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采取腺叶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闫生伟

(孟州市人民医院外一科 河南 孟州 454750)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腺叶次全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甲状腺结节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甲状腺全切术、腺叶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分析2组疗效。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镇痛剂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腺叶次全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其安全性高,恢复更快。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腺叶;切除;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3-0211-02

甲状腺结节为临床治疗中一种常见病症,病发后,患者健康会受到严重影响。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治疗。本次研究主要探讨腺叶次全切除术应用于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30例2015年1月-2016年1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5)、观察组(n=15)。对照组性别:女性13例,男性2例;年龄:21~76岁,平均(39.4±3.9)岁;病程:1~7年,平均(2.7±1.1)年,其中,7例为单发,8例为多发。观察组性别:女性14例,男性1例;年龄:22~77岁,平均(40.7±2.5)岁;病程:1~6年,平均(2.6±1.3)年,单发、多发患者分别为6例、9例。2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选用腺叶次全切除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实施全麻后,患者取仰卧位,适当垫高肩部,选择于胸骨上窝2~3横指皮纹位置行6~8cm的切口,逐层切开。使用丝线将皮瓣悬吊,使用电刀将颈白线切开,一直切至甲状腺内外被膜间。实施钝性分离,凭借甲状腺拉钩将舌下肌群牵开,使腺叶充分显露。实施甲状腺上动静脉处理,然后实施甲状腺分开游离、切断操作,对甲状腺中、下动静脉进行结扎。完成甲状腺游离后,使用楔形将大部分甲状腺前侧腺体切除,将背侧甲状腺后包膜以及腺体组织保留。对照组给予甲状腺全切术治疗,手术操作与观察组相似,区别主要在于完整地将甲状腺侧叶全部切除。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镇痛剂使用量、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复发发生情况等。

1.4 疗效判定标准[1]

治愈:术后行B超、颈部CT复查可见患者临床体征及症状均完全消失,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均已回复正常,术后1年内病情未复发;好转:B超、颈部CT检查可见患者体征及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基本趋于正常,但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球蛋白抗体无明显改善;无效:与治疗前比较,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甲状腺功能指标未见好转,甚至更加严重。治愈率+好转率=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19.0统计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分别以“x-±s”、“%”表示,分别采用t、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比较有显著性。

2.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平均手术、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镇痛剂使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2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组间手术效果比较

2组治疗总有效率均均为93.33(14/15),组间差异比较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33%(2/15)、40.00%(6/1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均主要为暂时性甲状旁腺、喉返神经损伤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至少1年的随访。随访结果显示,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均有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均为6.67%,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甲状腺结节为临床治疗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甲状腺疾病,病变表现出明显多发性和弥漫性。甲状腺结节形成后,病情逆转难度大,选用药物保守治疗方式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往往会出现纤维化、出血、囊性变等情况,总体疗效较差。通过手术方式将病变组切除为目前甲状腺结节的最主要方法。诸多临床研究结果均显示,选用手术方式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疗效更为确切,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2]。

应用甲状腺全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治疗,可实现彻底将病灶清除,但术中较易伤及颈部其他组织,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大,且会对甲状腺造成较大破坏,使患者术后甲状腺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应用腺叶次全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治疗时,以患者病变组织实际情况作为根据,实施针对性切除,可有效降低周围组织、甲状腺损伤风险,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其该种术式切口相对较小,可有效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镇痛剂的使用量,这对患者术后恢复均有重要意义。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腺叶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且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比较均明显优于接受全切术的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总有效率、术后复发率比较上,2组无显著性差异。这个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腺叶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进行治疗也可取得确切疗效,安全性更高,有利于患者术后得到更快恢复,且不会增加术后复发风险。

综上所述,选用腺叶次全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治疗,总体疗效好,且术后并发症少,患者可更快恢复,术后复发率低,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辉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优劣差异[J].中国当代医药,2016,11(05):482-483.

[2]孙中华.结节性甲状腺肿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38例临床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09(02):117- 118.

[3]李荣海.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16(07):493-494.

论文作者:闫生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0

标签:;  ;  ;  ;  ;  ;  ;  ;  

甲状腺结节采取腺叶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闫生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