宽要求,并逐步探索经验,为将来条件成熟后转变为相对独立的风险投资公司,更加有力地支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3)深化企业改革。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企业投资高风险、高回报的高新技术产业,并通过上市公司融资,专项投资中小高技术企业,促使其尽快成长和成熟起来,以便再上市,通过对持有股权的转让获取收益。
4.充分发挥企业孵化器的孕生作用,加快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在美国,硅谷和128公路地带的迅速发展及高技术小企业的自发增长,使人们认识到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此形势下,企业孵化器(Incubator)应运而生。一般认为,企业孵化器是为创业者在创业初期减轻风险、培育在竞争中生存的企业的一种服务机构,它特别适合于高技术中小企业的发展。企业孵化器从风险投资、组织文化和技术贸易等方面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将高技术成果成功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从发展的实际需要来看,企业孵化器与中小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为其发展提供有利的服务。为此,要着力推进“三大创新战略”:(1)企业家创新战略。在企业发展中,如何培养一流的高技术企业家十分重要。企业孵化器在高技术企业发展中,首要的任务是寻找与培养企业家。对于我国的现状来说,培养一流的企业家要改变传统偏好和资金需求等障碍。事实上,高技术企业的发展需要人才(技术创新的动力)、资金(风险投资的通道)和企业家的共同努力,一流企业家的缺失将导致企业无法生存。由于我国市场自身的限制,企业家生活在技术、资金和行政命令等压力下,难以成长为一流企业家。因此,当务之急是改变对高技术企业家的不正确认识,发展一流的企业家。(2)技术创新战略。从国内外的孵化器发展状况来看,孵化器发展应利用已有的技术优势,在此基础上不断开拓。一般不再把过大的规模作为企业孵化器和企业的发展目标,相反,小、精、尖在发展中已表现出优势。当企业开始大量标准化生产以后,孵化器的促进作用为其发展而做的开放或非开放的应用合作就变得没有多大意义。当企业大量标准化生产以后,企业组织成本增加,对于孵化器和顾客、供应商就逐步疏远,原有优势开始转向。例如,企业孵化器的作用在于孵化高技术小企业,但事实上许多企业在发展成熟后并不及时离开孵化器,反而要求孵化器对其进行“二次孵化”,使其成长为大企业,甚至成为国际型大企业或企业集团,将孵化器的资源带入市场,相当于裁判和球员一起比赛。应当说,企业进驻孵化器的时间不宜超过一定期限(国际通行标准为3~5年),有优势就发展,没有优势就死亡。否则,企业孵化器会被其连带走入困境。(3)市场创新战略。企业和企业孵化器树立市场观念十分重要,让企业真正体会到高技术产业是未来企业生存的基础,从企业内部重视高技术和高技术人才,并不是简单地向高校科研机构要求智力合作。在政府宏观调控下,进行企业多渠道、多途径风险投资。例如,美国1969年把长期资本收益的最高税率从29%增加到49%,结果风险投资从1969年的1.7亿美元减至1975年的0.1亿美元;1978年将税率降至28%,结果当年风险投资就从1977年的0.39亿美元增加至5.7亿美元。(注:盛昭瀚,卢锐:《企业孵化器与高技术企业的发展》,载于《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南京)2000年第3期,第37~41页。)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由于颁布许多优惠政策,高技术企业和孵化器已经具有适宜的市场空间。
(二)发展比较优势产业的战略选择。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在国际贸易领域、国内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之间广泛存在并支配着生产分工和商品交换活动和比较优势规律,显示了一系列新的特点。在这一大背景下,如何认识和把握开发区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又如何进一步发挥开发区的比较优势,发展和壮大比较优势产业,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有更大的作为,占据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呢?
1.从根本上转变产业发展战略,由过去的注重产业产出能力的扩张转向全面推进产业升级,培育一批跻身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目前,我国开发区主要产业的产出能力虽然有余,但是普遍存在着产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产品竞争力差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必须适时调整产业发展战略,从以下三个方面全面推进产业升级:(1)继续实行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大力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尤其是吸引当今世界上知名的跨国公司到开发区内“安家落户”,与开发区企业“联姻”,使开发区产业技术水平尽快赶上发达国家。(2)择优扶持优势企业的发展,大力推进主要产业的规模经营水平,培育一批能够跻身世界500强的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提高开发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3)大力提高开发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尤其要增强技术装备工业的自主开发研制能力,培育拥有开发区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对外贸易由数量扩张向集约增长的转变。
2.用高新技术和先进的产业技术,改造开发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开发区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开发区目前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也仍然是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开发区的支柱产业,这是由开发区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决定的。要实现开发区产业创新,必须用高技术和当代先进的产业技术改造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培育一批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开发区品牌,大幅度提高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3.充分发挥开发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等技术产业。我国开发区分布很广,既有东部沿海开发区,又有内陆开发区,由于区位和依托不同,各开发区具有不同的资源优势,有些具有科技资源优势,有些具有人才资源优势,有些具有原材料资源优势,有些则具有自身综合资源优势。各开发区应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具有特色的支柱产业,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比如,有些开发区在汽车、工程机械、电气设备、发电机组等中等技术产业方面既需要较高的产业技术,又需要投入较多的劳动力,是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大有作为的产业,完全有可能成为开发区未来最具竞争力的支柱产业。要大力引进当今世界先进的制造技术,使之与开发区拥有的劳动力等资源优势相结合,使潜在的比较优势变成现实的产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