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胃肠镜下黏膜下肿物切除术的护理配合论文_李娜

分析胃肠镜下黏膜下肿物切除术的护理配合论文_李娜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医院 安徽 宣城 泾县242500

[摘要] 目的 分析胃肠镜下黏膜下肿物切除术的护理配合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消化道黏膜病变患者88例,根据消化道病变情况分为观察组(上消化道黏膜病变)及对照组(下消化道黏膜病变),各44例。对照组实施肠镜黏膜下肿物切除术并配合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胃镜粘膜下肿物切除术并配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完成情况、手术治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以评价护理配合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完成率、手术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镜下黏膜下肿物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实施护理配合对提升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有着积极意义,手术完成情况及治愈情况理想,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 黏膜下肿物切除;胃镜;肠镜;护理配合

消化道发生恶性病变多与消化道黏膜病变存在极为密切的关联,特别是当消化道黏膜下出现肿物后,患者的健康状况及生命安全均受到严重威胁,针对黏膜下肿物的治疗,目前常以消化道内镜治疗为主,其中常见内镜肿物切除方式主要包括胃镜下切除及肠镜下切除,然而单纯为患者实施切除手术虽有一定临床疗效,但并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还需为围术期实施相应的护理配合干预,以促进治疗效果进一步提升[1-2]。本研究就胃肠镜下黏膜下肿物切除术的护理配合作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消化道黏膜病变患者88例,根据消化道病变情况分为观察组(上消化道黏膜病变)及对照组(下消化道黏膜病变),各44例。观察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20-59岁,平均(42.14±11.54)岁;体重47-76kg,平均(62.14±7.11)kg。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20-60岁,平均(42.21±11.61)岁;体重46-77kg,平均(63.24±7.24)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研究。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实施胃镜粘膜下肿物切除术,围手术期为患者实施护理配合:①术前护理:术前6h禁饮禁食、术前常规检查,并实施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消除心理负担,促进手术配合度及依从性提升;②术中护理:术前手术器械检查,患者衣着检查,排除术中受到金属的干扰,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在实施肿物切除时根据医嘱对电刀频率、注射液等进行调整,并将肿物术后送检;③术后护理:对患者意识恢复密切监测,并实施心电监控,待患者醒来后叮嘱其饮食、运动等注意事项等。对照组患者实施肠镜黏膜下肿物切除术,围手术期实施护理方法大致与观察组相同,术前为患者使用泻药以对肠道进行清洁,术前禁止使用甘露醇灌肠,待手术完毕肠镜退出后对抽气内容增加,以减少因胀气带来的不适。

1.3 评价指标 护理效果: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完成情况及治愈情况,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切口感染、血管损伤等,根据上述指标评价患者护理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手术完成率、手术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7.50%(39/40)、95.00%(38/40)、2.50%(1/40),与对照组的95.00%(38/40)、95.00%(38/40)、2.50%(1/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0.263、0.513,P>0.05)。

3 讨论

诸多研究实验均证实消化道发生恶性病变,同消化道病变黏膜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相关性,特别是当患者消化道黏膜下出现肿物样病变,此时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易导致肿物发生恶性病变,发展为不可治愈的疾病,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3]。因此为消化道黏膜下肿物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极为关键。

临床上针对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治疗方法一直以来均以内科治疗、定期复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然而内科治疗对肿物的逆转难度较大,患者随访依从性较差,而实施外科手术虽有明显疗效,但手术实施创伤性较大,患者住院时间显著延长,且医疗费用较高,部分患者接受度并不理想[4]。随着消化内镜及内镜超声技术的高速发展及普及,消化道黏膜下肿物切除实施内镜下切除术已成为临床公认的有效的治疗手段,内镜技术的应用,无论是实施病理检查还是实施内镜切除手术治疗,均有着极佳的应用功效,然而与传统的开腹术式比较,内镜手术的实施精细度上升,对手术器械的要求更为严格且具有多样性,因此对于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极为关键[5]。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88例上消化道及下消化道黏膜病变患者分别实施胃镜切除术及肠镜切除术治疗,并对围术期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手术完成率、手术治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说明实施护理配合可帮助内镜下黏膜下肿物切除术治疗效果提升,减少患者并发症,安全性高。这是因为通过对手术围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配合,可帮助降低手术意外情况发生风险,术前为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利于提升患者配合度及依从性,帮助手术顺利实施,促进手术治疗效果进一步提升,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得手术实施安全性进一步提高[6]。

综上所述,胃肠镜下黏膜下肿物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实施护理配合对提升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有着积极意义,手术完成情况及治愈情况理想,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王玲,徐辉,倪阵,等.STER术治疗食管黏膜下病变的护理与配合[J].西南国防医药,2016,26(1):88-89.

[2]李平,王军,孙文静,等.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治疗黏膜下肿瘤12例护理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2):1693-1695.

[3]李晚女,乐梅先.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护理[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6):1246-1248.

[4]初春梅,王芳,李长锋.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配合及护理[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3):604-606.

[5]李月艳.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息肉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5,29(27):3420-3420,3421.

[6]庄瑞玉,彭卓慧.胃肠镜下黏膜下肿物切除术的护理配合[J].吉林医学,2013,34(17):3463-3464.

论文作者:李娜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下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0

标签:;  ;  ;  ;  ;  ;  ;  ;  

分析胃肠镜下黏膜下肿物切除术的护理配合论文_李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