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困境与选择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困境与选择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困境及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调整论文,困境论文,论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产业结构调整:世界各国的永久课题

理论界对产业结构这一经济学概念一般定义为产业总体中各产业的比重及产业间的相互关系。产业结构调整就是要实现各产业间的合理比例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各产业向更高的适应层次演变,即促使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进而高度化(或高级化)。

在英国产业革命后的相当长时期内,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较低,产业结构变动速度缓慢,结构转换对经济的影响尚未充分显示出来,这使得经济学在研究产业结构方面的进展不大。但是产业结构问题却始终是经济学研究中的永久课题。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政治算术》一书中分析了英、法、荷兰三国的产业和职业人口结构,并以此评判了三国的经济实力的强弱。〔1 〕而斯密所提出的“看不见的手”指导和协调产业之间联系与发展的学说则被后人称之为最伟大的成就。〔2〕实际上, 古典经济学早已有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探讨,并提出了国际分工论以及产业协调发展的一些基本思想和主张。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的生产力发展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和流通理论则为产业结构的分析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经济增长和结构转换加速,同时结构转换对经济增长过程的影响明显加强,与之相应的是产业结构理论亦随之日益发展和不断完善。本世纪30—40年代,阿·费希尔和柯林·克拉克先后提出了“三次产业”划分方法,从经济发展史的角度研究产业结构的演变,揭示了经济发展、人类需求变化与结构转化之间的关系。二战之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是一个经济增长率和结构转换速度都相当高的时期。经济发展和结构转换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政府和产业界对产业结构的转换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经济学界对产业结构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研究的层次不断深化,研究的方法逐步多样化,产业结构理论渐趋于成熟和系统化。西蒙·库兹涅茨从历史、理论和统计等不同角度对现代各国经济增长的数量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故被称为现代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与经济增长数量研究的先驱者。里昂惕夫开创和发展了投入——产出经济学,为运用实际资料系统地研究社会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复杂关系提供了一种有意义的分析方法与工具。康托罗维奇运用数学方法考察了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及企业内部的配置使用问题,提出了最优规划理论和方法。H·B·钱纳里和MM ·赛尔昆详细分析了工业化和结构变化的形式,以及刘易斯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等等,都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经济学中产业结构理论和方法。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未来学家,也对产业结构转换的趋势和意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和预测。

从世界各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看,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向人们展示了经济增长越迅速,结构变换就越快,结构变换越成功,经济增长就越迅速这样一幅图像。一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迅速,国民收入上升就快,需求结构变化也就迅速,同时产业结构所面临的供给环境(工资成本上升,市场相对狭小,资源短缺,技术革新导致替代产业的出现)变化也会加快,供给与需求的双相变化必然导致产业结构的高变换。典型的例证是日本在50年代—80年代的短短30年间,主导产业经历了数次转换:轻纺工业—→重化工业—→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经济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

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成功和失败的例子也同样证明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成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然而初步工业化后,是不是将产业结构矛盾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呢?恰恰相反,结构矛盾经常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因为初步工业化后,社会供给已达到了一定规模,人均国民收入也上升到一定水平,需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原有的产业结构已难以适应需求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市场条件的变化,不少产业的成熟期和衰落期快速更替,这时如果不实行结构转换,不但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且总量增长也缺乏推动力。1997年7 月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动荡虽然有国际投机资金的兴风作浪,但经济高速增长之后所伴随而来的经济结构矛盾未得到及时的调整却是金融动荡的深层原因。

二、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点发展农业、轻工业、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和第三产业,基本改变了过去多年优先发展重工业所形成的产业结构失调的状况。特别是“八五”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成绩,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在成绩背后,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在我国第一部产业政策《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中曾指出的问题依然存在。如加工产业能力过大、基础产业生产能力不足;一般加工产业生产能力过大,高水平加工能力不足;产业的地区分布不够合理,地区优势未能很好发挥;企业组织结构分散,生产集中度差,专业化水平低;出口产品结构层次低等,此外地区产业趋同和“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等问题仍有所发展。归纳起来,我国产业结构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从市场的供求结构看,农产品、能源、原材料和交通运输设施,大体处于供求平衡和供不应求的状态,有时虽供大于求,但幅度不大,总的看仍是供给不足。加工产业情况则不同,机械、电子、轻工、纺织等一般加工产品供应大大多于需求,凡是国内能制造和装配的产品,都供过于求;高水平的加工产品主要是高级机电产品及其所需要的高级原材料则供不应求,其中有2/5的国内机电产品市场被外商占领。

第二,从生产结构看,生产能力的利用情况差异很大。采掘业、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一般都比较高, 1995 年大致在80%以上。加工产业生产能力的利用情况就差得多,在机械、电子工业中,除经多年竞争淘汰了一些低层次低水平的行业外,其它都在70%以下;而机床、汽车、彩电、家用电冰箱、洗衣机等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在50%以下;空调器、微波炉、录像机、复印机等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在40%以下。轻工业除原材料型的纸浆、纸、盐、棉纱和卷烟的生产能力利用率较高外,其它的多在70%以下。

第三,从进出口结构看,尽管我国进出口产品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总体上仍未摆脱低附加值的出口产品换取高附加值进口产品的格局。农产品、轻工、纺织产品的出超大致就是矿资源和机电产品的入超。轻纺生产能力利用率低,但高档产品还要进口。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虽较快,但仍是我国最大的入超产业。

我国产业结构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 )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在弊端和发展战略上的偏向造成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最大的特征是高度集权,产业发展目标、投资方向、政府都一揽子统死。另外,在发展战略上主张“牺牲农业,发展工业”,造成了工业和农业比例失调;片面强调重工业的发展造成轻重工业发展畸形,片面强调加工工业,造成能源、交通等“瓶颈”产业。

(2)是数量型高速度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结果。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为了赶超发达国家,尽快解决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同时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于是数量型高速度经济增长方式就成了自然的选择。速度高低、产量多少、建成项目的大小与多少,成了衡量经济工作成绩好坏的第一标准,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也都服从这个标准。这就使得低水平的生产能力迅速扩大起来。

(3)是短缺型经济为低水平、大批量的产品和劳务提供了市场。 我国经济一直到90年代初都是短缺型经济,既是卖方市场,又是封闭市场,这就造成产品多年一贯制、技术进步缓慢等问题。由于地广人多,居民消费档次差距小,一种商品的需求很大,往往是经过多年建设还不能满足。从而使政府在决策时往往不把需求作为主要因素来考虑。这是一般水平生产能力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

(4)经济增长大起大落,使结构调整陷于被动。 建国以来大的起落有三次——“大跃进”、“文革”、“洋跃进”,每次经济的大起落都造成通货膨胀、秩序混乱等一大堆问题,使经济无法正常运转,从而使政府不得不被动地抑制需求或削减供给。这种一刀切的举措一方面造成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另一方面又无法遵循优化结构的长远目标来调整产业结构。

(5)地方、企业的权力、财力迅速扩大, 重复建设和重复引进不断增加。由于体制处于新旧交替之中,全国统一市场尚未形成,政企尚未分开,加之又实行了一段时期财政包干体制,由此加重了地区分割,消弱了中央的调控能力,使得重复建设、重复引进大大增加。

三、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难点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所在,也是优化整个经济结构的关键,更是增强国际竞争力,促使国力强盛、民族兴旺的有力保证。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总原则是:以市场为导向,使社会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要求的变化;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发挥各地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

但是不难发现,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还存在一些难点。

第一,资产存量存在结构性失衡,但存量调整受现行经济体制的制约而困难重重。进行资产存量调整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企业兼并和破产,实现资产的有效流动与改造,从而进行再优化配置。但在现行经济管理体制下,企业受行政隶属关系的制约较大,资产的流动会引起现有利益格局的变化,生产要素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所有制之间合理流动时,会遇到重重阻碍,资源难以实现优化配置。

第二,由于当前生产要素禀赋状态低下,各要素的相互替代性小,严重阻碍了存量资产的有效流动。我国目前生产要素的质量不高,表现为劳动力素质、资金利用效率以及技术水平普遍低下,这就必然导致生产要素组合的规定性降低,从而为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造成基础性障碍。

第三,在存量调整缺乏力度的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改变资产增量,这恰恰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性要求不相一致。当前,由于资产存量调整力度不够,我国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增加投资获取边际推动力的方式来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这势必造成投资规模膨胀、建设周期拉长、各方面供应紧张等问题,显然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相悖。

第四,在企业缺乏破产兼并机制的情况下,国家投资分配往往是平面性扩张,投资效益低下,这势必会加剧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由于资产存量调整难度大,政府投资分配主要向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倾斜,但现有投资机制受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影响较大,使本来有限的政府投资形成水平扩张面,同时由于企业预算软约束的存在,即使经济效益差的企业也会通过种种关系争取到政府投资,于是在当前价格扭曲的背景下,地区和企业的本位利益便驱使预算外资金向“短、平、快”的加工工业倾斜,其结果必然要偏离政府调整产业结构的初衷。

第五,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的滞后性,使产业政策效果不理想。产业政策是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三部分。目前我国产业政策的三部分处于不均衡的发展状态中,产业结构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较快,而产业组织政策与技术政策相对滞后,表现为竞争无序,规模效益差,技术进步贡献率低等。

第六,科技与生产脱节,使产业结构调整缺乏创意和空间。产业结构成长、升级的动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需求结构变化的引导,另一方面是科学进步的推动,二者一拉一推,缺一不可。但二者相比,技术进步的作用更大,是决定性的。因为技术是产业关联的本源要因,技术体系的变动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动,技术体系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技术革命引致产业革命。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科技和生产脱节情况比较严重:R&D(研究与开发)是技术创新的源头,R&D的投入应是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R&D的经费占GDP的比例来看,1995年我国只有0.5%,而美国是2.6%,日本是2.9%,韩国是1.9%。 正是因为国家和企业对科技开发投入不力,致使技术创新滞后。统计资料也表明,我国从事技术活动的人员占全国科技人员的比例为40%,而美国和日本则为60—70%。科技和生产脱节的另一表现是科研机构与生产企业“两张皮”的情况仍未根除,致使科研成果迟迟不能转化为生产力。据世界银行估计,我国已经形成的科技成果中只有10—30%应用于生产,大多数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被搁置,部分成果一直停留在样品、展品或礼品阶段。

第七,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差异,也使产业结构调整左顾右盼,犹豫不决。我国各地区、部门、企业追求的不单单是经济目标,而且均负有社会责任。产业结构调整必定使有些产业进,有些产业退,因此“关、停、并、转”是合理的调整手段,部分企业职工下岗也属正常,但调整的阵痛又要顾及到社会的承受程度,“改革、发展、稳定”三者要相互依存。由于要考虑这些因素,因此,“慎重破产”、“稳定贷款”等政策时时出现,使产业结构调整左右制肘。

四、优化产业结构的抉择

1.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方向。

针对目前产业结构上存在的问题和调整的难点,结合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这一特定发展阶段,参照世界各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以及调整方向,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目标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调整要有利于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减少导致波动的结构性因素,有利于加速经济运转,提高经济效益。为此,要培育多极生长点,在保持社会资本一定投入强度的前提下,加大经营性资本的比重,改变目前以扩张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为主导的增长格局。第二,调整要有利于改善供给对需求多层次、多样化结构的适应性和反应性能力。正是由于供给方面缺乏对需求变化的反应能力,产业结构矛盾才逐年突出。供给对需求的反应能力的增强需要通过增强产品开发能力和建立相关产业体系来实现。相关产业体系的建立能延长产品加工链条(提高加工度)、增强产业关联度,提高生产迂回化程度,从而实现内涵型生产。第三,调整要有利于经济增长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有利于降低消耗,提高效益,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经济素质。

根据以上目标,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方向是:在保持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一定建设规模的前提下,适当加大技术较密集的电机产业的比重,以降低消耗,提高附加值,转换低度结构下的粗放增长格局。这一调整目的在于提高供给对需求变化的反应能力,以支撑开发和创新的配套产业体系。之所以要强调产业要具有开发创新能力,是因为这个问题与新兴产业发展的后续能力密切相关。我国80年代家电行业的发展经验证明,如果新兴产业缺乏开发、创新能力,就会因市场萎缩而失去发展势头。

2.结构调整的重点。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用高新技术产业武装、提升现有产业。

我国与国际产业技术先进水平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微电子产品本身的制造、开发技术;②利用微电子技术对各种开发、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的自动化技术;③与利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相关的各种技术,比如微电子化、智能化、柔性化的产业专用设备的制造技术。要缩小这三个方面的差距,一方面需要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要改造现有产业,通过向现有产业扩散高新技术产品来加强以微电子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与原有产业、传统产业的关联。为此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使高新技术产业真正形成产业,就需要建立元器件、材料、工艺设备等相关产业,以形成技术支撑系统。在建立这个产业系统过程中,应注意对现有相近行业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使之变成新产业的专业化配套企业。比如,我国的电子产业发展了几十年,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半导体、电子元器件、电子设备的生产能力,如果加强对这些产业的设备更新,并培养技术力量,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就能为计算机等产业提供配套服务。这样既能使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得到相关产业的支持,又能加强国内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使高新技术真正起到扩散和带动作用。

第二,要通过发展微电子专用技术,为改造传统产业服务。利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有两个工作重点:一是要普及产品开发,加快产品的更新速度,提高产品质量,实现精细化生产;二是要利用高新技术为纺织、轻工等传统产业提供智能化的专用生产设备。

3.结构调整的手段。

第一,以市场调整为主,市场调整与计划调整相结合。

产业政策的制定应从以政府为主导转向以市场为中心。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及产业结构变化,把资源配置到效益好的行业和企业中去。当前,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各有利弊,计划机制长于事前,失之准确;市场机制长于准确,失之盲目,只有两者相互结合,才能达到结构调整的最佳效果。

第二,以存量调整为主,存量调整与增量调整相结合。

随着生产的发展,资产存量越来越庞大,我国仅企业经营性资产就已达4万亿元,因而目前产业结构调整应以存量调整为主。 存量资产重组内容包括:企业的改组、改造、兼并、破产、联合,发展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集团等。然而,只有存量的调整是不够的,而且单纯的存量调整,有时又很难进行,为此以增量调整带动和促进存量调整,效果将更为明显。

第三,以产业政策调整为主,产业政策调整与区域政策调整相结合。

国家要制定、完善产业政策和其它政策措施,用利益机制鼓励结构调整和资产流动。树立大市场和分工观念,解决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资产的流动问题,每上一个项目都要以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为基准加以审核,以维护产业政策的权威性;必须建立完善社会评价系统,对一些地方争相上马的项目,采取招标的办法,从资金条件、企业素质、企业技术等方面进行比较,优胜劣汰。当然,各地经济发展条件和经济实力差异悬殊,如果不顾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完全推行同一产业政策,不仅会丧失区域经济的利益,而且会使产业政策在实施中偏离原有目标。

第四,以第二产业调整为主,第二产业调整与第一、三产业调整相结合。

尽管我国的第一、三产业也有结构问题,但更主要是第二产业结构的问题,因而,产业结构调整应以工业结构调整为主。工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是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建立具备自我发展的以微电子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并注意其带动和示范效果。同时,也要顺应第一、二、三产业变化的总趋势,促使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基本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产业比重有较大上升。

第五,以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为主,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一方面要抓住大企业,深化企业的运行机制改革,使之尽快成为适应市场经济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同时要按照集约经营的要求,使优势企业以资产为纽带,通过联合、兼并、收买、吸股等形式,对那些分散的中小型企业实行改组、改造,把资产存量盘活、集中、合理配置,提高企业集中度。另一方面要调整企业经营结构,要本着集中资本,提高专业化水平,实现规模经济的要求,从一些与本企业产品毫无关系的产业中脱离出来,使企业经营结构合理化。

第六,以产品结构调整为主,产品结构调整与行业调整相结合。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产品生命周期相对变短,淘汰和创新节奏相应加快。企业要积极主动地淘汰落后产品,并创造出新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在推进产品结构调整的同时,要有步骤地进行行业调整,对产品长期没有销路的行业要压缩或限制发展或撤销;对于市场前景看好的行业也要制订进入行业的企业标准;既要对不符合行业发展标准的厂家实行关停并转,也要选择有实力的企业进入有发展前途的行业,并实行政策和资金倾斜。

标签:;  ;  ;  ;  ;  ;  ;  ;  ;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困境与选择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