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德育基本方法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_道德教育论文

国外德育基本方法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_道德教育论文

国外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教育论文,启示论文,学校德育论文,国外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968(2007)04-0078-03

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虽有不同特点,但道德教育作为人类精神文明世代绵延相续的一个基本手段,不同国家和地区在道德教育上的探索却具有某些共性。本文仅就国外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加以研究概括,从中探寻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发展的启示意义与借鉴价值。

一、国外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

1.注重学生在参与中获得道德发展。道德教育应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获得道德上的成熟。苏格拉底主张通过与别人谈话、讨论或辩论,激发受教育者寻求真理的积极性,引导受教育者自己进行思考,探求问题的答案,去发现真理。亚里士多德认为,“智德”(理智的道德)主要是训练、教育的产物,而“行德”(道德方面的美德)的产生发展主要是习惯的结果,即是在日常生活中依据理性的指导,反复实践得来的。在20世纪初的道德教育理论家中,强调活动特别是儿童自主活动的道德教育者更是不乏其人,杜威无疑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杜威主张“使儿童认识到他的社会遗产的唯一方法是使他去实践”[1] (P72),因为“除了教育者的努力同儿童不依赖教育者而自己主动进行的活动联系以外,教育者便变成了外来的压力。这样的教育固然可能产生一些表面的效果,但实在不能称它为教育。”[2] (P238)

美国教育界有一种共识,那就是父母、教师不应给孩子灌输某种既定的规范,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各自的价值观去选择,教育的重要职能在于引导他们怎样进行选择。父母坚信实践能缩短认知与行为的距离,让孩子拥有选择的自由。父母在给予选择自由的同时,对选择的后果提供证据,父母永远静然地站在孩子身后,以理解和支持的态度鼓励孩子付诸行动,勇敢地“去做”、“去试”。美国公民教育提倡“批判性思维法”,使学生通过反思研究来分析主要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价值分析能力和决策技能,从而培养他们参与民主社会现实生活的能力。在道德教育中,英国同样采用参与和互动的教育方法,澳大利亚则通过组织社区服务活动,帮助学生有效地参加社会生活,形成积极的品格特征,包括信赖、敬重、责任、公平、关怀、宽容、坚定、礼貌和同情等。

2.通过道德教育的立体网络施加影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形成纵横联系的道德教育的立体网络,是国外道德教育的一大显著特征。日本的家长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他们尽个人最大的财力与物力,千方百计地把下一代培养成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教养的人,日本有自发形成的“母亲读书会”,母亲通过读书、交流,以提高自己教育培养孩子的能力。学校在开展道德教育活动时,积极利用社区的教育力量,主动接受家长和社区的支援。例如,请社区居民作临时教师,或请居民家长作义务辅导员,协助学校工作,利用多余的教室,促进学生与家庭、社会的合作,成为社区学习和交流的空间,进而探索根据实际情况将学校与社会教育设施有效整合的方法。新加坡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既有各自的独立性,又相互配合,相互渗透,全方位、立体化地形成道德教育网络。新加坡的学校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特别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作用,强调学校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联系,各学校都要建立家长联谊会,建立广泛的社会教育网、教育监督站,创立融学校和社会机构为一体的互动合作的文明社区。美国的学校德育同样重视与家长和社会的合作,各校都成立有“家长——教师协会”或“联谊会”,每学期召开两次会议,交流学生情况和学校教育设想,共商德育大计。学校还同社会上有关教育单位联系,研究联手抓好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问题。

3.主张“学校即社会”的开放德育观。杜威认为:“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社会的知觉和社会的兴趣,只有在一个真正的环境中才能发展。在这种社会环境里,彼此平等相处,建立共同的经验。……我们的学校不再是脱离生活,专为学习功课的场所,而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团体”[3] (P238),所以,“校内学习应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在两者之间应有自由的相互影响。只有当其中一方的社会兴趣和另一方的社会兴趣有无数接触点的时候,才能达到这个地步。”[4] (P238)在杜威看来,道德教育必须是开放的,学校的道德教育也只有与社会生活协调统一,才能获得实际的效果并得以巩固。新加坡的学校推行真实教育,主张学校道德教育向学生展示真实的社会道德生活面貌,传授的道德知识、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应该是社会上真实可行的,符合社会推行的奖惩标准和利害后果。在英国,一些教师指出,道德教育应坚持针对现实问题,客观地分析和审视学生所关心的一切道德问题。日本的大众传媒在道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媒常常利用各种方式将政府的活动、施政方针以及某些高官的违法乱纪行为等公布于众,连续报道加以评论,或者进行舆论调查和民意测验,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注意,从而形成社会舆论,构成一种政治压力,迫使政府采取措施挽回影响,这无疑会促进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过程。

4.重视心理辅导,培养健全人格。心理辅导作为指导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手段,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国外学校的心理辅导体系相对健全和专业化,是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健全人格发展的一种重要方法。一些发达国家的心理辅导机构都是学校组织机构不可或缺的部分,学校对辅导工作的经费作了专门安排,对工作人员的聘用也有严格规定。在欧美各国的中小学均设置“心理辅导中心”,大学则普遍设置“学生服务处”与“辅导中心”,由受到过包括心理辅导专业训练的人员提供各项咨询、辅导与测验服务。高等学校的学生辅导专业性很强,有一批经过严格训练的辅导队伍,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辅导理论和技巧,可以为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多种专门化的咨询辅导服务。美国学校一般都聘请顾问或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专家配合学校专门调解人事纠纷,运用心理辅导疗法解释疑难,引导发展,且为学生保密,很受欢迎。美国大学辅导中心的咨询专家全面为学生提供发展咨询、适应咨询、障碍咨询和学习指导、就业指导等。日本近80%的学校也都建有心理咨询机构。国外面向青少年学生的辅导工作已经实现了由矫治取向向发展取向的转变,更加侧重于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和心理适应能力的发展,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及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国外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借鉴作用

我国学校德育目前遇到的一大难题是实效性较差。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信息化速度加快,纷繁的社会现象、多元的思想文化、多样的生活方式成为影响青少年道德发展的重要因素,青少年与社会接触机会增多,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日益活跃,参与意识也随之增强,学校德育变得越来越难。国外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基本方法,对促进学校德育的改革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1.改变学生的受动地位,增强学生的主体性。与国外道德教育相比,我国学校德育在调动学生主体性、参与性上做得不够,德育活动、德育课堂缺乏师生互动。教师授课模式死板,课堂气氛沉闷,德育过程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教育信息的接受具有选择性,对信息的内化也具有个体差异性。因此,我国学校德育要改变学生的受动地位,增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德育教师首先需要潜心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特点,打破传统的课堂模式,合理地安排课程内容,科学地设计课堂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思维上、情感上、行动上做到全面参与。

个体道德结构一般被认为是知(道德认知)、情(道德情感)、意(道德意志)、行(道德行为)的统一体,德育工作者还需要重视非理性因素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善于利用和灵活创设各种教育情境以增强教育效果。比如,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重视对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训练,促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外化到“行”当中,并在实践中锻炼和巩固道德意志。实践是新知识、新思想产生的源泉,实践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及道德、品格观念的内化有促进作用,而我国德育偏重知识传授,对学生的道德实践、品德训练方面重视不够,在这一点上应向历来注重实践的国外的道德教育学习。

2.整合德育力量,改变学校势单力薄的局面。家庭、学校、社会(区)是学生日常活动的三个主要空间,也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和重要阵地。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形成纵横联系的立体德育网络,就为青少年道德发展创造了协调一致、持续有效的良好环境,学校德育也才可能真正收到成效。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的立体性网络还不健全,家庭、社会常常把道德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但很多时候学校又往往是力所不及。调查表明,多数家长重视对学生学习方面的督促而忽视他们的人格发展与道德成长,社会对学生群体德育关怀也极为有限,家庭、社会中的德育资源还未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由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力量缺乏整合,学生在学校所受教育有时甚至被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削减、抵消。“行为和态度在心理上是有‘感染力的’,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重要人物怎样待人接物,可以学到道德价值观,通过接触具有关心体谅品行的人,能够促进道德成熟”[5] (P445-446),家长在孩子面前需要特别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自觉为孩子树立榜样。家长在关心孩子成绩的同时,也应关注其身心健康、品德行为状况。学校则应主动争取地方党政部门的领导和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优势,将学校德育辐射到社区中,争得社会对德育的支持配合。社会成员也应明确自身对青少年学生具有“劝其向善”的义务,履行好作为一个公民的职责。家长、学校、社会相互合作,进行力量整合,形成立体德育网络,学校德育效果自会增强。

3.转变封闭的德育观,探索开放德育新思路。学校教育是在社会环境这个大背景下进行的,学校德育必然要与周围环境发生联系。有的德育工作者常抱怨现在德育工作难做,原因是“国门大开,苍蝇蚊子都进来了”。的确,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我们在吸收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精神文化领域中一切积极成果的同时,国外一些腐朽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也会乘虚而入,而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信息都可能以各种形式通过各种渠道传播从而改变(优化或恶化)德育大环境。因此,教育者不可能回避现实中一些听起来“刺耳”,看起来“刺目”的社会问题,关起门来搞德育。在德育过程中,积极面对、主动回应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困惑和难题,也许是一种更具智慧性的德育思维。

教师应彻底放弃那种试图使学生生活在“思想无菌室”里的德育观念,对青少年学生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方面出现的问题要加以积极引导。教育者应成为学生的领航者,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教师还要着重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他们既善于吸收、利用,又能够批判、排污。

4.从育“心”做起,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识既不是起因于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因于业已形成的、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上的客体,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人在适应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同化外部信息于自身结构中,同时又不断地改变着自身认识结构以顺应外界环境。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思想品德的形成。在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正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积极活动中,主体接受外界各种刺激影响,通过主体自身的作用,逐步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6] (P356)。外部世界的信息复杂交错,乃至相互冲突,学生如何筛选、接受、内化外部信息而不导致内心世界混乱,出现了心理上的紊乱又如何处理,这就要求发展心理教育,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心理辅导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学校的心理辅导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学校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发展辅导的机构还没建立起来,一些依靠德育教师和教学机构建立起来的咨询辅导中心缺乏具备从事专门性、技术性的心理咨询和学生辅导等方面能力的专业人员,从业者的专业水平普遍有待提高,心理辅导的理论、手段、方法都还不是很成熟,需要加快速度发展。

道德教育体谅模式的提倡者们主张教育并不意味着教人们知道他们所不知的东西,教育意味着当人们不知道如何去做的时候,教他们怎样去做。德育需要深入学生的心灵才能解决学生在现实道德生活中出现的思想困惑和心理障碍,所以将心理咨询和发展辅导纳入学校德育范畴十分必要。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应健全机构,配置心理保健医生和咨询教师,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观,激励学生自我完善,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标签:;  ;  ;  ;  ;  ;  

国外德育基本方法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_道德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