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启宗 福建省安溪县第九小学 362400
摘 要:当前教育,素质教育深化发展取得较大的成效。但从整体上看,部分学校、家长仍然存在重视智育、轻视德育、忽视美育的一些片面认识。其实,这是对美育教育的一种误解。殊不知,学生本有的天性,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无不与美育息息相关。那么,什么是美育?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他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关键词:美育 德育 智育 体育 促进 融合
一、以美育促进学生美好品德的养成
1.重视美丽环境设计,陶冶美的思想
美育和德育一样,同样是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但美育更加陶冶人的性情。相比德育工作的时空局限,美育的范畴更广,例如大自然的美、人工设计构建环境的美、艺术的美、心灵的美等等;形式更多,例如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欣赏名胜古迹,观光现代城市,鉴赏创作艺术作品,向榜样、英雄、劳模学习等等。这些能使人感觉到美的事物或事迹,并能获得思想效益的都是美育的范围。同时,美育的过程又能引起人们想象更加美好的事物,激发实现更加美好愿望的强烈。这样将德育寓于美育之中,突破德育在课堂的局限,使德育能在美育更加宽阔的天地里驰骋。
2.指导美好作品欣赏,激发美的行为
美育是德育的情感基础。通过美育,可使儿童行为的目的性符合更高层次的善行义举。实践证明,无论是观看优秀的小说、电视、电影,还是欣赏迷人的音乐、绘画、舞蹈,都能对儿童起着正面的引领和导向。在我校,每年通过植树节、环保小卫士评比、到敬老院做义工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这种以美诱善的教育方法,使得儿童的人格日趋完善,使得德育工作中传统的“外压式、灌输式”教育方法转化为“内诱式”的激励教育。由此培养出更能积极乐观、主动向善的现代人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开展美的艺术活动,养成美的品行
教育不能离开感情,离开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美育表现具有形象性、愉悦性、自由性,因此,在开展德育工作中渗透美育,可以把德育的抽象理论变得生动、具体,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德育的理论说教,转变成情感的感染,这种以美来感动人,以情来触动人,渗透美育于德育之中,“入人也深,其化人也远”,最终的结果会令人意想不到的。例如在我校开展的歌咏比赛、五祖拳操汇演、主题绘画书法展、校园艺术节等等,这一曲曲悠扬的歌声,一副副动人的书画,一场场酣畅淋漓的主题演讲,都会对孩子们产生莫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些活动,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是打动了他们的情感,进一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知道善恶、识别美丑,以有道德为美,以爱国爱校为美,以心灵美为美。这种在感染和享受中获得的教育,克服了德育平铺直叙、说教式的弊端,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德育工作的新功效。
二、以美育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智育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知识和能力。能力的培养中最重要的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又包括创造力的培养。创造力体现在人的想象,而想象却是审美心理最主要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讲,审美活动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想象,想象是创造新事物最好的方法。想象力丰富的人,其审美感受也必然丰富。有了体验,有了想象,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就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爱因斯坦认为,真与美比较,美更重要,其重要就在于美更富有创造力,或者也可以说:审美是最具有想象力的。飞机、轮船的发明,牛顿的万有引力及无数新事物的产生,开始并不是通过逻辑推理的,而是通过大胆想象创造出来的。
美育对思维品质的影响,还表现在生命初期的智力启蒙和人生最重要的学校教育时期。现代科学证明,受过胎教的儿童,无论从性格气质还是从智力上都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表现。一个具有审美氛围的良好环境,是促进学生开启丰富创造力的金钥匙。
三、以美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
1.在体育授课或各种体能训练过程中,一方面教师除了要考虑运动量等因素外,要始终将美育渗透在教学之中,把素质体能的训练和形体美的训练有机地结合,施以科学的形体训练。长此以往,学生优美的形体和动作姿态,都将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得到完美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在学生日常生活习惯、饮食起居中授予正确的指导,这样有利于形体美的培养。
2.小学生在体质、体能训练过程中,除了对形体美的体验外,还会在精神、意志、成功的喜悦等经受体验。在训练过程中,学生受到训练目的和动机的支配、年龄特点、心理障碍等因素的影响,内心都会表现出幼稚和不稳定性。这就要求老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启发和指导,不但要引导学生领略各种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形体美,更要引导学生去体验、挖掘各种体育运动训练中所蕴含的内在、精神上的美。用心灵上的美,激发学生去提高、丰富形体美,从而达到美育学科陶冶性情、完美人格之目的。
参考文献
[1]甘激 《浅谈美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科学咨询,2011(22)。
[2]李景华《美育在创造力培养中的作用》.辽宁师专学报,2005.(3)。
[3]马党应《浅析学校体育的美育作用》.学科交流,2014(4)。
论文作者:谢启宗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美育论文; 德育论文; 创造力论文; 智育论文; 学生论文; 过程中论文; 德育工作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