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西新区大村初级中学 山东 青岛 266417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及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类比,观察实验现象,感悟虚像的含意。
(2)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实验过程中学习对信息的记录和处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学习平面镜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实验探究的方法与合作学习。
【教学难点】
1.虚像概念的形成。
2.平面镜成像实验方案的设计。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演示器材:大的穿衣镜、大的平板玻璃、大的茶色玻璃、大的白布、玻璃板一块,两只等大的蜡烛、火柴,刻度尺、白纸。
分组器材:玻璃板一块、两只等大的蜡烛、火柴、白纸、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视频动画:加菲猫照镜子
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加菲猫照镜子的视频动画,动画中加菲猫摆出各种搞笑的动作来观察镜中的自己。教师提出两个问题“加菲猫在干什么?”“它为什么这么惊奇?”向学生说明在物理学上加菲猫照的镜子叫平面镜,加菲猫叫物体,镜中的加菲猫叫像,今天就来学习平面镜成像,引出本节课题。
二、讲授新课
1.虚像
(1)类比小孔成像。利用图片回忆学过的小孔成像,光源发出的光沿直线穿过小孔,用光屏接到了蜡烛的像,这个像称为实像,那么平面镜成的像是否也可以用光屏接到呢?
(2)用光屏承接平面镜成的像。教师出示一个大的穿衣镜,找一位学生来照镜子,并用一块大的白布来承接该同学的像,发现无论怎样移动,都无法接到这个像,让学生通过观察、体会平面镜成的像与小孔成像不同,给出这种用眼能看到用光屏接不到的像称为虚像,给出虚像的概念,描述虚像特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猜想与假设:像与物的大小、位置有什么关系?出示两幅图片让学生猜想像和物体的大小、位置有什么关系?学生自由讨论,猜想:“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2)设计实验(本节的难点)
①模拟设计实验方案。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如何比较虚像与物体的大小?”“如何测量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教师利用大的穿衣镜,找一位学生站在镜前成像,让其他学生说明测量方法,学生发现物体的大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好测量,但是却想不出办法测量像的大小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此时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教师启发找一个真实的“替代物”去替代像与物体比大小,学生又发现能看到像却看不到“替代物”,进一步想到“用大玻璃板来替代平面镜”,确定了像的位置,解决了实验中遇到的难题。教师进一步利用多媒体课件强化总结实验方法,让学生加深理解和识记。
②设计实验全过程:让学生讨论选择哪些实验器材,并说明具体的实验步骤;学生说明具体的实验步骤,教师最后总结并说明实验注意事项;学生自己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注意强调多做几次实验。让学生将设计的表格板书到黑板上,规范表格的设计。
(3)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强调分工合作,相互交流,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的小组。
(4)归纳分析、得出结论。让学生将实验数据填写到黑板上的表格中,引导学生归纳出平面镜成像特点。
3.平面镜成像原理
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成像原理,加深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识记,利用好成像原理图,尤其强调对虚像的理解。
4.例举生活实例
利用图片展示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现象及应用实例。
【板书设计】
平面镜成像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平面镜成虚。
2.像与物体大小相同。
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光的反射
三、应用
论文作者:庄秀贵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平面镜论文; 虚像论文; 学生论文; 物体论文; 大小论文; 加菲猫论文; 教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