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我国制定性能化规范的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陈尧[1](2021)在《腐蚀环境下基于全寿命设计需求与时变可靠度的钢结构性能退化规律研究》文中提出钢结构在服役环境、材料内部因素和外荷载等共同作用下,其抗力会随时间的发展出现衰退,缩短结构服役期内的使用寿命。钢结构因腐蚀所导致的结构全寿命耐久性问题一直是工程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制约钢结构建筑发展的难点问题之一。传统钢结构设计通常不考虑结构在全寿命周期内可靠性随时间的退化,由此引发了很多因结构耐久性不足导致的工程安全事故和经济浪费。因此,亟需从结构全寿命角度出发,将耐久性设计贯穿于结构整个全寿命周期,注重结构可靠性在全寿命周期的动态变化,把握结构在不同使用阶段的可靠指标和性能水准。按照以上需求和目标,本文主要围绕“腐蚀环境下钢结构全寿命周期性能”这一关键性课题,采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从材料、构件到体系层面研究了钢结构在海洋大气和工业大气环境下的腐蚀行为和力学性能退化规律,旨在为建立考虑腐蚀环境的钢结构全寿命设计方法提供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开展了无防护碳钢(碳钢)、镀锌防护碳钢(镀锌钢)同时在4200h模拟海洋大气环境和960h模拟工业大气环境下的腐蚀行为试验研究。对腐蚀后的试样依次进行了SEM扫描电子显微镜锈层微观形貌分析、三维非接触点蚀深度测量和腐蚀失重计算。分析了碳钢、镀锌钢在模拟海洋大气和工业大气环境下的腐蚀形貌差异,得到了碳钢点蚀深度分布模型、点蚀深度变异系数和蚀坑发展规律。进一步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室内模拟加速腐蚀与室外大气暴露腐蚀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室内外腐蚀相关性预测模型。(2)采用万能试验机和电化学工作站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外加应力与腐蚀环境耦合作用对碳钢和镀锌钢腐蚀速率的影响,并通过失重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应力的存在能够显着地减小碳钢和镀锌钢表面电阻,提高电解质在钢材表面的溶解速率,从而加快钢材腐蚀速率。根据电化学测试法和失重法的结果,分别建立了碳钢和镀锌钢应力腐蚀加速因子与弹性应力的关系模型。(3)开展了腐蚀后钢材拉伸试验,研究了腐蚀对钢材拉伸断裂形态、应力—应变曲线及力学性能(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弹性模量、极限应变和断后伸长率)的影响。得到了腐蚀后钢材各力学性能指标与平均腐蚀率的关系模型,建立了同时考虑腐蚀环境、外加应力作用和腐蚀时间的钢材应力—应变曲线。(4)采用室内加速腐蚀和机械钻铣方法分别获得了不同腐蚀程度的“均匀腐蚀”构件和局部随机点蚀构件。共开展了34根轴心受压构件局部稳定和整体稳定试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ANSYS有限元参数化分析,研究了影响腐蚀构件承载力的主要因素。针对在海洋大气和工业大气环境中常见的“均匀腐蚀”构件,建立了以平均腐蚀率和点蚀深度变异系数为影响指标的承载力随时间的退化模型,并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对于海洋环境下常发生的局部腐蚀构件,建立并验证了以平均腐蚀率、腐蚀延伸和构件正则化长细比为影响指标的承载力随时间的退化模型。(5)基于概率统计理论,将腐蚀钢构件承载力退化模型引入到构件时变功能函数中,并运用Monte Carlo随机抽样方法研究了钢构件在海洋大气和工业大气环境下可靠性随外加应力作用和时间发展的退化规律,提出了钢构件同时考虑腐蚀环境和外加应力作用的时变可靠度退化模型,用于预测腐蚀钢构件的剩余寿命。(6)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PDS模块对工业大气环境下某一6层76m高的窑尾预热器塔架结构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得到塔架结构构件可靠性随腐蚀时间发展的退化规律,并通过对结构响应指标的灵敏度进行分析,得到了影响结构时变可靠度的关键敏感性抗力因素,可为钢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7)根据钢结构所处环境腐蚀性等级的不同,提出了钢结构多层次耐久性设计目标,并给出相应的耐久性量化指标;针对不同大气腐蚀环境和钢材类型,给出结构腐蚀裕量设计建议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腐蚀环境影响的“三水准”钢结构全寿命性能化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并以实际工程为例,对具体设计流程进行阐述,给出考虑腐蚀影响的钢结构全寿命优化设计建议。论文所提基于全寿命的钢结构设计方法可为腐蚀环境下新建钢结构的设计提供科学指导,同时也可为既有钢结构的耐久性评估、寿命预测及维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刘鹏程[2](2019)在《考虑梁板柱墙协同RC框架—核心筒结构抗侧性能非线性仿真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基于三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法的有限元程序分别对承受水平荷载作用的RC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以及承受竖向荷载作用的RC框架结构和板柱结构算例进行非线性有限元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用该理论及方法分析RC结构的适用性及准确性。为分析楼板开洞及刚度特征值对RC框架-核心筒结构抗侧性能影响,设计出三组性能目标为C不同刚度特征值(底层框架剪力分担比分别为9.5%左右、18.7%左右和26.5%左右)共9个30层模型,每组模型分别考虑不开、底部一层和底部两层楼板开洞三种开洞率情况,先通过SATWE和ETABS分析软件对比分析以验证结果可靠性,再采用三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方法进行建模,考虑梁板柱墙协同,对模型进行抗侧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极限荷载和极限位移随着开洞率增大而减小,软弱层也随之下移;各楼层核心筒刚度退化速率基本大于框架,核心筒和框架较好发挥两道抗震防线作用,顶层由于框架承担剪力高于核心筒,框架刚度退化速率高于核心筒;开洞率越大,开洞层及其附近楼层框架刚度退化越为严重,核心筒刚度退化有所减弱,结构整体剪力重分配现象减弱(顶层增强)。开洞率相同的情况下,刚度特征值越大,结构剪力重分配现象越明显。以性能目标为C、底层剪力分担比为18.7%左右和不开洞的模型为基本模型,建立相同刚度特征值和开洞率但性能目标分别为B和D的2个模型进行有限元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性能目标越高(B>C>D),结构水平极限承载力越大,极限位移越小(相应延性越低),结构抗震安全储备越高。性能目标越高,结构框架和核心筒刚度退化程度越低,结构剪力重分配现象越弱。采用三参数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综合考虑刚度特征值、性能目标和开洞率三个参数的影响程度,刚度特征值的三个水平表现为底层框架剪力分担比为9.5%左右、18.7%左右和26.5%左右,性能目标三水平为D、C、B,开洞率三水平为不开、一层开洞和两层开洞,共考虑9个有限元模型,得出其极限承载力和位移。结果表明三参数对结构抗侧的影响程度为:性能目标>刚度特征值>开洞率。选取典型截面进行楼板钢筋应力分析,得出越靠近核心筒及主梁位置楼板参与空间协同工作效应程度越高,主梁区域梁板呈现“T形翼梁+两侧板膜受力”的受力机制,其余大部分楼板呈现“偏心受拉”状态。
吴迪[3](2019)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辅助决策方法研究 ——以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量化目标导向的节能标准,德国被动房标准问世以来,对全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相关标准就是在被动房标准的启发下,根据国情进行调整演化的产物,近年来在我国的建筑节能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相关标准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设计过程的后期评价,难以落实到建筑前期的方案设计阶段,造成方案设计阶段仍以技术措施为导向、优化周期长、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将目标导向的性能化设计方法落实到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方案设计阶段,本文提出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辅助决策方法”研究课题,对于在建筑前期设计阶段有效控制能耗、提升设计效率、保证被动式超低能耗总体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德国被动房标准进行了研究,对欧洲其他国家针对自身国情调整被动房标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行总结,进而分析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以被动房标准为基础的演化过程。然后,以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和现行节能设计方法的基本构成为逻辑依据,提出建筑前期方案设计阶段达成能耗目标的方法框架,包括能耗目标的分步实现、各阶段能耗目标的设定以及遴选适宜的设计策略等。确定了方法框架核心环节中“各阶段能耗目标值”及“设计策略敏感度分析”两个部分的研究步骤。基于上述框架和研究步骤,第4章在案例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居住建筑的类别,建立了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典型模型,筛选研究变量并确定变量的取值范围。第5章基于典型模型、能耗模拟、统计学分析方法及我国既有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对我国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各阶段能耗目标值进行推导。第6章基于全局敏感度分析方法,对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方案设计阶段的设计策略进行敏感度分析和排序。最后,应用研究成果对两个案例进行优化设计,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文献研究、比较分析、演绎推理等定性分析方法,及能耗模拟、回归分析、统计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提出了面向方案设计阶段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辅助决策方法框架、各阶段能耗目标值及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策略敏感度排序三个创新点,以期推进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的效率与进程。
安康[4](2019)在《绿色建筑性能化评价体系构建及能源性能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经济增长,资源和环境危机越发严重,绿色建筑作为缓解危机的有力手段正被快速推进,但目前绿色建筑的评价多是措施评价,而非性能化评价,工作量大且未必能反映绿色建筑的实际性能。本文从绿色建筑实际性能出发,结合管理学经典的关键绩效指标的概念,通过对关键性能指标的设置,构建一部便捷且能准确反映绿色建筑性能的评价体系。本文首先对国内外三大典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分析,从标准概况、评价和评级方法、评价指标体系、节能性能评价内容四个部分对三大标准深入研究,为后续建立性能化评价体系和深入能源性能评价打下基础。其后又对三大标准绿色建筑理念和关注要点、主要技术内容、实现途径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绿色建筑基础研究、鼓励指标系统化集成、建立整体性能化评价体系等六条建议,为我国制定新版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提供参考。基于对三大体系的研究分析,明确构建绿色建筑性能化评价体系的关键思路,确立关键指标提炼准则后,在“四节一环保”的框架下对三大标准进行提炼,将提炼出的三大标准中共有且最能反映建筑性能的关键指标进一步凝练,得到关键性能化指标,并对其计算方法与后续完善思路进行详细说明。其后设置性能化评价的门槛、基准、权重、打分方式及等级划分,初步构建了绿色建筑性能化评价体系。在初步构建绿色建筑性能化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能源性能评价进一步完善,提出并构建了评价围护结构整体热工性能的指标U、暖通空调系统整体能效的指标SIPLV、可再生能源利用情况的等效电比例指标X,照明性能的指标全年照明功率密度最大值Lmax。随后,运用初步完善的能源性能评价体系,对一获评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三星级的案例进行试评价,通过四个关键性能指标的计算,发现性能化评价体系具有实际反映建筑性能、能充分发挥设计人员创造性、工作量小、客观性强的优点,为我国绿色建筑预评价或后验证评价的建立提供参考。
林婧怡[5](2019)在《我国涉老建筑标准的问题与改进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背景下,养老项目的建设量猛增。涉老建筑标准在养老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不仅是保障空间与环境设计质量的手段,也是获取设计认知的途径。然而近年来涉老建筑标准逐渐暴露出一定问题,对项目建设带来了不当约束,也造成了设计认知的片面性。与此同时,养老服务业市场化的推进及国家标准体制的改革使标准的发展定位亦面临转变。在这些背景下,涉老建筑标准应如何做出应对调整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找出涉老建筑标准的问题症结所在,探索对现有标准的改进方法,以使其在养老项目建设过程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本研究首先通过对涉老建筑标准发展历程的回溯,分析了在标准体制及相关行业发展水平的影响下,涉老建筑标准呈现的发展定位及特征。然后通过对四个养老项目设计过程的案例研究,分析了涉老建筑标准的使用状况及问题,探讨了设计人员对标准的使用方式及需求。进而又通过对两项涉老建筑标准修订过程的案例研究,分析了涉老建筑标准的制定状况及问题,探讨了利益相关方对现有标准的意见及改进需求。研究结果表明,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而形成的工程建设标准体制以及处于起步阶段的养老相关行业发展水平,使涉老建筑标准长期以来呈现出体系架构平行化、制定方式单一化、编写模式指令化的特征。标准合规方式的唯一性,造成其难以应对当前养老项目差异化的建设条件或运营需求,并影响了设计结果的合规性;标准的技术依据不充分、执行目标不明确影响了设计人员使用标准的意愿,降低了标准的使用率。养老项目各利益方的需求因标准制定过程中协调机制和意见处理方式的不完善,而难以得到有效协商和落实。研究进一步归纳了涉老建筑标准的六项核心诉求作为改进目标。在借鉴国外相关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国内当前具备的改进基础与面临的难点,最终从体系内容重构、制定方式优化和编写模式转型三个方面,给出了涉老建筑标准的改进思路与具体方法。研究成果可直接应用于涉老建筑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并可为工程建设标准体制改革的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张一璐[6](2019)在《RC剪力墙结构小震与中震设计对比及其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与世界先进水平有一定距离。本文介绍了我国规范中有关性能化抗震设计的发展和现状,通过对我国规范中有关性能化抗震设计的条文对比可知,其本质是基于承载力的设计方法,其中的重要环节是对整体结构或关键构件进行中震设计。而中震设计与小震弹性设计的结构性能表现差异如何,中震设计能否提高结构性能,我国工程界有不同的看法。随着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与方法的发展,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本文从我国现行规范入手,以RC剪力墙结构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小震弹性设计方法与中震设计方法的区别及其结构抗震性能的差异,旨在对中震设计的合理性进行判断。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参考我国《抗规》、《高规》与广东省《高规》,分别采用小震弹性设计方法以及中震性能设计方法,设计了一批不同设防烈度、不同高度、不同场地类别共计48个RC剪力墙结构,进行构件设计内力与钢筋用量的对比。中震设计的构件内力和配筋量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与小震设计相比均有明显的提高,剪力的中震设计内力增幅小于弯矩。中震设计的构件箍筋配筋量增幅小于纵筋配筋量,其中一级、二级抗震等级的连梁剪力的中震设计值会出现小于小震设计的情况,按小震弹性与构造措施所设计的构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基本能够满足连梁中震不屈服的性能目标。(2)采用PERFORM-3D软件对考虑中震设计的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分析和增量动力分析,对构件破坏形态、性能状态分布以及抗倒塌能力进行对比。部分连梁和第2、3层个别剪力墙考虑中震设计后剪跨比减小、弯剪比增大,导致构件趋向于剪切破坏。由增量动力分析结果可知对关键构件进行中震设计有利于提高结构的抗倒塌储备能力。(3)建立基于构件变形的RC剪力墙结构损伤指标计算方法,采用损伤指标对考虑不同中震设计方法的结构进行量化的性能评估。按《高规》或广东省《高规》进行中震设计的结构损伤程度大于小震弹性设计结构。因此对整体结构进行中震设计降低了结构整体性能,耗能构件不需要进行中震设计,现有中震设计方法存在不合理之处。
田昊雨[7](2018)在《预制框撑墙的性能化设计方法和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预制混凝土构件高效配筋及性能化设计理论”(2016YFC0701402)课题组提出的预制框撑墙,具有重量轻、受力简单、施工速度快、安装快捷等优点。本文为了研究框撑墙的性能化设计方法和抗震性能,结合课题组前期的14片墙试验数据和成果,补充进行了8片框撑墙试件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初步探讨了构件层面的性能标准要求及性能化设计方法,主要得出结论如下:1、高宽比为0.58的框撑墙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结构构件从开裂、裂缝发展直至破坏,主要裂缝分别平行于对角线,随着高宽比变化破坏形态有所不同,但最后都形成交叉撑杆的破坏模式,框撑墙的屈服位移受轴压比影响较小,极限位移和破坏位移受轴压比影响较大。2、研究表明,性能化设计方法的核心是确定建筑物要达到的总体目标要求和设计性能水平,明确了总体性能目标和设计性能要求、研究分析了作用水平和作用标准,研究了性能水平和性能标准,提出了一级性能标准、二级性能标准和三级性能标准的要求。3、通过分析试验数据,提出满足一级性能标准要求的层间位移角和满足二级性能标准框撑墙构件层次的抗力要求规定。具体规定:正常使用时要求层间位移角小于1/780,承载力以构件不屈服为性能指标;修复后可正常使用时要求层间位移角小于1/280,承载力以不超过峰值荷载为性能指标;防止倒塌时要求层间位移角为1/110,承载力以峰值下降不低于85%为性能指标。本文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得出框撑墙的各阶段位移角限值,课题组应在后续研究中,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不同性能水平下框撑墙构件的性能指标。
赵烨[8](2018)在《基于形态完整性的传统乡村聚落性能化提升规划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传统乡村聚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见证,因受到地域特征、宗族思想、经济发展的影响,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研究意义。在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的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来自不同主体的需求和意愿使传统乡村聚落的生存空间遭受不断挤压,并呈现出两大乱象:“格式化”抹杀了乡村已存的多样性和乡土特色;任由村民乱搭乱建的改造导致乡村风貌凌乱无序。如何兼顾保护与发展,在建设发展中保留多元化和多样性,是目前中国传统乡村聚落需要解决的共性科学问题,也是研究难点。基于上述现实问题与价值取向,论文尝试将性能化设计思路引入保护规划,把“合理性灵活”的理念与传统乡村聚落的传统性、完整性相结合,寻求互动的规划技术,在谋求发展、提升性能的同时,尽可能保持形态完整与传统风貌。论文首先通过对我国乡村建设历程回顾、村镇规划发展梳理和他国保护经验总结,提取目前我国传统乡村聚落的发展主题——持续现代化、保护与发展、传统性特征、性能条件改善。然后,对我国传统乡村聚落的传统性和完整性进行了论述和系统建构,以“在地性、时间性、社会性、传承性”表述传统性特征,以“要素完备、结构完整、功能完善、关系完好”解释形态完整性特征,最终落实到环境条件、历史脉络、人文因子、基底要素、结构单元、标志节点六大形态落点。论文结合发展现状和村民调研,提出了围绕保护与发展的具体四大目标:保存空间结构、确保安全格局、改善使用功能、提高设施效率;建构了性能化提升规划编制的技术框架和路径,将“性能化”概念及其“合理性灵活”的技术理念从宏观思路转化为规划技术并融入整个规划过程。通过三次导入,分别从“宏观价值判断——中观项目集合——微观设计操作”对传统规划的定位、目标、内容、项目集合、参变量指标等内容进行技术拓展,完成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性能提升。论文着重通过乡村的街巷网络的适应性和可达性提升优化、地块格局的二维及三维指标反馈,阐述了操作层面上的主动调整与被动响应之间的互馈作用与意义。最后,论文以福建武夷山曹墩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对其进行了性能化提升规划,对产业发展、性能改善、环境保护、风貌存续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读和反思。论文的研究创新点在于:首先通过对传统性和完整性的解读确定传统乡村聚落的物质提升落点,将性能化提升与传统保护相结合。通过多层次导入结合的工作路径、“多性能指标合集”和“双向构建与互馈”的技术方法,对传统规划方法及主要内容进行了有效补充,使传统乡村聚落的性能提升与形态保存的平行推进得以实现。
张彤彤[9](2017)在《基于性能化防火的超高层综合体典型空间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各类超高层建筑逐年增多,近几年发展尤其快速,并多以超高层综合体的形式出现于各中大型城市。超高层综合体以其巨大的空间拓展能力和功能集合能力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在我国人口密集大,土地资源紧张的今天,建设超高层综合体是现代城市的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超高层综合体的建筑特点(如:建筑高度过大,内在人数过多,建筑结构复杂,交通体系多样等)增加了其自身和周边城市空间的火灾危险性,在我国现有的消防救援技术水平下,一旦发生超高层综合体火灾,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对周边建筑交通的影响均是难易预计的并且及其惨重的。我国现有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相关技术条文虽对高层建筑在防火设计方面做了极限值的规定,但对于超高层综合体这种不断更新的建筑类型而言,因其结构,功能,造型和空间形式的极端性的特殊要求,现有规范的对其规范性控制依旧存在滞后性和局限性,因此,运用现有规范难以确保超高层综合体一类建筑的各空间在火灾中的安全性,对某些建筑空间甚至尚无条款对其规范。性能化防火方法的提出正是基于以上问题,此方法可对具体的某一工程进行火灾全过程的模拟,主要可模拟烟气蔓延和人员疏散的规律,有针对性的制定防火设计方案。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弥补了现有规范的不足和局限,不仅有助于提升建筑的防火性能,更有助于推动新技术的发展。本论文共有九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包括相关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章对国内外超高层建筑性能化防火的研究现状进行的综述。在第三章中,结合超高层综合体空间要素以及现有防火规范中的不足,提炼超高层建筑的五大类典型空间,即竖向贯通空间、超大水平开敞空间、水平狭长空间、地下空间和外部空间,并对每种典型空间的火灾危险性进行了分析。第四章至第八章为本论文的核心章节,以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的视角,运用计算机技术,对超高层综合体五大类典型空间进行了火灾烟气蔓延和人员疏散的对比模拟实验,对“超规范”的设计方案进行性能化防火设计安全评价,对条文式规范框架内的设计方法进行优化。第九章为结论与展望。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不同于传统的防火设计,它是更注重全过程设计中烟气蔓延和人员疏散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制定防火设计方案,本文通过数字技术模拟技术为研究手段,试图探索超高层综合体中不同空间类型的防火优化策略,更有效的保障了超高层综合体及周边城市空间的防火性能。
曹笛[10](2016)在《基于防火性能化设计的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策略及数字模拟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铁路运输高速发展的阶段,大批新建、扩建、改建的综合交通枢纽防火安全问题是保障车站安全运营的重要环节,迫切需要相关理论研究的指导。因此,以国内外综合交通枢纽典型案例分析为研究基础,以性能化设计为核心,以数字模拟为技术手段,从空间类型、烟气控制、疏散策略等方面全面剖析综合交通枢纽的消防安全设计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论文核心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本体认知。首先对以铁路运输为主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国内外建设现状进行梳理,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概括综述。然后对综合交通枢纽的空间组织类型进行分类研究,构建了以空间组织类型为基础的综合交通枢纽防火性能化设计分析研究体系。最后对综合交通枢纽各功能分区的火灾风险进行评估,剖析了综合交通枢纽铁路站房火灾特点与危害,为下一步的论证提供了研究基础和数据支撑。第二部分为研究论证。首先通过典型空间的提炼,建立了基于空间类型的综合交通枢纽火灾场景设计方法,并归纳为水平复合、垂直联通和疏散限制三种典型空间。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车站空间分别进行模拟,分析并得出基于烟气控制的综合交通枢纽空间优化方法。然后通过资料整理和问卷调查,建立疏散模拟乘客行为参数,并针对不同区域的人员疏散路径进行分析。在人员仿真疏散模拟阶段,对通廊连接型和整体空间型交通枢纽进行多情景的运算分析,从而提出综合交通枢纽内部疏散的优化策略。最后对综合交通枢纽外部空间安全疏散进行研究,分析了站区外部的建筑类型以及布局特点,阐释了站区周边人流的行为特征,系统梳理了综合交通枢纽外部疏散体系设计,进而提出了综合交通枢纽外部疏散管理意见。第三部分为应用开发。运用Objective-C语言,设计开发了一款可在iOS操作系统移动设备上运行的APP应用,并对该应用使用功能进一步的完善、多平台开发和上架发布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二、对我国制定性能化规范的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我国制定性能化规范的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腐蚀环境下基于全寿命设计需求与时变可靠度的钢结构性能退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碳钢与低合金钢腐蚀行为研究现状 |
1.2.1 碳钢与低合金钢大气暴露腐蚀试验 |
1.2.2 室内模拟加速腐蚀与大气暴露腐蚀相关性研究 |
1.2.3 应力对钢材腐蚀速率的影响 |
1.2.4 钢材的腐蚀模型 |
1.3 腐蚀钢材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4 腐蚀钢板承载力研究现状 |
1.5 腐蚀钢构件承载力研究现状 |
1.6 钢结构可靠度和全寿命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
1.6.1 钢结构可靠度研究现状 |
1.6.2 钢结构全寿命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
1.7 目前研究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1.8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碳钢、镀锌钢在模拟海洋大气与工业大气环境下的腐蚀行为 |
2.1 概述 |
2.2 室内模拟加速腐蚀试验 |
2.2.1 试验前准备 |
2.2.2 盐雾试验 |
2.2.3 周浸试验 |
2.2.4 锈层表面微观形貌分析 |
2.2.5 点蚀深度测量及统计分析 |
2.2.6 平均腐蚀深度计算 |
2.3 碳钢室内模拟加速腐蚀与大气暴露腐蚀的相关性 |
2.3.1 大气腐蚀环境分类 |
2.3.2 钢材大气暴露腐蚀试验数据 |
2.3.3 碳钢室内加速腐蚀灰色预测模型建立 |
2.3.4 碳钢室内外腐蚀相关性预测模型 |
2.4 镀锌钢室内模拟加速腐蚀与大气暴露腐蚀的相关性 |
2.4.1 锌防护层的大气暴露腐蚀试验数据 |
2.4.2 镀锌钢室内加速腐蚀灰色预测模型建立 |
2.4.3 镀锌钢室内外腐蚀相关性预测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弹性应力对钢材腐蚀速率的影响及腐蚀模型的建立 |
3.1 概述 |
3.2 弹性应力对钢材腐蚀速率的影响 |
3.2.1 试样设计 |
3.2.2 电化学试验过程 |
3.2.3 电化学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4 失重法测量弹性应力对钢材腐蚀速率的影响 |
3.2.5 应力腐蚀加速因子与弹性应力关系模型 |
3.3 Richards腐蚀模型的建立 |
3.3.1 现有腐蚀模型的比较分析 |
3.3.2 Richards腐蚀模型 |
3.3.3 Richards腐蚀模型的适用性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腐蚀钢材力学性能退化规律研究 |
4.1 概述 |
4.2 材性试件设计与拉伸试验 |
4.2.1 材性试件设计 |
4.2.2 拉伸试验过程 |
4.3 材性试件拉伸试验结果 |
4.3.1 破坏现象 |
4.3.2 应力—应变曲线 |
4.4 腐蚀钢材力学性能预测模型 |
4.4.1 腐蚀钢材抗拉极限承载力预测模型 |
4.4.2 腐蚀钢材屈服强度与极限强度预测模型 |
4.4.3 腐蚀钢材弹性模量预测模型 |
4.4.4 腐蚀钢材极限应变预测模型 |
4.4.5 腐蚀钢材断后伸长率预测模型 |
4.4.6 腐蚀钢材力学性能预测模型国内外研究结果比较 |
4.5 腐蚀钢材时变应力—应变曲线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腐蚀钢构件承载力退化规律及设计方法 |
5.1 概述 |
5.2 腐蚀短柱轴心受压试验研究 |
5.2.1 短柱构件设计 |
5.2.2 点蚀深度和初始几何缺陷测量 |
5.2.3 短柱轴心受压试验 |
5.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 腐蚀长柱轴心受压试验研究 |
5.3.1 长柱构件设计 |
5.3.2 点蚀深度和初始几何缺陷测量 |
5.3.3 长柱轴心受压试验 |
5.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有限元模型建立与验证 |
5.4.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4.2 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5.5 腐蚀钢构件承载力退化规律与设计方法 |
5.5.1 腐蚀轴压板承载力退化规律 |
5.5.2 腐蚀轴压构件有限元参数化设计 |
5.5.3 均匀腐蚀轴压构件承载力退化规律 |
5.5.4 局部腐蚀轴压构件承载力退化规律 |
5.5.5 腐蚀轴压构件设计方法比较 |
5.6 腐蚀环境与应力耦合作用下钢构件承载力时变退化模型 |
5.6.1 均匀腐蚀轴压构件承载力时变退化模型 |
5.6.2 局部腐蚀轴压构件承载力时变退化模型 |
5.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腐蚀环境下钢结构非线性时变可靠度分析 |
6.1 概述 |
6.2 时变可靠度计算方法 |
6.2.1 Monte Carlo方法 |
6.2.2 ANSYS/PDS随机有限元法 |
6.3 腐蚀钢构件非线性时变可靠度分析 |
6.3.1 腐蚀钢构件概况 |
6.3.2 非线性时变可靠度分析 |
6.4 窑尾预热器塔架非线性时变可靠度分析 |
6.4.1 窑尾预热器塔架工程概况 |
6.4.2 窑尾预热器塔架有限元模型建立 |
6.4.3 窑尾预热器塔架非线性时变可靠度和灵敏度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考虑腐蚀环境的钢结构全寿命性能化设计方法 |
7.1 概述 |
7.2 腐蚀钢结构全寿命性能化设计 |
7.2.1 全寿命设计指标 |
7.2.2 钢结构耐久性设计指标 |
7.2.3 钢结构腐蚀裕量设计建议值 |
7.2.4 “三水准”全寿命性能化设计方法 |
7.3 优化设计案例分析 |
7.3.1 优化设计目标 |
7.3.2 优化方案比较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考虑梁板柱墙协同RC框架—核心筒结构抗侧性能非线性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背景 |
1.3 结构抗震分析方法进展 |
1.3.1 静力法 |
1.3.2 反应谱法 |
1.3.3 时程分析法 |
1.4 结构抗震设计方法进展 |
1.4.1 延性设计法 |
1.4.2 能力设计法 |
1.4.3 控制设计法 |
1.4.4 性能化设计法 |
1.5 研究现状 |
1.5.1 楼板开洞研究现状 |
1.5.2 性能化设计研究现状 |
1.5.3 有限元软件方法研究现状 |
1.5.4 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研究现状 |
1.6 本文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2章 RC框架-核心筒结构发展及受力特征 |
2.1 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发展 |
2.2 框架核心筒结构受力特征 |
2.2.1 外框架的受力特点 |
2.2.2 核心筒的受力特点 |
2.2.3 框架与核心筒协同工作特点 |
2.2.4 多道抗震防线与内力重分布 |
第3章 结构性能化抗震设计理论 |
3.1 性能化抗震设计的基本概念 |
3.2 性能化抗震设计的研究内容 |
3.2.1 地震作用水平和抗震设防目标 |
3.2.2 性能水平的划分 |
3.2.3 性能目标的确定 |
3.2.4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
3.3 本文性能化设计思路及方法 |
第4章 三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及应用程序 |
4.1 引言 |
4.2 空间等参数单元 |
4.3 改进和退化的等参数单元 |
4.4 三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理论 |
4.5 基于三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理论的有限元分析程序 |
4.6 材料本构关系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三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理论RC结构梁板柱墙空间协同非线性仿真验证 |
5.1 引言 |
5.2 承受水平荷载作用两层RC框架结构梁板柱空间协同非线性仿真算例. |
5.2.1 试验模型数据 |
5.2.2 试验加载方法 |
5.2.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2.4 试验与仿真结果对比 |
5.3 承受水平荷载作用RC框架剪力墙结构梁板柱墙空间协同非线性仿真算例 |
5.3.1 试验模型数据 |
5.3.2 试验加载方法 |
5.3.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3.4 试验与仿真结果对比 |
5.4 承受竖向荷载作用两层RC框架结构梁板柱空间协同非线性仿真算例. |
5.4.1 试验模型数据 |
5.4.2 试验加载方法 |
5.4.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4.4 试验与仿真结果对比 |
5.5 承受竖向荷载作用RC板柱结构梁板柱空间协同非线性仿真算例 |
5.5.1 试验模型与加载方法 |
5.5.2 有限元模型与仿真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楼板开洞及刚度特征值对RC框架-核心筒结构抗侧性能影响非线性仿真分析 |
6.1 引言 |
6.2 框架-核心筒结构分析模型的建立 |
6.2.1 结构模型的建立 |
6.2.2 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实体退化单元模型的建立 |
6.3 第一组模型有限元分析结果 |
6.3.1 模型承载及变形能力分析 |
6.3.2 破坏过程描述 |
6.3.3 模型1a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分析 |
6.3.4 模型1b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分析 |
6.3.5 模型1c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分析 |
6.3.6 第一组模型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对比 |
6.4 第二组模型有限元分析结果 |
6.4.1 模型承载及变形能力分析 |
6.4.2 模型2a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分析 |
6.4.3 模型2b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分析 |
6.4.4 模型2c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分析 |
6.4.5 第二组模型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对比 |
6.5 第三组模型有限元分析结果 |
6.5.1 模型承载及变形能力分析 |
6.5.2 模型3a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分析 |
6.5.3 模型3b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分析 |
6.5.4 模型3c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分析 |
6.5.5 第三组模型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对比 |
6.6 刚度特征值对结构抗侧性能影响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性能目标对RC框架-核心筒结构抗侧性能影响非线性仿真分析 |
7.1 引言 |
7.2 框架-核心筒结构分析模型的建立 |
7.3 考虑性能目标影响结构抗侧性能非线性仿真分析结果 |
7.3.1 模型承载及变形能力分析 |
7.3.2 模型2a-1 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分析 |
7.3.3 模型2a-2 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分析 |
7.3.4 性能目标对结构刚度退化及剪力重分配影响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刚度特征值、性能目标和楼板开洞对RC框架-核心筒结构抗侧性能影响综合分析 |
8.1 引言 |
8.2 基于正交试验方法模型参数设计 |
8.2.1 正交试验法概况 |
8.2.2 三参数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 |
8.3 框架-核心筒分析模型的建立 |
8.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8.3.2 基于正交试验法结果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RC框架-核心筒结构梁板柱墙空间协同工作机制分析 |
9.1 引言 |
9.2 楼板钢筋参与分析 |
9.3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辅助决策方法研究 ——以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及缘起 |
1.1.1 建筑节能的宏观背景 |
1.1.2 德国被动房的产生及其影响 |
1.1.3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在我国的蓬勃发展 |
1.1.4 研究缘起 |
1.2 概念界定 |
1.2.1 被动房 |
1.2.2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
1.2.3 设计辅助决策 |
1.2.4 寒冷地区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3.1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方法研究 |
1.3.2 建筑设计决策研究 |
1.3.3 方案设计阶段的能耗模拟与优化研究 |
1.3.4 研究现状分析 |
1.4 研究目的、方法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意义 |
1.5 创新点与研究框架 |
1.5.1 创新点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从德国被动房标准到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 |
2.1 德国被动房标准分析 |
2.1.1 被动房标准 |
2.1.2 被动房设计工具包(Passive House Planning Package,PHPP) |
2.1.3 被动房标准适用性 |
2.1.4 被动房标准特点 |
2.2 欧洲其他国家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分析 |
2.2.1 英国AECB标准 |
2.2.2 挪威NS3700标准 |
2.2.3 瑞士Minergie-P标准 |
2.3 中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分析 |
2.3.1 产生背景 |
2.3.2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试行)(居住建筑)》 |
2.3.3 《北京市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技术要点》 |
2.3.4 《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 |
2.4 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的借鉴与调整 |
2.4.1 对被动房标准的借鉴 |
2.4.2 对被动房标准的调整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辅助决策方法构建 |
3.1 方法构建的逻辑基础 |
3.1.1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标准 |
3.1.2 现行节能设计方法横向分析 |
3.2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辅助决策方法框架 |
3.2.1 超低能耗目标的分步实现 |
3.2.2 设定各阶段的能耗目标 |
3.2.3 高效遴选设计策略 |
3.2.4 基本流程 |
3.3 方法框架核心环节分析 |
3.3.1 各阶段能耗目标 |
3.3.2 各阶段能耗目标值 |
3.3.3 基准评价的能耗模拟软件 |
3.3.4 设计策略敏感度分析 |
3.3.5 能耗目标值与敏感度分析的研究步骤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典型模型建立 |
4.1 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分类与案例调研 |
4.1.1 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分类 |
4.1.2 案例调研与数据处理 |
4.2 典型模型的建立 |
4.2.1 几何特征提取 |
4.2.2 典型模型建立 |
4.3 典型模型变量设置 |
4.3.1 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案例库 |
4.3.2 设计策略归纳与变量筛选 |
4.3.3 形体生成阶段变量区间赋值 |
4.3.4 综合完善阶段变量区间赋值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能耗目标值研究 |
5.1 能耗目标值的推导方法 |
5.1.1 形体生成阶段能耗目标值的推导方法 |
5.1.2 综合完善与协同深化阶段能耗目标值的推导方法 |
5.2 形体生成阶段能耗目标值研究 |
5.2.1 建筑能耗模拟 |
5.2.2 能耗模拟结果检验 |
5.2.3 形体生成阶段能耗目标值推导 |
5.3 综合完善阶段能耗目标值研究 |
5.3.1 既有标准能耗目标值分析 |
5.3.2 综合完善阶段能耗目标值推导 |
5.4 协同深化阶段能耗目标值研究 |
5.4.1 既有标准能耗目标值分析 |
5.4.2 协同深化阶段能耗目标值推导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策略敏感度分析 |
6.1 敏感度分析方法 |
6.1.1 全局敏感度分析 |
6.1.2 逐步回归 |
6.2 形体生成阶段设计策略敏感度分析 |
6.2.1 形体生成阶段能耗模拟 |
6.2.2 回归方程建立 |
6.2.3 回归方程检验 |
6.2.4 形体生成阶段设计策略敏感度分析 |
6.3 综合完善阶段设计策略敏感度分析 |
6.3.1 综合完善阶段能耗模拟 |
6.3.2 回归方程建立 |
6.3.3 回归方程检验 |
6.3.4 综合完善阶段设计策略敏感度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辅助决策方法应用 |
7.1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辅助决策方法归纳 |
7.2 案例应用一: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低层住宅优化设计 |
7.2.1 案例基本信息 |
7.2.2 建筑形体优化与决策 |
7.2.3 围护结构与HVAC系统优化与决策 |
7.3 案例应用二:寒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高层住宅优化设计 |
7.3.1 案例基本信息 |
7.3.2 建筑形体优化与决策 |
7.3.3 围护结构与HVAC系统优化与决策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工作总结 |
8.2 研究局限及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寒冷与国外类似气候条件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案例库 |
附录 B 形体生成阶段回归正交试验安排 |
附录 C 综合完善阶段回归正交试验安排 |
附录 D 平面图(案例一) |
附录 E 平面图(案例二)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绿色建筑性能化评价体系构建及能源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现有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研究 |
1.2.2 性能化相关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 |
1.2.3 绿色建筑节能性能评价 |
1.2.4 文献综述简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中美英三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调研分析 |
2.1 中国国家标准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2.1.1 标准概况 |
2.1.2 评价和评级方法 |
2.1.3 评价指标体系 |
2.1.4 节能性能评价内容 |
2.2 美国国家标准《国家绿色建筑标准》ICC/ASHRAE 700-2015 |
2.2.1 标准概况 |
2.2.2 评价和评级方法 |
2.2.3 评价指标体系 |
2.2.4 节能性能评价内容 |
2.3 英国建筑研究院环境评估法BREEAM(2018年版) |
2.3.1 标准概况 |
2.3.2 评价和评级方法 |
2.3.3 评价指标体系 |
2.3.4 节能性能评价内容 |
2.4 分析与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建筑性能化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 体系构建的目标和原则 |
3.1.1 性能化体系的目标 |
3.1.2 构建原则 |
3.2 关键性能化指标提炼 |
3.2.1 关键指标提炼原则 |
3.2.2 关键指标提炼结果与说明 |
3.2.3 关键性能化指标的凝练与说明 |
3.3 体系总体结构设置 |
3.3.1 门槛设置 |
3.3.2 基准设置与打分方式 |
3.3.3 权重设置与等级划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绿色建筑能源性能化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 构建思路 |
4.2 围护结构综合得热系数 |
4.2.1 指标构建 |
4.2.2 标准太阳辐射得热值计算 |
4.3 系统综合部分性能系数 |
4.3.1 指标构建 |
4.3.2 时间权重系数计算 |
4.4 可再生能源应用比率 |
4.5 最大照明功率密度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案例试评价与分析 |
5.1 案例概况 |
5.2 节能性能关键指标计算分析 |
5.2.1 围护结构综合得热系数 |
5.2.2 系统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 |
5.2.3 可再生能源应用比率 |
5.2.4 最大照明功率密度 |
5.3 节能性能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我国涉老建筑标准的问题与改进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建筑标准在养老项目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 |
1.1.2 当前涉老建筑标准呈现一定问题 |
1.1.3 涉老建筑标准的发展环境发生转变 |
1.2 相关研究综述与问题提出 |
1.2.1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3 已有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
1.2.4 问题提出 |
1.3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1.3.1 相关概念辨析 |
1.3.2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4 研究思路 |
1.4.1 建筑学研究视角下的建筑标准 |
1.4.2 标准化研究视角下的建筑标准 |
1.4.3 概念框架与研究路径 |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论文框架 |
1.6 研究方法 |
1.6.1 相关研究的常用方法 |
1.6.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1.6.3 研究资料的收集时间 |
1.7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2章 涉老建筑标准的发展特征与影响因素 |
2.1 涉老建筑标准发展概况 |
2.1.1 标准体制发展背景 |
2.1.2 涉老建筑标准总体发展进程 |
2.1.3 重点的涉老建筑标准发展历程回溯 |
2.1.4 涉老建筑标准总体发展状况小结 |
2.2 涉老建筑标准的发展特征分析 |
2.2.1 体系与内容架构特征 |
2.2.2 制定方式特征 |
2.2.3 编写模式特征 |
2.3 影响涉老建筑标准发展的因素分析 |
2.3.1 标准体制的影响 |
2.3.2 相关行业发展状况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涉老建筑标准的使用状况与问题 |
3.1 本章研究开展方式 |
3.1.1 案例的选取方式 |
3.1.2 资料收集方式 |
3.1.3 案例信息及特征梳理 |
3.2 标准使用状况统计分析 |
3.2.1 分析要素的确定 |
3.2.2 标准的整体使用率分析 |
3.2.3 设计结果的合规性分析 |
3.2.4 标准的使用情况小结 |
3.3 影响标准使用状况的因素分析 |
3.3.1 设计过程的影响因素识别 |
3.3.2 不同项目特征下标准使用差异分析 |
3.3.3 不同条文特征下标准使用差异分析 |
3.3.4 降低标准使用率及合规性的原因剖析 |
3.4 对标准的使用需求探讨 |
3.4.1 希望明确标准的底线要求 |
3.4.2 希望了解标准要求背后的目的及原理 |
3.4.3 希望有更充足的依据和说服力 |
3.4.4 希望标准的表述更严谨 |
3.4.5 希望标准要求更为灵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涉老建筑标准的制定状况与问题 |
4.1 本章研究开展方式 |
4.1.1 案例来源及背景信息 |
4.1.2 资料收集方式 |
4.2 标准制定流程及参与人员分析 |
4.2.1 标准制定流程梳理 |
4.2.2 参与标准制定的人员构成分析 |
4.3 标准制定过程中各方意见内容分析 |
4.3.1 意见征集情况汇总 |
4.3.2 意见内容分析方式说明 |
4.3.3 意见内容统计分析 |
4.3.4 对标准的需求小结 |
4.4 影响意见内容的因素分析 |
4.4.1 各利益方的意见关注点不同 |
4.4.2 意见单位来源及地区分布不均 |
4.4.3 现有意见征集方式不完善 |
4.5 标准制定过程中意见落实情况分析 |
4.5.1 意见落实情况统计分析 |
4.5.2 意见落实过程与结果 |
4.6 影响意见落实的因素分析 |
4.6.1 缺少明确的意见协调机制 |
4.6.2 意见落实过程中核心利益方的缺失 |
4.6.3 标准的既有定位使其难以做出有效回应 |
4.6.4 技术要求的调整缺少有效依据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涉老建筑标准的改进思路探讨 |
5.1 涉老建筑标准的核心诉求 |
5.1.1 底线诉求 |
5.1.2 目标诉求 |
5.1.3 明确性诉求 |
5.1.4 灵活性诉求 |
5.1.5 协商性诉求 |
5.1.6 配套性诉求 |
5.2 国外涉老建筑标准发展思路借鉴 |
5.2.1 国外涉老建筑标准的发展思路 |
5.2.2 国外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5.3 涉老建筑标准的改进基础 |
5.3.1 技术法规层级的明确 |
5.3.2 团体标准地位的确立 |
5.3.3 养老服务业标准化的发展 |
5.3.4 养老项目实践经验的累积 |
5.4 涉老建筑标准的总体改进思路 |
5.4.1 体系内容重构 |
5.4.2 制定方式优化 |
5.4.3 编写模式转型 |
5.5 面临的挑战与难点探讨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涉老建筑标准的改进方法 |
6.1 体系与内容架构的改进方法 |
6.1.1 底线目标的确定 |
6.1.2 技术内容的层级落位 |
6.1.3 行业间标准内容的协同 |
6.2 制定方式的改进方法 |
6.2.1 利益相关方的确定 |
6.2.2 标准编写及意见征集方式的优化 |
6.2.3 标准意见协调环节的优化 |
6.3 编写模式的改进方法 |
6.3.1 编写模式与技术内容的适应 |
6.3.2 编写模式与条文编排形式的配合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点 |
7.3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涉老建筑标准条文编写模式分析表(摘选) |
附录B 养老项目案例设计过程访谈记录(摘选) |
附录C 养老项目案例设计过程及结果分析表 |
附录D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涉老条文)内容变化分析表 |
附录E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涉老条文)意见汇总处理表(摘选) |
附录F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意见汇总处理表(摘选) |
附录G 涉老法律法规中对养老服务与设施环境的要求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RC剪力墙结构小震与中震设计对比及其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综述 |
1.3 我国基于性能抗震设计规范发展 |
1.3.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
1.3.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
1.3.3 广东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
1.3.4 国内性能化抗震设计工程应用 |
1.4 我国基于性能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基于构件变形的抗震性能设计方法综述 |
2.1 基于构件变形的抗震性能设计方法 |
2.2 性能水准划分准则与构件变形限值 |
2.2.1 RC构件性能水准的划分 |
2.2.2 RC构件破坏形态划分与变形指标限值 |
2.3 RC构件有限元分析 |
2.3.1 RC构件单元模拟 |
2.3.2 材料本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RC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设计 |
3.1 小震弹性设计 |
3.1.1 结构设计原则 |
3.1.2 弹性计算结果 |
3.2 中震性能设计 |
3.2.1 选取中震设计方法 |
3.2.2 中震与小震设计内力对比 |
3.2.3 结构配筋用量对比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虑中震设计的RC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
4.1 PERFORM-3D时程分析 |
4.1.1 地震波选取 |
4.1.2 弹塑性分析参数设置 |
4.2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 |
4.2.1 最大层间位移角 |
4.2.2 楼层剪力与倾覆弯矩 |
4.3 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构件性能评估 |
4.3.1 构件剪跨比、弯剪比分布规律 |
4.3.2 构件性能状态分布 |
4.4 结构抗倒塌储备能力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构件变形及损伤指标的地震损伤评估方法 |
5.1 基于损伤指标的地震损伤评估方法 |
5.1.1 损伤指标定义与损伤模型分类 |
5.1.2 结构构件损伤模型 |
5.1.3 结构整体损伤模型 |
5.2 基于构件变形的RC剪力墙结构损伤指标计算 |
5.2.1 构件损伤指标 |
5.2.2 整体损伤指标 |
5.2.3 RC剪力墙结构损伤描述流程 |
5.2.4 RC剪力墙结构整体失效过程的研究 |
5.3 考虑中震设计的RC剪力墙结构地震损伤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文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预制框撑墙的性能化设计方法和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现状 |
1.2.1 框撑墙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 |
1.2.2 性能化设计理论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框撑墙试验概况 |
2.1 试件设计与制作 |
2.1.1 试件设计 |
2.1.2 试件尺寸和配筋 |
2.1.3 试件制作 |
2.2 试验方案 |
2.2.1 加载装置 |
2.2.2 试验的边界条件 |
2.2.3 加载制度 |
2.2.4 量测内容及布置 |
2.3 试件材料性能测试 |
2.3.1 混凝土的材料性能试验 |
2.3.2 钢筋的材料性能试验 |
2.4 试验现象 |
2.4.1 试件F3-1-1 |
2.4.2 试件F3-1-2 |
2.4.3 试件Y3-1-1 |
2.4.4 试件Y3-1-2 |
2.4.5 试件Y3-1-3 |
2.4.6 试件Y3-2-1 |
2.4.7 试件Y3-2-2 |
2.4.8 试件Y3-2--3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框撑墙的承载能力分析 |
3.1 引言 |
3.2 框撑墙试件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 |
3.3 高宽比对框撑墙承载力的影响 |
3.4 轴压比对框撑墙的承载能力的影响 |
3.5 边缘配筋率对框撑墙的承载能力的影响 |
3.6 孔洞率对框撑墙承载力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框撑墙的变形能力分析 |
4.1 引言 |
4.2 高宽比对框撑墙变形能力的影响 |
4.3 轴压比对框撑墙变形能力的影响 |
4.4 边缘配筋率对框撑墙变形能力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框撑墙构件性能化设计 |
5.1 引言 |
5.2 性能设计的性能体系模型 |
5.2.1 性能目标要求及设计性能需求 |
5.2.2 结构的作用水平及作用标准 |
5.2.3 结构的性能水平及性能标准 |
5.3 性能化设计方法 |
5.4 框撑墙的性能设计指标 |
5.5 性能化设计步骤 |
5.6 案例分析 |
5.6.1 结构性能目标 |
5.6.2 结构计算分析 |
5.6.3 框撑墙的布置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基于形态完整性的传统乡村聚落性能化提升规划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对象 |
0.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0.4 研究方法 |
0.5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中国传统乡村发展概述 |
1.1 中国乡村发展与城镇化 |
1.2 全球各国乡村与城镇发展 |
1.3 国内外历史城镇保护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传统乡村聚落性能化保护理念的引入 |
2.1 传统乡村聚落的现状问题分析 |
2.2 意大利历史村镇保护实践与经验 |
2.3 性能提升方法介入的必要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完整性视角下的传统乡村聚落形态分析 |
3.1 传统乡村聚落的传统性与完整性 |
3.2 传统乡村聚落形态分析 |
3.3 中意村镇样本分析与比较 |
3.4 基于完整性的传统乡村聚落形态建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性能化提升规划编制技术研究 |
4.1 传统乡村聚落保护与发展的讨论和完整性作为前提 |
4.2 性能化的引入时机与运用原则 |
4.3 性能化规划技术的梳理与总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性能化视角下的聚落街巷网络建构 |
5.1 街巷系统规划与形态格局保护的关系 |
5.2 街巷系统基础性建构——结构与需求转译 |
5.3 街巷系统基础性建构——结构分析与优化 |
5.4 街巷功能的完善与调整——效率与组织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性能化视角下的聚落地块形态反馈 |
6.1 地块作为反馈主体的可能性 |
6.2 地块肌理与形态 |
6.3 形态反馈系统 |
6.4 基于地块格局反馈的两种路径操作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实证研究:武夷山九曲溪上游村庄保护规划——以曹墩村为例 |
7.1 案例背景及村落形态分析 |
7.2 性能化保护规划 |
7.3 街巷格局优化与地块形态反馈 |
7.4 性能化规划成果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中国传统乡村聚落性能化提升规划再认识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性能化防火的超高层综合体典型空间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的背景 |
1.1.2.1 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 |
1.1.2.2 超高层的发展趋势 |
1.1.2.3 建筑防火是发展超高层建筑的主要技术难题之一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超高层综合体 |
1.2.1.1 建筑高度的界定 |
1.2.1.2 超高层综合体 |
1.2.1.3 超高层综合体的火灾特点及危害 |
1.2.2 性能化防火设计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超高层综合体性能化防火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建筑性能化防火的研究概况 |
2.1.1 国外研究概况及综述 |
2.1.2 国内研究概况 |
2.2 我国超高层综合体防火研究现状 |
2.2.1 我国超高层的防火现状 |
2.2.2 我国超高层防火规范的问题 |
2.2.2.1 规范的矛盾性 |
2.2.2.2 规范的局限性 |
2.2.2.3 规范的滞后性 |
2.3 性能化防火设计模拟 |
2.3.1 火灾与疏散模拟软件 |
2.3.1.1 现有的模拟软件介绍 |
2.3.1.2 本论文采用的模拟软件 |
2.3.2 火灾烟气蔓延计算与模拟 |
2.3.2.1 火灾荷载的计算 |
2.3.2.2 火灾发展过程介绍 |
2.3.2.3 烟气发展过程 |
2.3.2.4 安全评估指标 |
2.3.3 人员安全疏散的计算与模拟 |
2.3.3.1 超高层的交通组织模式 |
2.3.3.2 影响安全疏散的主要因素 |
2.3.3.3 人安全疏散参数的设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高层综合体空间构成及火灾危险性分析 |
3.1 典型空间的提炼 |
3.1.1 建筑空间的构成要素 |
3.1.2 典型空间的提炼 |
3.1.3 典型空间的描述 |
3.2 典型空间的火灾和危险性分析 |
3.2.1 典型空间中常见材料及物品热值 |
3.2.2 竖向空间的火灾危险性 |
3.2.3 超大水平空间的火灾危险性 |
3.2.4 水平狭长空间的火灾危险性 |
3.2.5 地下空间的火灾危险性 |
3.2.6 外部空间的火灾危险性 |
3.3 超高层典型空间的组合分布方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竖向贯通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 |
4.1 竖向贯通空间的分类与防火难点 |
4.1.1 中庭空间的防火难点 |
4.1.2 交通核的防火难点 |
4.1.3 竖向缝隙空间的防火难点 |
4.1.4 设备竖井的防火难点 |
4.2 竖向贯通空间的火灾性能化模拟 |
4.2.1 模拟中庭高度对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 |
4.2.1.1 火灾场景的设置 |
4.2.1.2 运算结果及分析 |
4.2.1.3 结论与建议 |
4.2.2 模拟中庭界面方式对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 |
4.2.2.1 火灾场景的设置 |
4.2.2.2 运算结果及分析 |
4.2.2.3 结论与建议 |
4.2.3 模拟中庭的底面形状对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 |
4.2.3.1 火灾场景的设置 |
4.2.3.2 运算结果及分析 |
4.2.3.3 结论与建议 |
4.2.4 模拟玻璃幕墙与楼层间的缝隙宽度和层高对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 |
4.2.4.1 火灾场景的设置 |
4.2.4.2 运算结果对比及分析 |
4.2.4.3 结论与建议 |
4.2.5 模拟火灾中核心筒的人员疏散情况 |
4.2.5.1 火灾场景的设置 |
4.2.5.2 运算结果及分析 |
4.2.5.3 结论与建议 |
4.3 竖向贯通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4.3.1 中庭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4.3.2 交通核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4.3.2.1 交通核前室的优化策略 |
4.3.2.2 消防楼梯间和电梯井的优化策略 |
4.3.2.3 客梯辅助消防疏散的探索 |
4.3.2.4 疏散电梯的设计要求 |
4.3.2.5 疏散楼梯间的设计要求 |
4.3.3 缝隙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4.3.3.1 玻璃幕墙的优化策略 |
4.3.3.2 夹心墙与可燃材料的隔热层的优化策略 |
4.3.3.3 外墙外保温的优化策略 |
4.3.4 管道井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大水平开敞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 |
5.1 超大水平空间的分类与防火难点 |
5.1.1 避难层的防火难点 |
5.1.2 标准层的防火难点 |
5.2 超大水平开敞空间的火灾性能化模拟 |
5.2.1 模拟核心筒的位置对标准层火灾烟气的影响 |
5.2.1.1 火灾场景设计 |
5.2.1.2 运算结果对比及分析 |
5.2.1.3 结论与建议 |
5.2.2 模拟核心筒的位置对标准层人员疏散的影响 |
5.2.2.1 几何模型的对比设置 |
5.2.2.2 人群的设置 |
5.2.2.3 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 |
5.2.2.4 结论与建议 |
5.2.3 模拟标准层的平面形状对其火灾烟气的影响 |
5.2.3.1 火灾场景的设计 |
5.2.3.2 运算结果对比及分析 |
5.2.3.3 结论和建议 |
5.3 超大水平开敞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5.3.1 避难层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5.3.2 标准层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平狭长空间的性能化防火设计 |
6.1 狭长空间的分类与防火难点 |
6.1.1 疏散走道的防火难点 |
6.1.2 非疏散走道的防火难点 |
6.2 狭长空间的火灾性能化模拟 |
6.2.1 商业内街的布置形式对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 |
6.2.1.1 火灾场景的设置 |
6.2.1.2 模拟结果对比及分析 |
6.2.1.3 结论与建议 |
6.2.2 商业内街的布置形式对人员逃生的影响 |
6.2.2.1 几何模型的对比设置 |
6.2.2.2 人群的设置 |
6.2.2.3 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 |
6.2.2.4 结论与建议 |
6.3 水平狭长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6.3.1 疏散通道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6.3.2 非疏散通道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地下空间的性能化防火设计 |
7.1 地下停车库的防火难点 |
7.2 模拟地下车库的火灾烟气蔓延规律 |
7.2.1 火灾场景的设计 |
7.2.2 模拟结果对比及分析 |
7.2.3 结论与建议 |
7.3 地下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外部空间的性能化防火设计 |
8.1 超高层综合体外部空间特征 |
8.1.1 外部城市开敞空间 |
8.1.2 外部城市交通体系 |
8.1.2.1 超高层综合体周边交通调研 |
8.1.2.2 裙房与地上系统的关系 |
8.1.2.3 屋顶与停机坪的关系 |
8.1.2.4 地下空间与城市隧道的关系 |
8.2 超高层外部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8.2.1 外部城市开敞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8.2.2 外部城市交通系统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9.2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附录 5 |
附录 6 |
致谢 |
(10)基于防火性能化设计的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策略及数字模拟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综合交通枢纽特征与灾害分析 |
2.1 综合交通枢纽释义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本文研究对象 |
2.2 综合交通枢纽本体研究 |
2.2.1 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现状 |
2.2.2 客站总体布局模式 |
2.2.3 旅客乘车模式 |
2.2.4 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趋势 |
2.3 综合交通枢纽空间组织类型研究 |
2.3.1 中心环绕型 |
2.3.2 通廊连接型 |
2.3.3 整体空间型 |
2.3.4 总体分析 |
2.4 各功能分区特征与火灾灾害特点 |
2.4.1 火灾危险性分析方法 |
2.4.2 综合交通枢纽主要功能分区与火灾风险 |
2.4.3 铁路客站火灾特点及危害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火灾烟气控制的综合交通枢纽空间优化方法 |
3.1 综合交通枢纽火灾烟气模拟方法 |
3.1.1 火灾发展机理 |
3.1.2 消防性能化目标 |
3.1.3 烟气模拟软件 |
3.1.4 PyroSim软件概述 |
3.2 基于空间类型的综合交通枢纽火灾场景 |
3.2.1 火灾场景设计方法 |
3.2.2 水平复合空间 |
3.2.3 垂直联通空间 |
3.2.4 疏散限制空间 |
3.3 综合交通枢纽烟气模拟 |
3.3.1 火灾场景1—不同屋顶形式的整体大空间烟气扩散模拟 |
3.3.2 火灾场景2—候车单元自然排烟与机械排烟对比分析 |
3.3.3 火灾场景3—列车火灾对不同形式综合交通枢纽的影响分析 |
3.3.4 火灾场景4—地下候车厅火灾烟气模拟分析 |
3.3.5 火灾场景5—地下疏散限制空间火灾烟气模拟分析 |
3.4 基于烟气控制的建筑空间优化方法 |
3.4.1 空间选型与优化 |
3.4.2 构造节点 |
3.4.3 火灾探测系统 |
3.4.4 灭火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疏散仿真模拟的综合交通枢纽疏散策略 |
4.1 综合交通枢纽紧急疏散模拟方法 |
4.1.1 疏散设计规范 |
4.1.2 性能化疏散理论 |
4.1.3 国内外疏散模拟软件 |
4.1.4 BuildingEXUDOS模拟概述 |
4.2 综合交通枢纽人群疏散行为特征调查与分析 |
4.2.1 车站容量与疏散人数 |
4.2.2 车站旅客行为特征 |
4.2.3 车站行人参数分析 |
4.2.4 火灾对疏散者的影响 |
4.3 综合交通枢纽疏散路径分析 |
4.3.1 进站候车大厅人员疏散 |
4.3.2 地下集散大厅人员疏散 |
4.3.3 候车站台人员疏散 |
4.4 通廊连接型交通枢纽疏散模拟 |
4.4.1 几何模型 |
4.4.2 疏散人员设置 |
4.4.3 情景设置1—人群密度对疏散的影响 |
4.4.4 情景设置2—反应时间对疏散的影响 |
4.4.5 情景设置3—人群特征对疏散结果的影响 |
4.4.6 情景设置4—不同疏散导向对结果的影响 |
4.4.7 情景设置5—连续瓶颈空间的疏散控制 |
4.4.8 情景设置6—长廊空间的疏散控制 |
4.4.9 结论与分析 |
4.5 整体空间型交通枢纽疏散模拟 |
4.5.1 几何模型 |
4.5.2 疏散人员设置 |
4.5.3 情景设置1—安检设施对人员疏散的影响 |
4.5.4 情景设置2—高架车道对疏散结果的影响 |
4.5.5 结论与分析 |
4.6 综合交通枢纽疏散策略 |
4.6.1 优化疏散空间 |
4.6.2 完善疏散设施 |
4.6.3 提升疏散管理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综合交通枢纽外部空间安全疏散规划 |
5.1 综合交通枢纽站区外部建筑空间 |
5.1.1 整体布局特点 |
5.1.2 商业建筑 |
5.1.3 办公建筑 |
5.1.4 旅游业建筑 |
5.1.5 住宅建筑 |
5.1.6 其他交通建筑 |
5.2 综合交通枢纽周边人流特征分析 |
5.2.1 不同建筑物内人流分析 |
5.2.2 站区周边人群分类研究 |
5.2.3 车站周边人流管理 |
5.3 综合交通枢纽外部疏散设计 |
5.3.1 外部疏散体系 |
5.3.2 换乘中心疏散 |
5.3.3 广场疏散 |
5.3.4 高架车道疏散 |
5.3.5 周边建筑疏散 |
5.4 综合交通给枢纽外部疏散管理 |
5.4.1 疏散路径 |
5.4.2 行人组织 |
5.4.3 车辆组织 |
5.4.4 立体化分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综合交通枢纽火灾人员疏散APP开发 |
6.1 国内外防灾类APP应用 |
6.2 APP功能设计 |
6.2.1 设计理念 |
6.2.2 功能框架 |
6.2.3 操作系统及编程语言 |
6.3 日常使用功能 |
6.3.1 车次到站提醒 |
6.3.2 人员定位 |
6.3.3 上传安全隐患信息 |
6.4 灾时使用功能 |
6.4.1 起火信息警报 |
6.4.2 逃生疏散路径规划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附录(一) 火灾安全疏散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近年来交通枢纽火灾事件 |
附录(三) 移动端应用APP源代码 |
四、对我国制定性能化规范的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腐蚀环境下基于全寿命设计需求与时变可靠度的钢结构性能退化规律研究[D]. 陈尧. 东南大学, 2021(02)
- [2]考虑梁板柱墙协同RC框架—核心筒结构抗侧性能非线性仿真分析[D]. 刘鹏程. 南昌大学, 2019(02)
- [3]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辅助决策方法研究 ——以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为例[D]. 吴迪. 天津大学, 2019
- [4]绿色建筑性能化评价体系构建及能源性能评价[D]. 安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5]我国涉老建筑标准的问题与改进方法研究[D]. 林婧怡. 清华大学, 2019(02)
- [6]RC剪力墙结构小震与中震设计对比及其抗震性能研究[D]. 张一璐.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预制框撑墙的性能化设计方法和抗震性能研究[D]. 田昊雨. 沈阳建筑大学, 2018(09)
- [8]基于形态完整性的传统乡村聚落性能化提升规划技术研究[D]. 赵烨. 东南大学, 2018(05)
- [9]基于性能化防火的超高层综合体典型空间优化设计研究[D]. 张彤彤. 天津大学, 2017(05)
- [10]基于防火性能化设计的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策略及数字模拟方法[D]. 曹笛. 天津大学, 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