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确实,如果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将会事半功倍。对于初中数学来说,学习兴趣显得更加重要,如果没有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很痛苦,甚至很多学生,不仅对数学没有兴趣,还对数学感到恐惧。有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也逐渐失去兴趣,导致成绩急剧下降,从而影响整体的教学。想要让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永久动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作为数学教师,正确引导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本文就从影响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因素和解决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兴趣;因素;对策
从小学数学到初中数学的跨度比较大,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既是小学数学的延伸和扩展,又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节点,因此学习要更加深入,也就显得要难得多。赞科夫说过: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因为初中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点,会让学生感到枯燥难懂,让学生难以对初中数学产生兴趣,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和探讨是很重要的。以下的几点是有关影响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因素:
一、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
(一)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小学的时候学习的数学是很基础的数学,并没有太大的难度,正因为这一点很多学生都没有养成预习和复习学习内容,正确整理笔记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当一旦从小学数学的学习到初中的数学学习,学习的难度忽然增大后,初中学生首先从主观心理上就认定数学十分难,把数学当成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再加上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感到无从下手。虽然有部分初中生能够认识到在课前预习在课后复习的必要性,但是没有老师的指导,预习和复习的内容没有针对性,这样做的效果也就事倍功半。
其次 ,在初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比如在学习函数时,函数对于大部分初中生来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但函数在初中数学中又是十分的重要,甚至有的学生明明有能力去解决,但由于害怕自己犯错误被人取笑,很多初中生在练习或者考试的时候做到函数题目时就自己选择放弃。一遇到问题就逃避不去面对,甚至有更多的初中生选择抄作业这种坏习惯来解决问题,抄作业的现象在初中数学学习中非常普遍,不会就抄,最后一个学期下来还是什么都没有学会,因此也就对初中数学失去了兴趣。
(二)传统教学方法难以转变
除了学生自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外,数学教师能否正确引导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点。曾经有数学教师这样跟学生说:数学本来就是很难,你们不刻苦专研,勤加训练是没有办法学好的。作为一个数学教师都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没有信心,又怎么能给学生带来信心呢?况且,所谓教学,即是“教”和“学”共为一体,二者无法分割的,教师不应把责任推卸给学生,而是应该清楚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地位。数学教师作为一个教室里数学知识最渊博的人,不能只是简单地给学生转述知识,如果只是一昧地向学生讲解教材知识,会让学生无法真正理解,领会不到数学的奥妙所在。很多数学教师在教数学的时候,面对一个班的学生只会用一种教学方法,不懂得兼顾学生个体的差异,讲得深奥的只有基础好的学生能懂,讲得简单又不利于培养拔尖人才,更不能培养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导致学生对数学提不起兴趣。好奇是人类的本性,学生的头脑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最需要做的是引导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主动去学习和探索,从无穷的数学世界中得到乐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过高过于严格,没有及时给学生作出反馈,提出建议或表扬,那么学生在学习中就得不到成就感,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怀疑,从而对数学感到厌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三)家庭教育不适当
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学生一个人的问题,也关乎教育者的问题,家长也是重要的教育者之一。现在的单身家庭有很多,在单亲家庭里有很多孩子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因此他们就会产生叛逆心理,对学习极其抵抗,借此来表现自己的不满。而在完整的家庭里,子女通常会被赋予极大的期望,甚至有很多人说中国家庭的孩子是不幸的,因为在家长的期望下,子女的成绩被当成重点关注的对象,作为主科之一的数学当然不能被放过,为了保持学习成绩的优异,家长给子女安排满满的补习班,子女被迫在数学练习课上做着没完没了的数学题。时间一长,学生们只是习惯了学习数学,并不能体会到数学能够自己带来的乐趣,使得越来越讨厌数学。
二、提高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对策
(一)引导初中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的好坏能够影响着一个人的学习好坏,想要提高初中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还得从培养学习习惯做起。上文说到部分学生虽然认识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但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还是不行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它贯穿于学习的整个过程,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这三个阶段为学生提供指导。一节课的时间只有40分钟,学生能够全神贯注听讲的时间还要更少,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上课前给学生布置一些预习的小任务,比如上三角形内角和之前,让学生自己去观摩课本上的内容,并思考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不能超过180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在课中,教师可以通过随时提问或检查做题的方式来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课后的复习巩固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以在接近下课的时候和在下一节课上课前一段时间,通过教具展示来进行复习巩固。这样做是为了引导学生找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途径,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会对数学产生兴趣。
(二)将情感带进课堂,转变教学方法
随着数学学习的不断深入,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学习的压力经常会让学生透不过气,再加上如果教师只是死板地讲解知识,课堂气氛会显得非常压抑,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解铃还须系铃人,在无穷的数学世界中,蕴藏着许多有趣的因素,包括一些数学名人的生平趣事、数学故事、数学思想和一些有趣的数学题,比如数独游戏。以下举了一个例子:在第一节数学课堂,教师先给学生讲述阿基米德通过浴缸的水为国王识别黄金王冠真假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其人格魅力,从而对数学产生向往,告诉他们数学也是源于生活,打消学生对数学的恐惧。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可以引入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初中生能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去理解,完成后会很有成就感,也能体会到解数学题的乐趣何在。
结束语
除了上文说的两个方法,引起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通过降低教学难度、进行情景教学、帮助学生定制计划、家长和老师都要适时鼓励等方面入手。爱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个教师的责任,每个学生心里都有一颗求知好学的种子,需要教师善于采用各种方式,用热情和耐心去浇灌,这颗种子才能生根发芽,在成长过程中还得时时扶助,教会学生刨根问底的精神,最终才可能成长为良才。
参考文献
[1]孙艳华.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7,16:120-121.
[2]韩晓旭.关于如何激发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11:153.
[3]韦杰义.农村初中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9:119-120.
[4]舒坚守.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8,35:43-44.
论文作者:李娜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兴趣论文; 初中生论文; 教师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8月22期论文;