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碎石桩复合地基检测标准(论文文献综述)
左雷高,彭文明[1](2021)在《淤泥质砂土中碎石桩加固机理及检测评价》文中指出对于粉细砂、粉土或粘性土地基,振冲碎石桩主要起置换加固作用.本文依托某水电站淤泥质砂土坝基加固工程,初步分析碎石桩置换加固的作用原理.由于淤泥质砂土的力学性能较差,碎石桩振冲施工后,桩体和周边土互相混杂,一方面碎石被挤入周边土体当中,增强了桩间土的承载能力和抗剪强度;另一方面,桩孔周围的淤泥质砂土混入桩体中,填充了碎石之间的孔隙,对提升桩体的力学性能有一定作用,但也大大降低了桩体的排水能力,对地基抗地震液化不利.现场不同的检测方法较好验证了上述机理分析.结合现场检测和室内试验,评价分析该碎石桩工程加固效果,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李建喜,康超,李玉峰[2](2020)在《碎石桩处理软土地基的现状及趋势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碎石桩处理软土地基技术到今天已经有80多年的时间,与最开始相比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大量的工程实践经验也使得国内外学者们对碎石桩的理论研究与分析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本文对软土地基上碎石桩的设计参数及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得到具有指导意义的锤击沉管法碎石桩施工工艺,总结出了处理软土地基的目标要求;最后由上述对该技术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应用层面上仍处在半理论半经验的水平,对于碎石桩处理软土地基的效果及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控制有待深入研究。
李哲[3](2020)在《滨海相软土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沿海地区的土地利用率越来越高。为了改善滨海地区软土的承载作用,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技术应运而生。刚-柔性桩复合地基相比滨海地区常用的刚性桩复合地基,具有加速软土排水固结,降低工程造价等优点,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所使用。本论文以滨海地区某公寓楼项目为工程背景。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与现场荷载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滨海相软土下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性状进行研究。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介绍了滨海相软土下刚-柔性桩复合地基的工程实例及发展概况,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刚-柔性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为今后滨海相软土下刚-柔性桩复合地基的研究方向提供思路。(2)总结了刚-柔性桩复合地基设计过程中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其中包括刚-柔性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公式、刚性桩承载力计算公式、柔性桩承载力计算公式等。发现滨海相软土下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公式在现有规范条件下没有充分考虑柔性桩排水固结的作用。对刚-柔性桩复合地基工作原理的分析,提出滨海相软土下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的修正方案。(3)根据该论文所依托工程的设计参数及土层信息,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计算分析软件ABAQUS建立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模型,并进行计算分析。研究刚性桩发挥系数、柔性桩发挥系数以及桩间土发挥系数之间的关系,总结了改变桩土摩擦系数下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桩土摩擦系数在0.10~0.15之间时,复合地基承载力发挥系数最稳定,各构件能最大程度发挥其承载力。其中刚性桩发挥系数η1的取值范围为0.89~0.98、柔性桩发挥系数η2的取值范围为0.66~0.83,桩间土发挥系数η3的取值范围为0.63~0.84。(4)研究了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发挥系数确定方法,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工程实例的原位实验数据作比较,验证了第三章数值模拟计算的结果以及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发挥系数范围的正确性。
嘎玛[4](2020)在《高寒地区土石坝坝基渗流分析与防渗加固处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石坝因具有就地取材造价低、对地形地质条件适应性强、抗震性能好、施工技术简单及筑坝经验丰富等优点而被国内外广泛应用。随着土石坝建筑的不断增加,相对应的诸多复杂工程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中土石坝坝基防渗加固处理及渗流分析是土石坝水利工程建设中长期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高寒地区通常指高海拔(或高纬度)、常年低温地区,如我国的青藏高原、甘肃、内蒙古等地区。近些年,随着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水电资源开发利用不断向西藏等高海拔和高寒地区转移。西藏等高寒地区昼夜温差大、气温年变幅大、冬季寒冷历时长,且现有水利工程建设相对较少,在该地区建设土石坝工程时可供参考的资料十分有限,因此分析探究高寒地区土石坝坝基防渗加固处理及渗流分析对支撑我国西部水电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振冲碎石桩是当前地基处理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首先论述了不同地基(砂性土、粘性土)的振冲碎石桩加固原理,从振冲碎石桩的设计原则、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两方面介绍了振冲碎石桩的设计方法,并简述了该地基处理方法的主要实施过程及质量控制手段,为该方法在高寒地区土石坝坝基处理的应用奠定基础。(2)论文阐述了渗流的基本原理,对渗流基本方程的推导、求解进行了论述,并以Geo-Studio软件Seep/w模块为依托介绍渗流分析的主要步骤。随后分析了渗流控制的主要措施,并从原理、设计、施工三个方面对混凝土防渗墙、帷幕灌浆两种目前渗流控制中常用的防渗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3)以高寒地区西藏结巴水库大坝地基处理作为研究实例,运用振冲碎石桩、渗流控制及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该工程地基防渗加固的处理方法。在地基振冲碎石桩加固方面,振冲碎石桩桩径设计为1.0m,深度依据地基条件确定,比砂层所处地基高程低1.0m,桩距依据实际情况采用1.5m、2.0m、2.5m三种不同距离进行梅花桩布置。试桩结果表明,所设计振冲碎石桩处理后形成的复合地基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在坝基防渗处理方面,设计坝基覆盖层采用混凝土防渗墙,覆盖层下基岩采用帷幕灌浆的防渗技术。依据渗流分析结果,在设计防渗处理下,渗流量、渗透比降均满足项目渗透稳定要求。
陈坤伦[5](2020)在《倾斜下卧层桩体复合地基变形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西滨海公路企沙至茅岭段位于防城港市东部,该地区部分路段存在厚度不均匀的软土层,且部分软土层下存在倾斜岩层,这在道路工程建设中会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研究地基不均匀沉降发展规律及特点是采取控制不均匀沉降措施的关键。本文以广西滨海公路企沙至茅岭段道路工程中的钢渣混凝土桩复合地基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载荷试验及沉降变形监测,研究了路堤荷载作用下倾斜下卧层桩体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并借助有限元方法,进一步研究了倾斜下卧层复合地基不均匀沉降及变形特性。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在试验路段中选择典型的监测断面,并在该断面内埋设监测元件,对监测断面内复合地基沉降、应力及侧向位移进行实时监测。通过现场载荷试验,对试验路段内不同位置处进行了检测和分析,检测结果均能满足设计要求;结果表明,试验路段内不同位置处的地基承载力及变形量不同,且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2.在试验路段内进行沉降变形监测,结果显示,监测断面内复合地基的沉降分布规律并不对称,且最大沉降点的位置发生在路堤底部中点偏左侧(软土层较薄侧)。进一步研究发现,监测断面内桩土沉降差最大值发生在路中偏右侧(软土层较厚侧),且随填土高度的增加各监测点均出现桩土沉降差逐渐增大的现象。3.借助有限元方法对试验路段地基沉降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发现,试验路段内的复合地基沉降主要来源于下卧层的压缩;同时对断面内复合地基沉降量进行了拟合,并确定了复合地基最大沉降量以及最大沉降点的位置。4.通过改变下卧层倾斜度、桩体模量、深宽比以及复合模量比等参数,建立了53种不同工况的复合地基模型,同时引入不均匀沉降系数?、最大沉降点偏移率η以及最大沉降比?等指标,分析了各参数对复合地基不均匀沉降及沉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下卧层倾斜是引起最大沉降点偏移的原因之一。最大沉降点偏移量受桩体模量的影响较大,且存在一桩体模量Ep0可使得η=0、?=1;复合模量比趋于1时η和?分别趋于0和1;η、?随深宽比的增大而减小,?随深宽比的增大而增大。5.对试验路段复合地基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改变桩间距、桩径和垫层厚度三个参数,对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变形进行了分析。最终确定出6种可行的优化方案,经对比分析,得出原设计方案过于保守的结论,并提出了更为经济的方案。
赵新瑞[6](2019)在《德香高速公路地震液化及盐沼泽共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德令哈至香日德高速公路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属青海省西北部海西州境内,是交通运输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八纵八横”骨架路网重要组成部分,全长165km。其沿线广泛分布有盐渍土、盐碱沼泽、风积沙、地震液化土等特殊地基,沿线土质以粉细砂为主,粉粘土颗粒含量极低,地基土地震液化特征明显,同时兼具盐碱沼泽等软土地基特征,给德香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带来挑战,也给德香公路施工及运营质量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地震液化及其和盐碱沼泽共生路段地基处理技术已经成为德香公路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根据德香高速公路地震液化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现状,依托德香高速公路建设,对可液化土地基提出合理的判别方法,通过优化设计选择合理可行的地基处理方案,提出相关质量检验控制标准指标和方法,提出青海省地震液化及其与盐碱沼泽共生地基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方法。通过对德香高速强夯置换法处理中等液化路基段和挤密碎石桩处理严重液化路基段施工方案和现场实验检测及分析,发现强夯置换法处理中等液化路基是成功的,粉砂地基经过强夯置换法处理后,强夯置换墩的承载力达到300kPa,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达到160kPa,符合设计要求。施工碎石桩时,质量控制重点为灌砾石量及振动挤密的过程。通过动力触探试验得知,桩间土和碎石桩均满足中密以上要求。结合德香公路盐渍土及粉砂土地基的处理工艺,有计划地在地基不同处理区域对土压力、地表沉降、地下水位进行观测研究,发现复合地基中桩(墩)间土桩(墩)体的作用是非线性关系,桩土应力比为非线性变化,其大小随着施加荷载的增大而发生改变,最后会随着复合地基桩(墩)间土和桩(墩)的变形协调,一起承担荷载,桩土应力趋于稳定。结果表明,采用强夯置换法处理地基,碎石桩“桩土应力比”宜取1.2—1.5,“桩土应力比”宜取2.5—2.7;若桩体密实度提高,可增大桩土应力比。
刘磊磊[7](2018)在《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成桩法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河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已建成的公路日益增多,由于道路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既有公路会出现了各种病害,使得公路路基与地基治理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更好的推广和应用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桩处治公路沉降病害技术,需要对其单桩性状、复合地基性状以及控制公路沉降等方面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研究。本文以河北省G308线石邢界至石家庄段公路病害治理工程为背景,针对该公路工程病害的具体特征,采用现场调查、钻探、物探、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等方法,系统分析了公路工程病害产生的原因,对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桩单桩性状、复合地基性状以及主要设计参数优化等内容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取得如下成果:(1)通过现场调查、勘探取样及探地雷达检测结果分析,G308公路石邢界至石家庄段(K639-K641段)沥青路面,受到雨水、超载以及地基性质的影响,路面产生裂缝,这些裂缝在雨水和荷载的双重作用下,裂缝逐渐发展,使得路面的整体结构遭到破坏,使得路面产生一些车辙和裂缝,影响公路行车安全。(2)通过对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桩单桩承载力的现场试验,这种注浆成桩与未注浆成桩承载力试验值单桩承载力由70kN提高到90kN,注浆后桩的侧壁摩阻力提高了约28%。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当荷载较小时,侧摩阻力发挥不多,桩仅对上部桩周土有影响;随着荷载的增加,桩身竖向位移逐渐增大,侧摩阻力逐渐发挥。(3)依据现场路面弯沉值测量值和设计值,模拟分析了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桩的加固效果,研究在标准荷载以及超载作用下的沉降变形特点,其中:路面承受正常荷载与超载25%后的弯沉值均小于设计弯沉值18.8mm,满足设计要求;超载50%后路面弯沉值大于18.8mm,不满足设计弯沉值的要求。(4)结合现场情况,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研究了不同桩长、桩间距对复合地基路基和路面沉降的影响,最后得到取4.5m-6m左右的桩长,1.5m-2.5m左右的桩间距加固效果最优。
龙军[8](2018)在《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受力变形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建设的迅猛发展,软弱地基处理问题日益突出,结合水平向加筋垫层和竖直向桩体复合地基的作用特性,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技术在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同时对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理论和试验研究也随之蓬勃发展,但由于其结构组成型式多样,整体作用机理复杂,因此对该软弱地基处置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大面积不均匀公路软弱地基按沉降控制双向增强处治技术”(2006AA11Z104),从理论分析和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入手,对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受力变形、固结特性等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对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各组成部分作用特性进行分析;然后对路堤-加筋垫层-桩-桩间土整体承载变形特性分析,通过合理假设建立计算模型,考虑加筋垫层的“网兜效应”,在桩土加固区引入等沉面,桩土间的摩阻力采用Berrum公式计算,通过桩和土体单元的静力平衡以及应力变形边界条件,分别求得加筋垫层上下的桩土应力比。其次,针对已有的路堤土拱理论由于选取的不同土拱模型以及考虑塑性状态和塑性点出现位置的差异导致计算结果差别较大的问题,基于Hewlett土拱理论,考虑上部填土黏聚力影响,引入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同时在桩顶处塑性点分析时,考虑土拱外表面和土拱内表面两个应力边界条件的协调,分别确定塑性点出现在拱顶和桩顶时的荷载分担比,取其最小值作为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桩体荷载分担比,并通过一工程实例验证本方方法的可行性。将水平加筋垫层简化为弹性地基上的薄板,当路堤荷载作用下地基沉降量较小时,采用小挠度薄板理论分析,分别采用基于功的互等定理和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理求解薄板小挠度解,工程实例计算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当路堤填土过高或是软弱地基性状太差,导致沉降过大时,水平加筋垫层产生过大的挠曲,此时应用大挠度薄板理论分析,采用变参数迭代法,其收敛效果好,先将方程和边界条件无量纲化,将迭代后求解结果回归量纲表达式,求得薄板大挠度解,计算一工程实例,结果与实测值接近。考虑负摩阻力对刚性桩复合地基受力变形影响,分别对中性点上下桩体进行分析,采用更接近实际工况的三折线模型模拟桩和土体下沉时由于势能减小导致的桩土界面的相互作用,基于能量法原理,分析桩单元得到节点力与节点位移方程组,采用迭代法求解方程,得出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桩土荷载分担比、桩身轴力分布、桩体中性点位置和桩侧摩阻力分布。再次,对路堤-加筋垫层-桩-桩间土整体分析,结合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各组成部分的理论研究成果,分析荷载从路堤往下传递至桩土加固区过程中荷载传递路径和变形协调,求解路堤的变形沉降量、桩和桩间土沉降量和荷载分担情况、桩身轴力分布、中性点位置、桩侧摩阻力。采用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理,将路基在水平向和竖直向分别划分网格,结合初始条件,确定网格结点任一时刻的水平向和竖直向孔隙水压力,由Carrillo理论确定地基固结度,进而分析路堤-加筋垫层-桩-桩间土受力变形的时效特性。最后,由相似理论原理设计9组室内模型试验,从承载力、沉降、固结方面分别对土工格室加筋垫层、砂井、碎石桩、柔性桩复合地基效用进行分析,同时将其组合,对路堤下“土工格栅+碎石桩”、“土工格室+碎石桩”、“土工格栅+柔性桩”、“土工格室+柔性桩”作用效用进行对比分析,获得有益工程应用的结论。
蒋大煌[9](2016)在《水下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及工程案例分析》文中认为港口工程建设经常存在着承载力不足等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造价,而且还有可能造成工程事故。为了改善软土地基,满足工程对其剪切、压缩、动力等方面特性的要求,保证水工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地基处理作为常用的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或者为达到其它特殊目的而被采用。振冲碎石桩技术以其低廉的造价和简单的施工工艺在各种地基处理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在港口工程中的应用。本文试图通过对水下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的研究,促进该项技术在工程中的设计和应用。文章通过将地基土类区分为软粘土地基和砂性土地基分别考虑。对于软粘土地基,通过工程实例的分析和计算,得出施工期大幅的沉降应单独考虑并在设计阶段有充分的预估。通过分析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本文认为由于水工建筑物的建设,在进行振冲时扰动了表层地基土,导致一定范围内的土体无法产生足够的约束力,在受到外部荷载之后,桩体局部产生挤胀破坏导致的。该区段无法采用基于弹性理论推导出的分层总和法进行计算,可以考虑采用碎石体积不变,加载后逐渐置换该区段内的土体来计算。近似认为上部1倍桩径范围内的区域完全由碎石置换后的沉降量作为该项沉降的预估值。对于砂性土地基本文认为振冲过程中有效的振密了原状土体,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同时减小工程施工期和使用期的沉降,对比软粘土地基砂性土地基更适用振冲碎石桩加固。
陈翠翠[10](2016)在《振冲碎石桩单桩承载力计算与实测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振冲碎石桩作为一种软基处理方法,在加固港口、道路以及建筑等软弱地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工后沉降,配合砂垫层等其它地基处理措施,还可以加快软土地基的固结,减少施工工期。该项技术于1977年引进我国,由于其设备简单、施工方便,同时在经济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因此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且效果良好。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在道路、建筑等领域的应用过程中涉及的施工技术及地基检测方法已日渐成熟。相对于陆上工程,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在港口工程中的应用案例还比较有限,水下振冲碎石桩的设计理论及计算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施工相关技术还有待改进,其检测技术还有待提高,相关工程经验还有待积累。本文以某工程中对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现场检测数据、碎石及桩间土的力学指标等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基于工程实例中振冲碎石桩的检测数据对振冲碎石桩单桩承载力Brauns计算方法进行修正,得出了振冲碎石桩适用于水工工程的计算方法,同时对检测方法提出改进建议,然后利用新的计算方法及检测方法对另一实际工程设计及施工进行指导。修正后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际检测情况基本相符,因此认为该方法可以在类似工程中推广使用。
二、论碎石桩复合地基检测标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碎石桩复合地基检测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1)淤泥质砂土中碎石桩加固机理及检测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1.1 工程简介 |
1.2 地质条件 |
1.3 碎石桩加固处理设计 |
1.4 碎石桩振冲施工 |
2 淤泥质砂土中碎石桩的加固机理 |
2.1 桩体与桩间土的相互作用原理 |
2.2 振冲挤密和置换作用 |
2.3 碎石桩置换率 |
2.4 桩间土的力学性质 |
3 复合地基的检测与评价 |
3.1 静载荷试验 |
3.2 动力触探试验 |
3.3 标准注水试验 |
3.4 标准贯入试验 |
3.5 现场大剪试验 |
3.6 土工试验 |
3.7 复合地基检测评价 |
4 结论 |
(2)碎石桩处理软土地基的现状及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碎石桩的实践发展概况 |
2 碎石桩的应用和研究发展 |
2.1 碎石桩地基承载力及加固理论研究 |
2.2 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观测研究 |
2.3 碎石桩传力特性的试验研究及其理论分析 |
2.4 碎石桩复合地基检测方法的研究 |
2.5 碎石桩复合地基中的桩土相互作用问题 |
2.6 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新的发展和应用 |
3 碎石桩处理软土地基的研究方向 |
4 结语 |
(3)滨海相软土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概述 |
1.2.1 刚-柔性桩复合地基简介 |
1.2.2 刚-柔性桩复合地基工程应用 |
1.3 刚-柔性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3.1 桩土复合地基固结分析研究现状 |
1.3.2 桩土应力比研究现状 |
1.3.3 桩侧摩阻力研究现状 |
1.4 复合地基承载力发挥系数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6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刚-柔性桩复合地基设计原理分析 |
2.1 滨海相软土物理力学性质 |
2.2 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基本原理与方法 |
2.2.1 基础底面承载力 |
2.2.2 单桩承载力 |
2.2.3 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
2.2.4 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发挥系数计算方法 |
2.3 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发挥系数修正方法 |
2.3.1 BIOT固结理论 |
2.3.2 修正剑桥模型 |
2.3.3 土样的屈服临界状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性状有限元分析 |
3.1 引言 |
3.2 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有限元模型建立 |
3.2.1 单元选取与接触类型 |
3.2.2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 |
3.3 土体参数选取 |
3.4 初始地应力平衡 |
3.5 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分析 |
3.5.1 分级荷载下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有限元结果与分析 |
3.5.2 改变桩土摩擦系数后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有限元结果与承载性状分析 |
3.5.3 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性状及承载力发挥系数分析 |
3.5.3.1 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性状分析 |
3.5.3.2 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发挥系数分析 |
3.5.3.3 桩土摩擦系数对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发挥系数影响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刚柔性桩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实例分析 |
4.1 工程概况 |
4.1.1 工程简介 |
4.1.2 地层及岩性特征 |
4.1.3 水文地质条件 |
4.1.4 场地类别与土质类型 |
4.2 地基设计 |
4.2.1 地基及基础设计相关参数 |
4.2.2 地基设计计算 |
4.2.3 CFG桩承载力设计计算 |
4.2.4 碎石桩承载力设计计算 |
4.3 现场检测 |
4.3.1 CFG桩承载力检测 |
4.3.2 碎石桩承载力检测 |
4.3.3 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 |
4.3.4 桩间土检测 |
4.4 有限元模拟验证 |
4.4.1 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发挥系数确定方法 |
4.4.2 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发挥系数计算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高寒地区土石坝坝基渗流分析与防渗加固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基处理研究现状 |
1.2.2 振冲法研究现状 |
1.2.3 土石坝渗流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振冲碎石桩加固原理与设计 |
2.1 振冲碎石桩加固地基原理 |
2.1.1 砂土地基加固原理 |
2.1.2 粘土地基加固原理 |
2.2 振冲碎石桩设计 |
2.2.1 振冲碎石桩设计原则 |
2.2.2 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2.3 振冲碎石桩实施 |
2.3.1 实施过程 |
2.3.2 质量控制 |
2.4 本章小结 |
3 坝基渗流控制研究 |
3.1 渗流控制目的 |
3.2 渗流控制措施 |
3.2.1 水平防渗 |
3.2.2 垂直防渗 |
3.2.3 其他防渗 |
3.3 坝基防渗处理 |
3.3.1 混凝土防渗墙 |
3.3.2 帷幕灌浆 |
3.4 本章小结 |
4 渗流理论与方程求解 |
4.1 渗流基本概念 |
4.2 渗流理论方程 |
4.2.1 基本方程 |
4.2.2 方程求解 |
4.2.3 有限元解法 |
4.3 渗流分析软件 |
4.4 本章小结 |
5 西藏结巴水库坝基处理实例应用 |
5.1 工程概况 |
5.1.1 水库基本情况 |
5.1.2 坝基工程地质 |
5.2 坝基防渗加固 |
5.2.1 振冲碎石桩加固地基处理 |
5.2.2 坝基防渗处理 |
5.3 振冲碎石桩处理效果试验 |
5.3.1 试验布设及检测内容 |
5.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 基于SEEP/W模块的坝基渗流分析 |
5.4.1 渗流分析模型构建 |
5.4.2 渗流分析工况 |
5.4.3 渗流计算结果分析 |
5.5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倾斜下卧层桩体复合地基变形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路堤荷载下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2.2 倾斜下卧层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3 复合地基简介 |
1.3.1 复合地基概念 |
1.3.2 复合地基的常用形式 |
1.3.3 复合地基作用机理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二章 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 |
2.1 工程概况 |
2.2 试验方案 |
2.3 室内试验参数 |
2.3.1 土体参数 |
2.3.2 桩体参数 |
2.4 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试验 |
2.4.1 检测内容 |
2.4.2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
2.5 复合地基试验断面监测 |
2.5.1 监测仪器 |
2.5.2 监测方案 |
2.6 结果及分析 |
2.6.1 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结果分析 |
2.6.2 试验断面沉降监测结果及分析 |
2.6.3 试验断面桩土应力比监测结果及分析 |
2.6.4 试验断面坡脚水平位移监测结果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合地基变形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数值模拟 |
3.2.1 模型建立及参数的选取 |
3.2.2 材料本构与参数选择 |
3.2.3 接触类型与网格划分 |
3.2.4 单元选择与荷载施加 |
3.2.5 初始地应力的施加 |
3.3 现场载荷试验模拟结果及分析 |
3.4 试验断面复合地基模拟结果及分析 |
3.4.1 试验断面模型建立 |
3.4.2 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模拟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地基不均匀沉降影响因素 |
4.1 引言 |
4.2 桩体模量对倾斜下卧层复合地基变形的影响 |
4.2.1 下卧层倾斜度对不同桩体模量复合地基的沉降影响 |
4.2.2 桩体模量对倾斜下卧层复合地基的沉降影响 |
4.3 复合模量比对倾斜下卧层复合地基变形的影响 |
4.3.1 下卧层倾斜度对不同模量比下复合地基沉降影响 |
4.3.2 复合模量比对倾斜下卧层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 |
4.4 深宽比对倾斜下卧层复合地基变形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合地基优化分析 |
5.1 引言 |
5.2 复合地基优化 |
5.2.1 桩间距对复合地基沉降及承载力的影响 |
5.2.2 桩径对复合地基沉降及承载力的影响 |
5.2.3 垫层厚度对复合地基沉降及承载力的影响 |
5.2.4 桩间距、桩径、垫层厚度等因素组合分析 |
5.3 优化方案对比及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德香高速公路地震液化及盐沼泽共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震液化土地基处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盐碱沼泽地基处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可液化土地基判别技术 |
2.1 地震液化的判别方法 |
2.1.1 德香高速公路地震液化判别 |
2.2 德香高速公路粉细砂物理特征 |
2.2.1 颗粒级配 |
2.2.2 击实特征 |
2.3 德香高速公路粉细砂力学特征 |
2.3.1 加州承载比(CBR) |
2.3.2 回弹模量 |
2.3.3 抗剪强度指标 |
2.4 粉细砂地震液化的动三轴试验研究 |
2.4.1 试验设备 |
2.4.2 试验方法 |
2.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震液化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 |
3.1 地基处治方案比选 |
3.2 强夯置换法处理中等液化地基技术研究 |
3.2.1 强夯置换法和强夯法的加固机理 |
3.2.2 实体工程设计与施工 |
3.2.3 数据分析与成果总结 |
3.2.4 本节小结 |
3.3 碎石桩处理严重液化地基技术研究 |
3.3.1 碎石桩加固机理 |
3.3.2 实体工程设计与施工 |
3.3.3 数据分析与成果总结 |
3.3.4 本节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震液化与盐沼泽共生地基处理研究 |
4.1 地震液化与盐沼泽地基处治方案比选 |
4.2 德香高速公路地震液化与盐沼泽共生地基处治方案 |
4.3 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效果试验研究 |
4.3.1 碎石桩处治设计 |
4.3.2 碎石桩处治施工 |
4.3.3 现场测试 |
4.3.4 试验数据分析 |
4.4 强夯置换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效果试验研究 |
4.4.1 强夯置换处治设计 |
4.4.2 强夯置换处治施工及施工工艺改进 |
4.4.3 现场测试 |
4.4.4 强夯置换复合地基试验结果分析 |
4.4.5 强夯复合地基加固效果试验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成桩法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公路病害的研究 |
1.2.2 碎石桩处治地基沉降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 |
2 G308 石邢界至石家庄段公路病害成因及修复措施 |
2.1 G308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特征 |
2.2 G308 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原因分析 |
2.3 G308 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危害 |
2.4 公路道路快速修复方法与选择 |
2.4.1 道路快速修复方法 |
2.4.2 道路快速修复方法的选择 |
2.5 G308 公路道路快速修复施工概况 |
2.6 本章小结 |
3 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桩特征与设计计算 |
3.1 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成桩特点 |
3.2 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成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 |
3.3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
3.3.1 单桩承载力计算 |
3.3.2 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 |
3.3.3 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桩单桩承载力计算 |
3.3.4 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3.3.5 注浆量设计计算 |
3.3.6 最终沉降量计算 |
3.4 典型路段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桩加固设计与计算 |
3.4.1 概况 |
3.4.2 碎石桩设计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4 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桩单桩性质试验与模拟分析 |
4.1 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桩承载力试验 |
4.2 浅层干拌碎石桩承载力对比试验分析 |
4.3 微型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试验数值模拟分析 |
4.3.1 计算模型和计算参数 |
4.3.2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4.3.3 单桩Q~S曲线分析与数值模拟分析 |
4.3.4 不同荷载加载时单桩桩身轴力的分布特点 |
4.3.5 不同荷载加载时桩土变形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5 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桩加固效果数值模拟分析 |
5.1 G308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弯沉值与设计验收弯沉代表值 |
5.2 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桩加固数值模拟计算方案设计 |
5.3 典型路段沥青路面病害性状模拟计算分析 |
5.4 典型路段沥青路面病害地基处理性状模拟计算分析 |
5.5 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桩加固地基设计参数数值模拟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受力变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复合地基概述及其分类 |
1.2 竖向桩体复合地基应用研究现状 |
1.2.1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 |
1.2.2 柔性桩复合地基 |
1.2.3 刚性桩复合地基 |
1.2.4 多元桩复合地基 |
1.3 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应用研究现状 |
1.4 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应用研究现状 |
1.4.1 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应用现状 |
1.4.2 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研究 |
1.4.3 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沉降特性研究 |
1.4.4 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固结特性研究 |
1.4.5 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试验研究 |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思路 |
1.5.1 本文研究内容 |
1.5.2 本文研究思路 |
第2章 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研究 |
2.1 概述 |
2.2 路堤土拱效应分析 |
2.3 水平加筋垫层承载特性 |
2.3.1 土工合成材料的效用 |
2.3.2 褥垫层的效用 |
2.3.3 水平加筋垫层加固机理 |
2.3.4 水平加筋垫层承载变形特性 |
2.4 竖向桩体承载特性 |
2.4.1 散体材料桩承载特性 |
2.4.2 刚性桩承载特性 |
2.4.3 柔性桩承载特性 |
2.4.4 多元复合地基承载特性 |
2.5 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特性 |
2.5.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2.5.2 受力变形分析 |
2.5.3 计算方程求解 |
2.5.4 工程实例分析 |
2.6 小结 |
第3章 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的路堤土拱效应分析 |
3.1 概述 |
3.2 土拱效应分析 |
3.2.1 土拱模型改进 |
3.2.2 土体塑性理论分析 |
3.2.3 土拱效应分析 |
3.3 算例验证 |
3.4 小结 |
第4章 基于薄板理论的水平加筋垫层分析 |
4.1 概述 |
4.2 基于功的互等定理分析 |
4.2.1 功的互等定理 |
4.2.2 薄板计算模型 |
4.2.3 薄板功的互等定理分析 |
4.2.4 算例验证 |
4.2.5 参数分析 |
4.3 薄板有限差分法分析 |
4.3.1 有限差分法分析 |
4.3.2 薄板计算模型 |
4.3.3 有限差分法方程解答 |
4.3.4 算例分析 |
4.3.5 参数分析 |
4.4 大挠度薄板理论分析 |
4.4.1 计算模型及基本微分方程 |
4.4.2 基本微分方程求解 |
4.4.3 算例验证 |
4.4.4 参数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受力变形分析 |
5.1 概述 |
5.2 基于能量法的桩体复合地基受力变形分析 |
5.2.1 计算模型建立 |
5.2.2 桩体边界条件确定 |
5.2.3 能量法基本原理 |
5.2.4 桩体能量法分析 |
5.2.5 桩间土体分析 |
5.2.6 协调方程 |
5.2.7 方程求解 |
5.2.8 工程实例分析 |
5.3 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受力变形分析 |
5.3.1 路堤内土拱效应分析 |
5.3.2 水平加筋垫层的薄板理论分析 |
5.3.3 桩体复合地基能量法分析 |
5.3.4 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受力变形计算 |
5.3.5 算例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时效特性分析 |
6.1 概述 |
6.2 土体固结分析 |
6.2.1 桩间土体固结有限差分法分析 |
6.2.2 桩间土体固结度计算 |
6.3 桩体时效特性分析 |
6.4 考虑时效的桩土应力比计算 |
6.5 考虑时效的沉降计算 |
6.6 工程实例分析 |
6.7 小结 |
第7章 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
7.1 概述 |
7.2 相似理论 |
7.2.1 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 |
7.2.2 相似理论三大定理 |
7.2.3 相似准则导出方法 |
7.3 基于相似理论的模型试验设计 |
7.3.1 模型试验的相似准则 |
7.3.2 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
7.3.3 试验相似条件确定 |
7.3.4 试验材料选取 |
7.3.5 试验装置 |
7.3.6 试验仪器布置 |
7.3.7 试验方法 |
7.4 试验成果分析 |
7.4.1 载荷试验成果分析 |
7.4.2 实测应力分析 |
7.4.3 孔隙水压力测试成果分析 |
7.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水下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及工程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 |
1.2.1 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简介 |
1.2.2 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在国内外的应用 |
1.2.3 水下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发展现状 |
1.3 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施工工艺 |
1.4 现有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1.4.1 基于旁压试验应力-应变曲线的方法 |
1.4.2 基于半无限弹性体中圆柱孔横向变形理论的方法 |
1.4.3 国内规范算法 |
1.4.4 关于上述算法的总结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水下振冲碎石桩工作机理和沉降计算方法 |
2.1 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分析 |
2.1.1 振冲碎石桩对软粘土的加固 |
2.1.2 振冲碎石桩对砂性土的加固 |
2.2 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破坏形式 |
2.3 地基沉降计算原理 |
2.4 规范推荐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2.4.1 02 版地基处理规范计算方法 |
2.4.2 12 版地基处理规范计算方法 |
3 基于工程实例的沉降分析及计算 |
3.1 工程概况 |
3.2 试验段沉降监测及地基检测设置 |
3.3 检测结果与分析 |
3.4 沉降观测与分析 |
3.5 按规范方法地基沉降计算结果及实测分析对比 |
3.6 对沉降计算方法进行修正 |
3.7 振冲碎石桩沉降修正公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
3.7.1 工程实例二简介 |
3.7.2 地基检测结果及分析 |
3.7.3 施工期沉降观测及分析 |
3.7.4 采用本文推荐计算方法验证以上工程 |
4 砂土为主时沉降计算方法 |
4.1 工程概况 |
4.2 试验段的检测 |
4.3 试验段沉降位移观测及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振冲碎石桩单桩承载力计算与实测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介绍 |
1.1 碎石桩地基简介 |
1.2 振冲碎石桩承载机理分析 |
1.3 振冲碎石桩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1.4 振冲碎石桩设计方法概述 |
1.5 振冲碎石桩施工工艺介绍 |
1.6 水下振冲碎石桩检测方法现状 |
1.7 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2 振冲碎石桩应用案例及承载力分析 |
2.1 工程简介 |
2.2 振冲碎石桩检测及分析 |
2.2.1 检测依据 |
2.2.2 检测原理及成果处理方法 |
2.2.3 结论与建议 |
3 振冲碎石桩单桩承载力公式修正 |
3.1 碎石桩承载力近似计算理论 |
3.1.1 Brauns计算法 |
3.1.2 Hughes和Withers计算法 |
3.1.3 Wong H.Y计算法(1975 年) |
3.1.4 被动土压力法 |
3.1.5 圆筒形孔扩张理论计算法 |
3.1.6 基于重力修正的Brauns计算法 |
3.1.7 关于以上算法的总结 |
3.2 基于执法码头的检测数据的Brauns计算法修正 |
4 振冲碎石桩检测方法及改进 |
4.1 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 |
4.2 现有检测方法在水下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中的应用 |
4.3 现有检测方法的不足 |
4.4 检测方法的改进建议 |
5 振冲碎石桩单桩承载力修正公式及检测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
5.1 某游艇码头工程 |
5.1.1 工程简介 |
5.1.2 振冲碎石桩检测方法 |
5.1.3 振冲碎石桩监测数据分析 |
5.2 振冲碎石桩承载力计算 |
5.2.1 基底应力计算 |
5.2.2 碎石桩置换率计算 |
5.2.3 碎石桩应力计算 |
5.3 以检测数据验证修正公式的合理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论碎石桩复合地基检测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 [1]淤泥质砂土中碎石桩加固机理及检测评价[J]. 左雷高,彭文明.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1)
- [2]碎石桩处理软土地基的现状及趋势分析[J]. 李建喜,康超,李玉峰. 北方建筑, 2020(03)
- [3]滨海相软土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研究[D]. 李哲. 燕山大学, 2020(01)
- [4]高寒地区土石坝坝基渗流分析与防渗加固处理技术研究[D]. 嘎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5]倾斜下卧层桩体复合地基变形特性研究[D]. 陈坤伦. 长安大学, 2020(06)
- [6]德香高速公路地震液化及盐沼泽共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D]. 赵新瑞.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7]浅层干拌碎石注浆成桩法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研究[D]. 刘磊磊. 西安科技大学, 2018(01)
- [8]路堤下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受力变形分析[D]. 龙军. 湖南大学, 2018(06)
- [9]水下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及工程案例分析[D]. 蒋大煌.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7)
- [10]振冲碎石桩单桩承载力计算与实测方法的研究[D]. 陈翠翠.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