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民工荒和技工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江论文,技工论文,三角洲地区论文,民工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据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底,长三角地区使用外来劳动力已达 1300万人。随着长三角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这一地区每年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增幅约在70万~100万人之间。近两年来,长三角地区突然出现“民工荒”和“技工荒”,主要城市中高级技工、高级技师缺口超过总需求的三分之二。解决长三角地区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供给问题,成为维持长三角这个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地位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课题。
一、供过于求仍是长三角未来时期劳动力市场的主要表现
长三角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吸纳地区。我国的国情和工业化道路的特殊性,决定了劳动就业问题在未来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2004年,我国的总人口数为13亿人,其中乡村人口为7.57亿人,考虑到城镇人口统计中超过1亿人的农村人口和非户籍常住人口中的农民务工人员,大约有九亿人属于农业人口。即使以乡村人口7.57亿人计算, 15~59岁的人口大约占68.33%,那么总的农村劳动力人口为5.17亿人。
根据我国现有的资源状况,农业部门仅能容纳1.4亿人左右的劳动力,农村理论上的剩余劳动力总量达3.8亿人左右。事实上,目前已经有很多农民在制造业等非农产业就业了。2004年底,我国在第一产业上的就业人员为3.53亿人,表明目前已经有1.64亿的农民已近脱离了传统的农业。而在现有的3.53亿农村劳动力中,至少还有两亿人仍然处于就业不足的状态。把这些劳动力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非农部门,是今后我国工业化的一项长期任务。
二、长三角地区的民工荒和技工荒
2004年以来,“民工荒”成为政府、学术界和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根据我们的调研,长三角地区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主要发生在浙江省东部地区,而江苏省和上海市,则没有像浙江一样受到劳动力严重短缺的困扰。究其原因主要有:
1.一些地区政府在推动就业和社保方面的努力不够
江苏省和上海市政府积极推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改革,而浙江省主要依靠市场推动,改革力度太小,目前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2.一些地区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低
2004年初,长三角一些地区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仍然停留在600~700元之间,大约只相当于1996年的水平。由于2002年以来,农产品的价格上升导致农民收入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而同时在城市打工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使很多人重新被吸引到农业生产的老本行去了。
3.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障
农民工处于弱势地位,权益不能保障。根据浙江省城调队的抽样调查,64%的农民工未签劳动合同,85%的农民工没有任何社会保障。超时劳动情况严重,45.3%的农民工周工作小时在58小时以上,并且大都以计件工资为由,得不到任何超时劳动补偿。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仍然屡见不鲜。此外,由于户籍限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外来劳动者在居住环境、子女就学以及文化生活、恋爱婚姻等方面,都遇到种种实际困难。
4.供需结构不匹配
长三角地区劳动力市场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供需不匹配,结构性失业严重。在浙江省,劳动力短缺主要表现为行业性、季节性和结构性。行业性表现为部分行业的部分工种劳动力缺口较大:一是制造业所需要的熟练工人,如电焊工等;二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操作工,如缝纫工、印染工等;三是第三产业所需要的服务员、营销员等;季节性表现为春节以后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需求量猛增和农产品加工旺季劳动力季节性短缺;结构性表现为劳动力的供求由于年龄、性别、技能的矛盾造成的劳动力短缺。近年来,随着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企业对劳动力的文化和技能要求不断提高,导致一些地方求职难、招工难现象并存,结构性矛盾凸现。据调查,长三角地区招工难,难在缺乏熟练技工。以制造业见长的长三角地区,最缺的就是车工、钳工、铣工等人员。有些企业甚至打出了“熟练技工,月薪5000至8000元”的招聘广告,但胜任者寥寥无几。
5.经济处于转型期
在“技工荒”的背后是长三角地区快速发展的经济。目前,长三角地区地区已基本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和采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长三角地区劳动力总体素质并不适应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据预测,技术岗位缺口大与部分新增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将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软肋”。
6.长三角地区与珠江三角洲之间存在劳动力资源的争夺
从2004年起,农民工不再像过去一样锁定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的崛起,西部大开发的启动,造成外来工分流。
长三角地区近几年大力提升用工竞争力,这些地区在保障农民工权益、用工环境、社会治安甚至招工企业的品牌上,普遍优于珠三角地区。以工资收入为例,广东最著名的服装鞋帽业20年来企业规模和对当地经济总量的贡献呈几何级增长,但外来工工资只从三四百元涨到五六百元。有数据表明,近12年里,珠三角地区外来工工资平均仅提高了68元!东莞市曾做过调查,2004年全国24个城市新员工的工资待遇平均每月660元,长三角六城市高过平均数 8.5%,而东莞却低了16.8%。
此外,从苏南开始并逐渐蔓延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新市民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农民工的归属感。在常州,专门开设以帮助外来工这一群体为主旨的60多所免费“新市民学校”,教学内容包括常州概况、劳动维权、卫生防疫、法律法规等实用知识和技能;在无锡,一些社区成立了“新市民亲情理事会”,为暂住人口提供维权等服务,引导他们树立无锡新市民的主人翁意识。理事会帮助流动人口解决子女入托、入学、招工、租房等困难事宜;在昆山,成立了“新昆山人管理委员会”,帮助60多万昆山外来工,尽量在就业、经商、购房、子女入学、车辆上牌、领取驾照等方面和本地居民一样,享受平等待遇。近年来,上海市通过制定《上海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暂行办法》来解决最急需和关注的工伤、生病、养老等问题。上海社会劳动保障局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外来务工者与上海市劳动力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标准一致,在支付方式上实现一次性支付。
两大区域的种种举动,越来越显示外来工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用工环境的改善成为竞争力。这种现象确实也警醒了珠三角!广东取消“六不准”,其实就是一个新对策。从2004年下半年广东劳动力出现结构性短缺以来,广东很快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政策和措施。
长三角与珠三角两大区域间的竞争,由此带来的劳动力需求使农民工这一群体成为受益者。目前,长三角地区的用工制度并未到位,包括拖欠工资、工伤医疗保险、子女入学难、对农民工的“歧视”等问题仍然存在,有的还相当严重。我们正处在一个建设制度的时机,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成为城市从业者,如何让他们获得平等的生存和工作空间、获得社会保障,关系到我国社会未来的和谐发展。
三、长三角地区劳动力市场尚存的问题
1.一些地区中的部分行业存在着劳动力工资低、待遇差、劳动条件恶劣的问题
目前,在长三角地区一些城市的制鞋、服装、纺织等行业,还普遍存在着工资过低的问题,有的甚至低于全国农民工平均水平。一些企业农民工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很差,往往缺乏最基本的劳动保护,许多企业使用缺乏防护措施的旧机器,噪音、粉尘、有毒气体严重超标,又不配备必需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劳保用品,对农民工不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致使其发生职业病和工伤事故的比例高。很多农民工节假日加班未享受过加班工资,有些企业甚至通过预先扣留部分工资,强迫农民工加班加点。
2.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的同时新老矛盾交织明显
以上海为例,2005年,郊区每年适龄就业人口净增近10万人,而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却无法满足。此外,上海郊区的外来从业人口超过200万人,部分乡镇外来人口甚至已超过当地人口数。由于外来劳动力吃苦耐劳、工资水平不高等因素,他们在与本地农村劳动力的竞争中占有先机,加剧了本市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在浙江,农村劳动力转移是靠民营经济的发展带动的。但浙江欠发达县(市)大多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区位条件差,本身的民营经济就不发达,又难以通过吸收外界的资金来加快发展,加上农村人口又相对较多,故转移难度较大。江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则凸显出区域的不平衡性。苏南已成为吸纳劳务输出的主要地区,在2005年上半年江苏新增输向省内市场的23.28万人中,其中14.75万人被苏南地区所吸纳,占63.36%。
3.工资成本上升与产业结构低附加值率的矛盾
长期以来,“长三角制造”凭借土地、人力等资源优势来大量吸引外资,形成大量出口。在这样的资源攫取型模式下,由于大多数企业做的是产业链低端的加工业,尽管生产规模很大,但产业质量很低。进入2005年以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面临工资上涨、原材料成本上升、土地等生产资料稀缺、能源运力吃紧、环境承载能力削弱、欧美市场的技术壁垒、倾销诉讼等因素的制约,企业不可避免地陷入“数量丰收、效益减产”的境地,传统的“低质量、低价格”增长模式越走越窄。目前,在长三角地带的两省一市中,江苏虽然外资进入较多,但存在珠三角“贴牌”经济的弊端,造成江苏的GDP高于浙江,但居民的收入比浙江低的问题。换句话说,长三角IT制造业现在已经成为“外资的天堂”。外资企业一般生产成品,其研发基地、核心技术、中间体的销售网络都由外方掌握。因此,现在进行产业升级或是继续走代工之路,已成为整个长三角地区面临的一个重要选择。考虑到劳动力缺乏是长三角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必然现象,长三角劳动力成本正逐年上升,而安徽、江西等地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因此,苏浙沪三地不少企业把投资目光瞄向这些省市,甚至更远的中部和西部等省份,是今后一个时期地区产业转移的一个必然结果,这可能导致地区经济保护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4.行业间、地区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从江苏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工资水平来看,2000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与最低行业之比为 2.61∶1,相差10163元,2004年上升为4.56∶1,相差28695元;行业细分类差距则更大,2004年为7.17∶1,相差43364元;分地区看,2004年江苏13个省辖市看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高低之比由2000年的 2.04∶1扩大到2004年的2.52∶1,绝对差距从7099元扩大到15722元。行业间、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一方面反映了长三角地区劳动力市场化的水平处于初级水平,特别是一些垄断行业的就业需求仍然不能面向市场开放;另一方面也说明劳动力就业培训方面的滞后,造成行业之间流动的巨大困难。
5.覆盖广、种类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尚待健全
随着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入这个地区,区内的人口流动也越来越频繁。如何将这些流动人口纳入逐渐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成了各地政府着力解决的问题。目前,长三角各地的各项保障制度虽然已经建立起来,但是在省与省之间、省内城乡间、地区间还没有形成一套全面、高效覆盖城乡的保障体系。随着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失业人员在一定时期内会不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会有助于劳动的合理有序流动,提高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四、长三角制造业增长过程中的劳动力政策建议
1.处理好劳动力成本上升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
对于长三角地区的企业来说,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会导致制造业的利润下降。但是,提高工人工资有助于实现社会公正,有助于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有助于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从短期看,考虑到长三角地区良好的环境和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工资上涨对低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不会很大。但从长期看,长三角地区迟早会丧失在低端产业的竞争力,这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因此,应审时度势,加速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演变。
2.应着力解决好高素质劳动力的流入问题
长三角地区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变的时期,制造业特别是技术含量高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将扮演经济增长领头羊的角色,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因此,提高外来民工的综合素质成了当务之急。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共享城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成果。长三角地区必须建立起吸引高素质劳动力的机制,解决产业升级、国际化、高技术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3.建立覆盖广、种类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重点是解决跨省之间、城乡之间的社保体系的联网问题,逐步实现上海与长三角地区社会保障的一体化。上海与长三角地区有大致相当的经济发展水平,建议上海与江浙两省协调构建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的区域社会保障体系,为三支人才队伍在区域间的流动扫除社保方面的障碍。对于进城定居的农民,要纳入现行的失业救济、医疗保险、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应当为他们建立失业、养老和医疗保险基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范围;对跨地区流动的农民,用工企业应当为务工农民建立失业、养老和失业保险,并能够跨地区兑现的个人账户,以解决离开土地的农民的失业、养老和医疗保险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