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胆结石;临床效果
前言
胆结石属于腹部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病情比较复杂且发病急,手术后的并发症比较多,再次复发的几率也较高,为胆外科的治疗难题之一。传统的手术对患者的伤害大,并发症多,手术后的恢复较慢。为了找寻最佳的手术方式,缓解患者的痛苦,本文针对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进行治疗的胆结石患者80例,分析对胆结石进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的临床效果
1 基本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于本院进行治疗胆结石患者80例,所选时间区间为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采用抽签法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与试验组(n=40)。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在32-80岁,平均年龄在(51.93±11.30)岁,试验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在33-79岁,平均年龄在(52.36±11.02)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组间无差异,P值>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治疗[1],即进行常规的胃肠减压,之后在患者的右肋缘下斜切口,切口长度在6-13厘米左右,对内部的情况进行检查,将胆总管切开之后将结石取出,之后将引流管放在粘连且渗出较多的地方,进行切口缝合,手术后注意抗感染治疗。
试验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在手术开始之前需要禁食,依据B超的结果对胆结石的位置以及数量进行确定之后,让患者保持仰卧位,进行麻醉之后,利用四孔法进行穿刺,建立好人工二氧化碳气腹,采用气腹针往切口注入1.5-2.0帕卡的二氧化碳气压[2],放入腹腔镜和胆道镜,依照先近处在到远处,先小后大的原则进行结石的取出,倘若进行挤压和冲洗结石仍旧无法取出,则改用石网篮进行结石的取出,取出结石之后,对胆道再次进行冲洗,利用胆道镜对胆道进行观察,确定有无出现炎症、下段梗阻等[3],放置T管进行引流,在手术后仍然需要进行禁食禁饮,并进行抗感染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通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手术后的各项指标变化。当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均消失,则判定为痊愈;当患者的检查结果部分呈现出转阴,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则判定为效果显著;当以上的情况没有任何变化,,且病情越来越严重,则判定为没效果,计算公式=痊愈+效果显著/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记录的所有资料均予以Excel SPSS20.0 for windows软件计算,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形式,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各项指标变化,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卡方检验。若P<0.05,即证实数据具有可比性。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通过观察比较可看出,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n(%)]
2.2 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各项指标对比
通过比较可知,试验组患者手术后的各项指标比对照组理想,组间具有差异(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各项指标对比
3 讨论
胆结石和喜爱吃零食,不吃早餐、肝硬化、遗传等有关系,患者会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黄疸等情况,对于胆结石,目前采用手术为最佳的治疗方式。传统的开腹手术对患者的伤害较大,不利于患者的健康恢复。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进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效果显著。腹腔镜能够对腹腔内的情况进行放大[5],让手术术野完全的暴露,能够清楚的看到胆囊、胆总管等,之后采用电凝钩进行切割组织,进行分离和止血等也比较方便,对腹腔的脏器干扰比较轻,牵拉也少,有利于手术后胃肠道的功能恢复;胆道镜能够对胆总管进行全程的探查,能将胆总管内的结石清除干净,还能够直接探视肝内胆管的变化,更有利于病情的治疗。
通过本次实验数据可知,试验组的手术后的各项指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现象可看出,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对于胆结石采取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能够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提高治疗效果,缩减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更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值得被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春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6):121.
[2]王庆丰.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临床效果分析[J].健康必读,2019(36):65.
[3]顾景,聂竹青.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9,32(20):73-74.
[4]冯旭卓,王耀华,冯媚.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9,25(33):92-94.
论文作者:杨胜东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5
标签:胆道论文; 胆结石论文; 患者论文; 腹腔镜论文; 手术后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20年第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