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探析论文_肖磊

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探析论文_肖磊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桦甸市供电公司 吉林吉林 132400)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属于最为突出的一项先进技术,它可模拟人的思维,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对于实现电气自动化的高效控制具有重要作用。可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处理,减轻操作人员负担,获取设备运行的实时信息,简化操作流程及界面,高效整合并处理数据信息,可促使相关人员根据记录结果制定出预防电气事故发生的方案。本文就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人工智能;电气;自动化控制;应用

1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中有效应用的优势

1.1 受外界干扰程度小

传统的电气工程控制器在建立电气自动化模型时,经常会受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模型参数变化、数值计算数据与类型不同等等。而实现人工智能与电气自动化的有机融合,能够全面控制外界因素对其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干扰性也会明显下降。人工智能电器控制器对模型环境与参数的要求相对较低,其不需要获取十分精确化的动态数据信息。

1.2 计算的精确性非常高

因为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十分强大的外界抗干扰能力,因此工程师可以提前明确电气系统参数,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直接忽略参数的实时变化。而参数会划分到固定范围中去,而且不会产生太大差异,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计算的精确度。在电气工程控制过程中,工程师通过利用参数模型,便可以模拟处理一般故障,以此避免故障发生。

1.3 自动化控制能力较强

智能化技术的控制能力较强,能够全方位分析、评估、处理各种数据信息,与人工计算数据比较而言,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信息。人工智能控制系统还具备数据处理一致的特性,由于对象不同,内容也存在一定差异,可以根据现实问题的具体需求,做智能化技术集中处理,从而快速有效解决一系列相关联的问题。

1.4 便于适当调整相关参数

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在参数调整与方式控制方面独具优势,而且在实际应用中系统学习与操作也十分简单。人工智能技术在实践应用中的适应性非常强,根本不需要人工控制现场,便可以对电气系统故障进行检测与处理,并对电气工程运行中所出现的不确定性参数进行合理调整。一般来说,电力系统的不确定参数出现是无法防止的。由于测量值不准确,参数的实际值偏离设计值,再加上在运行过程中,电气系统会受到环境影响,直接造成参数明显不一致。利用抗变换性的变化、下降时间、响应时间,可以有效节约电气工程系统的人力、物力、财力。

2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实际应用

2.1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控制过程中的应用

电气控制过程本身就是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在运作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如果在实践中,电气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稳定安全的有效运行,那么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质量都会有所提升。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科学合理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将其自身的作用和价值充分体现在对于神经网络的控制上,除此之外,还可以实现对模糊系统和专家系统有效控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如果是针对模糊控制进行具体操作,那么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直接通过直流或者是交流传动的方式进行操作,这样不仅能够实现控制的基本目的,而且还能够发挥出良好的控制效果。

2.2电气设备应用

负责电气设备设计工作的人员必须熟知电路、设计、电磁场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实践经历。但以往在技术条件的限制下,以手工劳动居多,多采用经验法与实验法,很难保障设计质量,并且设计难度较高,很难从中选择出最优质的设计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 AI 技术记忆及计算能力十分突出,能够对产品从研发到出售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优化,合理配置企业的各项资源,缩短研发周期,保障产品质量,并且可快速整合各项资料,完成设计方案的制定,减轻操作人员压力,缩减人员工作时长。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可采用遗传算法,选择合适的运算对象与搜索信息,可自动获取优化后的搜索空间,能够使设计方案与流程更加科学合理,进而全面提高设计效率。此外,电气设备运行时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容易出现失误,而 AI 技术可对设备的各个运行环节进行管控,无需人工处理,并且可实现设备的自动化运作,提高设备精准度,促使电气设备的运行更加高效。

2.3故障诊断

设备运行时故障发生率较高,原因各不相同。如果未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设备的故障处理,则会加重设备的损坏程度,甚至引发其他类型的故障。针对此种问题,以往在诊断时所采用的技术与方法过于繁杂,并且无法保证诊断的可靠性。例如在变压器故障后需要收集并分析气体,然后从复杂的数据信息中判断设备有无故障,并且结果的可靠性无法得到保障。此外,传统的检测方法耗时耗力,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并且诊断结果并不可靠,容易出现错误诊断的情况,引发十分严重的后果,但在应用 AI 技术后,可实现快速诊断与处理,降低投资成本,提高诊断结果的精准度,促使电气自动化设备尽快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2.4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依旧是依靠电力运行的,电力是日常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因此持续性提供电源的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有利于电力系统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目前,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人工智能技术包括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模糊集理论等等,其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是专家系统,其明确要求必须在人工智能系统中,融入更多的经验丰富的专家知识与判断经验,一旦遇到电力系统的运行问题,可以及时调整并利用所储存的知识与经验,以此有效应对运行问题,并获得显著效果。专家系统利用的是最常见的 if-then 程序,只要条件满足,便可以及时运行。此系统要求长时间的更新数据存储,并及时补充新问题及其应对方案,防止程序遇到无法识别的问题,从而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有序运行。

2.5人工智能技术在产品优化设计方面的应用要点

不同种类的电气产品的设计方法不尽相同,如果采取统一化设计方法,就要促进传统设计经验和各种有效设计方法的有机结合,以确保产品设计质量。可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往往存在工序繁琐和设计效率水平低下等方面的突出性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电气产品性能的可靠程度显著下降。所以说,应该注重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至产品的优化设计过程当中,全面提升电气产品中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设计效率以及设计质量,然后,将此类产品扩大至更大的应用范围。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而且十分复杂,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其正在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算法的优化更新,我国已融入了世界先进的工业生产体系。而对电气自动化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电气自动化控制已不能一直沉浸在旧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中了,因此,在此形势下,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应用人工智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相信随着时代不断进步与发展,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与控制中的应用将会逐渐得到全世界范围内的人认同。

参考文献:

[1]黄西平.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思路探究[J].智库时代,2017(17):189+193.

[2]樊树森.电气自动化控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探讨[J].电脑迷,2017(12):66.

[3]刘晓宇.电气自动化控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17(12):169.

[4]贺俊.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4):58.

[5]任娜.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7,48(22):89+136.

论文作者:肖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4

标签:;  ;  ;  ;  ;  ;  ;  ;  

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探析论文_肖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