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的中国企业——构建开放型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主体群企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开放型论文,中国企业论文,市场经济论文,主体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企业面临的双重使命与挑战
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发展,中国企业面临着跨世纪的挑战。在一个走向开放的市场经济框架下,中国企业的发展目标何在,并将依从什么样的走向去实现目标,是值得学术界、企业界和各级政府共同思考的问题。
本世纪末下世纪初,中国将完成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过渡,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企业改革,转换企业体制只是手段而非目标,它是为了给企业创造一个必要的、基本的制度载体与运行环境。而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发,作为经济活动运行实体的中国企业,还肩负着在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使命。而完成这一使命的关键则在于市场经济中企业的成熟。而从根本上讲是在于一大批对国民经济起支配作用的企业的成熟,以便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并在国际上具有竞争能力,从而形成开放的市场经济中有效运行的主体群企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当前我国政府推动组建一批企业集团的目标是一致的。
中国企业要完成上述体制转换和实现现代化的双重使命,至少面临着如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首先,在将近20年的改革进程中,由于企业改革本身的艰难,许多相关的问题未能较快地得到解决,有些改革的难点被搁置和积累起来。这使得企业改革进展缓慢。企业改革以及与之密切关联的城市体制改革的艰难,已越来越多地为海内外人士所认识和关心,将其称之为世纪性的难题亦不过分。
其次,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完善,要求企业作为微观基础的全面适应。如果企业制度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不可能的。同样,较为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不可能离开整个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而单独建立和完善的。因此,在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中,必须建立起使各种各样的企业能够在其中有效运行的体制环境或制度载体。
还有,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根据整个经济结构和市场结构的变化,要完成企业在不同产业中的战略性调整,使各类企业在不同的产业中形成比较合理的分布。这对于我国企业是十分艰巨的任务。
此外,本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技术环境已发生并在不断地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例如,经济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强;市场导向的作用越来越大;第三产业的发展使世界经济越来越具有服务经济的特征;买方市场范围扩大,生产过剩能力增加;经济增长日益转向知识导向型;市场需求迅速变化,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新产品的开发正在跨越多重技术领域;研究与开发的费用越来越高等。中国企业的发展必须充分重视和适应这些变化,必须对国际经济技术环境的变化作出有效的反应,这无疑向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理论分析(1):从“公司经济”谈起
从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实际走向看,市场经济的成熟一方面是市场机制(主要是价格机制)的形成与完善;另一方面是市场经济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大公司的发展和成熟。到了后来,还要加上国家或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控的机制逐步完善。
本世纪以来,企业的发展进入了以“组织”变革为标志的新阶段。首先是由于企业规模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公司业务活动的多元化,不断扩大了企业所要管理的宽度,扩大了管理者所需具备的管理技术、知识和技能,这使得个人的直接管理不再可能。
其次,当企业扩展到一定规模之后,作为个人的工业企业资本家已经无法应付企业面临不断发展机会时对新的金融资本的需要。这使得股份制得以进一步发展并为公司规模扩大创造了条件。与此相一致的是股权的分散化。一方面是一些大公司的创始人去世之后,其拥有的股份往往划分给若干继承人。另一方面,小型投资者开始获得公司股票。大公司的所有权逐渐变得极为分散。
随着公司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在许多国家形成了所谓以“公司经济”(corporate cconomy)为表征经济活动主流的现代市场经济。 美国作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自然成为“公司经济”的代表。在这一经济体系下,国家的商品和劳务产出的重要份额是由大公司提供的;公司的大型规模使它们实际上成为支配社会经济、政治的王国;市场反过来成为它们(大公司)所驾驭的工具;公司不再只起到转换资源的作用,而进一步在分配资源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70年代末,如果按销售收入计算,世界上最大的公司当数美国的埃克森公司。1979年埃克森公司的销售收入为791亿美元, 税后利润为43亿美元,资产为495亿美元,雇员169000人。当时世界上还不到25 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能够超过埃克森的年销售收入。按公司销售收入与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对照表明,世界上最大的50个经济实体中有10个是美国公司。
从另一角度看,1978年美国最大的1250家公司的销售收入合计约为13000亿美元,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22497亿美元的57.78%。 (《美国统计手册》,时事出版社1992年)
其他发达国家的统计数据也为“公司经济”的表征提供了支持。笔者曾到日本的企业集团“三菱重工”的广岛制作所参观。以“三菱重工”为例,其1995—1996年财政年度的业务收入为26441亿日元, 相当于1992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0.569%。这意味着175个三菱重工这样规模的企业的业务收入相当于整个日本经济活动的规模。如按1995年平均汇率(100/8.9225)折算,三菱重工的业务收入约等于2360 亿元人民币,高于1995年广东省78个大中型企业2322.23亿元的产值, 相当于199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9452.5亿元的3.97%, 接近于湖北省的国内生产总值2391.4亿元,并分别超过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中20个的国内生产总值。(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6》资料计算)
新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韩国的大企业的扩展结果,也为“公司经济”或“企业集团经济”提供了支持。
三、理论分析(2 ):关于有效运行主体群企业的几条标准
如前所述,企业是不能离开现实的环境而独立运行,因此企业的有效运行依赖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也依赖于自身的建设与机制的完善。在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中,企业要成为有效运行的主体,必须和可能具备下述这些基本的条件。
第一,有效运行主体群企业必须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努力中,我国企业的发展也必须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可以从几方面加以阐述。一是产权关系明晰,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二是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三是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出资者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四是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应依法破产。五是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第二,有效运行主体群企业必须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特征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是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形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成为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分工在促进生产发展方面起着日益明显的作用。因此生产的专业化发展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各个企业和各种处于不同产业中企业之间通过商品市场为纽带的联系不断加强。这种分工和商品市场关系的发展不仅表现在不同的企业之间,而且也表现在集团内部的企业之间,甚至表现在一个企业内部。社会化大生产的这种特征要求企业特别重视市场经济信息;特别重视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在生产中的运用;特别重视企业内部的分工和合理组织;特别注重在企业与企业之间、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等。
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特征还表现为生产组织和分工的区域性特征和国际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从理论上来说,这是价值规律的客观作用在一定的地域和国际范围的必然表现和必然要求。承认价值规律的客观作用,承认各种经济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别和国际差别,承认市场需求的民族差别和国际差别,就应该自觉地参与区域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分工与合作。社会化大生产的这种特征要求企业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和活动的领域,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市场、寻求资源、寻求技术、寻求自身发展的各种可能的有利条件。这要求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成为跨国企业,从而引起企业内部组织及其与外部环境关系的一系列变化。
第三,有效运行主体群企业的形成必须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随着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济资源的范围不断扩大,种类不断增加,不仅各种信息、技术、政策和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关系成为了重要的经济资源,而且时间和空间这样的因素也成为了人们不可忽视的经济资源。
在整个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企业、市场、政府、消费者,乃至各种各样的国际经济组织和其他组织都在资源配置中以不同的方式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然而,不管情况变得多么复杂,市场经济体系中企业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始终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当然,市场经济体系中,消费者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也会得到特别的重视,那是因为,消费者的需求决定着企业生产的实现,因而从最终的意义上讲,它也就引导着资源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但是,消费者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始终是间接的,是通过企业来实现的,而企业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是直接的。在市场经济体系中,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也部分地是间接的,部分地也是通过引导企业行为来实现的。市场作为“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实质上不过是把消费者的意愿传递给企业的一种中介。
但是,企业配置资源的效率和效果如何,是由市场、消费者和政府等来决定和评价的。如果企业的产品不符合消费者、政府和其他方面的需要,即不符合市场需要,企业在资源配置上的效率就是低下的。因此企业为了保证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必须切实注意市场需求及其变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除了产品适合市场的需要之外,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产出和投入的对比关系。研究表明,企业要提高效率必须充分利用和符合规模的经济性、范围的经济性、速度的经济性和网络的经济性的要求。我国企业的内部组织和经营管理要符合提高效率的上述要求,还必须进行大量的改造工作。
第四,有效运行主体群企业必须能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支配作用。
建立和培育起一批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的有效运行主体群企业,要求它们在国民经济中能够发挥出不同程度的支配作用。其具体的体现可以是以下方面或以下方面之一: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可观的份额;对国家财政收入有较大的贡献;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在满足市场需求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对国家的国际收支起着重要的平衡作用;在高新技术领域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起着积极的带头作用;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能够由于自身活动的拓展带动着一大批企业的发展乃至一个或一些产业的发展等等。当然,很难要求一个企业在上述任何一个方面都能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但是要有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方面发挥出这样的作用,而且许多这样的作用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那么作为有效运行主体群企业也就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支配的作用了。
第五,有效运行主体群企业必须具有相当的成长性与活力,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由企业所处行业、企业产品所满足的市场需要、企业的科技水平、企业的组织结构所决定,不同的企业在成长的可能性和发展的潜力方面是不相同的。即使是在同一行业,也有因为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差异而有不同的成长趋势。事实上,各种各样的企业都有其生命周期。一个国家,必须保证有相当部分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否则国民经济就会出现衰落或者较大的波折。因此,为了保证我国市场经济的顺利和持续的发展,必须认真分析企业的成长性与发展潜力,培植起一批具有较强成长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这样才称得上有效运行主体群企业的形成和发展。
同时,市场经济是在世界范围内的开放经济。一国经济的发展及其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必须依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跨国企业来保证。因此,在形成和发展我国有效运行主体群企业的努力中,必须重视扶植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
四、形成有效运行主体群企业的趋势与源泉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一大批企业在迅速成长。根据我国企业过去和目前的实际情况,从所有制结构的角度来看,成为有效运行主体群的企业将来自如下方面。
(1)部分国有企业,包括国有全资企业、 国家控股或参股的股份制企业。由于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中一直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非国有制企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从总体看,国有企业的增长低于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企业,但国有企业仍将是主体群企业的重要来源。基本的理由如下:第一,目前,不论从所在行业的重要性,还是企业规模和资产份额等方面来看,国有企业仍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第二,国有企业正在进行体制转换,改革和发展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第三,从总体上看,国有企业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基础,有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第四,国有企业将来还会和过去一样得到政府有力的支持。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到1996年底我国以国有企业为主改建或新建的股份有限公司达9200多家,其中有107家企业进入了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有62家进入全国500家最大服务企业。1994 年底我国进行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工作,到1996年末试点企业有2343家,资产总计达19400亿元, 其中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2139家,占91.3%,这些企业中有一批在盈利和发展两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96年以来发展壮大企业集团的步伐明显加快,国家首批57家试点企业集团在建立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规范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发挥在结构调整中的带头作用以及提高规模效益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不少企业集团通过兼并、收购、联合、托管一大批劣势企业,资产迅速扩张,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国家重点抓的300户大企业,虽然只占国有工业企业总数的0.44%,而1996年的销售收入占43.73%,利润总额占到65.85%。国有企业的经济实力正在向优势企业集中。(见1997年8月21日和26 日《经济日报》)这些情况表明相当部分国有企业将成为我国跨世纪的有效运行主体群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部分乡镇集体企业。 这些企业基本上是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它们有些在一定的行业中已经占有重要地位,有的在国内市场或区域市场上已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也有的已经表现出集团化的发展趋势甚至成为跨国公司。据统计,乡镇企业到境外设点办厂投资目前已达3626家,总投资79亿多美元。例如广东顺德的科龙,已连续几年成为全国冰箱产销第一的厂家。此外,这类企业目前也正在进行体制转换和资产重组。例如,浙江的金轮集团租赁了安吉锦纶厂和重庆航天设计院电脑传感公司,1996年集团销售收入已达20亿元,表现出良好的前景。(见1997年12月12日《经济日报》)
(3)部分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成长壮大,特别是一部分民营科技企业近几年来成长很快。 例如, 1996年我国城乡个体工业产值达15420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5.5%,比1995年增长30.4%。另外,现在已有500 家左右上亿元业务收入的民营科技企业。由于民营企业没有过去体制留下的各种包袱,较少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具有比较灵活的经营机制,因此成长较快。只要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我国部分民营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中有效运行主体群企业是毫无疑问的。
(4)部分合资企业。 三资企业在形成我国市场经济有效运行主体群中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至1996年底我国共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8.38万个,实际利用外资额达1772亿美元。在目前已开业的14万多家外商投资企业中,绝大多数经营良好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见1997 年8月18 日《经济日报》)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近四年来,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吸收海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其中合资部分所占的比重将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而进一步提高。外商投资企业中的合资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有效运行主体群企业中将占有一定的地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资产的战略性转移,多种所有制成分的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将进一步增加,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形成的有效运行主体群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也会增加。
五、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有效运行主体群企业迅速形成的思考
形成有效运行主体群企业,既需要企业本身的改革和发展,同时需要政府的推动与相应外部环境的配适。具体而言有如下几个方面应该引起特别的重视。
第一,继续大力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革,培植一批规范的股份制企业和股份合作制企业。
股份制在适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广泛筹集资金、扩大企业规模、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方面,优点非常明显和突出。要培植和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要发展跨国企业集团,必须借助于股份制这种企业组织形式。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推进股份制改造有利于以企业兼并等方式把一些企业联合起来,迅速扩大企业规模,而且能够挽救一批经济效益低下、发展前景堪虞的企业。同时可以通过资产经营和资产重组,改变我国企业的产业分布,调整产业结构,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质量的提高。在股份制改造中,还可以通过国家控股和参股,扩大公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和影响能力。
第二,在企业改革中,把体制转换和资产重组所要求的组织创新结合起来,实现资产经营的战略转移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企业的成长和发展除了必须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外,还必须有合理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应该而且实际上也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因此,企业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发展变化的客观趋势和产品的寿命周期,恰当地重组资产结构,及时改变生产经营方向和企业产品组合。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比较长久地保持其生命力。根据组织遵循战略的原则,企业在体制转换(比如改造成股份制企业)的过程中,同时结合着进行内部其他方面适于资产重组要求的组织创新,使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管理、经营方式、人事制度等各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企业的历史表明,企业的内部组织是随着其发展壮大而不断改变的。我国应该在企业内部组织不断变革与创新。
第三,企业在其发展壮大过程中,必须完成追求经济效率的组织创新。
企业必须在长时间内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才有可能不断发展壮大。企业研究表明,当代经济中企业的效率可以来自于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速度经济性和网络经济性等几个方面。规模经济性(Economics of scale)是指随着生产量的扩大而得到的单位产品成本下降的效率。规模的经济性来自于生产要素的技术特征、专业化生产、大规模筹供、先进技术和有效的生产组织以及经验效果等。范围经济性(Economics of scope)是指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同时拥有若干个独立的产品或市场,因而可能获得比分别单独进行这些经营活动的企业更高的效率。速度经济性(Economics of speed)是指通过加速交易过程而得到流通成本的节约,这是通过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关系的协调而获得的。网络经济性(Economics of network)是指企业集团的全部经营活动以计算机为依托而形成网络,从而提高所经营商品的附加价值,并使整体成本降低。企业要在这些方面获得经济效率,也必须进行组织创新,以传统的企业组织方式是根本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
当然,企业的体制转换也要涉及内部组织的变革,上述资产重组和追求经济效率也要求企业进行组织制度的创新,这三个方面的组织创新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紧密联系的,而且其中的许多要求是一致的。
第四,充分发挥政府在培植市场经济有效运行主体群企业方面的作用。
我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一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培植市场经济有效运行主体群企业的努力中,没有政府的扶持和配合是不可能的。早在50年代,著名学者加欣克伦就提出,后进国工业化过程中经常受到来自先进国的竞争威胁,故其企业规模,从一开始就不得不大规模化。而这一大规模化的重点在于对大企业的扶持。政府通过其在银行、税收、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制度性手段,可以较快地发展大企业,赶超发达国家的经济。欧洲早期纺织业发展的历史,近代日本、韩国企业发展及其跨国化的历史,为上述模式提供了支持。
目前,我国政府通过国有企业和国家控股或参股的企业,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企业联合、兼并等政策,促进我国主体群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地位论文; 有效市场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经济日报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