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网络通信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使用,我国的通信工程需进行不断完善才能适应时代潮流,通信工程中软交换技术是将新一代网络的核心设备之一,软交换技术的多项优势使它在通信行业中倍受青睐。本文通过对软交换技术核心的阐述,进行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关键词:通信工程;软交换技术;应用
引言:软交换的概念最先起源于美国,指用户采用基于以太网的电话,通过一套基于PC服务器的呼叫控制软件,实现PBX功能。业界人士受到IP PBX成功的启发,提出这样一种思想:将传统的交换设备部件化,分为呼叫控制与媒体处理,二者之间采用标准协议(MGCP、H248)并主要使用纯软件进行处理,于是软交换技术便应运而生。
1软交换技术的设计原理及实现目标
软交换技术基本设计原理是设法创建一个具有很好的伸缩性、业务开放性等特点的分布式软件系统,它独立于特定的底层硬件/操作系统,并能够很好的处理各种业务所需要的同步通信协议。它支持以下基本要求:(1)在其软交换网络中可以安全地执行一个或多个第三方应用,且不会存在由恶意或错误行为的应用引起的有害影响。(2)第三方硬件销售商有增加支持新设备和协议的能力。(3)支持运行时间捆绑或有助于结构改善的同步通信控制网络的动态拓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4)可以进行由小到大的网络伸缩并支持故障的恢复能力。(5)业务和应用提供者在不危害其性能和安全的条件下有增加支持全系统范畴的策略能力。(6)具有高效灵活性。(7)可方便的在各种商用计算机和操作系统上运行。(8)具有可编程的后营业室特性。
2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网络结构
软交换技术的网络结构大致可分为四个层面:业务/应用层、控制层、传输层和媒体/接入层。
软交换技术中业务/应用层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快速提供新的业务;控制层较好的实现了基于分组网络利用程控软件提供呼叫控制功能和媒体处理相分离的功能;传输层负责把软交换网络中的各类信息准确及时的传送到目的地;接入层为用户提供了可以任何接入形式访问的会话式多媒体业务[1],如图1所示。
3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3.1软交换技术在移动电话网的应用
将软交换技术应用在本地移动网时,MSC服务器不仅能够实现相应的口令接受功能,还具有MSC在所有业务控制层上的业务处理能力。在通过对H.248协议功能的扩展,MSC服务器还能控制MCW,实现相互交换、映射和汇聚媒体信息流。
将软交换技术应用在长途移动网时,需在每个大区中心城市配备软交换设备TMSC Server若干对,每对设备配置之间要互为备份,并保证每对设备配置完全相同。在省会城市均配置若干中继媒体网关TMC,TMC设置到省内交换机(包括CMSC,MSC,TMSC2)的直达电路,从而完成移动软交换长途网与传统TDM移动通信网的连接。为了有效防止承载网和传输中断对业务的影响,TMG与本省TMSC1间设置过桥电路,并使TMG设备兼有SG功能。各TMSC Server之间及TMG/SG与其归属的TMSC Server之间通过IP承载网的广域网方式相连,各TMG/SG之间通过IP承载网以网状网方式相连,各省TMG/SG与本省GMSC、MSC、HSTP、TMSC1/2之间通过TDM电路相连。
3.2软交换技术在固定电话网的应用
将软交换技术应用在固定电话网络时,由于演进速度较缓慢,带来的风险也不大,但工程实施有一些难度,对支撑系统也有一定影响。若使用汇接局先行的软交换改造,工程实施难度较高,对支撑系统影响大以及软交换无法为整个本地网用户提供完整的业务等缺点。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变革,我国传统的电路交换网早已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传统网络朝着下一代网络发展已经在进行,软交换技术势必成为下一代网络的关键。它的出现和应用,将为通信工程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玉喜.浅析通信工程中如何应用软交换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5,(01).
[2]刘建斌.基于软交换技术的通信网络体系的高可用性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02).
论文作者:刘英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9
标签:软交换论文; 技术论文; 业务论文; 通信工程论文; 网络论文; 设备论文; 功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