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要点论文_田山

房建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要点论文_田山

田山

身份证号:131125198XXXX00616

摘要:在房建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好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房建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从中就可以看出房建工程地基处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地质环境和土质条件又会对地基的施工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必须要求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的实际状况,对工程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确保房建工程中地基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 ;地基处理技术

1房建施工中地基处理的技术介绍

1.1 房建施工中地基处理的技术的含义

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经验,地基处理技术一般是指用于改善支承建筑物的地基(土或岩石)的承载能力或抗渗能力所采取的工程技术措施。对建筑物和设备的基础下的受力层进行提高其强度和稳定性的强化处理。针对软弱土层为持力层的基础,应该按照以下施工方案进行:(1)对于淤泥和淤泥质土层,应该先在上面覆盖较好的土层,若由于土层不够多,覆盖层过薄,在施工期间要尤其注意,避免扰动土层;(2)对于冲填土、建筑垃圾或者具有性能稳定的工业废料土层,检测其土层均匀性和密实性合格后,可以不做处理作为持力层;(3)而在富含有机质的土层当中,必须经过处理之后才能够作为持力层,其上局部比较软弱的地方,例如暗塘、暗沟等,还需要采用基础梁、换土、打桩基的方式做处理。地基是建筑的重要基础部分,必须要做好处理工作,在处理持力层时,应根据当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以及建筑的基本条件来选取处理方案,必要时对于多个方案,应该仔细比对,择优录取。

1.2 地基的分类

从现场施工的角度来讲,地基即施工建筑基础下面的岩土持力层,可以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种。天然地基也就是未经过人工加固处理的自身能够满足建筑载荷的地基。一般而言,天然地基土可以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等几种。相对而言,人工地基也就是经过人工处理加固的地基。通常当土层的地质情况比较好时,承载力可以满足需求时,是可以直接选用的;但是例如碰到坡地、沙地、淤泥地质等地基条件比较差的地方就需要做人工处理了,这种经过人工处理之后的地基就可以作为建筑基础了。

2房屋建筑地基处理的特点

2.1地基处理的复杂性

我国土地面积较大,幅员较广,不同地区可能在经纬方面的跨度范围也不相同,所以在地质地貌及气候环境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诸如冻土地、盐碱地、软土地等不同类型的土地,以及温度和降水差异,使得地震、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整体房屋建筑地基施工处理技术和工艺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为了有效应对这些现实情况,当前建筑工程中的施工处理方法和工艺也相应的变得复杂起来。

2.2地基处理的多发性

传统形式的地基设计与施工不当,引发房屋出现倒裂等相关质量问题的案例不断出现,给建筑行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形象影响。经实践统计调查显示,与其他诱发房屋建筑质量和安全隐患的部分相比,因地基施工处理技术不当造成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更加多样化,且极易爆发出更多的问题。具体来说,一旦房屋建筑在地基方面的施工技术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其上部结构质量也无法达标,如果投入交付使用,那么地基所要承载的负荷就会变得更大,相应的质量和稳定性问题也就更加容易显现出来。

2.3地基处理中的潜在性

基于房屋建筑工程实际的施工工序来看,地基施工处理技术通常都是基础性工程,这就造成了在后续相关工序的检验过程中,无法及时发现地基施工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即使在交付使用后也很难会发现此方面存在的问题,只有当安全事故发生之后,经过各方面的分析才能判定出是否是地基施工处理技术导致的问题,可见其施工具有相当严重的潜在性特征。

3房屋建筑施工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3.1换填处理

换填形式的地基处理技术主要是让地基当中的土质得到强度上的提高,继而实现对地基加以强固的作用。让施工现场当中比较松软的土壤转变成为高强度土壤,实现对房屋建设当中地基强度要求的满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施换填地基处理的施工当中,要利用到稳定性比较高的碎石或砂石作为换填材料。先要将地基当中原有松软的土壤挖出,继而对填充部分实施机械性的压实,继而实现地基强度的提升。该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土体质量的转变,可以对地基变形之类的问题加以良好的解决。

3.2排水固结

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想要提升地基土体所具备的抗剪强度,最好的办法是对排水固结法加以利用。将垂直排水柱布设在软土地基粘性土当中,继而利用排水固结法针对地基实施加负荷形式的压力测试,继而将其所谓前提展开分析,得出提升软土地基强度具体的方法,为房屋建筑所具备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提供保障。地基处理工作当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排水固结法包括: ①砂井法。该方法主要是在软土地基当中设置砂井,在上层铺设上砂垫层,这样做可以应用房屋建筑地基当中的排水通道,对一些多余的水分加以排除,继而提升地基固结的速度,让地基强度更高; ②堆载预压法。该方法的应用主要是在地基开始正式施工之前,在施工的现场实施建筑房屋等质量的堆填,继而采用预压加载的形式,让地基的沉降提前开始,继而实现地基稳定性的提升,增加其整体的承载力; ③电渗排水法。该方法是利用金属电极,将其插进地基土壤中,然后通电,继而使得地基当中的水分从阴极流向阳极,再让水分从阳极流出,这种方法的应用可以大幅度降低地基当中的含水量,为地基稳定性提供了保障。

3.3冲孔灌注桩

冲孔灌注桩是灌注桩最为重要的一种类型,是在桩位上面直接成孔,继而将钢筋笼放到里面,然后灌注混凝土。冲孔灌注桩主要是利用冲孔机打孔。它的优点主要在于对相邻的一些建筑以及环境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在桩长以及直径方面的设置比较简便,桩端能够融入到持力层或者嵌入岩层当中,单桩的承载力也比较大等。能够大幅度提升房屋建筑地基所具备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3.4 DDC灰土挤密

DDC 灰土挤密的方法是近些年来新兴的一种对房屋建筑地基加以处理的方法。先对房屋建筑的地基实施强夯法实现深层土壤的夯实,然后应用螺旋钻机把之前准备好的灰土逐渐注入到地基混凝土之间的缝隙当中,继而利用反复锤击的方式,让桩径加大。这种方法实现了让单一形式的地基转变成为了复合型地基,使地基结构发生了改变,有效提高地基所具备的稳定性以及承载力,同时还能非常有效地防止地基变形的情况出现。目前,该种方法已经较为普遍的应用在了我们国家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房屋建筑建设当中,利用对湿陷性黄土土壤质量的改变,提升地基的承载力。

3.5碎石桩的强夯法联合处理技术

在对碎石桩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普遍都会选择填土层施工方式来进行,可以有效的提高地基的排水效果与紧密性,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出最合适的强夯点,然后对碎石桩进行击散,沿着被击碎的石桩填入护土层,最终形成紧密碎石,在和土混合之后就可以形成碎石桩复合地基,从而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在对技术的加固效果进行确定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土层的湿度与厚度进行充分的考虑,从而才能对地基的整体状态进行系统的分析。因此,地基土层的性质与夯击的次数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土层的性质可以直接反应出最终夯击的效果。

3.6 IFCO 强制团结法

这种地基施工处理技术需要依靠工程加压系统和相关排水系统。当处理真空固结空间时,如果借助工程加压系统,能够很好的提升压力,缩短堵截所需时间,进而提高地基混凝土在固结方面的效率。运用排水系统,进一步提高地基固结速度和效率的基础上,还能够促进排水通道的拓宽。所以,在地基粉煤灰固结过程中,应用 IFCO 强制固结法,可以有效缩减地基粉煤灰的固结的时间成本。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基处理技术是保证房屋建筑整体质量的重要因素。施工人员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选择适当的处理技术稳定地基,如:强夯法和碎石桩法结合、碎石桩与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结合地基处理技术。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需要不断地研究与发展新的地基处理技术,为进一步提升房屋建筑的稳定性提供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清辉.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究[J].门窗,2012(09)

[2]许毅.探讨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J].科学时代,2013(11)

[3]史永峰.关于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J].四川水泥,2015(08)

论文作者:田山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  ;  ;  ;  ;  ;  ;  ;  

房建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要点论文_田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