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劳动力市场分析_求职论文

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劳动力市场分析_求职论文

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劳动力市场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市场分析论文,高职论文,劳动力论文,毕业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已经是个持续几年的老问题了,但在去年,媒体的一些报道仿佛令人看到了转机,“某省(市)高职就业率赶上(乃至超过)本科”这样的好消息扑面而来,似乎“就业导向”真是立竿见影,一“导”就灵。然而,在当年年末召开的“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公布:2005年本科生就业率为81.7%,高职为62.1%。虽说和前两年相比差距有所减小①,高职毕业生却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出的最为困难的就业群体。

一、有关就业问题的不同归因

时下经常听到一种疑问,意思大抵是说中国人力资源丰富,而人口素质较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劳动者总体文化程度和高级技术工人比例等各方面的数据也都能证明,目前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高技能人才不是过剩,而是严重短缺。尽管如此,每年大批的高职毕业生却连找个工作都成问题,即便学非所用也难以保证就业,这不是天大的悖论吗?

也有人认为高职毕业生暂时面临的就业困难并不值得大惊小怪,这只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正常现象,世界各国都曾经或者正在遇到类似的情形,况且我国还要受到人口基数庞大、下岗人员众多、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下降,以及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快等种种不利影响。但是,为什么偏偏是高等职业教育——而不是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或其它层次的职业教育——遭遇的就业问题特别严重?单从宏观就业环境进行的解释显然不能令人满意。

除了归咎于若干政策因素,或是学生过高的就业期望,我们当然可以轻易地从高职院校自身的教育质量找到“就业难”的成因。正如教育界人士经常提起的那样,“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质量的高低、优劣是决定学校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一旦质量把关不严,高职毕业生获得的文凭就不能反映其是否达到一般高等教育专门人才所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也不能提供其是否达到某些专门领域和行业专业化要求的基本信息,因此就会失去劳动力市场的信任,导致毕业生的就业危机。鉴于现今高职院校的课程模式、师资条件、实训设备等各方面大多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招收的学生也多不属于高中阶段表现最优秀的那部分人,大家对高职教育质量的担忧不无道理。

不过仅从教育系统这一方面着眼还不足以说明全部的症结,因为目前国际上对于职业教育研究的主流观点认为:“职业教育本身无法改变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问题”[1],即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单是由教育质量决定的,而更有可能源于学校外部的劳动力市场。现在一种容易为人所接受的看法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问题反映了教育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关系的一个方面,其实质是劳动力要素在生产力中的不合理配置。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不合理的配置?是劳动力市场上某些种类的专业人才供求数量失衡,还是劳动力市场本身就存在着不利于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二、基于“供给—需求”模式的理论说明

《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一书中提到,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整体转变,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竞争已从低端延伸到高端,而高等教育机构相对于市场应变速度缓慢,“统计分析表明,高职(大专)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更加突出”[2]。因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清、规划不良,所以在“有事没人干”的同时,还要有这么多的人“有人没事干”。

依据劳动经济学中的“蛛网理论”,长学制的专业教育确有可能出现“迟效”。像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周期为2—3年,再加上专业的调查论证到申报审批所需的1—2年,专业设置与经济需求之间就会存在3—5年的时间差,倘若对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预测不准,实践中的结果就是教育与市场的脱节,在高技能人才总体短缺的同时,会有一些专业的毕业生相对过剩。然而,这种应变不灵的缺陷并非只为高职院校独有,就拿学术型的本科高校来说,同样是分专业教学,同样是长学制的培养(比高职的修业年限还要长出一至两年),可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要乐观得多,而且“一些本来完全可以由高职毕业生担任的岗位,却由本科毕业、甚至由研究生占用了”[3],这又是为什么? 难道是本科高校在教学中更能贴近高技能岗位的要求?

笔者赞同一些经济学家的说法,即大量的本科毕业生从事专科层次的高职毕业生能够胜任的工作是一种“教育深化”的表现,而挤占高职就业空间的过程就是具有较高教育程度的人才对较低教育程度者的替代。曾有研究者从人才的供给和需求的角度,运用经济模型分析了这种“教育替代”的原因、过程及其后果,基本思想是在“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下,若是雇用不同教育程度员工的成本差异不大,用人单位选择高学历人才的意愿即得到强化,而这又激励着劳动者挤入更高一级的教育行列。两者相互作用,促使现实中用人单位的“学历门槛”越来越高,形成一种恶性重复[4]。与之类似的分析还有“职位排挤”模型,它的推导过程同样描述了较高教育程度劳动者的涌入引起较低教育程度劳动者需求的减少[5]。 如果我们把本科与高职的差异主要看作教育程度上的高低不同,那么这一类理论大约能够说明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相对于专科层次的高职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但这些还是不能解释,为什么被替代、被排挤的偏偏是高职,大量增加的高职毕业生却没有挤占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空间?要知道最近几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在培养规模增长的同时,保持了极高的毕业生就业率,2003年以来该项数值始终在95%以上,并且逐年走高。

三、劳动力市场分割条件下的分析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为高职与中职就业率的强烈反差提供了一条解释的途径。这一理论否定了传统的单一连续性劳动力市场假设,认为整个社会的劳动力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的,而是划分为不同的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的就业条件,雇用不同的劳动力。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相联系的是皮奥里(M.J.Piore)提出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该理论将劳动力市场一分为二,即第一劳动力市场(或称主要劳动力市场)和第二劳动力市场(或称次要劳动力市场):第一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工资较高,福利丰厚,工作和培训条件优越,就业有保障;第二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工资较低,福利微薄,工作条件差,易遭解雇。两个劳动力市场之间具有较强的分割性,凡是能够进入第一劳动力市场的求职者一般不愿意光顾第二劳动力市场,而在第二劳动力市场求职的人根本无法进入第一劳动力市场。

根据我国的国情,有学者认为,现阶段实际存在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应当是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和中初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6]。 那些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因其条件所限,只能进入后一个市场,在这里,与之竞争的多是没有任何专业技术的人员,他们可以轻易地取得优势。但对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而言,考虑到学生个人及其家庭为了达到高等教育水平已经支付了远远超过中等教育水平的教育成本——其中不仅包括个人直接教育成本(学费、住宿费、书籍文具费、交通费等),而且包括个人间接教育成本(或称为“机会成本”),即达到法定劳动年龄阶段的学生因上学而未就业所放弃的可能的就业收入——高职毕业生必然有一个比较高的“保留工资”水平,一旦高职毕业生的保留工资超过了中职毕业生通常的月薪起点②,技能型劳动者就不会被“依次降格使用”。为了使自身的高等教育经历不至于失去意义,高职毕业生把择业的目标锁定在前一个市场(哪怕是改行从事其他职业)就是预期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只是预期利益最大化不等于也不一定导致结果的利益最大化。

“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对国内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2005年,专科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为1333元,本科毕业生为1549元,硕士、博士则分别为2674元和2917元,即以工资而论,雇用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才的成本较高,而雇用专科或者本科毕业生并无太大的成本差异③。此时便可用到前述“教育替代”的模型,专科层次的高职毕业生与普通本科毕业生的工资水平越是接近,就越有可能为后者所替代。

四、什么是有利于高职毕业生的劳动力市场

通过以上分析,假如这个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内部也是单一连续性的,劳动力市场价格(工资)又没能很好地起到调节功能,高职毕业生遭受越来越多的排挤就是一种自然而又必然的现象。幸运的是,教育水平并非劳动力市场唯一的划分标准,现实的情况应当要比理论上完全竞争的假设复杂得多,不仅地理因素以及户籍之类的管理手段会成为人才区域间流动的障碍,更重要的是高职毕业生具有的本专业技能可以使其各自面对着有限种类的职业岗位,从而减少了发生替代的可能。事实上,高等职业教育普遍的就业率偏低,如果不是因为它的人才培养数量或规格不合时宜,那么这一事件本身即暴露了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缺乏分化。

如此看来,阻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性问题不完全是研究者经常提及的就业途径不畅通,还应包括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或分化不足,或者说,一种对高职毕业生有利的劳动力市场结构不仅要有区域的分化,而且要有专业技能,甚至可以细化到岗位技能的分割。

说到劳动力市场的区域分化,此处并不是要提倡那种对外省高职毕业生限制落户的办法(这只会造成学生异地求学容易就业难),而是强调与本科毕业生相比,高职毕业生基本上是一种地区性的生产投入要素,其中的绝大多数还应是在学校所处的区域内寻找工作。《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既然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以当地的需要为准,那么高职毕业生只有在这里才可能获得就业中的竞争优势,并且这种优势只能表现为他们能够更加适应当地用人单位特殊的岗位技能要求。要达到这一点,最为有效的途径莫过于加强高职院校的教学与生产实践的联系,因此学校和企业等用人单位开展某种形式的合作(不论是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开发还是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培养”)必不可少,此时的劳动力市场也必然处于不完全竞争的状态。

还有一个相关问题值得注意,即倘若脱离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而片面地要求拓宽高职毕业生的专业基础、形成“一专多能”,不管这类观点能够得到多少教育理论的支持,实践中却未必能够有效地帮助毕业生找到工作。因为更多选择的机会同时意味着更多的就业竞争,而高职院校颁发的证书相对于本科以上的学位证书只能算作“弱势文凭”。

注释:

① 据统计,2003年全国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3%,2004年为84%,而高职毕业生2003年就业率仅为56%,2004年也只达到61%。资源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www.moe,edu.cn

② 所谓保留工资,即求职者对工资水平一个起码的心理价位。“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在全国范围的调查中,由已经确定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对自己的起薪进行了估计,其中月薪在1000元以下的比例只有20.3%,而目前经济发达的大连市中职生的平均月工资正是1000元左右,像上海、广州这样的地方,不少专业的中职毕业生就业初期的工资水平也是以1000元为限。

③ 这也从一个方面印证了一些学者通过劳动力市场调查得出的结论,即本科毕业生就业机会最多,更高的学历与更低的学历同样有较少的就业机会。

标签:;  ;  ;  

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劳动力市场分析_求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