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1.01陶瓷砖按材质特性分类,可分为瓷砖(吸水率不大于0.5%)和炻瓷岩(吸水率小于0.5%不大于3%),称之为I类砖基本属于瓷质;按吸水率(E)分类,可分为底吸水率砖(I类)(E≤3%);中吸水率砖(II类)(3%<E≤10%)和高吸水率砖(III类)(E>10%),因为陶瓷砖自身的吸水率导致墙面铺贴时存在空鼓现场,一直困扰着施工单位;陶瓷砖具有强度高、致密坚实、耐磨、吸水率小、抗冻、耐污染、易于清洗、耐腐蚀、耐急冷急热、经久耐用等特点。
1.02按表面施釉与否分类,可分为有釉砖和无釉砖两种。釉面砖强度高、表面光亮、防潮、易清洗、耐腐蚀、变形小、抗急冷抗急热,表面细腻,色彩和图案丰富,风格典雅,极富装饰性。主要用于民用住宅墙面背景、宾馆、医院、实验室、办公楼、大堂等要求耐污,耐腐蚀,耐清洗的场所或部位。既有明亮清洁之感,又可保护基体,延长使用年限。
1.03现大堂、墙面背景为了达到装饰花纹的整体效果,由普通常规规格瓷砖已经成熟生产出超大板幅对纹(规格:3200*1600*6mm)的岩板订制、铺贴;通过我公司施工的贵州银行项目样板间的实践,墙面超大板幅岩板的湿贴及干挂施工工法,工艺成熟,完全能满足设计要求的使用功能和装饰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总结形成本工法。
2湿贴工法特点
超大规格岩板可铺贴于大多数建筑行业常见的基面上:如混凝土、水泥基、埋有加热设备的找平层、旧瓷砖地面、石材、金属面等。大规格岩板安装建议采用,硬底施工法,基层找平后正负误差控制在3mm以内,地面可以使用水泥自流平,待干燥且无裂缝后方可施工。施工时应保持基层清洁和无其他松散物质(灰尘、油脂、油渍、蜡、涂料、脱模化合物以及其他不利于粘合的材料)。找平后再施工可以降低施工难度、节省施工工期、节省辅料钢材骨架使用量、更有效的利用了使用空间、降低空鼓率。
3适用范围
该工法既适用于民用建筑高、大空间的墙地面大型排版工程,例如:商务大楼、办公大楼、候机大厅、候车大厅、电梯厅等共享空间的墙面工程;又适用于一般民用建筑的室内背景装修工程。
4工艺原理
大规格的瓷砖可铺贴于建筑行业常见的基面上,如混凝土,水泥基和无水石膏抹灰面上。由特殊粘结剂:如使用快干找平砂浆或地坪砂浆铺设而成的找平层等,埋有加热设备的找平层,旧瓷砖地面,石材或金属面,水泥基或石膏墙体抹灰面,膨胀水泥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石膏板及用水泥基防水产品弹性防水砂浆或人造树脂防水产品作防水处理的基面。安装前必须要检测地板对该类产品的适用性,按照现行的标准规定,基面必须达到以下情况:
①、基层必须要牢固且无裂缝,找平层的所有裂缝都必须使用环氧树脂产品;②、固化稳定:为了减少安装次数,可以使用专用粘合剂;③、坚固:有足够强大的承受可预见荷重能力和使用范围;④、干燥:基面干燥必须根据每种类型建立的方法进行测试;⑤、洁净和无其他松散物质(灰尘、油脂、油渍、蜡、涂料、脱模化合物以及其他不利于粘合的材料);⑥、基面平坦:建议厚度偏差±3mm,如果基面的平整度不在该偏差范围内,安装瓷砖前,基面必须使用快硬自流平砂浆,或者快硬水泥砂浆找平;⑦、选择合适的瓷砖胶:选择合适的瓷砖胶是从根本上确保多年坚固耐用的粘贴,并需要根据基面的类型,瓷砖的大小规格和类型,使用区域和周围环境决定。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工艺流程
5.1.1主要施工工艺流程
1.施工准备2.检验材料(主材、辅材)3.测量放线4.排版定位5.基层找平处理6.基层检验7.墙面、砖背面刮专用粘接剂8.铺砖、养护9.勾缝10.检查验收
5.2操作要点
辅料选择
由于岩板超大规格属性,选择辅料时需注意以下特性:
5.2.1柔效型
选择柔效型瓷砖胶可以保证在超大规格(3200*1600*6mm)铺贴完成后,基层产生热胀冷缩时(如地暖)降低表面岩板破裂的几率。
5.2.2抗滑移能力
当岩板湿贴在空间较高的墙面时,需考虑到瓷砖胶的抗滑移能力,以防止岩板脱落。根据EN12004标准,C2TES1级别的专用瓷砖胶可满足上述要求。
5.2.3工具使用:刮胶
使用具有倾斜凹口(间距至少10mm)的刮刀,将瓷砖胶均匀的施涂在基面上。
使用齿口较小(方形齿口间隔3-5mm)刮刀将胶黏剂施图在瓷砖背面,是岩板背面百分百满涂瓷砖胶。
5.2.4过程要点:
专用瓷砖胶打浆机搅拌均匀必须以相同的方向施涂胶粘剂于瓷砖背面和基面上(与瓷砖一边直线平行)应该以平行于瓷砖的一边直线施涂胶粘剂,不可以画圆的方式施涂,这样能减少粘贴时挤压产生的空气。
5.2.5如何避免空鼓
为更容易和更安全的处理和安装岩板,建议使用岩板搬运器或带有抽吸装置的框架。使用平行安装装置将岩板安装于基面上,以将空气挤压出去。
为确保岩板完全粘合于基面,并且挤压出所有空气,可使用振动器或者防反弹的橡胶板抚平岩板表面。
5.3留缝
保持每块岩板间的缝隙并减少相邻板块之间的不平整度,建议在岩板之间每隔50cm使用一个垫片可以使用特殊的定位工具来校正岩板之间的填缝宽度,并使之安装到位。需注意的是当大规格墙、地面铺贴时建议岩板间的缝隙至少需要保留2mm宽,小规格地面铺贴时可保留1mm宽,小面积墙面铺贴时可采用密封。应依照实际情况来考虑留缝宽度。
5.4填缝
1填缝建议使用环氧树脂填缝剂。
2填缝前,应先处理缝隙内灰尘并保持清洁。
3当采用环氧填缝剂时需注意要在填缝剂固化前处理好缝隙和残留的浆料。
5.5大规格瓷砖的处理,切割及打孔
目前处理大规格瓷砖的标准规定十分谨慎:至少需要两个人,并应使用特殊的工具和设备。
为了方便处理瓷砖,建议用带有吸盘的框架进行安装,以保持它们的坚硬,避免造成任何扭曲或弯曲。一旦该瓷砖薄板从包装解封出来,把石板长边依靠于地面成30°角且不损害基面,确定好其位置,此过程必须要额外小心。安装瓷砖时,要特别注意瓷砖发生破碎或者边角损坏。在处理和移动瓷砖之前,建议使用湿润的海绵清洁瓷砖和吸盘接触面,已取得更好的吸力。
如果瓷砖已被切割,或者部位较脆弱,建议增加更多的辅横梁以减少瓷砖的弯曲或者扭曲。为了整齐的切割或精确钻孔,瓷砖必须放在一个稳定,平坦和坚固的工作台面上。
当进行直线切割时,将切割导轨沿着待切割的线放置在瓷砖上,并用吸盘将其固定到位。在瓷砖的从内至向外,做1厘米至2厘米长的小切口。从一端到另一端完成切割,确保在整个的切割上对刀具施加相同的压力。使用瓷砖切割刀沿着切割线切割瓷砖每一端。然后把瓷砖折成两半,直到两片断开。一般建议两个人进行这个操作,这样切割不易断裂跌落。如果岩板(干挂岩板需要背铝蜂窝板)有加固背网,可使用切割机将其切割修整。
如果瓷砖边缘破碎后,边缘变得锋利或参差不齐,请用金刚石垫或研磨盘清理和打磨瓷砖边缘。也可以用沿着切割引导装置的圆盘切割器进行垂直切割。
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贯穿切割或部分切割。这种情况比通过切割和打碎瓷砖的边缘更好和更洁净。
使用干式或湿式金刚石切割机打孔。将瓷砖放在工作表面上,并标记出孔的位置。切割头相对瓷砖成一定的角度开始打孔,以便更准确地切割。一旦开始打孔,按压并沿着圆周进行切割。如果使用湿式切割法,切割区域应保持湿润。如果使用干式切割法,则在钻孔过程中清除所有产生的灰尘。
要在瓷砖上制作矩形孔,首先在矩形的每个角上切割一个圆孔。然后用圆盘切割器在每个孔之间进行直线切割。这能防止矩形的边角处产生过大的应力,从而在瓷砖本身中形成裂缝。
6材料与设备
6.0.1
一、材料技术要求
所有使用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但不只限于下列国家规范、标准与要求。
1、执行标准
Q/X2Y1-2007《干压陶瓷砖》。
GB/T4100-2006《陶瓷砖》。
2、材料基本技术参数要求
(1)瓷板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
瓷板尺寸的允许偏差
1.长度、宽度±1.0mm、2.厚度偏差最大值≤5mm、3.偏差最小值≤0.5mm、4边直度±0.2mm且最大偏差≤2.0mm、5.直角度(mm)≤2.0、6.中心弯曲度±0.2mm、翘曲度±0.2mm
注:①挂贴瓷质饰面的瓷板,其凸背纹的高度和凹背纹深度尚不应小于0.5mm。
(2)瓷板的表面质量应符合规定:
1、分层、开裂不允许2、裂纹不允许3、斑点、起泡、熔洞、落脏、磕碰坯粉、麻面、疪火不允许4、距离板面2m处目测,色差不明显
注:①当色差作为装饰目的时,不属缺陷;
②瓷板的背面和侧面,不允许有影响使用的附着物和缺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瓷砖要求标准
①、工程所选用饰面砖应附带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材料进场验收记录和国家强制检测项目的复验报告。
②、工程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
③、饰面砖放射性,必须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天然石材产品放射性防护分类控制标准》(JC518)的规定。
④、饰面砖品种、样式和颜色必须经设计单位及甲方规划设计部同意,签字确认封样后方可进场。
进场瓷砖应洁净、无污染,颜色和花纹应协调一致,与瓷砖封样无明显色差。
⑤、工程所用其它材料必须与设计要求及附带的产品合格书、性能检测报告相符。
⑥、尺寸偏差:长度<0.3mm,宽度<0.2mm,对角线偏差<0.3mm。
7质量控制要求
7.1质量主要控制标准: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1-2018
3.《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
4.《建筑工程施工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6.《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评定标准》JGJ110
7.2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施工前应认真审阅施工图纸,熟悉空间高度、进深和水、电、暖、通等相关工程的布局构造,认真根据排版图纸,墙地面完成面线进行作业施工;
2.所用材料均应按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进场验收,并符合设计要求;
3.做好施工技术交底,每道工序都应自检、互检、交接检,上道工序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4.及时按规定做好工序验收和隐蔽工程验收。
7.3各项安装质量要求:
7.3.1基层验收:
1、结构墙体已经检查和验收,不得有大的凸起,隐检、预检手续已办理。
2、结构墙面预埋水电、通风、设备安装施工完毕,通过隐蔽工程验收。
3、门窗已安装完毕,经检验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4、水平标高控制线得到项目部工程师的批准。
5、基层处理要干净,高低不平处要先凿平和修补,基层应清洁,不能有砂浆,尤其是白灰砂浆灰、油渍等,并用水湿润;墙面粉刷垂直度水平度误差在5mm以内,以便减少粘接层的使用;
6、墙面和柱面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其表面质量应符合现行《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混凝土结构工程及验收规范》。
7.3.2面层施工把控:
1、饰面砖在出厂前要求在加工厂进行预排版,剔除花纹与色差不符合要求的及缺边掉角的瓷砖,并按照排版图进行编码。
2、饰面砖墙面的造型、立面分格、颜色、光泽、花纹和图案应符合设计要求。
3、铺贴前应弹好线,在地面弹出与门口成直角的基准线,弹线应从门口开始,以保证进口处为整砖,非整砖置于阴角或家具下面,弹线应弹出纵横定位控制线。
4、采用湿作业法施工的瓷砖铺贴工程。饰面板与基体之间的灌注材料应饱满、密实。
5、铺贴前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结合层砂浆厚度,拉十字线控制其厚度和地面砖表面平整度。必须安放标准块,标准块应安放在十字线交点,对角安装。
7.3.4质量验收标准:
1、表面应平整、洁净,无污染、无缺损、无裂痕、无划伤。颜色和花纹应协调一致,无明显色差,无明显修痕。饰面砖表面应无泛碱等污染。
2、接缝应横平竖直、宽窄均匀;非整砖使用部位适宜,板边合缝应顺直;凸凹线出墙厚度应一致,上下口应平直;饰面砖面板上洞口、槽边应套割吻合,边缘应整齐。
3、嵌缝应密实、平直,宽度和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嵌填材料色泽应一致。
4、材料品种、规格、颜色、图案必须缝合设计要求,质量符合现行标准规定。
5、镶贴必须牢固,无空鼓无歪斜、缺愣掉角和裂缝等缺陷。
6、墙地砖排砖方式必须根据现场实际尺寸经施工方深化排版图经甲方专业工程师批准方可施工。
7.3.5墙面饰面砖铺贴验收标准:
允许偏差(mm)
1.立面垂直度1mm、2.表面平整度1mm、3.阴阳角方正2mm、4.接缝直线度3mm、5.接缝高低差0.5mm、6.接缝宽度差1mm
8安全措施
8.1建立和健全施工现场各项安全生产制度,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8.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安全措施或编制施工安全专项方案,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做到安全文明施工。
8.3现场作业人员须经安全教育培训,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合格后才能上岗。
8.4对作业人员进行班前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严禁违规违章作业;作业前,应按《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对作业面进行安全检查;进入施工现场和作业时必须戴好安全帽,高处作业无可靠立足点时必须系安全带,施工现场严禁吸烟,特殊工种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
8.5脚手架搭设、使用和维护及拆除,均严格执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临边、通道及洞口必须按规定设置防护措施;脚手架上堆载均匀,不得超载。
8.6加强用电管理,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配电箱、开关箱应使用标准电箱,配电系统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末端开关箱实行“一机、一箱、一闸、一保护”,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8.7加强现场材料管理,吊顶工程的材料应堆放整齐,脚手架上的余料和废料应及时清理,做到工完料清,不得随意向下抛掷,确保施工安全。
8.8加强电气、机械设备、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管理,使用电动机械设备时应有持证人员操作,无证人员不得开机和接触电源。
8.9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施工现场挂设警示标牌,严禁动用明火,严禁吸烟。
8.10项目部按规定设专职安全员,负责对现场安全及施工过程监督检查。
9环保措施
9.1按照《绿色施工导则》、《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与ISO14001环境保护体系的要求,做好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和环境保护工作。
9.2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教育和绿色施工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实行奖惩措施。
9.3选用绿色施工材料,粘结剂、嵌缝剂、清洗剂等均应选用无毒、无污染的产品。
9.4作业时尽量控制施工噪音,应选择噪声较小的施工设备,以减少减轻噪声扰民。
9.5夜间作业严禁使用强光灯,减少对环境的光污染。
9.6吊顶饰面层使用涂料类材料时,剩余材料或用后的废料,应按规定分类收集、存放,严禁随意乱倒乱放、污染环境。
10效益分析
10.1我司是施工项目所处贵阳地区,经过当地实际考察,本地的沙子含泥量远远超标,已经严重影响水泥的粘结力,加大面层的空鼓率;采用原始方法钢骨架干挂不仅增加原材料(岩板)的背板费用,运输费用还远远增加了钢材量,电焊工操作工序,更是降低了有效的使用空间。采用湿贴铺贴工艺相比,提高了生产效率,充分利用有效空间,节约了材料和人工,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综合成本,据初步计算节约费用约:105元/㎡(每平方钢架费用:85元/米*2.5米+55元/米*3米=365元/平方米;每平方原材料背衬=320元/平方米;瓷砖专用胶辅材=105元/平方米;基层处理=55元/平方米;湿贴人工费=235元/平方米;电焊工=80元/平方米;差价=(365+320+80-105-55-235)=370元/平方米;
10.2采用湿贴方案,不仅节约了钢结构需要的大量钢材,而且避免了现场焊接作业,降低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符合资源节约,节能环保,同时又减轻了劳动强度;不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11工程实例
我公司施工贵州银行精装修工程(在建)标准层样板层,应用到墙面湿贴施工工法,经过现场实践,此方法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有效的利用了使用空间。湿贴工艺可以控制到零空鼓,降低返工率,维修率,创造精品工程。本工程只是样板层实施,施工面积为100平方米,工程节约费用:370元/平方米*100平方米=3.7万元工程费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论文作者:陆彬,王飞,张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瓷砖论文; 吸水率论文; 作业论文; 墙面论文; 材料论文; 标准论文; 规格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