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初史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史馆论文,论唐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2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00)02—0055—03
自古以来,中国历朝统治者非常重视历史著述,以冀达到“惩恶劝善,贻鉴将来”的目的。历代王朝都设置史官修史,至唐初更发展到建立正式的史馆修史制度。本文拟就唐初设馆修史的必然性、必要性、史馆特点、史馆修史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作一论述。
一 史官、史馆沿革及正式确立
中国是世界上重视历史最早的国家。“盖史之建官,其来尚也。昔轩辕受命,仓颉、沮诵实居其职。”[1](P304)“唐虞三代, 《诗》、《书》所及,世有史官,以司典籍。”[2](P1325)周朝有太、小、内、外、左、右史等史官且司职已有分工。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有史官已成史界共识。秦有太史令(如胡母敬),“汉兴之时,武帝置太史公”[1](P305),司马谈、迁父子曾司其职。 政府设立修史机构则始于东汉,东汉的兰台、东观既是国家文献档案馆,又是“当时著述之所也”[1](P310)。经东汉明、安、桓、灵四帝, 四次集合大量人力、物力编修国史《东观汉记》,开创了政府组织史官,成立机构修史的先例,对后世史馆建置有深远的影响。但这只是史馆的滥觞,非专职机构,参与修史的人员多是临时召集,由它官兼任而非专职。魏晋始设著作郎、佐著作郎。北魏史臣“杂取他官,不恒厥职”,于“秘书置著作局”,后“别置修史局”[1](P315), 并由大臣监修国史(如谷纂)。北齐改修史局为史阁(又称史馆),“史阁史馆之名,自此有也”[3] (P183)。隋沿袭之,以修北朝诸史。唐沿隋制,史馆制度渐臻完善。“武德初,因隋旧制,隶秘书省著作局。贞观三年闰十二月,移史馆于门下省北,宰相监修,自是著作局始罢此职”[4](P1089),修撰国史。同年,“于中书置秘书内省,以修五代史”[4](P1091)。至此,史官制度正式确立。史馆取代著作局的修史之职,隶属门下、中书省,地处国家政治权力中心。宰相监修成为定制,“史官注记,多取禀监修”[5](P591)。史馆中设有修撰、直馆、典书、 掌固等职,分工明确。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正式确立史馆修史制度,这绝非偶然。一方面,它是封建专制制度的加强在史学领域的体现。唐太宗这位在中外历史上文治武功赫然的封建名君,深知“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他曾说:“朕睹前代史书,彰善瘅恶,足为将来之戒。”[6](P6657)唐取代隋,政治上再度统一,要求思想文化方面有对应措施,以树立大一统的历史观点。而私人修史已无法适应、无法满足这种形势的需要。所以,设馆修史成为太宗治理天下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唐初史馆制度正式确立是中国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私修历史,多奉行“直书”传统书法,因而易触犯统治者禁忌,有的甚至以“直笔见诛”[7] (P199)。私修历史,资料不如官方丰富,人力不如官修,一人不能尽通诸门学术,因而著述速度与官修不可比。私人著述的不利因素表明私修已不能适应统治者的需要,不利于史学的发展。所以在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诏令:“人间有撰集国史、臧否人物者,皆令禁绝。”[8] (P38)隋文帝的诏令很明确,官方就是要垄断修史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唐承隋制,正式设立史馆,修前代史和当代史。这是史学发展的必要,是唐政府对修史机构的进一步完善与确立。
二 唐初史馆特点
唐初史馆与以前的史馆相比有较大的不同。前面提到过,东汉兰台、东观是中国古代史馆建置的滥觞,但当时兰台、东观主要还是中央文献档案馆,非专门修史机构;撰修国史人员如班固、刘珍、边韶、马日磾等多是他官,临时兼掌史事,事成之后即解散。史馆是北齐统治者在北魏修史局的基础上设置的,其组织与编制相对固定,主要由监修大臣、著作部、著作佐郎、校书郎等组成。史官的品级、俸禄比较低,如著作郎(从第五品)岁禄一百二十匹(三十匹为一秩),校书郎(九品)岁禄二十八匹(七匹为一秩)。所以,有些史官不得不接受贿赂以求温饱。他们多无视史实,任情褒贬,以至于《魏书》刚修好就被“群起而攻”,称之为“秽史”。
唐初史馆情形就大不一样。太宗将史馆移至“禁中”,在政治权力中心整理古籍,修前代史和当代史。宰相监修,成为定制。史馆中,除史官外,还配备修史辅助人员。在史料收集方面,制定《诸司应送史馆事例》,规定报送方法、时限,诸部门不得拖延,有关条款近20项[ 4](P1089~1090)。史馆环境优美,“馆宇华丽,酒馔丰厚, 得厕其流者,实一时之美事”[1](P318)。 参与修史的史官多为国家重臣,如房玄龄、令孤德棻、魏征、褚遂良、长孙无忌等,这显然提高了史学在政治上、社会上的地位。尤其是唐太宗亲自参与《晋书》的修撰,这在“二十四史”修撰中是绝无仅有的现象。唐初史官享有很高的物质待遇,一部书成,朝廷另有优厚的物质赏赐,还加官晋爵。如魏征受诏总加撰定“五代史”,书成之日,除“赐物二千段”外,还“加左光禄大夫,进封郑国公”[9](P2550)。唐政府不仅对修史官奖赏晋爵,其后人也常受惠。如太宗、高宗《实录》百卷“添成”,“是日,封敬宗子选为新城县男,德棻子进为彭阳县公”[4](P1093)。唐初统治者大力抬高史馆地位,尽力为史馆的工作提供便利,因而史馆工作效率较高。
三 唐初史馆成就
唐初史馆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修前代史和修当代史两个方面。
修前朝史。中国自汉代始有为前朝修史的惯例,历朝统治者都比较重视历史记述的连续性。唐高祖采纳令孤德棻的提议,于武德五年(622)下诏修六代史,并要求史官“务加评核,博采旧闻, 义在不刊,书法不隐”[6](P6657)。贞观三年(629), 太宗复诏令姚思廉修梁、陈二史,李百药修北齐史,令孤德棻修周史,魏征修隋史,房玄龄为总监修。贞观十年(636),“五代史”修成。 贞观十五年(641)又诏令于志宁、李淳风、李延寿、 令孤德棻等修《五代史志》,至高宗显庆元年(656)成书, 后人附于《隋书》后,又称《隋志》。太宗于贞观二十年(646)下诏大开史馆, “更撰《晋书》,铨次旧闻,裁成义奖”[1](P320~321)。贞观二十二年(648)书成。参与修书者达21人,由于组织得法, 所以成书速度是唐初所修八部正史中最快的,是唐初官修前朝“正史”的代表作。
修当代史。从高祖到高宗,唐史馆修当代史情况如下:“自武德以后,有邓世隆、顾胤、李延寿、李仁实前后修撰国史,为当时所称。”[1](P320)唐承旧制,置起居郎、起居舍人,“每天子临轩, 侍立于玉阶之下,郎居其左,舍人居其右。人主有命,则逼阶延首而听之,退而编录,以为起居注”[1]。新君即位, 例命史官据一代起居注、时政记等;修前皇帝实录,成为定制。贞观初,姚思廉撰国史(纪传体)30卷;高宗显庆元年(656),长孙无忌、于志宁、 令孤德棻等补为50卷;龙朔年间,许敬宗增补为100卷。《高祖实录》20卷, 房玄龄等撰,“与许敬宗、敬播同修,止武德九年,贞观十七年书成”[2](P512)。《太宗实录》40卷,许敬宗等撰,“起即位。 尽贞观二十年。初,贞观十七年,房玄龄、许敬宗、敬播撰《今上实录》,止十四年,成二十卷。永徽五年,无忌与史官续十五年,后尽昭陵事。今四十卷,其后敬宗改定”[10](P513)。《高宗实录》30卷,刘知几等撰,“初,令孤德棻、许敬宗等撰录,止显庆三年,成二十卷上之。后刘知几与吴兢续成”[11](P513)。
关于唐初修撰的实录、国史,笔者认为基本可信。中国古代修史逐步形成了“君举必书”、“人君不观史”等观念。贞观九年(635 )十月,太宗欲观“起居注”,谏议大夫朱子奢上表阻止,陈述“人君不观史”的理由[4](P1102)。贞观十三年(639), 太宗问褚遂良(褚为谏议大夫兼知起居注)人君可否观见“起居注”,“书何等事?”贞观十四年(640),太宗问房玄龄:“不知自古当代国史, 何因不令帝王亲见之?”房玄龄说:“国史既善恶必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止应畏有忤旨,故不得见也。”[12](P262)后来,房玄龄等删略国史,修撰高祖、太宗实录“表上之”。太宗“见六月四日事,语多微文”,就对房玄龄等说:“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时为待中的魏征获悉此事,上奏言说:“陛下今遣史官正其辞,雅合至公之道。”[3](P262)太宗虽然有表政绩,“勤行三事, 望尔史官不书吾恶”之事[4](P1103),但并不能以此说他干预修史,而只能视为太宗想留善行、美名于青史的一种愿望。唐初史臣多梗直、公正,于应对太宗言辞可见一斑。故唐初实录、国史确为“直书其事”。高宗时,许敬宗“掌知国史,记事阿曲,虚美隐恶”[1], 从此“实录不实”的现象才日趋严重。
四 对后世影响及总评
唐初正式确立史馆修史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中唐、晚唐史馆主要修撰实录、国史等。五代、守、元、明、清基本上相继因袭之,且组织更为完备。五代时期,经后梁、后唐史馆努力搜集史料,到后晋时修成《旧唐书》。宋代,史馆规模更为扩大,史馆除召集人员修《五代史》和《新唐书》外,还分设国史院、实录院、日历所等,编纂实录和国史。元朝以翰林院兼国史院职掌史馆的全部修史任务。明清史馆制度有所变更。明代,史馆隶属翰林院,以翰林院的编修、修撰、检讨为史官,但不以史为专职。“遇有史书编撰,一律仰承‘圣裁’,而且由宠臣权贵监修,史官不可能充分发挥个人的史学才智。”[13](P299)清朝翰林院职掌与明朝大致一样,组织更加扩大,设有国史馆、实录馆为修史基地,又特设明史馆修《明史》。
唐初史馆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史官、史馆制度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封建文化专制主义加强的结果。史馆藉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大规模荟萃修史人才,集体修史,形成中国史学史上第一次官修史书高潮。从贞观三年(629)到显庆四年(659),30年间修成八部纪传体正史,占“二十四史”的1/3。其成书速度之快,数量之多,可谓空前绝后。若无完备的史馆修史制度,是根本不可能有这番成就的。唐初设馆修史,垄断了“正史”和国史的修撰,从此,每个新生王朝,都效法唐代,为前朝修史。这样就保证了历朝“正史”编纂的连续性,客观上起到了保存古文献,推动史学发展的作用。但史馆又是唐初统治者控制史学的一个机构。史馆修史,宰相监修,太宗时尚可,自高宗后,遇事诸多牵扯,史馆人员芜杂而又不称职者多。史馆监修大臣太多,所用非其人,“十羊九牧,其令难行;一国三公,适从何在?”[5]( P591)总之,唐初设馆修史,虽有不足,但成绩斐然,影响深远。史馆存在千余年,为中国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收稿日期:1998—08—25
标签:中国古代史论文; 历史论文; 唐朝论文; 房玄龄论文; 许敬宗论文; 晋书论文; 谋士论文; 玄武门之变论文; 隋朝论文; 汉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