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适度人口的理论构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论文,人口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适度人口是人口与社会经济系统和资源环境系统相互适应的最佳状态,资源环境承载容量是限制人口增长的绝对最高边界,这是人口可持续发展研究必须关注的重要方面。本文从适度人口的理论渊源及演绎入手,在对早期和现代适度人口理论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了可持续适度人口的构想。
一、适度人口理论及其演进
适度人口(optimum population)就是能够达到一个特定或一系列目标的“最佳”或“最理想”的人口规模,这样的人口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福利[1]。显然, 这是建立在人口与经济的适度关系基础上的。适度人口作为系统的人口经济理论,发端于19世纪80年代。
1.早期的适度人口学说
早期的适度人口只具有规模概念。
坎南(Edwin Cannan)最早系统地分析了适度人口,创立了适度人口论。他把产业最大收益作为达到适度人口的标准,“在任何一定时期,或者在任何特定的条件下,或其他条件都保持不变,总有一个可以称之为获得产业最大收益的时点,此时人口数量刚好如此恰当地适应环境,以致无论人口是多于或少于此时的人口,其收益(或劳动生产率)都会下降(‘递减’)。这种人口则被定名为‘适度’人口。”[2]
维克塞尔(Knut Wecksell)把边际分析方法引进适度人口理论, 认为适度人口是人口达到其数量稍许增加就会导致繁荣不再增加而是减少的那一点。“当人口增长时,两种相反的力量会发生作用。一方面,当每个人所占用的土地份额或一般性的自然资源变少时,劳动生产率便下降。另一方面,人类的共同努力、劳动分工与合作、产业组织等等总是非常重要的,在特定的重要情形下,可以征服自然力。在这两种相反的力量正好相互抵消时,真正的适度人口便达到了。”[3]
卡尔—桑德斯(A.M.Carr-Saunders )认为确定适度人口数量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可据此确定可取人数的唯一验证是以每人平均收入为基础的。”“我们认为一个国家整个人口的情况是经济因素所制约的。如人口有所增长,我们认为这一增长会接近于经济情况所需要的那种增长,以便取得每个人应有的最大收入。”[4] 即人口的变化与国民经济变化相适应。他还提出了适度人口密度的概念,认为一个国家的人口在所支配范围内,达到居民获得最好生活水平的人口密度,或获得最高生活水平的密度,即为适度人口密度。
早期适度人口理论的主要缺陷:其一,主要局限于对当时人口与经济关系的静态描述,把理论建立在假设知识、科学技术、物质资源、人口年龄结构等要素不变的基础之上。然而,现实中的这些要素不但是不断变化的,而且有些要素的变化是非常剧烈的。所以,早期的适度人口理论被称为静态适度人口论;其二,把人口要素视为外生变量,人口的变动纯粹只是其他经济要素变动的被动反应,看问题的视角是单向的,即如何通过社会经济变动来扩大适度人口的规模,以便为快速增长的人口提供适当的社会经济环境;其三,早期的适度人口理论是建立在报酬递减规律的基础之上的,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文明的深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可以不断地克服和减轻该轻该法则的作用;其四,只涉及人口规模的适度,而几乎没有讨论人口增长率和人口结构的变动,适度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关系的研究更是空白。
2.现代适度人口论
现代适度人口论以阿尔弗雷·索维(Alfred Sauvy)为代表。与早期的适度人口论相比,现代适度人口理论涉及的领域更宽泛,确定适度人口的标准趋于多元化,从静态走向动态,使适度人口论更实用、更切合实际。
索维探索在各种社会经济条件下,人口数量与经济变量之间的一种最适宜的关系,寻求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适宜关系。定义适度人口为“一个以最令人满意的方式达到某项特定目标的人口。”[5] 既强调了目标,又关注达到目标的方式或途径。认为目标有多少个,“适度”也相应地有多少个。他为适度人口设立了9个目标:个人福利、 福利总和、财富增加、就业、实力、健康长寿、寿命总和、文化知识、居民人数等,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确定目标。在如何达到适度目标的途径上,突破了早期适度人口思想单纯提高人口适度规模的局限,主张从提高适度人口规模和适当控制人口增长两方面,提高社会经济系统对人口增长的适应能力。
这一时期的重要发展是把适度人口规模的研究延伸到适度人口增长率的领域。所谓适度人口规模是指一定国土范围内的人口数量,对于获得一定的最先进的目标(如最大人均收入),可能太少,也可能太多,在太少和太多之间,总有一个既不太少又不太多的适度人口数量。而适度人口增长率是一个完全类似的概念,对达到既定的目标来说,人口增长可能太慢或者可能太快,总有一种既不是太慢又不是太快的适度人口增长率[6]。按照索维的思想,人口增长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一定的负担,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可以从人口增长的负担和效益之间寻找均衡点,以这一均衡点来确定适度人口增长率[7]。 适度人口增长率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把适度人口增长率归结为选择一种永恒不变的适度增长率[8]。短期内,以静态均衡为条件, 人口增长率朝适度点方向靠近,可以把人口规模处于静态适度时的增长率视为适度人口增长率;中期内,假定人口的年龄结构不变,给定劳动人口的变动趋势,达到某一经济目标的劳动人口适度增长率,即为人口的适度增长率。此时的适度人口增长率与人口密度无关;长期内,人口增长率为正值但较低,适度人口增长率会随人口密度的上升而递减,随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递减;超长期内,由于地球空间有限,环境资源有限,即使较低的人口增长率,其增长的时期也不可能无限长,人口最终会趋向于零增长,达到稳定状态。零增长被认为是一种最终趋于稳定的静态人口适度增长率[9]。这样就把某一点的适度人口(静态)研究推向了某一时期的适度人口(动态)研究,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影响适度人口的因素不仅仅是经济,还包括技术进步与生产率提高,技术进步可以使最高人口与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因为通过技术进步人们可以生产更多的产品,再加上合理的分配和必要的社会协作,就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还可以提高适度人口规模。
基哈德·斯密特—林克(J.Schmitt-Rink)在讨论适度人口增长率的存在和性质时,把适度的指标选择为:(1 )总人口的抚养率的最小化,即平均每个劳动力人口所负担的少年儿童和老年人的数量越小越好;(2)经济负担率最小化, 是指平均每个劳动力人口花费在抚养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的支出占人均收入的相对份额越少越好,当然,这种抚养未成年人和赡养老年人的支出本身也应该是适度的,要满足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3)净人均消费最大化, 就是说人均收入与平均劳动力人口的总抚养支出之差趋于最大[10]。显然,后两个准则是建立在前一个条件之上的,只有适度的人口增长率,才可能形成最佳的人口年龄结构,使人口的总抚养率最小。
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有人开始把资源环境因素纳入适度人口的研究之中,埃利奇(Ehrlich P.R )认为地球的资源环境容量是分析适度人口的主要因素,但也不能忽视社会因素。在考虑适度人口数量时,除了考虑地球的实际容量外,还应考虑到其他因素,它包括‘个人’与其他人的关系,以及人的心理状态同环境的关系因素,即我们公认的‘生活质量’和‘追求幸福’等概念。因为这些因素涉及主观社会心理和文化理想,对它们不能直接地如同对限制人口规模而进行的生物和物理控制那样,通过资源消耗、光合作用效率、营养学和热力学的限额等方面的数据去处理。但是,人类的生活质量问题必然与地球上人类的数量有密切的关系[11]。地球能够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受地球实际容量的限制,即受资源供给和生态环境生产能力的制约,但是,应该明确地区分最大人口容量和适度人口容量的概念。人类发展的目标应该是得到最大的幸福,而不是最大数量的人口,适度人口规模一定比最大人口容量少得多。
二、对适度人口论的评论
1.适度人口的理论内涵
(1)在理论渊源上, 现代适度人口论是脱胎于早期适度人口学说,依然是把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人口规模视为适度人口,把经济目标、经济标准作为适度人口的惟一尺度。虽然现代适度人口论已经将部分非经济因素(如技术进步)引入分析适度人口的过程,但是其分析方法仍然是经济分析,还是以收益递减规律为理论依据。
(2)在理论构成上,现代适度人口论取得了明显的进步。首先, 从静态分析走向了动态分析,确定了一个事实:适度人口不是常数,而是随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尺度的变化而变化,总趋势是不断提高的。正因为如此,对适度人口不能只考察某一时点的状况,而要用动态的眼光分析适度人口在某一时段的变化情况,由此把适度人口问题的研究,从单一的适度人口规律扩展到适度人口增长率,从人均产量增长率、资本积累的增量等经济变量与人口增长率的关系,把适度人口增长率确定为:人均产量增长率达到最大值时的人口增长率,这是第二。第三,衡量适度人口的标准从笼统的“产业效益”推进到人均产量、人均收入等经济指标,这些指标更能反映国家的实力和人民实际的生活水平,把以往的纯粹的定性分析发展到能够进行简单的定量分析。第四,在衡量标准上,又提出适度人口增长率就是最大经济效益与最低负担时的人口增长率的论点,把过去的只从经济效益单方向分析适度人口,扩大到从经济效益和负担双向分析,从二者的均衡中寻求适度人口增长率。
(3)从演进过程分析,适度人口论已经经历了两个演进时期, 目前应该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创立可持续适度人口论(图1):
第一阶段:早期适度人口论,主要从经济因素(产业收益最大化,人均收入)讨论静态的适度人口规模问题,经济利益是判断适度人口规模的惟一尺度。确切地说,应该是静态经济适度人口。用函数关系可以把它概括地表示为OP=f(e,u),即适度人口规模(OP)是经济变量(e)的函数,u为扰动因子。
第二阶段,现代适度人口论,把社会因素(主要是技术进步)引入适度人口分析中,不但探讨适度人口数量,也研究适度人口增长速度,将适度人口的静态分析推进到动态分析,在影响适度人口的自变量因子中又加入了社会要素(s), 即适度人口是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OP=f(e,s,u)。
Ⅰ早期适度人口论 Ⅱ现代适度人口论 Ⅲ可持续适度人口论(构想)
图1 适度人口理论的演进
第三阶段:可持续适度人口论,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充分认识资源环境系统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和限制作用,适度人口不仅要与社会经济变化相互适应,而且还必须与资源环境系统的生产能力和供养能力相互协调。适度人口是人口数量、增长速度、质量与结构的全面的适度。因此,决定适度人口的要素涵盖的范围更广,涉及的领域更多,测量难度也更大,但是更接近于客观现实。理论上,可持续适度人口可以简略地概括为函数形式OP=f(e,s,e[,v],u)即它是由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e[,v])共同确定的最优人口。
2.适度人口论的不足
无论早期适度人口论,还是现代适度人口思想,在理论和实际中,都存在一定缺陷。
第一,适度人口理论从创立到不断进步的演进中,始终是以经济指标与人口变动的关系来分析适度人口问题,割裂了人口发展与社会变革和资源环境系统的内在关系,既缺乏社会要素对适度人口规模和适度人口增长率影响的研究,更没有把资源环境因素纳入适度人口论之中。在传统适度人口的研究中,都把土地的生产力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但是,只是把土地当做一种生产要素和劳动对象,忽视了土地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备资源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组成部分的限制性。本质上,人口、社会经济系统和资源环境系统是一个相互交织、紧密联系的整体,社会经济系统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是建立在自然资源与环境基础上的,并与资源环境系统共同构成地球的生物圈巨系统,人口的发展不但受社会经济和人口自身变化的影响,最终要受自然资源和环境系统的承载容量的制约。因此,在资源环境因素之外探讨适度人口问题至少是不全面的。
第二,适度人口理论主要是建立在分析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与人口发展的关系的基础上。以索维的适度人口论为例,他把适度人口规模和适度人口增长率分析,定位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和人口增长率较低的背景之上,追求比当时的人口增长率高的人口发展速度,以便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忽视了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和存在大量相对剩余劳动力的现实。因此,在某些方面对适度人口的分析有失公允。
第三,传统的适度人口论的理论依据是收益递减法则。收益递减律反映的是生产中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的一种技术经济关系。生产初期,当劳动投入增加时,边际物质产品产量随之以递增的速度增加,因为此时可变投入量(如劳动)与不变投入量(如土地、知识、技术等)的配合比例越来越适当,这种增加可达到一个最大点;超过最大点之后的边际物质产品产量也是增加的,但是,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即每单位劳动只能与越来越少的不变投入量结合;往后,再增加劳动投入,边际物质产品将继续递减,最后甚至会成为零值或负值。可见,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边际物质生产会经历先递增,达到最大点,后递减,最终变为零值或负值的几个阶段。与此相对应,在边际物质产品产量达到最大点那一时刻的人口就是适度人口,在这一点之前,人口不足,这一点之后,人口过剩。这种分析思路无可非议,但是根据目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收益递减律只在短期内是正确的,从长期发展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系统可以克服或减轻该法则的作用,这也是传统适度人口理论偏重于静态分析的根本原因。从这方面看,适度人口论的理论依据至少是不充分的。
第四,适度人口理论只片面地强调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忽视了人口结构和人口地域分布,几乎从未考虑过人口素质。
三、可持续适度人口构想
1.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
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了人类生存与发展巨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内涵可以概括为:保持和增强社会(人口)、经济 和环境三种生产能力,增殖人力、物质和生态三种资本,达到社会、经济和环境三种效益的统一。
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基调是:只有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在人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都得到保护的背景下的人类自身的发展才是真实的进步;当代人之间的公正伦理,公正参与,公正分享;任何个体或集体的发展,不能以危及他人利益为代价,特别关注维护社会弱者集团的需要,减少或消除负外部性影响;倡代际之间的发展伦理,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上,要足够公正地为后代人着想,为后代留下和本代人从前辈那儿继承的一样多(甚至更多)的适合发展的生态基础,是保证资源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持续发展的前提。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是三种生产协调增强论。关于三种生产论,曾有学者作过比较系统的研究[12,13],所谓三种生产是指:(1)物质资料生产,即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活动;(2)人类自身生产, 为了维持和延续人类自身的生存而进行的人口的增殖和种的繁衍的生产;(3)生态环境生产, 即在自然力和人力共同作用下,资源环境系统供给社会经济生产、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和服务的生产能力,以及对生产与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容纳和还原能力。
三种生产彼此渗透,相互依存。生态环境生产既是人的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的自然基础,又是消纳他们产生的废弃物的场所;人的生产延续了人类,为物质资料生产提供劳动力资源,人还主动参与和影响生态环境的演变;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的生产的物质保障,又依赖于生态环境,并产生废能和废物影响生态环境。三种生产相互作用,紧密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人与环境的大系统,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物能循环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封闭的环形轨迹。非可持续发展的结果将使这个环形轨迹变形为直线轨迹;生产与消费从无终点变为有终点,即产生了环境系统无力消纳的真正的废物,这个终点也将最终成为人类的灭亡的终点。
三种生产论的丰富内涵在于它为我们全面认识和理解社会、经济和环境系统及其协调、增殖和有效运行,认识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首先,人地关系协调是三种生产论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理论建立了一种新的人地关系的道德观,主张人类对自然系统的索取应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给予能力保持动态平衡,彻底摒弃了“驾驭自然,作自然主人”的传统价值观,把人类视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自然的朋友,倡导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协同演化。其次,对生产力的理解——从征服到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视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协调人类在不断发展经济以获取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同时,保持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是主体对客体的和谐。人类对自然界利用的能动作用并不是无限的,它既受到客观的自然规律的制约,又受有限的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的限制。因此,在充分发挥人类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必须首先尊重自然客体的优先地位,不能忽视自然客体对人类主体的束缚。第三,保持三种资本的增殖。三种资本——即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生态资本——是三种生产的结果,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观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把生态资本纳入了社会总资本的范畴。所谓生态资本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可用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自然资本,因为现代生态系统已经是人化的自然系统,只有投入一定量的劳动和资本,才能再生产出维持生态环境具有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所需的使用价值,因此,生态资本在本质上是自然—人工资本。三种资本可以相互转换,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只维持三种资本的简单转换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实现三种资本转化的过程是相互促进、不断增殖的过程,由此保持社会总资本的非减性,保持三种生产能力的加强,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第四,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种效益的统一,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持续发展既不单纯追求经济目标的增长型机制、也不片面强调生态的稳定型机制,而是要建立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型机制,使自然资源能够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以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同时又保持生态环境的生产能力,满足后代人发展的需求。
2.可持续发展适度人口的理论构想
本人认为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人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应该用三种生产论置换传统的两种生产论,构建可持续适度人口论也应该以此为前提。
第一,社会经济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巨系统,人口只是其中的一个构成要素,人是联接两个系统的桥梁,是这个巨系统的组织者,是唯一的能主动参与和调整系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生命体。人的生存与发展不但离不开资源环境系统供给的基本生命物质和栖息场所,也离不开社会经济系统提供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人口变动趋势和要素以及可持续发展之间有一种协同,综合考虑人口发展进程、自然资源和生命支撑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人口生产、物质生产和资源环境生产这三种生产的统一和协调,协调的本身就隐含了适度人口的理念,即人口、经济生产和资源环境的相互适应和永续发展。
自然资源是提供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能量基础和空间基础,离开了对环境的认识和分析,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的生存前提。自然环境所具有的物质基础和能量基础对于人类的生存有着本质的制约,最主要的表现是为提供人类生存必须的食物量是有限的,这个限制的阀值在人的能力(包括智力水平、技术进步等)的作用下会有一定的提高,但是,绝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大,所以,资源环境供给的有限性从客观上要求人口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必须适度。
第二,人类社会的发展,本质上是人地系统的和谐发展,实现可持续适度人口的过程,至少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1 )社会经济系统从资源环境系统获取可更新资源和能源的速率小于或等于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更新速率;(2 )社会经济系统消耗的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速率小于或等于人类发明或寻找到替代物的速率;(3 )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应与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能力相抗衡;(4 )社会经济系统的废弃物排放速率小于或等于生态环境系统的吸收和净化能力; (5)人类保护和建设环境的速率必须大于或等于人类破坏环境的速率;(6 )人口增长的速率应该不突破环境与经济系统保障生活质量提高的物质和服务的供给能力。
第三,人的全面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优化的人口规模、增长速度、结构和人口素质都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合理的人口结构是稳定人口增长,协调人地关系,公平分配生产成果的需要。从现实出发,要实现适度人口的第一步应该是达到稳定人口(即人口零增长),因为现有的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已经超越了我们居住的星球的最佳供养能力,我们已经失去了选择最优(甚至次优)的机会,留给我们的路只有“矫枉过正”,在实现人口零增长的基础上,使人口的发展逐步与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同步,实现三者的动态平衡。
人口发展有自身的规律性,即便已经意识到人口快速增长对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但是,由于人口的年龄结构正处于增长型,即使花费巨大的代价,其转变仍需要一定的时间,即在事情变好之前还不得不经历一段变坏的时期,这是人口的惯性规律,人为的干预只能弱化它,却不能消除它,中国的人口控制实践就是典型的例子。但是,这种干预对于达到适度人口是必须的,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第四,人口优化状态不仅仅是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的适度,还包括人口结构的优化。人口的自然构成是实现稳定人口的基础,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是过去人口变动的结果,也是将来人口发展的起点,人口的年龄结构轻,意味着未来的人口绝对数还会大幅度增长,只有人口年龄结构转为稳定性,才能从根本上控制人口进一步增长的规律和速度;满足人们发展需求的可持续发展思想,首先要满足贫困者的基本需求,所以,适度人口的社会结构的首要标志是贫困人口比重的下降或消失,因为普遍存在的贫困仍然是持续发展途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伴随贫困的综合症状往往是失业、营养不良、文盲、妇女地位低下、易受环境风险、获得社会和保健服务的机会有限等,而所有这些因素又是造成高生育率、高死亡率和低社会经济生产力的主要原因。贫困还与人口分布、非持续利用资源、分配不公以及环境退化密切相关,因此,消除贫困是实现人口社会经济结构适度的关键;资源分布具有地域性,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以及人口分布也有明显的地域性,三者在地域空间的协调配置是人口地域结构适度的前提条件。
第五,人口的素质是适度人口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和未来,对全体人口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健康的身体是知识、技能和思想的基础载体,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就不会有良好的人力资本存量。身体素质,从先天遗传方面要求优生、优育;从后天成长方面,要求有充裕的资本投入,还要有良好的生存环境,环境污染是危及人类身体素质的大敌。其次,坚持人力资本的投入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提高人口的科学技术素质的客观需要。进入生产过程的人口素质是劳动力要素的禀赋,它是由两类要素构成,一类是任何人都能胜任的非技术体力劳动;一类是通过教育、培训等投资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技术性的劳动即人力资本,这是人口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体现。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力资本起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人力资本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终源泉,劳动力作为异质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本的积累可以通过技术的变革、制度的创新、组织的完善等措施来提高劳动者自身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理论上,人力资本存量可以不断扩大,发展是没有上限的,这是它与物质资本的本质区别。再则,可持续适度人口的伦理道德素质是国民的社会伦理观念的更新。我们需要建立新的思想方法,建立新的道德和价值标准,当然也包括新的行为方式。人类已处于其发展新阶段的临界点,促进和加强物质和科学技术的基础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促进人们心理上的新价值观的形成,我们需要新的社会、经济、科学和生态伦理,需要接受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心理和智慧。
第六,控制人口是实现可持续适度人口的重要手段。目前的世界人口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增长,特别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和规模已经超越了适度人口,甚至超过了资源环境人口容量。如果放任人口自发地发展,即便是依据西方国家伴随工业化过程实现的人口转变经验,也要经过上百年的时间才能使人口增长率降到较低水平。因此,人口控制成为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策,这是明智之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摆脱贫困,缓解生态环境退化,避免资源耗竭的客观需要,是向可持续适度人口靠近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